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 原高三Ⅲ部 >> 正文内容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在华中师大一附中第九届教代会第二次会议校长工作报告中,周鹏程校长指出,名校的使命感是培养创新拔尖人才,而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重在关键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是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是国家人才培养的需要,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高一Ⅲ部语文组全体教师在学习交流会中,进行了热烈而富有成效的讨论,初步形成共识,我们要充分利用语文课程的特点,在教学工作中,围绕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展开一系列有益的活动。
一、 课前演讲,提高有效沟通能力
演讲是一种以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为主,态势语言表达为辅,通过面向听众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以达到感染人、说服人、教育人的目的的艺术化的语言交际方式。具有鼓动性、针对性、适应性、艺术性、情感性等特点。在语文课堂上我们开展课前三分钟演讲,可以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口才,启迪智慧,升华思想,从而提高有效沟通能力。课前三分钟演讲的形式多样。汪鲁强老师、卢记生老师让学生讲析语文读本的相关内容,赵燕老师、詹升洪老师让学生讲解诗词,范莉老师每周拟定一个话题,学生一周中同题演讲。教师要求演讲者事先要做好充分地准备,脱稿演讲。在演讲后,教师指出学生在演讲中的长处和不足,就内容、声音、肢体语言等进行一定的指导。老师们深深感叹,这样的活动,既可以对语文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学习巩固,又可以阐发人生的规律,揭示生活的真谛。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学生在演讲中进步很大,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在演讲中拥有和谐的语调,优美的态势语言。
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认为,一个人的成功百分之五十取决于自身的知识和技术,百分之八十五取决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激发他人热情的能力。一个人虽然思想精深,学识渊博,令人敬佩,但如果在大众面前发言说不清、道不明,茶壶里的饺子“道”不出未免太遗憾,不管哪个领域,哪个阶层在思想、学识、技能相差无几的情况下,能说能写的人比只能写的人,其贡献要大得多。高一(三)部语文组开展这一活动,对学生而言,是终身受益的。
二、 课堂活动,教育细节中全面提升能力
1、有效引导、指导学生发言。
高一Ⅲ部语文老师在交流会中就高中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展开了讨论。高中生或因畏惧、依赖、轻视等心理,往往不爱举手发言,或发言不假思索随问随答,或回答问题无条理。语文老师应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用“爱”“ 和平”等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用竞争来激励依赖型的学生,让随意型的学生扬长避短。在“讲一听十”的教学活动中,赵燕老师授课时有个教学细节得到了老师们的一致肯定,一位学生在回答问题不够准确,赵燕老师先热情地肯定了他的勇气,又亲自在这个问题上做了示范,让其明白在回答问题上的不足之处。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愉悦、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敢说、能说、会说,让语文课堂绽放出思想交流的火花。
2、小组合作,推动其高效性。
小组合作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面对难题,小组合作能互帮互助,合力攻克学习堡垒,所起到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高一Ⅲ部全体语文教师经讨论认为,语文课堂的小组合作不能流于形式,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学习中,不能成为学优生发挥自己的潜能、表现自己才能的舞台,而相对而言的学困生失去思考、发言、提升自己关键能力的机会;小组合作也要有必要的前提准备;小组合作的问题,应有讨论、研究、交流的价值。在这一点上,卢记生老师做了很好的范例。在《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的授课中,卢记生老师设置四个问题展开小组讨论,,并在课堂中安排了学生作“助教”,卢老师的问题设置由浅及深,小组中的每一位同学都有学习任务。卢老师鼓励学生认真思考,把自己的探索、发现清楚地用语言表达出来,在组内交流,鼓励学生学会质疑、反驳,能听出别人的相同点、不同点,鼓励学生以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评课中,汪鲁强老师对该课做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样的小组交流才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合作精神,建立自信心,有利于提高全体学生的关键能力。
3、鼓励质疑,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批判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建立在对旧有思想或事物批判的基础之上的。在创新的过程中,批判性思维可起到导航和护航的作用,它可疏通思维的渠道,拓展思维的空间,提供思维的方法,提高学习的效率。就语文学科而言,我们提倡学生以下几个方面质疑:从课文与常规说法不同的地方质疑,有些课文的用词、用句与常规说法不同,这些地方往往是作者用心良苦之所在,需要着力推敲;对课文的观点进行质疑,对于教材上的理论、观点,同学们都可以换个角度想想;敢于大胆猜想,提出自己的观点;对课文的矛盾处质疑;对课文的语言进行批判;对文学形象的固定说法进行批判;对课文的主题进行批判性学习。但是在学生的质疑过程中,我们也做一定的指导,指导学生在运用批判性学习方法时一定要思考:我这个观点的理由和依据是什么?我提出的观点是不是真实可靠?我认为这种观点的正确评价标准是否可靠有效?对这一问题有没有其他的观点或看法。而不是信马由缰,胡乱质疑。
三、 课下自主检测,强化团队共创能力。
华师一的学生普遍存在重理轻文的现象,学生不够重视语文的基础知识的积累,为改变这一现象,我们高一Ⅲ部推出了语文基础知识周周练的活动。该活动由教师组织出题、命题。学生担任监考、改卷、数据统计等工作。在活动中学生轮流到不同的班级监考、改卷,学生工作认真负责,考试秩序严肃谨然,评价公正客观,这样的活动,既让学生巩固了语文的基础知识。又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团队共创、团结协作的能力。
四、课后活动丰富多彩,鼓励创新
为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我们高一(三)部语文组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后活动,如开学之初的“图书角”活动,中秋之夜的“吟诗赏月会”,呈现班级特色的“黑板报”“墙报”,在这些活动中我们鼓励学生要敢于创新,敢于表现自己的个性,特别值得一提的在高一年级现代诗歌朗诵比赛中,我部27班、28班同学的创意让全体观众眼睛一亮,27班的吴锴文同学拖着行李箱缓缓登场,瞬间将同学们带入到离别的哀婉情绪之中。28的同学非常巧妙地将北岛的《一切》和舒婷的《这也是一切》衔接在一起,一唱一和,道出两种不同的价值观。他们独特的创意获得观众的阵阵掌声。
结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认为,培养关键能力不是“暴风骤雨”的运动,而应像春风化雨般以人为本,细腻入微,它需要每一个教师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它体现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它实现在这种教育精神的长期探索中。高一Ⅲ部全体语文教师将和全体师生同心携手,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积极推进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各项改革。
- 上一篇:高一Ⅲ部英语组有序开展“培养关键能力”课程[ 11-03 ]
- 下一篇:班会——提升关键能力的有效途径[ 1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