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 科研管理 >> 正文内容
《华师一附中音乐模块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负责人:赵明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背景及现状分析
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和《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以育人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推进学校艺术教育改革与发展。
基于全国课改开展的大背景下,我校先于湖北省其它学校,于2006年率先在音乐学科启动新课改。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了高中音乐课程内容结构为六个模块组成,其中《音乐鉴赏》为必修模块,《演奏》、《歌唱》、《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为必选模块。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我们选择了《演奏》、《歌唱》、和《音乐与舞蹈》三个模块在高二年级进行教学。
对于模块化音乐教学的改革变化,教学模式势必适应课程而进行相应的发展和改革。但是,从目前国内来看,有关音乐模块化教学的教学模式的论述非常少,大多是关于实施的建议以及对于重点和难点的论述。
在近几年的教学设计中,我校老师不断探索,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都作了比较大胆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还是遇到了一些问题,其中有几点比较突出:一是选课方法过于传统;二是教学随意性太大,没有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模式;三是没有科学的评价方法,无法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2、目的和意义
目的:研究形成具有华师一附中特色的音乐模块课堂教学模式。
意义:高中音乐模块课教学改革与我校的“多元优质发展”都是为了给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和个性发展的舞台。在音乐模块课上,我们要让这个舞台发挥更大的作用,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用。
就我校音乐模块课目前的现状而言,我们必须在选课方法、课堂教学模式、评价方法等方面深入研究,形成具有华师一附中特色的音乐模块课堂教学模式。
二、课题界定
1、研究对象总体范围的界定:音乐模块课选课方法、音乐模块课课堂教学模式
2、关键概念的界定: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三、研究方法、具体措施
1、研究方法
实验研究法:实验法是研究者运用科学实验的原理和方法,以一定的教育理论及其假设为指导,有目的地控制和操纵某些教育因素或教育条件,通过观测与所控制的条件相伴随的教育要素或教育现象变化的结果,来揭示教育活动规律的一种方法。
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在研究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对我校学生音乐素养、综合能力进行分析,结合现有音乐模块课教学现状,以及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制定出更加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文献研究法:翻阅、搜集近年来有关音乐模块教学的资料,对比不同版本的音乐模块课教材,通过对这些资料信息的分析与研究,达到准确地界定课题研究的价值性、可行性,制定研究科学的目标与实施方案等目的。
专家咨询法:研究过程中,通过向权威专家和教师学习,研究符合我校实际情况的具有可行性的音乐模块教学模式。
2、实施步骤、具体措施
每星期周三上午集体备课,有针对性地对模块课课堂教学教案、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学习过程中显现的问题等进行分析讨论,以完善教学。事实证明集体备课有效地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特别是青年教师在这个活动的帮助下迅速成长,教学效果明显提升。
以备课组为单位,定期组织小组公开课,检验集体备课的效果。演奏、歌唱、音乐与舞蹈三大模块虽然教学内容完全不同,但在教学上有很多的相同之处,小组公开课在一定程度上打通了三个课程的内在联系,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取舍,丰富教学手段,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实施步骤:2014年2月制定选课方法,确立模块课课堂教学基本模式;2014年2月到12月,结合意向中的选课方法,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地进行探索研究,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高中音乐模块教学模式;2014年6月,确定评价方法,形成科学的有较强激励机制的评价方法;2014年11月,音乐模块公开课展示;2014年12月前完成科研报告。
