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 科教信息 >> 正文内容
“走进华中师大一附中图书馆‘悦读•乐享’”系列活动——第二期:人间百态(一)
卷首语:
“畅游书海,感受阅读快乐;浸润书香,分享阅读体验。”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更好地推动华中师大一附中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校建设,倾力营造“读好书,好读书”的书香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开展“走进华中师大一附中图书馆‘悦读·乐享’”系列活动,旨在激发每一位师生读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与书本为伴、与经典为友、与大师对话,开拓视野、陶冶情操、提升素养,培养“未来世界的引领者”,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华中师大一附中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化地标,藏书多达九万多册,不仅承载着师生们学习阅览、资源获取、学术科研的需求,也发挥着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的重要作用,“悦读·乐享”活动将陆续推出同学们推荐的华中师大一附中图书馆馆藏书籍,引导同学们在书籍、信息资源丰富的时代,学会选择读什么书,如何智慧地读书,在阅读分享之中成长为有文化高度、有思想深度、有人文气度的人。
让更多的人,读更多的书。传递阅读的星星之火,感受智慧的静水流深。我们定期推出“走进华中师大一附中图书馆‘悦读· 乐享’”系列活动的相关报道,让我们的高中生活有诗、有书、有远方!
本期“走进华中师大一附中图书馆‘悦读·乐享’”系列活动推出2020级高二年级I部(1-13班)同学阅读推荐的小说类优秀作品专辑。指导老师为语文学科刘晓霞老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同学们推荐的小说类书籍吧!
推荐书目:
1、《月亮与六便士》(威廉· 萨默赛特·毛姆 著)
2、《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林奕含 著)
3、《眠》(村上春树 著)
4、《失明症漫记》(萨拉马戈 著)
5、《额尔古纳河右岸》(迟子建著)
6、《活着》(余华 著)
7、《欧·亨利短篇小说选》(欧·亨利 著)
8、《局外人》(加缪 著)
9、《追风筝的人》(卡勒德·胡赛尼 著)
10、《天黑以后》(村上春树 著)
11、《家》(巴金 著)
12、《边城》(沈从文 著)
指导老师:刘晓霞
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二年级I部青年骨干教师,教学思路灵活,教学方法多样,注重学科素养的落实,更在意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能力当作教学的重要内容,把每月一次的读书分享会设计成常规教学活动,学生乐在其中,老师幸福感强;曾获武汉市教师五项技能大赛一等奖、武汉市微课比赛一等奖、“一师一优课”部级优质课认定。
导语:
高一的我们,刚刚走进书香弥漫的华师一图书馆时,满心欢喜却也一脸茫然:我该如何选书?又该如何读书?
从高一到高二,我们享受了一年的自在阅读好时光。这一年里,我们的阅读不是信马由缰,而是由浅入深,有序列有计划;这一年里,我们不是单兵作战,身后的老师会在我们遇到困难时提供指点;这一年里,我们从猎奇式阅读转变为深度阅读。再次走进读书馆时,我们心里的茫然变成了自信:我会选书,也会读书了。可是自信之下也有寂寞:我从书中得来的喜乐与思考,说给谁听?
所幸,我们有了这样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我可以向你倾诉我对经典的理解,更期盼借你的理解来审视我的不足。书香滋润心田,分享助力成长。来,我们一起读书吧!
