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 科教信息 >> 正文内容

“走进华中师大一附中图书馆‘悦读•乐享’”系列活动——第二期:人间百态(二)

作者:2020级高二年级I部师生 马 岚 编辑: 来源:科教处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24日 点击数:

 

“悦读·乐享”推荐人:谭美琳(高二4班)

 

 

阅读推荐:失明症漫记》(萨拉马戈 著)

 

 

书籍概况:

在一个虚构的世界里,失明症在城市里蔓延。为了维护社会稳定,政府将所有失明症患者关在了一个精神病院里,从而发生了一系列反映人性阴暗面的故事。


推荐理由:

其一,情节魔幻,趣味性强。

《失明症漫记》是1998年诺贝尔奖得主萨拉马戈的作品,诺奖颁奖时曾这样描述这部作品:“用想象力、同情心和反讽所维系的寓言,持续不断地让我们把握到捉摸不定的现实。”这本书把“失明”当作一种肆虐的传染病,描绘了人在面对足以颠覆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的灾害时表现出的人性特质。

其二,手法独特,艺术性强。

萨拉马戈描述场景的手法很奇妙,时而以俯瞰众生的视角,把一幅没有生机的图景整体地抛在我们面前;一转眼又拉近视角,逼迫读者去看细节处裸露的人性。两者结合,能给读者带来关于“群体性失明”生动的阅读体验。

此外,作者还交替使用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句子很长,有时长达半页;标点很少,全文只用句号和逗号分隔(译者为方便中国读者理解增加了分号);就连人物的名字也被省略,取而代之的是医生的妻子、带墨镜的少女、偷车贼等等。

其三,语言平实,哲理性强。

萨拉马戈并不希望读者沉溺于文字表面的繁复与光鲜,因此他使用口语化的语言,以拉近文字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让读者身临其境,和他一起感受这个故事。          

书中的文字虽然平实,却饱含哲思。如:

“如果我们不能完全像正常人一样生活,那么至少应当尽一切努力不要像动物一样生活。” “人类的理智往往不断地重复自身,失去理智的情况亦然。”再读依然充满力量,值得读者反复体味。

 

书海拾贝:

1.让我们惊叹的是,女人们没有像男人那样反对而是纷纷表示同意,甚至当其中一个女人的丈夫表示宁死不吃以妻子身体换取的食物时,女人们还齐声谴责:“您可以把您的妻子留下来供您一个人享用,让我们来供养你们,供养您和她,不过我倒是想知道您以后是不是为此感到有尊严,想知道你怎样吃我们给您带来的面包……”

2.我想我们没有失明。我想我们现在是盲人;能看得见的盲人;能看但又看不见的盲人。

3.你们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在盲人的世界里有眼睛是什么滋味,我不是女王,绝对不是,只是个生来注定目睹这悲惨场面的人。

4.失明症在蔓延,但不像突然出现的海潮那样汹涌澎湃,摧枯拉朽,淹没一切,而是如同千万条涓涓细流缓缓渗透,逐渐把土地泡软,悄然间把它变成一片泽国。

 

读书札记:

《不要做看得见的盲人》

人人都有眼睛,但不是每个人都能看见。

一、人性丑恶的隐喻

先说说本书的情节特色及其隐喻。看过《鼠疫》的人,可能会熟悉这样的叙述模式:世界平静——灾难突降——世界混乱——灾难过去——归于平静。所谓的灾难,就是人的纷纷失明。正常情况下,人的失明会导致视觉的丧失,但文中市民的“失明”则表现为看到一大片牛奶般的白色,这似乎还隐喻人性的逐步丧失。人性丧失导致社会如决堤般失序,盲人强盗强占资源并通过自定的标准来进行资源分配。诚然,在读者眼中这种行为是无道德、无伦理、禽兽不如的,但是在这种类似洪荒年代的掠夺性资源配给的背景下,人性所表现出的态度仍是:生存是第一要务。社会重新启用丛林法则,取代人类积淀许久辛苦耕耘而来的社会秩序。

这让我想到了阿城的《蝇王》。作家所构建的环境同样是又脏又混乱,残酷而无情。人在失去秩序的环境下原始兽性爆发,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为动物之间歇斯底里的争斗。文明退化,虚无贫瘠。在萨拉马戈的视角中,文明的更迭发展只是人性恶的遮羞布,任何冲突和灾害都会将打回原形。

