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 科研管理 >> 正文内容

《华师一附中研究性学习常态化实施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作者:蒋美玲 编辑: 来源: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05日 点击数:

【摘要】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是新课程的一个亮点,作为一门必修课,它是三级管理课程。由于该课程独特的实施办法和课程性质,该课程在课程开发、课程管理、课程评价方面都给学校提出了挑战。该课题基于我校的现状,探索研究性学习实施难的诸多因素,分别从课程方案设计、课程管理、课程资源开发、学生评价等方面寻求理论策略,为研究性学习有效实施提供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指导。

【关键词】华师一附中  研究性学习 常态化

 

一、研究的问题

高中是学生身心成长至逐渐成熟的核心阶段,普通高中学校的使命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个性化人才,为高等教育输送鲜活的、有创造力的血液,研究性学习弥补了许多知识性课程所固有的缺失功能,尤其在动手实践与社会经验的获得方面具有天生的优势。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利于拓展高中生学习领域,促进高中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形成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培养其社会适应、实践与探究能力等方面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自课改开始以来,经历了长达九年的摸索,在一些省份和部分学校已经发展得比较规范,但是我省开设情况却不容乐观,尤其在高中阶段常态化课程的开设往往迫于高考的压力而流于形式。我校多年来一直坚持开展以学科为依托的研究性学习,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对于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必修课程进行开设的探索尚处于初级阶段,虽然近几年一直致力于研究性学习切实有效的实施,但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如课程实施问题、课程资源问题、教师培养问题、学生评价问题等等,为了更好地促进我校研究性学习的开展,真正使其成为一门成熟、系统、常态化的课程,使其符合我校学生特点,真正实现课程促发展的目标,我们特提出此课题,力求以研究促发展、以实践求真知,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我校研究性学习常态化有效实施。

二、课题界定

(一)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个人经验,密切联系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其中,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二)常态化:常态化是指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按照国家课程标准与地方具体要求设计课程实施方案,保证师资、课时、活动经费等,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真正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研究性学习是近年来世界教育界研究的热点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纷纷出台各种举措,其中都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重要的切入口。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受到各国教育理论界和实践工作者的重视。在我国,随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成为课改的亮点之一。本文在此介绍国外一些国家以及我国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状况,以期对各国研究性学习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一)美国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情况

美国是较早地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国家之一。早在1916年,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就从理论上论证了科学探究的必要性,并以此为基础创立了“问题教学法”,强调学生自主地探究学习。美国国家教育经济中心于1998年制订了英语语言艺术、数学、科学和应用学习四个领域,4年级、8年级和12年级三个层次的国家标准,除规定了所有中小学生在四个领域学习的内容和所要达到的结果要求外,还特别强调了以“探究”为特征的教学策略、方法。研究性学习在美国的大、中、小学正成为一种积极、有效的教与学的策略与手段。其中尤以两种模式最为普遍,它们就是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与基于项目的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

(二)日本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情况

研究性学习在日本被称为结合性学习,始于20世纪50年代,20世纪90年代在日本中小学非常盛行。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如独立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判断、解决问题能力,自律能力,与他人协调合作能力和旺盛的生命力等。日本第15届中央教育审议会在1996年提出了要在中小学设置综合课程的建议,经过论证后修订了中小学《学习指导纲要》,规定小学(从三年级开始)和初中从2002年开始,高中从2003年开始正式开设综合学习课程。根据新的《学习指导纲要》,各年级的综合学习时间安排如下:小学三、四年级为每学年105学时,五、六年级为每学年110学时,初中则不少于70学时。

(三)我国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情况

在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展创造教育所强调的发散性思维、联系生活实际、手脑结合等,都与研究性学习有着密切关系。20世纪90年代初全面开展的中小学课程改革,将中学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三个板块。三个板块的课程设置使教学改革进入了课程开发领域,也为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探索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保证。另外,按课程设置权限又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块,而从课程内涵上又提出了基础性、拓展性和研究性的问题。以课程改革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实践为基础,研究性学习的出现可以说是应运而生了。

1999年初,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首次正式提出研究性学习这一概念,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同年6月,上海市教委召开了“上海市中学研究性课程研讨会”,对研究性学习予以充分肯定。2000131,教育部颁发了《全国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新设综合实践活动课,其核心是研究性学习。2001411,教育部印发《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指南》,并于同年秋季在黑龙江、辽宁、山东、河南、安微、江苏和青海等七个省的高一年级进行试点。随着实验工作的进行及在全国范围内的展开,研究性学习这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研究性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生涯中不可替代的一个部分。我国教育界诸多专家学者对学生从生活中、自我探究中进行学习的学习方式与实践教学等多有研究,如钟启泉、郭元祥、崔允漷等教育专家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尤其是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开展与常态化实施方面进行了十分深入的研究,为国内中小学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指导。

