你现在的位置: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 综合信息 >> 正文内容
团结务实,努力进取
2006届19班组建于2003年8月底,是我校2003级及第二届国际班(共6个班级)中的一个普通班级。高一时全班人数为52人,其中在籍生人数为41人(武汉市学生36人,专县学生5人)。武汉市的36名在籍生中,中考最高分(含体育分)只有519分(只有1人,且该生高二时转到文科班),有8人中考分(含体育分)在500分以下,最低分为481分;专县的5人中,只有3人达到了我校自主招生国际班录取线(220分),另两人均为降分录取(其中一人只有207分)。进校摸底考试,全班在籍生各科总平均分低于平行班在籍生总平均分达几十分。高二时,由于文理分科,年级各班作了相应调整,各班人数有所变动。这时的19班全班总人数为53人,其中在籍学生为49人,华一寄宿学校学生4人。
面对生源相对差一些的国际班学生,以前认为很遥远的问题一下子变成了现实。对于已长期习惯于优质生源的老师们来说,到国际班任教无疑面临着一次全新的挑战。如何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搞好国际班的教育教学工作,成为摆在19班全体科
好在19班的科
一、统一思想,树立信心
学校和年级非常重视国际班的工作。张真校长、王忠副校长以及余国主任等
相关领导曾多次到国际班检查工作,与老师们交心谈心,对老师们的辛勤劳动给予了及时和充分的肯定。年级几位领导更是亲历亲为,在方方面面都对国际班倾斜,对国际班的各项工作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帮助。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极大地调动了19班全体科
面对现实,老师们仔细分析了19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以便统一思想,制订相应措施。通过分析,老师们在以下几个方面达成了共识。其一,全班以中等成绩的在籍学生为主体,在籍生人数远远多于平行班。从总体上看,学习基础比平行班学生要差很多。其二,由于中等成绩学生较为集中,日常教育教学中缺乏“尖子生”层面的带动,选择班级干部的空间也不大,学生干部组织各项活动的能力相对要弱一些,这些都说明19班同学的现有基础资源存量不足。这些都是我们开展工作的不利因素。与此同时,我们也认识到班级自身的优势:没有“尖子”,但也没有特别差的学生,这就避免了令人担心的两极分化现象的出现;学生成绩相对整齐,有利于教学工作的整体推进;借读生少,教育与管理的难度相对降低。特
二、激发动机,打好开局
所谓学习动机是指推进学习活动、确定学习方向以及引导、维持、调节和强化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机制或内在历程。它一般分为内在学习动机和外在学习动机两种。内在学习动机一般是指学生自身所具有的兴趣、需要、自尊、自信、好胜、责任和荣誉等心理因素。这些因素很多同学都已具备。外在学习动机一般是指来自父母或教师的表扬、鼓励、肯定、嘉奖和赏识等外在客观因素。这些正是同学们所希望得到的。明确了班级现状后,我们决定从激发学生的外在学习动机入手,通过强化学习动机外在诱因,进一步端正同学们的思想,统一同学们的认识,增强同学们的信心,提高自律和学习的“内驱力”,从而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具体说来,就是注意做到“四个一”。首先是“一见钟情”。与同学们熟悉以后,老师们发现19班同学的可塑性很强。同时也了解到由于多种原因,有些同学自信心不强,总认为自己不如平行班的同学。针对这些想法,老师们在日常教学中坚持正面鼓励为主,强调他们不比别人差,甚至在很多方面超过了以前带过的学生,认为他们一定能行。在这样的激励下,同学们的自信心有了很大的提高。新生军训会操比赛开始前,班主任要求他们要勇争第一。开始,同学们还有畏难情绪,自信心不足,班主任充满激情的战前动员和鼓动激发了同学们勇于竞争、敢于胜利的勇气。在教官的指挥下,全班同学团结一心,步调一致,努力拼搏,终于夺得新生军训会操比赛的第一名。高一年级男子篮球联赛开始后,有的同学认为平行班上有特招的篮球运动员,难以战胜他们。老师们及时给队员分析对阵形势,鼓励他们不畏强手,敢于拼搏。很多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到赛场为运动员加油助威。每场比赛,班主任都亲临赛场指挥,激发队员的斗志,最后连闯数关,夺得了联赛第三名(当时全年级有25个班)。军训、球赛看起来好像都不是“正事”,与学习关系不大。但我们认为搞好这些活动,可以打开工作的局面,培养同学们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增强同学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让同学们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同学们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潜能。其次是“一诺千金”。这里的“诺”是指确定奋斗目标——确定教师的目标、确定学生的目标、确定班级的目标。高尔基说过:“伟大的力量来自于伟大的目的。”科学而又明确的奋斗目标是形成和提升良好动机的必要条件。新生报到后的第一次班会,班主任提出了“正直、诚实、守信、进取”的8字班训,并将它作为19班全体同学团结奋进的基本准则。与此同时,我们在全面分析班级学生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高中三年全班的总体奋斗目标。围绕总体目标,又分解、细化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又从实施主体的角度把总体目标分解成教师目标和学生目标。