然而,造成这一切的既不是无解的致命病毒,也不是核战争,而仅仅是失明。不过眼睛的失明不是最可怕的,内心的失明才是最可怕的。这部作品中,眼科医生的妻子一直都没有失明,但是她能看到什么呢?在白昼中看不到光明,而是目睹周遭的世界层层褪去所谓文明的外衣,最终只剩下人性的丑恶和些许廉价的道德自尊。而失明者在重获光明、社会回归正轨后,看见的也还是这样一个丑恶的世界。

由此观之,犯病的不是身体,而是我们的灵魂。

二、社会弊病的揭露

那么,我们的灵魂有哪些病症呢?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最主要的弊病——从众心理。

《潜夫论》里有一句话说得好,“一犬吠形,百犬吠声” 。与其类似,《失明症漫记》里讽刺了社会上大多数人的盲从状态。小说中描绘的失明人群,或者我们称之为丧失了社会功能的兽群,他们为什么只知盲从,而不反抗强盗领导的上层建筑呢?

答案是显然的。正如特罗特提出的羊群效应,在利己主义的立场下,他们优先考虑自身的风险,而跟随大众随波逐流,无疑是最安全的选择。

更为讽刺的是,反观我们当下的世界,这种现象同样存在。我们必须记住的是,失明症并没有被治好,而是被淡化了。每一个人的心里都埋藏着一粒失明的种子,而撒旦依旧在我们身边,静静地注视着我们。

冰山显露在水面上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都藏在水面之下。萨拉马戈表面上是在揭露人性丑恶以及人们的盲从心理,实质上这些揭露与批判的最终指向都是在于对人类社会发展意义的思考:

我们是该过像古时候那样原始地生活,少点思考,每天为生存而担忧,还是该在文明时代为了追名逐利放弃一切,互相欺骗地活着?

正如独眼老人所言,过去我们生活在原始部落,而如今是千百万的男男女女生活在一个精神贫瘠干涸的世界上。因此,人们最后虽然恢复了视力,但是内心的失明永远不会恢复:愤怒而盲目、无知却冲动。也正是因为我们越来越不愿睁眼看这个世界,以至于几乎所有人都在理智上成了盲人。这也是问题的本质所在。

三、如何自处的方法

最后,在这样一个人人失明的世界里,我们该如何自处呢?

我思忖了很久,最终只得出一个答案:如果人们能看见,首先要看清自己,然后再仔细观察这个世界。并且,活着的人们需要再生,从本身再生。

不要做看得见的盲人。

 

刘晓霞老师点评:

这篇文章不仅仅是读书笔记,更是对现代人生存状态的反思,末尾“不要做看得见的盲人”一句是对所有人的提醒,有内涵也有力度。读书的过程中,谭同学由此及彼,联想到与本书主题相关或相似的其他经典,这种灵活高效的读书方法值得借鉴。

 

 

 


“悦读·乐享”推荐人:向洪圳(高二5班)

 

 

阅读推荐:《额尔古纳河右岸》(迟子建著)

 

 

书籍概况:

小说以第一人称自述的方式讲述了游猎民族的一支氏族由热闹繁盛到人们相继被大自然带走生命的百年发展历程。小说采用明暗线交织的手法,将抗日战争和改革开放的“暗线”与鄂温克民族的生存发展这条“明线”交织,内涵更为丰富。

 

推荐理由:

1.主题意蕴深长。表达了山林中生存的民族在现代文明的渗透下必然逐渐走向衰亡的惨淡现实,引发人们的思考。

2.意象独特。小说中出现了许多游猎民族特有的生活用品和宗教用具,给读者带来沉浸式的阅读体验。

3.语言优美,叙事节奏舒畅,在情节之间设有层层铺垫与伏笔。

 

书海拾贝:

1.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如今夏季的雨越来越稀疏,冬季的雪也逐年稀薄了。它们就像我身下的已被磨得脱了毛的狍皮褥子,那些浓密的绒毛都随风而逝了,留下的是岁月的累累瘢痕。坐在这样的褥子上,我就像守着一片碱厂的猎手,可是我等来的不是那些竖着美丽犄角的鹿,而是裹挟着沙尘的狂风。

2.在我们的生活中,狼就是朝我们袭来的一股股寒流。可我们是消灭不了它们的,就像我们无法让冬天不来一样。

3.魂灵去了远方的人啊,你不要惧怕黑夜,这里有一团火光,为你的行程照亮。魂灵去了远方的人啊,你不要再惦念你的亲人,那里有星星、银河、云朵和月亮为你的到来而歌唱。火光渐渐小了,熄灭了。枯树和金得一起化为灰烬,黑夜又掉头回来了

