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 校园新闻 >> 正文内容

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访周鹏程副校长

作者:seaman 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7年01月15日 点击数:

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访周鹏程副校长(分管学生工作)

  背景介绍:

  1984年,华师一附中在全国率先成立政教处,后来由于学校教育发展的需要,又成立体卫艺处。2000年,政教处与体卫艺处合并为学生工作处。学生工作处负责全校德育工作、招生、学籍管理、体艺代表队建设、卫生工作、心理教育与辅导等工作。

  记者:您由学工处主任成为现在主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您在工作等方面会有哪些不同?您怎样理解这种“升职”?

  周:首先是工作范围的变化,工作的面更宽,学生的德育教育、班主任工作、体育、艺术、卫生方面的各项活动和竞赛,还有学校长抓不懈的招生工作。其次,思考的角度也不一样,现在必须站在全校大的学生工作的角度思考问题。

  你所说的“升职”,我认为只是意味着要承担更大的责任,各方面的工作必须统筹兼顾,让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记者:就学生日常管理而言,我校实施学生管理的培养方向和目标是怎样的?您将采取怎样的措施一步步实现这个目标?

  周:学生日常养成教育培养的目标是通过班主任、生活老师等教师的教育,使学生从“他律” 到“自律”,再从“自律”上升到学生能“自育”。过去我们编写了《华中师大一附中学生德育手册》,将学校对学生德育方面的要求具体化、规范化,成为学生平时的行动指南。最近我们发动全校班主任、年级主任、支部书记在做华师一附中学生阶段特征分析的教育研究课题。我们希望通过对学生阶段特征分析将教育方面规律性的东西进行总结、概括、分类。发动全校各年级班主任、年级主任、书记针对学生阶段特征,制定教育方案,指导实践工作,从而一步步使华师一附中的学生通过三年的培养最终达到“自育”的目标。

  记者:现在学校的规模扩大了,学生人数增加了,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您觉得现在华师一的学生是不是比以前要更难管了?

  周:不能这样说。学校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对我们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时代在进步,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也会有较大的变化,这是我们的德育教育必须面对的,如何迎接挑战、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的新要求是需要不断探讨和实践的问题。

  记者:有没有学生或家长对管理学生的方式、方法上表示不满的?如果有这样的情况,您怎样处理?

  周:虽然在我接手学生工作这段时间以来还没有,但是我想肯定会有这种情况发生,如果有这类事情发生,我们首先会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最好的方法。我们和家长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想将孩子培养成为自立自强、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基于这个共同的目标,我们就能妥善的解决问题。

  记者:您觉得学生工作方面,还有那些不足的地方,有待进一步完善、提高的地方?

  周:说不上不足,以前是王忠副校长主管学生工作,王校长、蔡主任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方面,他们想了很多办法,也取得了大家认同的成绩。现在学生工作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我们要求向纵深推进。剖析华师一附中学生的阶段特征,有针对性的开展德育工作。

  记者:有人认为就学生工作和招生工作而言,学校更重视招生工作,您认为是这样么?您现在作为分管这方面的副校长,怎样使这两项工作共同上台阶?

  周: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招生工作应该说是学生工作的一个部分,大家都知道好生源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但是一个学生进入华师一附中以后有没有后续的发展,能不能达到我们的预期目标,主要靠我们对学生各方面的培养。从这个方面来说,学生工作更为重要。

  对于这两项工作,我们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招生工作相对来说有一定的时间性,我校招生种类较多、数量较大、又要始终保持质量相对优势,所以困难很多。学生工作更为细微和具体,面临一些因时代变化而带来的新挑战,但是我们相信,在班主任、年级、各处室、后勤集团的通力配合下,我们能把两方面的工作都做好。

  记者:大家认为名校的招生工作很好做,因为不愁生源,您觉得是这样么?

  周:许多人对这个问题有误解。作为名校,招一般水平层面的学生是没有问题的,而招顶级水平的学生则有很多困难。有一部分经济条件困难的学生不清楚我校各项收费十分规范的现实而不敢报考我校;各校间不公平的招生竞争也存在,一些学校违规承诺;另方面,地方保护比较严重,给学校的全省招生带来相当大的困难和问题;社会上也有一些关于我校的不真实的、具有欺骗性的反面宣传。

  我校的优势是对学生培养的方式以及对学生后续发展的影响。这几年学校的优质生源呈稳定上升的趋势,这也是全校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

  记者: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学校招生工作负责人,您对希望就读我校的学生、家长有什么建议?

  周:作为一个初中生,首先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高效的学习效率,学会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通过老师的引导,独立解决重点、难点问题。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使潜在的能力得到最大的发挥。这种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也是进入华师一附中以后要进一步培养与提高的教育内容的一部分。

 第二,要有较好的意志品质、敢于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挫折和困难。

  第三,要有一定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第四,还要培养一定的独立生活的能力。家长在这方面没有行动上的培养,也要让孩子在思想上有所准备。今后的竞争更为激烈,独立生活能力也是重要的一项。如果一时不能培养起这种能力,在进入华师一以后,我们的班主任和生活老师会对其认真指导,在集体生活中,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会得到很大提高。

  记者:对于体艺方面的培养,很多学生、家长的认识是可有可无,您怎么认为?

  周:教育厅路厅长在我校教师节上的报告,很透彻的分析了这个问题。体育可以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团队精神,体育更能激发人的创造潜力。热爱体育的人,在共事中较易相处,协调能力强。艺术则是灵感的源泉,它可以在无形中提高人的素质、修养,净化人的心灵世界,有利于个人后续发展。我们倡导“将时间还给学生,将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发展自己的体艺兴趣、爱好,可以反过来提高学习效率,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所以学校历来重视学生体育、艺术教育。

  记者:您对我校体育和艺术教育方面的发展又有怎样的构想和展望?

  周:首先加强对各项群体活动、竞赛的组织和引导工作。最近的合唱、演讲比赛,就动员了全校学生来参与,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活动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们倡导“每天练球一小时,潇潇洒洒一辈子”,让同学们在各项活动中舒缓学习的压力,调节生活的节奏,使青少年的成长充满色彩。

  另一方面,继续加强准专业队伍的培养。学生艺术团在不久的将来将发展成为华师一附中交响乐团,我们会加强与高等艺术院校的联系与合作,为学有所长的同学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我校的篮球队还要进一步做大做强,华师一即将成为CUBA后备人才基地,我们要培养一批顶级水平的运动员。使我校真正成为体育、艺术强校。

  我们要发挥体艺准专业队伍的示范作用。

  记者:作为新上任的副校长,您对自己的工作有怎样的中长期规划?

  周:德育研究方面,在三年以内,引导全校班主任分析华师一学生阶段特征,形成系统的管理培养方案。(记者:每年学生都有新的变化,三年后出台的方案仍然具有指导意义么?)社会的大环境没有根本变化,学生的阶段特征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当然我们也会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我们的方案,对略带规律性的个别差异的东西做总结和补充。这项课题的研究本来就是用于指导德育实践的。

  德育人才方面,我们要培养一批优秀班主任,使他们成为学者、专家型的德育工作者。通过高校的科研平台,提高我校的德育研究水平。(记者:具体而言呢?)比如:将我校名师的德育实践经验,与高校的科研理论相结合,这样我们的老师、学生和高校的理论工作者都是受益者。

  关于招生工作,我们仍然要招一流的学生,招特别适合在华师一附中就读的学生。

  记者:希望在您的带动下,我校的德育、招生、体卫艺工作齐头并进,得到长足的发展。

  周:我相信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能达到目标!

  采写:曾 艳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