“悦读·乐享”推荐人:林立翀(高二1班)
阅读推荐:《月亮与六便士》(威廉· 萨默赛特·毛姆 著)
书籍概况:
生活在伦敦的思特里克兰德不满于家庭和睦、工作稳定的平庸生活,离家去往巴黎,痴迷于对绘画艺术的追求,流浪着开始自己新的生活,最后结婚定居塔希提岛,完成巨型壁画后病逝。
推荐理由:
该作品以高更为原型,反映了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文中主人公在艰难的抉择中放弃了财富与家庭,坚定地追求内心高远皎洁的梦想,勇敢执着地选择大多数人望而生畏的方向,这种决心让我钦佩。
书海拾贝:
我觉得有些人就是生错了地方。造化弄人,他们被抛到某处,却惦念着一个隐约朦胧的故乡。于他们而言,出生地就是异乡,从小熟悉的绿荫小巷、曾经玩耍的拥挤闹市,都只是沿途风景。他们在亲友中一辈子都落落寡欢,对自己唯一熟悉的环境淡然疏离。这种陌生感促使他们跑遍千山万水,寻觅自己永恒的归宿。相反,有时一个人偶然来到某地,竟会有莫名其妙的归属感。他将融入这个他从未见过的环境,与从未谋面的人相伴,似乎生来就和这一切相熟。这就是他寻找的家园,在这里,他终得安歇。
读书札记:
《抬头见月亮》
第一次读《月亮与六便士》,我就对其特别的书名产生了兴趣。当时的我连“六便士”是什么都不清楚。在弄清意思后,我又对作者为何要把“月亮”与“六便士”放在一起,产生了好奇。
在我的三轮阅读——初次囫囵吞枣,二次细嚼慢咽,再次潜心琢磨——之后,“月亮”与“六便士”相对照的含义,在我面前如一幅动人画卷般缓缓展现。“人们在仰望月亮时,常常忘了脚下的六便士”,“月亮”不止于皎洁美好,而“六便士”也不止于金钱财富。人们把自己的理想当作月亮,因为深藏在内心的梦想如月亮一样遥远、纯洁。人们念念不忘、抬头注视,自知高高在上的理想难以企及,最后弯腰拾起地上的六便士。在梦想与现实的矛盾中,人们往往不得不向现实妥协,选择了金钱与财富,以及顺带而来的平静与庸俗生活。但达成梦想的动力不可阻挡,一定会有人冲破这束缚,摒弃平庸,追求内心的高洁梦想。
思特里克兰德就是这样的人。
19世纪的欧洲,是一个束缚人们思想与行动的社会。人们局限于这个平庸、毫无波澜的社会,被迫压抑内心的躁动与不安,尽管有思想的解放,却没有行动的勇气。行动,意味着自我将逆时代洪流而行;没有行动,也就意味着梦想只能是幻想,是高悬于夜空、遥不可及的月亮。
可是思特里克兰德不愿意就这么遥看月亮。他放弃了别人眼中幸福美满的家庭,抛弃了美丽大方的妻子、天真可爱的孩子,誓要摆脱现实与金钱的压迫,在现实的苦难还未将其才华耗尽的时候,找寻心中那一弯高挂的明月,走向艺术的至境。从富足到窘迫,从稳定美好到四处漂泊流浪,从健康到羸弱……跌入谷底的生活并不能阻止他追寻理想的脚步,他从极端理性的束缚中破茧而出,走向了另一种极端的浪漫。他退缩着逃避了欧洲社会的压迫,却有勇气面对黑暗无情、庞大阴郁的原始自然力量。在塔希提岛的他,在不断摸爬滚打探索后的他,终于醒悟了:在理性与非理性的矛盾中,要找到一瞬之间的平衡点。可上帝并没有眷顾他,而是让他经历无数苦难,在过上知足生活一年多后,溘然病逝于苦苦寻找的小岛。他一生饱含孤单的摧残,是他选择了孤独,也是孤独在他最无助最落魄最不理性的时候,成就了他,让他重拾内心的梦想,陪伴他走完一生。
为何我佩服思特里克兰德?因为他实在是有天大的勇气,敢坚定地将想法付诸于实践。或许那时的他是受了精神麻痹的影响,但他那冲出束缚的先锋的形象并不因此而有丝毫褪色。他代表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种不循常规的行为方式,一种不可预测的未知人生。这种勇气是作家所追求的,也是书籍本身要传递的,属于理想、精神的魅力。
“追逐梦想就是追逐自己的厄运,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刘晓霞老师点评:
读准了书里的人和社会,也看懂了作者的心;更重要的是,你明白了“月亮”对于自己的意义。
“悦读·乐享”推荐人:张子悦(高二9班)
阅读推荐:《月亮与六便士》(毛姆著)
书籍概况:
这部小说以画家高更的生平为模板,讲述了一个原本平凡的证券经纪人斯特里克兰突然对艺术产生了疯魔般的热情,抛妻弃子,听从内心的召唤四处寻找使自己内心平静的地方去创作,最终在南太平洋一个美丽的岛屿上倾尽心血完成了一生最伟大的作品的故事。
