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 高三Ⅰ部 >> 正文内容

高一(I)部健康课堂实践与探索系列报道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分组的原则及方法

作者:郭海宁 编辑: 来源: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11日 点击数:

 

 

201210月份,根据张真校长、杨国红副校长亲自指导及科教处的统一部署,高一(5)等班级成为学校首批健康课堂实验班级,先行先试,开展健康课堂实践与探索。在几个月的教学实践中,班主任和班级科任教师开展了一些大胆和有意义尝试,如创设快乐有趣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参入热情,调动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积极性,这些举措和尝试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升,丰富了课堂健康元素,有利于学生优质发展。

经科任教师及部分学生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在目前的教学中,我们还要进一步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去掉一些非健康元素,变革课堂教学活动,改进课堂管理。由此,我们第一步就是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将全班分成9个学习小组来进行教学活动和课堂管理,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来落实教学活动过程,实施教学环节,促进学生学习。

众所周知,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一种方式。小组合作学习体现教学的合作性、交际性、运用性等诸多原则。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合理、科学的分组之上。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学生的分组问题,这也是小组合作学习能否取得成功的前提。为了让学生得到有利的锻炼和提高的机会,为了让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健康的、全面的发展,我们的课堂模式就是在此基础上,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提纲或学案进行独立认真的自学研究及组内合作探究,合作互助,生教生,生生互动,师生互补,教学相长。

一、小组合作学习分组的原则

学者Cohen研究表明,合作的结构化程度会影响学习效果,结构化水平较高的合作学习对于常规的学习任务较为合适。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以下几种分组原则。

首先,对于简单、易于操作的教学任务,我们常常还是采取课堂随机分组的原则。主要有纵排分组、横排分组、数字分组等,这种分组法较简单、方便、灵活,有利于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开展同伴互助,同时提高学生对不同学习伙伴的适应性,从而发展他们的交际能力。

其次,根据学生兴趣自由分组原则。如布置一项任务让学生依据性格爱好等特点在课外或课内自由搭配完成,以调动组内各个学生的积极性,在宽松、和谐的合作氛围中完成任务。例如周末P&R任务,搜集课文相关背景知识等等。这种分组尤其适合班级中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让他们自由选择合作伙伴一起讨论、学习,极大地调动了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再次,根据“组内同质、组间异质”的原则分组。设计一些必须完成的任务,要求每个小组完成。在此基础上再设计一些要求较高的任务,供学习程度较高的合作小组完成。这样既面向了全体学生,又满足了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会。既要让高层次学生“吃得饱”,又要让低层次学生“够得着”。

另外,当然也是最常见和重要的分组原则,就是根据不同学生的语言水平、性格特征、勤奋程度等进行“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分组。同组异质就是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搭配分组,这样有利于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同时活动进度相对统一。考虑因素包括:成绩优劣、能力强弱、性格差异、走读与否、性别及班级干部分配等。异组同质就是要求保持组与组之间的均衡性,有利于组与组之间的交流和竞争,有利于对各组学习活动的评价。使一个小组内学习成绩好、中、差的学生做到合理搭配,学生能互帮互学,同时保证班级小组间的公平竞争。这也是目前本班级分成固定小组的原则。

二、小组合作学习分组具体方法

1、合理安排小组人数

学习小组人数一般为偶数,以2人为基本互助单位(互补、互助),根据班额大小,分成9个小组,每组46人,每小组设组长1名。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预先设置的问题由组长布置分工,安排预习和查资料,然后小组集中讨论交流,派代表全班展示。组内每个学生都有展示、交流的参与机会,有利于小组成员的共同发展和整体进步。

2、精心搭配小组成员 

合作学习小组的人员搭配一定要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特征、性别等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所以我们提出班级前9名分别在不同的小组,其他学生自由搭配,相对弱一些的学生可能就没有人要了,这样教师就安排这些学生进入不同的组。由于每个小组成员都是异质的,所以就连带产生了全班各小组间的大概同质性,这就充分体现了“同组异质、异组同质”原则。

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间的互相帮助、互相促进提供了可能,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创设了公平竞争的宽松环境。

3、明确组内成员分工

根据贝尔宾团队角色理论Belbin Team Roles,理想的合作学习小组要角色齐全容人短处用人所长尊重差异,实现互补。一个成功的团队应该是实干家、信息者、协调者、监督者、推动者、凝聚者、创新者和完美主义者这八种角色的综合平衡

在科学分组的基础上,对每个小组内的成员进行合理的分工,使每个成员有明确的职责和任务,他们可以是主持人、资料员、记录员、检查员、发言人等,以保证合作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

教师还要帮助各小组进行合理的人员分工,明确任务职责,学习时才不会盲从。所以小组长(group leader)很重要,也很关键。小组长负责本组学习活动的组织、分工、监督等,掌握小组活动的全局,分配发言机会,协调活动的进程,掌握活动的时间,让小组学习有序开展。组内每个成员的分工,要根据学习成绩、兴趣、爱好、特长等,每个学生都负责一门学科,可以指导本组学生的学习。有的可以当资料员,负责搜集学习资料;有的可以当资料员,负责对本学科所学知识进行“过关”检查;有的可以当记录员,负责记录组员的意见和观点;有的可以当检查员,负责检查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并确保本组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任务;有的可以当发言人,负责代表小组汇报学习成果。还有的可以负责桌椅摆放、桌面整理、卫生保持、公物保管、习惯养成等。这样,力求做到人人有角色,人人有事做,人人要负责,人人要尽责。

4、适时进行组间、组内调整

合作学习小组的成员在一段时间内是相对稳定的,有利于学生间的互相了解、优势互补。但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一段时间后,各小组的发展如不很平衡,甚至出现教大差异时,一般在半个学期左右,教师应根据测试成绩,学生个别差异,以及教师平时观察,了解到的各小组的合作状况,进行及时的人员调整,使之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进一步增强合作能力。

组内角色分工也可以实时调整。比如可以施行小组长轮换制,每位同学都有参与本组管理的机会。小组成员各种角色分工并不是长期固定的,组内成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实现小组角色的互换,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

只有科学合理地规划小组,并且落实各个环节,小组学习优势才能发挥,健康课堂的活力得以彰显,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和方法的积累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的三维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教师”退居二线''
 
 
 
 团队协同作战
 
 
 
学生面对面,沟通无极限
 
 
 
学生展示有板有眼
 
 
 
学生中心发言人侃侃而谈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