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 家长心声 >> 正文内容

3月16日家长夜校体会

作者:佚名 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1日 点击数:

静夜里,女人倾听女人的心声

高一(17)班学生家长 吴桂华

夜幕初启,学生宿舍的喧嚣顿时逝去,教室的窗格前人影隐隐绰绰,而在一楼报告厅内端坐着一排排家长,放眼望去更多的是妈妈们。没有布告,没有指示牌,凭直觉我寻到了这里,进入到了华一家长夜校的课堂,台上蔡群主任正介绍着今天要发言的女士。

女士站到了台前,外表看去十分普通,身着休闲服,头发随意地拢在身后,说话时她会把手不自觉放在胸前,她说这是她十年来第一次在公众面前讲话。我们不会想到数十年前她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飞机,是一位拥有千万资产的女强人。此刻曾经的女强人站在我们的面前,讲述着她从工作狂到全职妈妈的转变。她的声线细细的语调弱弱的,随着故事的推进,她更神奇更伟大起来。顺着她的指引,我们看到了台前摆放的数十幅精美的油画作品和屏幕上漂亮的女儿照片。女儿曾就读于法国巴黎国立美术学院,并立志成为继徐悲鸿、潘玉良后的第三位该学院的中国画家。

然而这位未来的画家克服了并继续会面对常人无法想象的挑战,因为十年前(2001年)的一场车祸让她险些成为植物人,后遗症常常袭击她折磨她。这场灾难改变了女孩的生活,更改写了女强人妈妈的人生轨迹。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女士借助自己财会专业特长,扔掉了自己的铁饭碗,冲出武汉,在南方的商海弄潮并积累了千万资产。在她打拼的过程中,她感受到了自身的强大,她可以自如打飞的来往于南方和武汉,看望家人;她有足够的资金治疗中风5度的母亲。因为对自身价值的追求让她又失去了很多,她失去了温馨的家庭,女儿成为单亲家庭的孩子;她失去了妈妈的称谓,取而代之的被称为阿姨,因为常年照顾女儿的不是她这个母亲,而是女儿的姥姥姥爷和姨妈们。

那场灾难降临时女儿正就读于育才小学,医生说孩子六年内可能失明也可能瘫痪。处于事业上升期的她毅然割舍了对事业的追求,回到了武汉女儿的身边。母女俩没有时间抱怨命运的不公,没有时间记恨肇事者的罪恶。每天接送照顾女儿,带着女儿穿梭于养老院、孤儿院和各大医院的急救室,探视那些不幸的人们,重新参悟对生命生活的理解。她们用行动做出了各自的选择:女儿选择了坚强面对,她坚持求学,小学初中大学出国留学,一路走来,道路越走越宽广;从被照顾到自理自立到照顾他人,她不再是一名弱者。姥爷因脑血栓偏瘫卧床,她克制自己的头疼守在姥爷的身旁给姥爷喂饭,守护姥爷。女儿说要成为妈妈的榜样,要活好每一天。的确,女儿做到了,她造就了一个全新的母亲。母亲非常认可是女儿重新塑造了一个她,她从研究数字到研究医护研究教育研究心理,她获得了很多教育的感悟:她证实了沟通的重要性,无论是和老人还是对孩子都要用一颗童真的心去交流,这童真是对自我的愉悦接纳是对生命和他人的尊重欣赏和关爱;因为这颗童心,她推崇启发式教育,她会不断说出问题的前因让孩子主动完成后面的结果;她给孩子选择的空间,尊重她的兴趣,让她有宽松的学习进取的心理氛围。因为懂得真爱,她没有放纵不幸的孩子,也有严格的标准,她让孩子自己整理床铺收捡物品;她帮助孩子适应外界,忽视那些轻视甚至是讥笑,感恩他人的帮助和给予。

女士的语言非常平实,却震撼了在场的所有听众,蔡群主任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进行了再次解读。她引导我们意识到女性身份的重要性:“欲家国崛兴,非贤母则无有资助矣。世无良母,不但国无良民,家无良子。” 她呼吁我们用正确的方式去教导孩子:“世少善人,由于家庭无善教。而家庭之善教,母教最要。以人之幼时,日在母侧,其熏陶性情者,母边最多。”

两位女人的话确实让我有一番感叹。中国的传统文化要求女性柔顺,史学家文学家班昭在《女诫》中指出恭敬柔顺是女子的最大的礼义。我所理解的柔并不是柔软柔弱而是一种柔韧吧,顺应事态,迎接面对一切的挑战,用毅力化解困难,用感恩回馈改善,这样我们大家都会很顺的吧。

祝福所有的女人找准自己的角色,做好家庭的主心骨,活出自己的精彩!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