目前,我国研究性学习课程主要以以下几种形式存在:一,单学科探究活动;二,跨学科探究活动;三,综合性探究活动。三者各有所长,相得益彰,使研究性学习在中小学课程中的延伸与成长更加具有生命力。

但是研究性学习是一门以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为基础的国家课程,具有非常鲜明的校本特色、地方特色,在教育部2011年颁布的最新的国家课程标准中,依然没有关于综合实践活动方面的课程标准,每个省、市、区、校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特色对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进行规划,而校本化特色则是研究性学习发展的核心特质之一。

综上所述,研究性学习作为激发学生自主与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课程正在受到各国教育理论界和实践工作者的全面关注。21世纪是一个学习化的社会,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研究性学习必将在时代的要求下蓬勃而健康地发展。

四、研究内容

研究性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搜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科学的态度和科学道德、学会分享与合作等。本课题旨在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寻求该课程有效实施的策略,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如何完善课程建设、组织建设、师资建设和制度建设,落实课程计划,有效组织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切实地保障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

2. 如何合理利用社会资源,结合我校特色,开发适合我校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方案?

3.如何构建研究性学习多元评价体系,完善评价机制,科学地评价学生?

4.如何结合华师一校情、学情等开发我校特色校本课程?

5.如何进行指导教师培训?

五、研究过程

(一)我们的举措

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我们针对研究性学习有效实施与常态化实施进行了不遗余力的努力,从课程体系、教学策略、资源建设、教师培训、学生评价等多方面进行了规整,主要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为了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得到顺利有效的实施,学校从管理层到执行者,都不遗余力地进行了多种尝试,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1.课程体系:“1+1”课时模式巧安排,避免与高考科目的冲突。

高一年级是高中阶段相对宽松的学习阶段,高二年级面临诸多选择去向,高三年级则需面对高考,所以,作为非高考科目,研究性学习指导课程主要在高一年级完成,这也有利于后面每个学期实践活动的顺利实施与答辩。具体操作上,我们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提出“研究性学习课可以分散和集中使用课时”,将它转换为正确处理课内与课外的关系。为了避免冲击到高考科目的学习时间,我们以年级为单位安排选课,采用“1+1”课时安排模式,即高一年级每两周一个课时的课堂内理论指导。内容主要分为以下10个部分,让学生在对研究性学习课程形成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获取一定的实施经验与操作策略。

 

 

课程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导论

 

研究性学习

问题的提出

研究课题的确定

研究方法的选择

研究方案的制定

开题论证的指导

研究报告的撰写

成果展示与交流指导

答辩

湖北省新课改网使用策略

 

另外每周五下午,用于学生自主进行课题研究和实施,以及组织进行实践、交流与展示等。由专业教师完成课堂内指导教学,同时结合课外活动教学。高一一年,高二上、下学期,每学期完成一个课题研究与答辩展示,总计3次。这样的设计既顾及到了课时紧张的问题,也解决了实践课程与社会活动相联系的需要。

2.教学策略:结合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问题导向中进行实践探究。

研究性学习是一门实践学科,但是某些课程内容偏于理论,这样一来,研究性学习教学很容易掉入课程理念与课程实践相悖的境地,为了尽量让部分理论与技能教学更加具有实践性,我们主要结合PBL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即基于问题导向的情景教学法,为了让学生了解如何进行访谈,我们将访谈课直接拉到访谈地,如让学生采访学校水厂员工:“学校饮用矿物质水的生产流程是怎样的?”其他小组则进行观摩;如何进行调查,给出主题情景,直接设计一份问卷,在班内和班级之间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学生知道了怎样设计有效问题;需要做实验,自己去找实验室教师沟通,寻求帮助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资源建设:校园网络平台多利用,有利于课程资源的积累与运用。

华师一附中坐落于光谷腹地,拥有国内最顶尖高新技术产业群,这是我们学校一个巨大的资源库,研究性学习的终极主旨就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与创新能力,这些机构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我们与烽火科技、光谷生物城、武汉高校联盟等开发了光谷课程、高校课程等校本课程,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让学生在课题研究中深入这些机构,汲取知识,进行实践。此外,大量的家长资源、社区资源也被充分利用到我们的研究中,很多学校无法进行的研究、实验、访谈,我们的学生都在更加高端的实验室、社会机构得到了帮助。