4.世界上有两条路,一条有形的横着供人前行徘徊或倒退,一条无形的竖着供灵魂升入天堂或下地狱。只有在横着的路上踏遍荆棘而无悔,方可在竖着的路上与云霞为伍。

5.我这一生见过的河流太多太多了。它们有的狭长,有的宽阔;有的弯曲,有的平直;有的水流急促,有的则风平浪静。它们的名字,基本是我们命名的,比如得尔布尔河、敖鲁古雅河、比斯吹雅河、贝尔茨河以及伊敏河、塔里亚河等。而这些河流,大都是额尔古纳河的支流,或者是支流中的支流。

6.我得感谢正午的阳光,它们把我脸上的忧伤、疲惫、温柔、坚忍的神色清楚地照映出来,正是这种复杂的神情打动了瓦罗加。他说一个女人有那么令人回味无穷的神色,一定是个心灵丰富、能和他共风雨的人。他说我的脸色虽然很苍白,但是阳光却使那种苍白变得柔和。而且我的眼睛虽然看上去忧郁,但非常清澈,瓦罗加说这样的一双眼睛对于一个男人来说,就是可以休憩的湖水。

7.没有路的时候,我们会迷路;路多了的时候,我们也会迷路,因为我们不知道该到哪里去。故事总要有结束的时候,但不是每个人都有尾声的。

 

读书札记:

《山林里的露珠》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本很平淡的书,但是在这本书中居住着一个高贵的灵魂,跳跃着一颗炽热的心脏,迸发着一簇簇灼灼的才华。初读这部小说,合上尾页的那一刹那,我的心中只留存一抹淡淡的哀愁,但在后来的一次次回顾中,我渐渐找寻到她屹立于文学高峰的原因。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这是一个令人满意的苍凉自述的开头。额尔古纳河的动人之处全不在大多数小说所青睐的跌宕起伏、动人心弦的情节,而是深深地埋藏在平淡优美、朴实无华的语言里,意蕴深长、耐人寻味的主题中。

一、优美的语言

我在小说中品味到了自然之美。

“‘清晨的露珠湿眼睛   正午的阳光晒脊梁   黄昏的鹿铃最清凉  夜晚的小鸟要归林’的时候,他拍了拍我的脊梁。只这一拍,却使我的眼睛湿了。”

不是只有辞藻华丽、旁征博引的文章才可被称作优美。迟子建的写作风格,是将一件件普普通通的事物,一处处平平无奇的景与情,散发出独特的美感。这种美不是原汁原味的自然之美,而是大自然原生态的美与作家独特的主观视角融合后呈现出的更新奇动人的美。清晨的露珠、正午的阳光、黄昏的鹿铃在山林生活的语境下,令人浮想联翩:想起当世界还在一片夜的灰暗时,达玛拉同林克怀揣激动的心情猎捕“坎达罕”;想起在正午艳阳高照时,“我“与拉吉达在碱地里的欢乐;想起尼都萨满从邻近氏族回来时,同氏族人学乌鸦叫。风与雨,林和木仿佛成为所有鄂温克人身体里的一部分,与他们同频呼吸,命运与共。

我在小说中品悟到了生命之美。

“那还是一个疼痛的故事,它使我忘却了自己的疼痛。当我听完它的时候,维克特平安降生了,他的哭声为这个故事画上了一个句号”。找到这句话时,我看到了自己在留白处的批注——太巧太美了。风吹叶落,主人公在分娩时听着伊芙琳姑姑给她讲自己父母相爱的故事。唯美的话语刚落,一个新的鲜活的生命便出现在自己眼前。从父母生下、哺育自己到自己又孕育出新的生命,世代轮回流转,生命之火从不熄灭。我不禁想起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的诗句。从古至今,不论是诗或文,表达的情思都有相似之处。在这全新的语境下,我再次体悟到生命的鲜活与庞大。

