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 科研管理 >> 正文内容
《新课程背景下反思性教学在高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培养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在推行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当前学校对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反思”一词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引起教育专家、学者的关注,成为教师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诉求的焦点问题。
现代教育培训理论认为,作为成人的重要标志是:是否拥有一种自我反思能力,是否能够在对自己成长经历的不断自我反思中获取进一步前行的养料。教师作为成人,是否拥有反思能力也是其是否成熟的标志。
教师的发展除了一方面必须具有教与学所必须的知识、技能、技巧外,还必须具有对教育教学的目的、教育教学行为的社会与个人后果、教育的伦理背景以及对教育方法、课程原理等问题的探究与处理能力;具有能够提出问题,能够评价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做出自己决策的能力。教学反思是从教师个人的专业、经验中开始,教师作为研究者在探索过程寻找答案,通过反思,使教师的角色变得更为积极。同时,教学反思也是教师个人的信念和知识的反应,教师行为的改变需要教师信念改变的配合,是理论与实践的整合。
说到底,教师应该具有反思的能力,应成为一个具有自我发展的意识、承担起自我发展责任和义务的反思型教师。青年教师的成长,必须要促进其反思,必须要通过教师对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行为进行反思,促进教师自我觉察能力的提高,从而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课题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反思性教学是围绕着实际教学行为展开的,透过“反思”能够反映出教师专业自觉的程度,包括教师专业成长的动机、对自我角色的感知等。通过教学反思,能够使教师更为深刻地理解课程的设置、发展与教学行为的过程,能够批判性地发现实践中的问题,捕捉实践中细微的效果,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主动、自觉学习,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动机。
1.促进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对教学活动持有最后的决定权。良好的教学效果有赖于高品质的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进行着大量的、杂乱无章的、不受意识控制的意识流思考,但是这种思考并不能给人留下有价值的东西。与这种例行式的思考不同,“反思”是有意识的思考,是当人们遇到不确定的、复杂的、困惑的、惊奇的或有明确的目标时发生的。它是一种寻找行为,行为背后的假设及行为后果之间关系的过程,具有探究的性质,是慎思的过程。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的反思,以批判和分析的观点正确察觉各种可行的途径,并做出合理、有意识的决定,可以不断调整教学的状态、方式,适应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以改善教学效果。
2.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青年教师在其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学习和掌握的理论是帮助他们克服问题的有力法宝,是引导他们成长的支架。教师所掌握的理论引导着教学实践,但如果遇到教师不能运用其所持有的理论解决困境时,就必须运用反思,并运用他人所创造的知识对原有的理论进行检验、修改、提炼,并最终导致新的教学理论产生。反思性教学的过程,实际上也是统整教师的实践、理论和他人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有利于对自己实践的改善、知识的扩展,也有利于理论水平的提升。
反思性教学,是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从课前,到课中,再到课后,教学反思无处不在。反思已有行为与新理念和新经验之间的差距。在这个反思的过程中,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本身进行重新的认识,使隐藏在行为背后的假设浮现出来。然后再和新理念进行比较,寻找改进的途径。这是教师课前反思的主要内容。
反思新理念的课堂设计与实际收获间的差距,这是教师课后反思的内容。赵昌木通过对200位教师的调查发现,在“讲完课后,根据教学效果不断审视,修正自己的教案”问题上,优秀教师(83.6%)和一般教师(63.7%)存在显著性差异。也就是说,优秀教师比一般教师更多地在课后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与实践,并在后续的教学活动中教学反思的结果。
同时,教学反思能够帮助实践者更好地理解他们所知和所做的事情。教学反思通过找出疑难,然后解决问题而使人发展对原有问题的新的理解。而且人们逐渐认识到教学反思能够帮助人们保持专业的健康态度,提升能力和进行专业判断。因此,如果认为专业发展是通过在实践中学习而解放实践的话,那么教学反思就成为专业发展的核心。
青年教师的成长必然是一个在实践中蜕变的过程。教师改变有表层改变和深层改变之分,表层的改变如新的教学技能、教学方式、教学风格和策略的转变,深层改变如价值、信念、情感和伦理道德的改变。以能力为本的教师教育,热衷于向教师传输特定的知识与技能,以使教师能够按照特定的教学流程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却疏于考虑教师的信念和价值、学生思考以及其他可能的行动方案。反思性教师的发展不仅使教师学会如何教学,也要使教师明白为什么教学,有助于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时间在教学环境中进行有智慧的决策,从而促进教师深层的改变。
- 上一篇:“自主高效的学习型课堂”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05-15 ]
- 下一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的途径和效果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05-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