四、研究结果
(一)音乐模块课选课方法
①任课教师讲解法——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各任课老师分别对各自的课程进行详细解读,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考核方法等,并就学生的疑惑进行解答。
②学生选择感兴趣的模块,确认上课地点,教师针对各模块课课堂教学的需要作补充说明和要求。
(二) “演奏”模块选修教学目标,教学进度,评价方法:
1、“演奏”模块教学目标
①通过学习葫芦丝演奏方法,培养学生有效沟通能力;通过同一作品不同声部的训练培养学生团队共创能力;通过观摩、表演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作品的分析理解改编培养学生创新和创造的习惯和能力。
②采用老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学习葫芦丝演奏的基本技能。采用单声部、二声部和多声部训练的方式学习各种不同风格的管弦乐作品。
③基本掌握葫芦丝演奏方法,并能单独演奏完整的葫芦丝作品。完成《婚誓》《军港之夜》《金风吹来的时候》《妈妈的吻》和《月光下的凤尾竹》等作品的演奏。
2、“演奏”模块教学进度表
周次 |
教 学 内 容 |
课时 |
备注 |
1 |
葫芦丝构造保养及基本知识 |
1 |
|
2 |
简谱记谱法1,葫芦丝基本演奏法1 |
1 |
|
3 |
简谱记谱法2,葫芦丝基本演奏法2 |
1 |
|
4 |
葫芦丝基本演奏法3 |
1 |
|
5 |
葫芦丝基本演奏法3 |
1 |
|
6 |
《婚誓》 |
1 |
|
7 |
《军港之夜》 |
1 |
|
8 |
《甜蜜蜜》 |
1 |
|
9 |
《金风吹来的时候》 |
1 |
|
10 |
《妈妈的吻》 |
1 |
|
11 |
《大长今》 |
1 |
|
12 |
《月光下的凤尾竹》 |
1 |
|
13 |
《月光下的凤尾竹》 |
1 |
|
14 |
《神话》 |
1 |
|
15 |
《阿里山的姑娘》 |
1 |
|
16 |
《阿瓦人民唱新歌》 |
1 |
|
17 |
《映山红》 |
1 |
|
18 |
《芦笙恋歌》《青花瓷》 |
1 |
|
19 |
复习 |
1 |
|
20 |
考查 |
1 |
3、“演奏”模块评价方法(本课采用学生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①学生自我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包括个人评价和学生互评两个方面:自评是学生对自己学习本课程收获的自我描述,以20分为满分。非常满意18—20分;满意15—17分;比较满意12—14分;不满意12分以下。学生互评是学生相互之间的评价方法,满分30分。
②教师评价:学生独立演奏能力20分,能完整演奏教师指定的曲目,按演奏水平给予相应的分数;合奏能力15分,能与其他同学协调演奏,并有一定的表现能力,按协调程度给予相应的分数;舞台表演能力15分,在音乐伴奏下能完整演奏独奏或者合奏曲目,视舞台演奏效果给予相应的分数。
学生自我评价(50%) |
||||||
个人评价 (20%) |
非常满意 |
满意 |
比较满意 |
不满意 |
||
18-20分 |
15—17分 |
12—14分 |
<12分 |
|||
学生互评 (30%) |
非常满意 |
满意 |
比较满意 |
不满意 |
||
26-30分 |
21-25分 |
26-20分 |
<25分 |
|||
教师评价(50%) |
||||||
独立演奏能力(20分) |
合奏能力(15分) |
舞台表演能力(15分) |
||||
能完整演奏教师指定的曲目,按演奏水平给予相应的分数 |
能与其他同学协调演奏,并有一定的表现能力,按协调程度给予相应的分数 |
在音乐伴奏下能完整演奏独奏或者合奏曲目,视舞台演奏效果给予相应的分数 |
||||
(三)“歌唱”模块选修教学目标,教学进度,评价方法
1、“歌唱”模块教学目标:
①通过运用正确演唱方法培养、发展学生演唱的兴趣与爱好,增强演唱的自信心。
②通过学唱多风格的声乐作品,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潜能,用歌唱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情感。
③学唱《野玫瑰》、《同一首歌》、《回忆》、《让世界充满和平》,逐步掌握歌唱的基本技能,有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的歌唱。学会在合唱中注意倾听各声部的声音,保持声部间的和谐与均衡。
④掌握艺术歌曲、通俗歌曲、民歌的音乐特点及发声特点。
2、“歌唱” 模块教学进度表:
周次 |
教 学 内 容 |
课时 |
备注 |
1 |
学会歌唱——歌唱与合唱 |
1 |
|
2 |
歌唱的基本常识:歌唱的基本要素(一) |
1 |
|
3 |
艺术歌曲——《野玫瑰》1 |
1 |
|
4 |
艺术歌曲——《野玫瑰》2 |
1 |
|
5 |
合唱艺术的种类 |
1 |
|
6 |
歌唱的基本常识:歌唱的基本要素(二) |
1 |
|
7 |
二部合唱——《同一首歌》1 |
1 |
|
8 |
二部合唱——《同一首歌》2 |
1 |
|
9 |
歌唱的基本常识:歌唱的基本要素(三) |
1 |
|
10 |
世界之光——《星星索》、《夏天最后一朵玫瑰》 |
1 |
|
11 |
世界之光——《村庄,我的小村庄》、《春之歌》 |
1 |
|
12 |
歌唱的基本常识:歌唱的基本要素(四) |
1 |
|
13 |
音乐剧——《回忆》1 |
1 |
|
14 |