二、耐人寻味的主旨

小说中穿插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游猎民族的生存与迁徙,暗线是现代文明对山林中生存着的传统文化的渗透。谈论现代文明对旧有文明的冲击是文学评论常做的事,我便不妨在此处落一下窠臼。始于六十年代的大规模开发开始后,大批的林业工人进驻山林,运材路一条连一条出现,铁路也修起来了。在公路和铁路上,每天呼啸而过的都是开向山外的运材汽车和火车。伐木生取代了鸟鸣,炊烟取代了云朵。“其实开发是没有过错的,上帝把人抛在凡尘,不就是让他们从大自然中寻求生存的答案吗?问题是,上帝让我们寻求的是和谐生存,而不是攫取式、破坏性的生存。”稀疏的林木和锐减的动物终于使我们觉醒了:我们对大自然索取得太多了!“而在这场风波中,受害最大的是生活在山林中的游猎民族。具体点说,就是那支被我们称为最后一个以放养驯鹿为生的敖鲁古雅的鄂温克人。他们在现代文化的渗透下渐渐走向衰落,令人伤心与无奈,而他们却依旧虔诚认真的生活。也许正像迟子建在书中所说:“世界上有两条路,一条有形的横着供人前行徘徊或倒退,一条无形的竖着供灵魂升入天堂或下地狱。只有在横着的路上踏遍荆棘而无悔,方可在竖着的路上与云霞为伍。”

最后谈谈额尔古纳河对我的意义吧。除了体悟文字之华美,思考主旨之意蕴,鄂温克人民生活的信仰是给我最大的的启示。生活里,我们都是忙碌的,为了学业或事业忙碌终日,奔波一生。但人们总可以有一些高高在上的信仰支撑自己走下去。在倍感生活无意义时,心中若有一片额尔古纳河右岸,也许生活会过的更有诗意一些吧!

 

刘晓霞老师点评:

我们的生活除了眼前的书本和试卷,还应该有诗意和远方。谢谢你为我们选出了这本好书,并以诗意的文笔精准地分析了此书的写作特色和文化意蕴。

 

“悦读·乐享”推荐人:刘诗怡(高二6班)


 

 

阅读推荐:《活着》(余华 著)

 

 

 

书籍概况:

在赌完全部家产后,原来的浪荡公子哥徐福贵沦为贫农。在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大事件中,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到了最后,所有亲人都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

 

推荐理由: 

1.叙述视角上:双重视角的交错。其中既有故事亲历者福贵的视角,也有故事收集者“我”的视角。第一人称具有真实性与可信度,更容易引起人的共鸣;而“我”的视角则便于展现福贵现在的面貌与生活状态,并通过描写福贵回忆时的神态来表现出福贵的情感。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有“我”的出现,但作者并未过分凸显自己的情感与价值判断,而是将对人物的评价留待读者自己品味。

2.语言风格上:质朴无华,口语化,生活化;同时在平淡的叙述中又可见作者遒劲的笔力。

3.主题表达上:《活着》是写给普罗大众看的,这就注定了它对大众有着普适性与启发性。它残酷无情而又真实,深刻地揭示了生活的真相——苦难;同时它也告诉我们“活着”的意义:活着就是活着,不要附加那么多大道理;既然老天爷不收我,我就认真地活下去。

 

书海拾贝: 

这位四十年前的浪子,如今赤裸着胸膛坐在青草上,阳光从树叶的缝隙里照射下来,照在他眯缝的眼睛上。他腿上沾满了泥巴,刮光了的脑袋上稀稀疏疏地钻出来些许白发,胸前的皮肤皱成一条一条,汗水在那里起伏着流下来。此刻那头老牛蹲在池塘里,只露出脑袋和一条长长的脊梁。我看到池水犹如拍岸一样拍击着那条黝黑的脊梁。

    在后来的日子里,我确实遇到了很多像福贵那样的老人,他们穿着和福贵一样的衣裤,裤裆都快耷拉到膝盖了,他们脸上的皱纹里积满了阳光和泥土,他们向我微笑时,我看到空洞的嘴里牙齿所剩无几。他们时常流出浑浊的眼泪,这倒不是因为他们时常悲伤,他们在高兴时甚至在什么事都没有的平静时刻也会泪流而出,然后举起和山间泥路一样粗糙的手指,擦去眼泪,如同掸去身上的稻草。

 

读书札记:

 

生命的成长

 

合上书扉,我长叹了一口气。

    虽然我已多次品读过《活着》,但每一次与它会面,都会再一次为福贵悲惨的人生经历而哀叹,同时每一次的阅读都会有不同的触动。

    “活着”是一个宏大而又沉重的主题,要想写好这样一个主题绝非易事,余华做到了;同时,写这本书的书评也是一个挑战。然而,我仍想一试,因为活着是我们每一个人抛不开的话题,正因其沉重,所以值得。