通过学校网络平台和湖北省综合实践活动管理网络平台,我们把学生已经开展过的研究主题进行分类和汇总,建立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库,方便学生和老师重新进行深度开发和资源共享,从而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我们将每年优秀案例结集出版。利用学校多功能录播室,每年从答辩的学生中优中选优,制成录像课,上传到学校网络平台,供学生、教师参考。积累了一系列的精品课程与实践活动记录档案。

4.教师培训:教研训一体相联通,有利于前瞻性思维的渗透。

除了常规教学,我校三名研究性学习教师,每周定期开展教研活动,讨论课程内容设计、课程实施事宜。与学科专家、教授进行合作,建立教育科研协作体,制定和实施特色课改方案。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科研项目合作,促进课改,巩固成果。目前我们正在策划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培训,为学校全体教师介绍研究性学习的性质、内涵、操作策略、注意事项等等,为教师们提供指导依据与方法。将国际国内最具前瞻性的课改思维进行渗透,让教师们了解课程之于学生全面而个性化发展之要义。

学校其他学科教师全部为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由学生自主选择,在研究实践过程中,让教师了解研究性学习开展方式,将学科知识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我校教师评价改革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对学生研究性学习指导,采用一票否决制,除此之外,华师一每年也投入了大量的经费用于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课题,从两方面对教师进行了激励与约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5.学生评价:学分认定显层次,综合性评价更科学。

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评价的内容一般包括: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态度;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学生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学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的养成情况;学生在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如感想、体会、收获和总结等。

我校根据湖北省新课改要求,将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纳入到学分认定系统中,高中三年,完成三次研究性学习答辩,共计15个学分;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总计6个学分,分为①学工学农实践活动与社会行业体验活动②校园实践活动③校外参观、考察、调查与访问活动等三大类别,各为2个学分,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计23个学分。

其中,研究性学习评价分为自评、小组互评、指导教师与专家评价加权成绩。在四方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即《综合实践活动评价与学分认定表》,表格内容如下:

 

课题名称:

一、小组成绩(Q

成绩组成部分

分项成绩(P

权重(W

加权成绩(Q=PW

得分(Q1+Q2+Q3

课题开题成绩

 

W1=0.2

Q1=

 

指导教师成绩

 

W2=0.2

Q2=

课题评审成绩

 

W3=0.6

Q3=

二、个人成绩

小组内互评等级

等级系数(R

 

成绩(Q=Q*R

 

 

 

说明

小组互评等级系数为:甲等,R=1;乙等,R=0.9;丙等,R=0.8;丁等,R=0.6

折合课时

理论指导课程

开题报告

研究报告

佐证材料

交流展示

合计

 

 

 

 

 

 

学分认定

理论指导课程

开题报告

研究报告

佐证材料

交流展示

合计

 

 

 

 

 

 

学校审核:

      签章:

                                                                        

                           

而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主要依据学生服务时间量来进行评定,每个学生必须完整的填写社区服务记载册、被服务单位或对象签字或盖章,校内活动记载情况、学生心得体会、标志性摄影材料等进行佐证。

 

(二)取得的成果

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我校研究性学习由自主、自发、没有体系,逐渐发展到现在严整有序,在全区、全市乃至省内都取得了一定的影响力,主要有以下成果:

1.承接了多次国家级、省市区级示范课。

每年华师大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观摩课都由我校承接,此外,我们还承接了部分市、区级教研公开课,也形成了我们部分的精品课程,如:《如何提出问题》、《问卷调查法》、《将问题转化为课题》等,都取得了不错的反响。

2.我校课题获得国家级、省级教研机构的奖励与肯定。

我校多国合作研究性学习课题获得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组课程资源一等奖。

去年我校获得省级优秀课改先进单位,研究性学习的严格有效执行是课改一项极为重要的指标。

3.主编了国家综合实践活动教材,大量学生研究案例入选该教材。

2013年暑期,《国家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试用教材》正式出版,我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多个研究性学习案例入选该教材。

 

序号

课题名称

指导老师

研究性学习小组成员

1

探究外界因素对豆芽生长情况的影响

黎昌林

傅哲、王晓迪、王宝、徐高铮、刘景、徐达、刘尚、胡鑫荣、欧阳竣成

2

奶茶的成分研究

蒋美玲

田舶洋、王柏傲、皮特、缪斯、佘冲、杨乾、丁怡

3

对地沟油的利用的研究

 

柯明坤、罗子越、帅迪、吴振中、张晗、方培哲

4

关于盗版软件泛滥的原因调查

孙俊峰

刘俊杰、徐亚凡、蒋海平、束远龙、张书桓

5

黄粉虫处理有机塑料研究

 

