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 德育工作 >> 正文内容
健康的身心,成功的基石 —— 一个高中女生案例分析
健康的身心,成功的基石
—— 一个高中女生案例分析
熊效华
无论是男女老幼,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灵是取得成功的基石,是过快乐幸福生活的保证。高中阶段,学生的年龄通常介于15到18岁,这是一个身体发育的冲刺及定型阶段,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老师不可谓不重视。另一方面,这一阶段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可是,高中生由于面临繁重的学习压力以及来自社会、家长、老师和自己的较高的期望值,稍有不慎,家庭、学校的引导如果出现偏差的话,学生不仅不能取得理想的学业成绩,而且其身心健康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尤其关注这一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未来生活的幸福和成功。
分析的对象
高二分班时我班的女生小丽(化名),2011年高中毕业。
出现的问题
该女生的身体出现重大状况,在高二暑假时,身高168厘米的她体重仅为37千克;饮食紊乱,要么不吃,一吃则暴食到痛苦难受,然后去躲在厕所呕吐。据称,这是一种病症,严重者会因此送命。同时,该生人际关系极差却浑然不觉。在班上没有一个朋友,没有一个同学愿意与她同桌。学习成绩从高一时的年级前10名滑到高三上学期期末的年级540名,高考时有所回升,在年级排名397名。
分析原因
该女生的某些问题应该是由来已久,在此前,尤其是小学或初中时,有些问题没有充分暴露出来。到了高中之后,由于家庭的变故,寄宿生活以及升学压力的加大,导致该生身体、性格及心理等问题的全面爆发。笔者通过两年与该生、该生家长的接触、了解和沟通,认为在社会、家庭、学校,这几项影响孩子发展的因素中,家庭因素占主导地位,同时,我们也不回避社会及教育问题对这一孩子的影响。通过深入的分析与探讨,笔者认为导致该生身心出现重大问题进而学业成绩下滑的原因存在于四个方面.
一.该生的父母过分关注该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健康教育及品德教育,没有引导孩子养成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父母对于孩子教育的德智体美劳这几主要板块存在缺失,那孩子的个性、生活也必定是残缺的。该生到我班不久,她妈妈就和我取得了联系。并且,是属于联系较多的家长,可是,在每次的电话交流或者是周日送孩子来上学的见面交谈中,其妈妈关心最多的就是她的学习成绩和分数,问的最多的是“她这一段时间学习怎么样啊?上周四的数学考了多少分啊?她周末回去基本上做作业,她的作业是不是都写完了?她这次期中开始在班上排多少名啊?”,诸如此类。少有提及孩子的其他方面,如身体状况,与同学们的相处等。记得该生到我班不久,我就发现她经常在吃饭时间还留在教室要么看书写作业,要么吃点零食。就劝其要好好吃饭,不然,会得胃病,会影响身体健康和学习的。几次和她说时,她就冲着我嘿嘿的笑一笑。我和其父母沟通。她的妈妈说她的嘴巴很刁,不大爱吃学校食堂的饭菜,于是她就在周三来探视时给她做一些她爱吃的饭菜带过来,然后给她准备了大量的零食。所以,平时在校期间,她的饭菜就是零食,而且饮食时间、数量不规律。我给她妈妈建议:要让孩子好好吃饭,不要给她买那么多零食,要培养孩子好的饮食习惯,以保证营养健康。但收效甚微,该生的妈妈说该生在高一时就是这么过来的,而且已有胃病,不给她准备一些零食的话,饿了要吃东西不方便,会胃疼的,但她的身体素质不错,基本没什么其他的毛病。由于家长对孩子的身体健康和饮食习惯的不重视,导致该生一方面厌食,另一方面又暴食,体重严重失衡,身高168厘米,正常体重应该在55千克左右,可该生只有37千克!整个一皮包骨,芦柴棒。在高三下学习时间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其父亲不得不给她请一个月的假带到医院住院治疗。他的父母都是在医院上班的,深知这种情况如果继续恶化的,后果是什么。
二.小丽的父母在她读初三时离异,家庭破裂,父亲随后重新组建家庭。这对一直是家庭的中心、父母呵护备至的她来讲是个沉重的打击。直接导致该生安全感的缺失,她一方面周旋于爸爸和妈妈之间,希望爸爸妈妈、尤其是妈妈能开心,希望他们能在家庭破裂之后一如既往的爱自己。另一方面,由于她学习之余的所有心思都花在家庭关系上,根本不在乎同学之间的友谊和交往。在同学中越发以自我为中心,不管不顾不考虑其他同学的感受。小丽来这个班级后不久,不时有男女同学向我反映,不愿意和她同桌,因为实在是不堪忍受她的自私和绝对的以自我为中心。以一些小事为例:她经常性的向同桌或旁边的同学借如词典等学习用品使用,用过之后,自己从来是不会主动归还的,当物主要用,叫她归还时,她不但没有一个谢字或是对不起,反而说别人小气,说不就是本词典吗,还催着换。又又一次,班上另一个较为内向的女同学向我哭诉,说小丽欺负她。怎么欺负她呢?原来是小丽因为饮食失衡,经常性的想吃东西,尤其是零食。该女同学的座位离小丽的比较近,所以,只要是该女同学有什么吃的,小丽都想方设法甚至是不择手段的弄去吃,先是要,不给就借,借了又不还,不借就趁该女同学不在时自己去拿。这个女同学哭诉:“更可气的是我的橡皮擦掉到了她的脚边,让她帮我拣一下,她理都不理。她总是好欺负我,我要坐得离她远一些。”曾经我怕她因和同学们关系不好,影响她的心情,后来发现,她是有时情绪较为激烈,可这不是因为同学间的交往,而是因为父母、因为她的家庭。