推荐理由:
这本书很美,并不只是单薄的那句“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比起这句即使是没有看过此书的人都耳熟能详的话,书中的艺术美和哲思美更值得我们躬身体味。
艺术美,是借小说中“我”的所见所感展现出来的。“我”对画家斯特里克兰特别感兴趣,见识过他的很多经典作品,在“我”的叙述中,斯特里克兰的画是那样地富有吸引力,“它们肆意、华丽”,“仿佛拥有自己忧伤的情欲”……书中对艺术作品的描绘和对艺术内涵的理解让人着迷,一幅画仿佛是一个仙境,又像是伊甸园,以它独有的魅力让你从书本身的情节中脱离,进入另一个世界,给你一定的时间去探寻奥妙,再随着主人公的描述,让你从画中抬起头,又一次步入书中的情节。
哲思美暗藏在书中的每个角落。作者毛姆的思想寄托在“我”身上,并通过对斯特里克兰的刻画阐发出来。“为了使灵魂宁静,一个人每天要做两件他不喜欢的事”、“只有诗人和圣贤才会相信,在柏油路上辛勤浇灌,能培育出百合花来”……你若读到这些哲理般的文字,感受到主人公斯特里克兰的疯狂与热爱,能有所收获。
艺术美和哲思美渗透进整本书中,让《月亮与六便士》成为了百读不厌的经典,也是我向大家推荐它的理由。
书海拾贝:
我总感觉,大多数人这样度过一生,好像不大对劲儿。我承认这种生活的社会价值,我也看到它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是,我的血液里有一种强烈的冲动,渴望一种桀骜不驯的旅程。这样的安逸总让我惊惧。我的心渴望更加惊险的生活。只要我能有所改变——改变和不可预知的冒险,我将踏上嶙峋怪石,哪怕激流险滩。
读书札记:
《终其一生,追逐星辰》
有人说,奥斯卡·王尔德的一句“我不想谋生,我想生活”用以概括《月亮与六便士》这部经典作品再适合不过了。作品中的主角斯特里克兰在旁人看来是个十足的疯子,他原本有着幸福美满的家庭和稳定的经济收入,却抛弃美好的现状,决心去寻找虚无渺远精神家园。他疯癫,执拗,情感泛滥,备受争议,却又以奇妙的人格魅力让书中的布兰奇和书外的读者们深深迷恋。这个复杂而丰满的角色的人格魅力,正是从书中理想和现实、艺术和生活、社会和自我、感情和理性的强烈冲突中体现出来的。
对主人公斯特里克兰来说,创作是他唯一的信念。女人只能满足他的欲望和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而爱情“是一种病”;只有在绘画中,他才能感受自己价值所在。对绘画的激情使他忘记穷困潦倒的生活,使他像朝圣者一样翻山越岭去心中的圣地。而斯特里克兰在找到艺术的最深层奥秘,得到终其后半生苦苦追求的东西后,却让妻子将他这一生最伟大的作品焚毁了。这恰恰反映了他对创造精神世界的执着。当目的达到,他便无所留恋地离开人世,无心理会名声与财富。他让我们看到:卑鄙与高尚,邪恶与善良,仇恨与热爱,可以并存于同一颗心灵中。
作者毛姆为何会创造出这样一个复杂的人物呢?我认为该作品投射出毛姆个人的人生观、爱情观以及对人性的细致观察和分析理解。毛姆着意刻画斯特里克兰的“精神性”,在描写其无情、冷漠、粗鄙中也刻画其令人望尘莫及、感慨万分的超凡意志力。毛姆正像是他笔下的斯特里克兰,是一个不愿受文明社会荼毒、渴望实现自身价值的精神流浪者,体现着勇敢和胆怯、高傲和谦卑的微妙结合。他在这些矛盾和冲突中踽踽独行时,思考着生命的意义:人生究竟应当去追寻什么?他执笔以斯特里克兰作答:终其一生,追逐星辰。
在这个物欲与利益膨胀的时代,我们很难再找到斯特里克兰一样执着追求梦想的人了。但若说这是时代的悲哀,我想又太过激进。就好比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良好的经济状况才能给我们追求梦想提供一个好的基台,所以追求“钱途”是无可厚非的,甚至是必要的。可是我们若沉溺于利益的漩涡,就容易忽略精神的享受,忘记初心,荒芜了心中最静谧和舒适的园地。
愿每一位华一学子追随心之所向,在满是六便士的征途中不被世俗所桎梏,去仰望和追寻心中的月亮。
刘晓霞老师点评:
你一边看书中的故事,一边审视我们的时代,并试着用斯特里克兰的回答来解决我们关于人生方向的困惑。这就是“学以致用”,挺好!