其中学生的个人目标由同学们结合各自的特点自己制订,不搞“一刀切”。由于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全班同学的思想很快统一了起来,学习积极性和进取心得到极大的激发,班级工作很快打开了局面。第三是“一斑窥豹”。我们期望达到培养“全才”的目标,但真正的“全才”是不存在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身的不足。这就需要我们注意同学们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在实际工作中睁大“第三只眼”去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见一斑而能窥全豹,从而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在不同层面得到发展。小z同学学习习惯不太好,自习时坐不住,上课时无精打采,精力难以集中。我们仔细分析了该生的情况,认为这个同学很聪明,基础也不差,是个很有特点的学生。根据他喜欢摆弄电脑且有较好电脑基础的特点,班主任让他负责班上的电视机、收录机和音响设备的管理。得到了老师的信任,他无形之中对自身有了一定的要求,有意识地改正了一些不良习惯,学习上也有了一定的进步。在学校举行的信息技术竞赛中,他和其他三位同学组成的19班代表队最后获得了高一组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高三时参加全国信息学奥赛获得了赛区一等奖。第四是“一以贯之”。学习动机的获得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要注意动机的保持和稳定,并促使其向更高层次发展。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特别重视学生良好动机的保持和稳定,坚持全程跟踪,动态调节。当学生的进取动机出现消退或反复时,注意对这种“心理疲劳”进行及时调节,不断“刷新”他们的注意力和进取心;当学生有了一定的良好心理因素,注意及时引导他们将这些良好心理因素转化为良好的动机。在动机的保持和维护过程中,我们注意将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结合起来,并通过外部动机的激发来带动学生内部动机的发展。正因如此,班级工作才得以保持一种良好的发展态势。
三、狠抓规范,形成班风
长期以来,我们特别注重建设良好的班风、学风。早在班级组建之初,我们
根据学校有关精神制订了严格的班级规章,班级常规的落实一直常抓不懈。即使是到了高三,我们也打破“行规”(高三以备考为中心,其他方面可以马虎一下),班级建设及管理一直常抓不懈。进入高三后,针对新校区的特点,我们进一步落实了班级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明确了班级干部职责,狠抓班级常规管理。因此,19班的班风学风保持较好,各项常规考评(卫生、宣传、文娱、班会、团会、住宿管理、教室管理等)的成绩一直不错。
在严格管理的同时,我们也注意真诚关爱每一个学生,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人文情怀。高三阶段直接面对高考,让同学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从而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高三学生的心理特点,老师们在日常教学中十分注意做好细致的思想工作,每次大考后,大家都会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做深入的思想分析和考试质量分析工作。对一些重点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以解除这些同学思想上的疙瘩。与此同时,老师们还注意从学法上进行具体指导,帮助这些同学改进复习方法,提高复习备考的效率。整个高三,全班同学情绪稳定,各项工作正常进行,考试成绩稳步提升。
三年来,19班班风良好,学风端正,在学校和年级的各项活动中表现出了较好的精神风貌和团队精神,在日常学习和学科竞赛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先后获得新生军训阅兵式第一名、广播操比赛一等奖、秋季田径运动会体育道德风尚奖、文明教室流动红旗、文明寝室流动红旗、篮球联赛第三名、“歌唱祖国”歌咏比赛二等奖、社会实践先进班、武昌区先进团支部、武昌区先进班集体、武汉市先进班集体等项荣誉;有一名同学在校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有一名同学成为高水平运动员;有多名同学被分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校级优秀团员、校级优秀学生干部、华中师大优秀团员;多名同学先后获得学校“学习标兵”和“优秀学生”称号;多人次获得国际部奖学金;多名同学分别在武汉市语文知识竞赛、武汉市青少年科普知识暨创意动手做竞赛、全国网络英语竞赛、全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在2006年高考中,19班同学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全班49人参加高考,有35人成绩超过湖北省一本线(含一名高水平运动员),一本率达71.4%,其中有11人成绩在600分以上;有7人成绩达到湖北省二本线,有6人成绩达到湖北省三本线,1人达到高职高专线。
(袁汉杰 执笔)
2006年7月
- 上一篇:让平凡的日子不平庸[ 04-16 ]
- 下一篇:高一年级教学管理细则[ 0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