当我就小丽的这些表现和家长交流时,她的父亲侃侃而谈,说他们离婚了,觉得有些亏欠孩子的,所以很多时候都非常的迁就她,怕再伤害她;至于她与同学们的交往,他说这不要紧,他自己在高中时就和同学们的关系非常紧张,同学们都不喜欢他。但到了大学、走上社会之后,他的一些关系就处理得很好了(他现在是某单位一个处室的科长)。听到这些话,我感到学校教育如果没有家长的配合,那就是孤军奋战,颇有些无力了。
三.因为小丽的父亲出轨,母亲愤而与之离婚。因此,她母亲将自己的全部情感寄托在孩子身上,一心的希望孩子能分数高、成绩好,考上名牌大学,好为自己争气争光。这种想法、这个期望导致小丽和她的母亲压力大,情绪焦虑,喜怒无常,考试分数成了母女俩的情绪的晴雨表,并且相互作用。小丽的妈妈在我和交往的过程中,说的最多的几句话就是:“我经常告诉小丽,她要靠她自己努力,要上一个好大学,现在就业这么难,竞争这么激烈。而且,她不像我那时候,我还没毕业,我父亲就为我安排了几个工作,我可以自己挑选。她又没有一个有钱有权的父亲。”然后,在平时的测验分数出来之后,她妈妈就会说:“她这一段时间又放松了,都是她爸爸这一阵子带她的缘故。考六百四五十分能上什么好大学呀?!”由此可见,小丽的母亲对她的学习成绩、考试分数尤其关注,任何时候的言谈举止都流露出对孩子升学的极高期望值,这让小丽对于分数也是越发的紧张,有时候考的稍差,要么脸色阴沉,一言不发,要么是老师一问起就眼泪往下掉,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记忆力、智商等出了问题。
四.由于在目前我们这个社会,高考是国家选拔人才的一个最为重要的途径,上大学、尤其是上重点大学是很多平民及平民子弟摆脱现状、出人头地、将来过幸福生活的唯一指望,导致了全社会对于高考的关注,导致高中学生的升学压力大,学业负担重,身心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一定的摧残。小丽的案例就是一个极好的证明,如果不是由于就业、升学等社会问题,小丽的父母一定不会只片面的追求女儿的高分数,一定不会忽视对孩子身心健康、习惯性格的养成教育。解决办法在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之后,笔者作为小丽的班主任,作为一名极其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及终身幸福的教育工作者,我想了一些办法,做了一些工作,采取了一些措施。针对小丽的生活中交往的对象主要是父母、老师和同学,我分别和她的父母、小丽本人、本班的科任老师、她较为信任的以前的老师以及班上的部分同学经常性的进行了沟通。
首先,我和小丽的父母进行了沟通,帮其父母树立这样的观念:孩子身心健康是第一位的,学习成绩、考试分数是其次。一方面要求小丽的母亲不要再在学习上给孩子施压,不要去过分关注孩子考试名次的升降,多关注孩子的生活、与人交往及心理状况,及时疏导。另一方面,针对孩子饮食、体重上出现的问题,建议她的父亲过来陪伴,把孩子的一日三餐安排好,以保证她的营养,不让她的饮食紊乱继续恶化。同时,父亲的陪伴让她随时有了倾诉和交流的对象,同时从心理上让她有更安全感。
其次,我经常地和小丽本人进行交流。一是让她认识到父母尽管不在一起生活了,但他们对于她的关爱一定是有增无减;二是让她树立对自己学习的信心,她的学习态度端正,学习基础好,即便平时的考试成绩有起伏,但只要调整好心态,一定会有更好的发挥;三是告诉她,学习是终身的,切不可为了高考奋不顾身,考不上清华北大一样可以有所作为,清华北大毕业的未必都是人才。
然后,我跟各个科任老师就小丽的情况进行了交流,交换了意见。老师们一致认为对于这个处于非常时期的特殊孩子,我们应该多给予一些关爱和鼓励。同时,我和班上一些小丽与之有接触的同学单独谈话,一方面让他们了解小丽的处境,让他们对她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另一方面,也让他们不要在意小丽的某些言行举止,以免影响情绪、影响高考备考。因为如果不把这些同学的思想工作做通的话,他们可能会迁怒于小丽,导致情况和局面更复杂。
阶段性效果
很多问题的解决不是一朝一夕的,尤其是关于人的教育的问题,从思想观念的转变,到行动上的落实,到最终取得理想的效果,是一个痛苦的、相对漫长的过程。从这个学生及其父母身上,我更多的是看到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的失败。但让我略感欣慰的是,哪怕我看到的仅仅是表面现象,一是孩子的体重有所回升,由曾经的37千克增值46千克;二是父母和孩子接受了不能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或是复旦大学的事实,较为淡定了选择了xx理工大学。
总结通过这起案例,让作为教师和母亲的我越发认识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心愿,可是作为父母和教师,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孩子的终身发展和幸福;只有更多的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习惯培养和人格塑造,孩子的幸福和成功才有保证。
- 上一篇:班主任工作案例分析[ 11-17 ]
- 下一篇:我不知自己是怎么啦——专线生困惑的个案分析[ 1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