“悦读·乐享”推荐人:刘欣禹(高二2班)
阅读推荐:《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林奕含 著)
书籍概况:
小说讲述了美丽的文学少女房思琪被补习班老师李国华长期性侵,最终精神崩溃的故事。小说借助房思琪努力去“爱上”李国华的行为选择,揭示了男权社会中男性压制女性的多重形态,以及女性反抗的可能方式与限度,凸显了在男权社会规范下女性被伤害、被异化的主题。
推荐理由:
1.主题深刻,表现了当今社会中传统男权思想对女性的生理、心理伤害。
2.时空交错的叙述方式,具有现代小说的特质。
3.语言极具特色,古典韵味十足。
书海拾贝:
1.挫折之下,小孩从说实话的孩子进化为可以选择说实话的孩子,在话语的民主中,小孩才长成大人。
2.千千百百个伊纹撑开来印在泡泡上,扭曲的腰身像有人从后面推了她一把,千千百百个伊纹身上有彩虹的涟漪,慈爱地降在每一张圆桌上,破灭在每个人面前。
读书礼记:
《你看到我的痛了吗?》
“走过危机四伏的成长,我们每个人都是青春的幸存者。”
读《房》书的过程中,心一步步往下陷,沉重到连项王也拔不起。若是猛地坠落,也只痛一阵子;渐渐的隐痛,却可以沉在心里,在梦壤中播种。初读此书时,我十四岁,只比故事最初的房思琪大一岁。一样的花季年华,我正为梦想绽放,她却永远地枯萎在了伤痕中。
小说中,李国华曾将思琪的书架描述为 “她想要跳下洛丽塔之岛却被海浪给吐回沙滩的记录簿”。有些文学评论家在点评此书时,喜欢将思琪与洛丽塔的故事作比,我便不妨在此处落一下窠臼。与野性活泼的洛丽塔不同,房思琪是个近乎完美的中国女学生,与文字的血缘使她怀有超乎常人的羞耻心与自尊心,可正是这个原因让她三缄其口,推她在痛苦与解脱的边缘徘徊。她无法原谅自己,便找了一个爱的借口将这场灾难合理化。相比之下,洛丽塔却没有承受清醒带来的伤。
无论如何蜿蜒,都绕不开一个血淋淋的事实:高度保守的去性化教育是阻拦思琪开口的元凶之一。小说中,思琪曾试探着问妈妈,“我们的教育好像什么都有,就是没有性教育”。可房妈妈却用一句无心的“什么是性教育?性教育是给那些需要性的人”使思琪永远地闭了嘴。“在这个故事中,父母永远缺席,他们旷课了,却自以为还没开学。”
小说不仅聚焦了少女成长的安全问题,而且还让伊纹这个“美丽、坚强、勇敢”的角色承受了家暴这一不可承受之痛。她深爱丈夫钱一维,却每天忍受着婆婆的苛罚与一维酒后的拳打脚踢。同时这个角色也是软弱的,她并没有彻底地反抗与清醒地决裂——直到被打到流产使她不得不对一维心灰意冷。这不禁引我想到“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思琪、怡婷与伊纹,其实都是思琪。伊纹是已成功闯关长大的、美丽善良的思琪;怡婷,这个思琪“灵魂的双胞胎”,是未来的思琪——念研究所、恋爱、结婚、生小孩,经历“庸俗、呆钝、刻板”的人生;可思琪,有着初生小羊羔似脸蛋的思琪,却被永远地困在了青春的荒城里,罹情障而不愈,再走不出时间。
尽管主题沉重,却有一个明亮美好的身影为文章添一点色彩——毛毛先生。他对伊纹姐姐一见钟情,从此一直守护她,一切都发乎情、止乎礼。我想,他也许是林奕含给我们,也给自己,留的幸福与希望吧。
没有人能否认,作者林奕含与文字是天生一对。她的自杀,是一颗文坛新星的陨落,也为人们重重地拉响警钟。我们的教育,是不是不能再让性教育缺席?我们的社会,是不是不应该再给侵害女孩的人容身之地?那些盲目指责林奕含自杀“是不顾亲人的自私行为”的人,是否设身处地思考过她的遭遇、痛苦与无可解脱?一个人固然是社会的,但他(她)首先是一个“人”!他(她)不应当被任何人以任何堂而皇之的理由戕害!