刘欣然、杨熙林、李天一、王子寒、刘铭、魏艺苑、杨光琦、耿瑞颂

6

博雅湖水体浮游生物研究

段彬江

王星、施洁、程龙珂、董超、张旋、丁臻、邓震宇

7

电池浸出液对蚕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段彬江

 

孙卓、唐志远、肖林威、刘家诚、鲁楷云

8

华师一植被种类适应性及其改进方法的研究

张一虎

(园丁)

杨奥运、张龙杰、张友健、刘毅、吴思琦、李葱碧

9

测太阳表面温度

鲁志祥

石子金、邓纳川、应嘉成、余旺仔、王子乐、陈兴炎、王云帆、章圳黎、胡泽远、周洲、刘明俊、戴嘉为、张景云

10

华师一附中高中部地震时人员逃生方案研究

 

吴菲、何彭颜、刘浩、董剑钧、程苏榕、向俊威、时洋

11

关于韩国商品受偏爱的原因调查

袁昉

陈雪雯、刘薇、聂普栗子、李思颖、刘倩兮、程前

12

明星广告和创意广告对青少年影响的研究

丁园

蔡若凡、潘佳鑫、刘龙飞、黄怿、崔无忧、郭爽

13

传单的科学回收与再利用

王涛

张翀、李晔文、韩越、王书樵、杨运帷、彭宇飞、张明、樊少彻

14

超市盈亏的奥秘

谢获宝

(武汉大学教授)

徐丹阳、滕远凯、丁雄昊、谢亮、郑琼宇、张韵秋

15

探索我国“留学生”现象

徐均华

周珺、吴玥、向珍、李雨茜、杨映雪、刘思源

16

关于武汉市路桥收费(ETC)合理性的调查

胡运志

刘其峰、朱凯迪、雷若飞、杨昊锟、吴听涛、余聪、谢丛睿

17

武汉交通的发展前景

张莉

万莹莹、陈晨、胡蝶、汪一莎、梁佳颖、张阳、胡煌、王玥、程禹皓

 

4.组织了研究性学习成果展,在学校形成了良好的研究氛围。

在湖北省课改现场会、武昌区教研会、张真校长思想大讨论等活动中,我们成功举办了多次研究性学习成果展。

5.社会报道

2013113号,《武汉晨报》对我校研究性学习做了题为《华师一“研究性学习”受欢迎》的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今日湖北》等相继转载了此新闻。

六、研究结论与反思

(一)研究结论

1.推进了我校研究性学习的深入有效开展。一是研究性学习课程得到了有效实施;二是根据学校课程计划,充分利用本学科的教育资源,积极开发出一些课程资源,形成本学科的特色项目,同时也是为学校建设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提供了支持。
    2.初步建立起我校研究性学习资源库。学校网站建立课改发布平台,同时我们录制了大量的教学视频、学生开题展示与结题答辩的视频等,这些优质资源除了用于教学,也被武汉市教研室等单位采用放到网上供各学校分享,这些都是资源建设的重要载体。
    3.设计了个性化学生评价体系。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体系包括教师教学评价、学生学业评价、课程本身的评价,这里最重要的是要根据本学科课程目标和教学要求,建立学习情感、学习方式、学习水平相组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发展性学习评价体系。在学科发展规划中,要对学习评价的目标、内容和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和具体描述。尤其是我校的教师评价系统的改革中,将研究性学习指导作为一票否决的项目,极大地激励了学校教师参与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
    4.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在认真分析了我校研究性学习学科教师力量配备、专业素质的基础上,我们通过评教评学、劳务奖励等确定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具体目标。这部分目标,既有指向全体教师的目标,又有分层推进、激励主动发展的目标;既有学科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目标,又有加强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目标。在这些课题指导中,教师们的专业得到了成长,科研能力也得到了极大提高。

    (二)反思与展望

    虽然我校研究性学习实施得到了省市区教研员及各交流学校的一致好评,但是我们深知其中依然有很多不足,譬如如何设计更加贴近高中阶段的课程内容,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如何更加充分利用社会、社区、家庭资源,如何充分调动全校教师参与指导的积极性方面,我们都需要更加科学有效的措施。

    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利于高中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形成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培养其社会适应、实践与探究能力、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交往与合作能力等,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但是高中阶段研究性学习进入常态化实施,仍有一段很长的道路要走,见缝插针、因地制宜,是目前所能够保证其发展壮大的主要方式。很多学校的成功经验都是从一点一点的探索和积累而来的。所以,只有有意愿、有行动,才能有所成、有所获。……

 

更多内容请点击华师一附中研究性学习常态化实施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