    纵览全书,内容不过就是一句话:一个人被时代裹挟着、与苦难作斗争的全过程,这个过程也是福贵的成长史。周国平曾说过,人生有三次成长,一是发现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中心的时候;二是再怎么努力也无能为力的时候;三是接受自己的平凡,并去享受平凡的时候。我想福贵的人生,兴许就是这三次成长的生动注脚。

福贵的第一次成长是在他赌完家产之后。当仆人对自己不再唯命是从,赌场的人不再对自己马首是瞻,村民们不再对自己恭敬有加,老丈人不再对自己纵容隐忍……福贵第一次发现,原来自己之前所拥有的一切,从来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得到的;原来现在拥有的,也有可能在未来失去。正如父亲对福贵所说的,家产不过是将一只鸡变为一头牛的过程,而这头牛随时都有可能又变回一只鸡。正是在生活的打压与别人的冷眼中,他开始主动承担起养家糊口的责任。至此,福贵完成了第一次成长,从以自我为中心到独立自主的成长,从自我型人格到社会型人格的成长。

福贵的第二次成长,是在接踵而至的苦难之中。作者几乎穷尽了人生所有的苦难,并将它施加在这一个家庭上:从父母双亡到战争的血雨腥风,从女儿喑哑到儿子无辜离世,难产疾病意外饥饿……苦难接踵而至,先后夺走了女儿妻子女婿孙子的生命。同时,这个家庭的苦难也与时代的苦难相交织,那些在我们看来只是历史书上的名词的社会大事件却如暴风雨般不断打击着这个家庭。纵观全书,其实并没有什么穷凶极恶的坏人。护子心切的母亲,善良睿智的妻子,孝顺懂事的儿子,温柔体贴的女儿,勤劳踏实的女婿,机灵聪慧的孙子,这样一些好人,都离福贵而去,就像有一双无形的手,把控着每个人的一生,也似乎无论哪个人,怎么努力,都逃不脱苦难的结局。这份苦难不是孟子所说的“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挫折,不是仕途上的不顺,不是琐碎小事上的忧心。这份苦难是时代所赋予的一种印记,是一种摆脱不掉、推卸不得的生命责任,或许也将会是生活的常态。作者对其做了一些艺术化的处理,让无涯的苦难轮番上演,一齐加在了一个人的身上,一个家庭的身上,或许是要沉重了些,但比起无谓的呻吟,底层民众深重的叹息更有直击人心的力量,更能引发人们无边的思考。正是在这无边的灾难中,福贵完成了第二次的成长,从害怕苦难变为勇敢地面对苦难、担负苦难。

第三次成长就要回到如今。尽管文中并没有专门的表述,但在作者的字里行间里,在福贵回忆时的神色与语气里,我们分明可以感受到,即使众人嘲笑,生活只剩下一个人的孤单,老人也可以活得坚韧、坦然、平静。他只想平平凡凡过完余生,他仍然哼着歌谣,伴着老牛,吆喝着亲人的名字,回忆着往日的时光,坚强地活着。

这便是福贵的一生,也将是千千万万个我们的一生。

我有时在想,如果福贵没有输光家产,结局会不会不一样。但问题在于,每个人的人生都只有一次,没有“如果”可谈。同样,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避免要经历无数的苦难,并慢慢成长。怎样选择过自己的一生,是每一个人的必修课程。

如今我们有幸生活在这盛世之中,但人生的基本道理是不变的。在我看来,第一次成长,教会我们不要局限于小我。以自我为中心,是生命不可承重之轻,只有将自我与他人相关联,乃至与国家天下同频共振,才能增加人生的价值,获得真正的满足感;第二次成长教会我们如何去看待苦难,苦难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只有怀揣着爱意并勇敢承担,才能不被苦难彻底击垮;第三次成长教会我们如何去看待人生,其实无论是显赫一时,还是名震一方,人在时间的长河面前都是渺小而又平凡的,只有承认这种平凡,悦纳自己的平凡,奋力拼搏而又不妄为,顽强斗争而又不激进,才能活出不凡。

不断地受打击,不断地犯错误,不断地被命运击倒又再次爬起,这便是生命的韧性;活着的意志,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被剥夺的东西。同时,我们也应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去与时间抗争,与苦难共处,与爱相伴,方不枉此生。

   

刘晓霞老师点评:

看着世间众生百态,我们常想:怎样活着才算没白活?《活着》一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活着”的范本,诗怡同学的读书笔记让我们明白了变故、苦难的意义。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