这本书的好,是道不尽的。隔岸观火,从不可能辨得真切。我想摈弃一切象征和隐喻,明明白白地过这一世。我希望,不要再有这样的思琪出现,这样美丽,这样美好,却被迫活在自我麻痹的比喻里的思琪。
好了,不写了,要落泪了。
刘晓霞老师点评:
读书时,你把一颗心放到人物身上去了;写文章时,你把一片情放到文字里去了。你说你要落泪了,我也是。希望每个女孩的青春都是被阳光照透的模样!
“悦读·乐享”推荐人:马逸先(高二3班)
阅读推荐:《眠》(村上春树 著)
书籍概况:
“我”是一名家庭主妇,过着秩序井然、一成不变的生活。有一天夜里,“我”突然遭遇梦魇,然后失眠,并开启了十七天无眠的人生。在无眠的日子里,“我”用夜晚的时间来看《安娜卡列宁娜》,开车兜风,去港口看船。直到某一天凌晨,“我”在车中休息时,来了两个陌生男人,他们要把“我”的车掀翻。
推荐理由:
1.装帧精美:由德国著名画家卡特•曼施克精心绘制插图,画面意蕴深厚,富有感染力。
2.结构精巧:文风具有村上春树的典型特征,现实与超现实交杂,虚构与真实自由转换,很考验读者的阅读储备。
3.主旨耐人寻味:主题模糊而复杂,你可以说自己读完了,但不见得有底气说自己读懂了,但这并不影响读者对现实和自我进行反思。
书海拾贝:
我是企待睡去的肉体,也是行将醒来的意识。
由取向一词,我联想到的是家务。我无动于衷地机械般长期操持着各类家务劳作,做饭、购物、洗衣、育儿,这些恰恰便是取向,绝非其他。哪怕闭着眼睛也能做好这些事情。因为这只是既定路线。按动规定的按钮,拉动规定的拉杆。这么一来,现实就仿佛翻动书页般不断流向前去。雷同的身体运动方式——就是普通的取向。于是,我就像鞋后跟不断被磨损一般,被取向性地不断消费。为了对此进行调整和冷却,每日的睡眠必不可缺。
那我的人生到底是什么?我被取向性地消费,为了调整这偏颇而睡觉。每日周而复始。早晨来临便睁眼醒来,夜晚降临变上床睡觉。周而复始的尽头究竟有什么东西存在?会存在某种东西吗?不,我认为什么都不会有。大概什么都不会有。只有取向与修正,在我体内无休无止地展开拉锯战。
所谓死,很可能是和睡眠之类性质截然不同的状态,它也许就是此时此刻我眼前看到的深邃无涯的清醒的黑暗,也许就是在这种黑暗中保持永恒的清醒。
读书札记:
《不 眠》
睡眠,另一个世界的隐喻。
——题记
一、“眠”的取向
在校图书馆三楼碰到村上这本沉静的《眠》时,书的扉页上用飘逸的铅笔字写着“睡眠,另一个世界的隐喻”,我心为之一动;旁边还有另一种笔迹的铅笔字——“但我还是未看懂”,迥异的评价让我掏出校园卡,借走这本书。
想必书中女主人公对《安娜·卡列尼娜》猛然的沉迷与我对《眠》骤然的理解极为相似。当我想到这里时,层层的虚构便与现实再度重叠交错。
小说的故事并不复杂。“我”是一名家庭主妇,过着秩序井然、正常有序的生活,直到一天夜里,她失眠了,开始看许久未看过的书,喝不应该喝的酒,吃丈夫不让吃的巧克力。在无眠的十七天中,她认识到程式化生活的单调与丑陋。她的灵魂自由地发散开去,她将不眠的夜晚称为扩大的人生,用这时间来看书,开车兜风,去港口看船。直到这一切戛然而止。某日凌晨她正在在车中过着她自得的生活,突然来了两个陌生男人,他们要把她的车掀翻。