音乐剧——《回忆》2 |
1 |
|
15 |
合唱的基本常识:指挥的基本图式 |
1 |
|
16 |
歌唱的基本常识:歌唱的基本要素(五) |
1 |
|
17 |
感受经典——《让世界充满和平》1 |
1 |
|
18 |
感受经典——《让世界充满和平》2 |
1 |
|
19 |
浓郁乡情 |
1 |
|
20 |
期终检测 |
1 |
3、“歌唱”模块评价方法
①评价内容:歌唱兴趣爱好程度;参与歌唱活动的态度与积极性;演唱歌曲时的情感表现;能否与他人合作并参与多声部合唱;能否自信地、有表情的独唱;掌握音乐知识、技能的情况;参与音乐艺术评价活动的表现等。
② 评价标准
优秀:对歌唱很爱好并有终身学习的愿望;能够积极参与歌唱及音乐艺术评价活动;在合唱中能够与他人合作并承担一个声部的演唱任务;在合唱中倾听各声部的声音,保持声部间的和谐与均衡,理解作品的风格与特点,对指挥的动作做出敏锐而正确的反应;能自信的、有感情的独唱或领唱;能够独立运用乐谱唱歌;能够掌握音乐知识、技能及相关音乐文化;能够参与与歌唱活动有关的其他工作。
良好:对歌唱有兴趣并表现为一种爱好;能够积极参与歌唱活动及音乐艺术评价活动;在合唱中能够与他人合作并承担一个声部的演唱任务;在合唱中能够较好的理解作品的风格特点,并对指挥的动作做出正确反应;能够掌握所学音乐知识、技能及相关音乐文化;能够参与与歌唱有关的其他工作。
合格: 对歌唱有兴趣;能够参与歌唱活动及音乐艺术评价活动;在合唱中能承担一个声部的演唱任务;能掌握所学音乐知识和技能。
③评价方法
登记歌唱活动记录;
做自评小结并提出评价等级;
小组进行互评,并提出评价等级建议;
老师综合平时的观察、考核,根据小组互评及评价建议用概括性文字做出最后评价。凡评价等级达到合格者即可获得学分。
(四)“音乐与舞蹈”模块选修教学目标,教学进度,评价方法:
1、“音乐与舞蹈”教学目标
①通过舞蹈的学习,发展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增进学生对本民族舞蹈艺术的热爱,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②通过舞蹈的学习,培养学生有效沟通能力;通过群舞的排练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通过优秀剧目的观摩、分析和理解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舞段的改编或创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学习舞蹈训练和表演的基本技能。
③认识和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不同舞蹈艺术形态的基本特征,掌握一定舞蹈基本技能,能伴随音乐独立完成芭蕾手位组合、中国古典舞手位脚位组合、藏族踢踏《库玛拉》组合、现代舞热身组合的表演。
2、“音乐与舞蹈”教学进度表
周次 |
教 学 内 容 |
课时 |
备注 |
1 |
走近舞蹈——舞蹈的起源与分类 |
1 |
|
2 |
走近舞蹈——《天鹅湖》“四小天鹅”舞段音乐与舞蹈内在联系剖析 |
1 |
|
3 |
身体条件的训练——把上压腿;勾绷脚 |
1 |
|
4 |
身体条件的训练——把上的擦地 |
1 |
|
5 |
身体条件的训练——把上的蹲 |
1 |
|
6 |
身体条件的训练——把上的弯腰 |
1 |
|
7 |
中国古典舞手位脚位组合 |
1 |
|
8 |
中国古典舞手位脚位组合 |
1 |
|
9 |
中国古典舞舞姿训练 |
1 |
|
10 |
古典芭蕾手位和三拍舞步训练 |
1 |
|
11 |
古典芭蕾手位和三拍舞步训练 |
1 |
|
12 |
中国汉族民间舞蹈——东北秧歌 |
1 |
|
13 |
中国汉族民间舞蹈——东北秧歌 |
1 |
|
14 |
中国少数民族民间舞蹈——藏族《库玛拉》(踢踏组合) |
1 |
|
15 |
中国少数民族民间舞蹈——藏族《库玛拉》(踢踏组合) |
1 |
|
16 |
外国民间舞——爱尔兰民间舞蹈《大河之舞》赏析 |
1 |
|
17 |
现代舞作品赏析 |
1 |
|
18 |
现代舞热身组合学习 |
1 |
|
19 |
复习 |
1 |
|
20 |
期终检测 |
1 |
3、“音乐与舞蹈”评价方法
①评价内容:对舞蹈的兴趣爱好程度,参与舞蹈活动的积极程度;舞蹈知识、技能学习的情况,情感投入的情况;舞蹈活动中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②评价标准:
学习过程的参与情况(出勤率10%) |
|||||
全勤 |
一次缺席 |
三次缺席 |
三次以上缺席 |
||
10分 |
9分 |
8分 |
<6分 |
||
学生相互评价(40%) |
|||||
非常满意 |
满意 |
比较满意 |
不满意 |
||
36-40分 |
31-35分 |
26-30分 |
<25分 |
||
教师评价(50%) |
|||||
独舞能力(20分) |
群体合作舞蹈能力(15分) |
舞蹈表演能力(15分) |
|||
能完整表演教师指定的独舞片段,按表演水平给予相应的分数 |
能与其他同学合作舞蹈,并有一定的表现能力,按协调程度给予相应的分数 |
能在舞蹈过程中融入音乐,有感情地舞蹈,视舞台表演效果给予相应的分数 |
|||
(五)“音乐与舞蹈”模块教学公开课教案(见附件)
……
更多内容请点击《华师一附中音乐模块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结题报告
- 上一篇:《华中师大一附中教师资源共享机制研究》结题报告[ 11-11 ]
- 下一篇:《我校15-18岁青少年体适能指标的调查及对学生发展的影响》结…[ 1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