睡眠这一隐喻的涵义在文中有清晰的体现。睡眠是对人生取向的调整,而取向正是每日机械重复的生活模式。小说写道,人在日复一日的重复生活中被取向性地消费,为了调整取向带来的偏颇而睡觉。每天过着相同的生活,做着重复的劳动,这不是独属于家庭主妇的苍白,而是现代都市的洪流中大部分人生活的真实写照。一成不变的生活、快节奏与欠缺思考带来的尴尬处境与失重状态,让白领、工人、医生、学生,甚至是父亲、母亲,不再是一个个有自我的人,而是一个个身份,行走在既定的准则中,在重复中逐渐走向虚无。“主体性的失落”(林少华语),这就是“眠”的指代。
说到这里,我们对主人公的失眠行为也就易于理解了。在过久的压抑之中,偶然的机遇降临,让她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她开始蜕变。通过巧克力、酒,她找回了个性和激情;通过读书,她找回了自我的精神世界;通过游泳,她找回了被消磨的生命力。她的自我借夜晚的时光勃发,她的内在世界变得充实而精彩。她的人生扩大了。能拒绝取向性的消磨的,唯有内在磅礴的生命。
二、“不眠”的思考
但小说讨论的不止人的觉醒,它讨论的还有“人醒后怎样”。书中展示了主人公在条框化的社会生活中自我意识觉醒后的困境,也就是书中“死,在黑暗中保持永恒的清醒”的痛苦。
在意识到日常社会生活的冰冷之后,主人公选择了不眠,以自我的方式试图摆脱生活的束缚,但在挣脱凝滞的生活的同时,她也切断了维系在原有社会身份上的社会纽带。她先是不与朋友熟人来往,再是突然感受到丈夫睡姿的丑陋,紧接着她又感到失去了对儿子的温情。自我的挣脱中,她成了关系的局外人、社会的疏离者、自我流放的边缘人,清醒,孤独,没有切实的能力,失去社交,失去亲情,失去权利与责任。她如同拆散了绳子的氦气球飞向无人的高空,注定在某个瞬间爆开。小说的结尾正是这一声爆响。在一个荒谬的情境里——凌晨,无人的停车场,几个荒谬的人——两个莫名出现的,看不清脸的男人,毫无缘由地要掀翻她的车,而此刻连她的车也从带给她自由的庇护所变成了阻碍她逃走的牢笼。她努力兼顾的生活表象和精神生命全都轰然坍塌,绝望的疏离感在此刻达到巅峰。
从“眠”到“不眠”正是小说引导我们思考的人生问题。当人们意识到自身在被社会异化之后,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脱离?是用社会联结的死亡换取个体意义上的新生吗?是从蒙昧麻木的极端走向清醒孑立的另一维极端?还是可以同时真正获得健康的社会关系和独立的自我?小说并未给出答案。这些纠缠在每一个现代人心灵天空中的杂乱绳结,注定要我们用厚重的人生来捋顺、压平。
这本书让我也重新审视生活本身,其实自我与社会并非对立不容的二元,而是相互容纳的同一个世界。而脸谱化的群体之下,每个个体也都与众不同。沉入有温度、有烟火气的生活之底,用和缓的阳光融化我们身上玻璃钢筋的棱角,在大世界里照一照自我,在自我中浮现大的生命,也许这才是最纯净的新生。
所以我在扉页上又写了一句话:不眠,死亡意义上的新生。
刘晓霞老师点评:
我觉得这本书好难读,但是聪明的你从人物心理入手,准确地把握住了“眠”与“不眠”的隐喻义。你已经掌握了小说的阅读方法,继续去读你想读的书吧。
- 上一篇:“走进华中师大一附中图书馆‘悦读•乐享’”系列活动——第一…[ 01-07 ]
- 下一篇:“走进华中师大一附中图书馆‘悦读•乐享’”系列活动——第二…[ 0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