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 高三Ⅱ部 >> 正文内容

高一Ⅱ部优秀学生家长教育经验交流系列文章(二)

作者:佚名 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0日 点击数:

本期刊登的两篇文章分别来自高一二部理科实验班熊典的妈妈和徐晓宇的妈妈。

和儿子一起成长

——谈家庭教育的几点体会

18班熊典妈妈

接到这个课题,翻翻儿子小时候的相册,读读他以前的日记,心中感慨万分,不经意间,调皮、可爱的儿子已经成长为华师一的骄骄学子。我和儿子既是母子,又是最好的朋友。我们经常一起看书、学习,一起吃零食、看动画、打球、旅行。我和典爸爸用自己最本能的爱让儿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并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充实自己。回想起来,我的体会有三:

一、身体力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好习惯会让孩子终身受益。我们家别的东西可以不多,唯独书不能少,我们都爱看书学习,所以儿子打小就特别喜欢书,在妈妈的讲解和自己的思考中,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记得儿子1岁多时,只要有空,我就带着儿子在院子里玩,借大院里停着的各式各样的小汽车,教儿子认识数字和车标,认识车牌号后,扑克牌便无师自通。平时在家,无论多忙,只要儿子问问题,我一定会耐心讲解,从不嫌麻烦。陪儿子看动画是我最大的享受。每天放学回家,正赶上央视的动画城,一般家长都会要求孩子做作业,不让看电视.我不但让看,还陪着儿子一起看.看完动画,他写作业,我做饭。饭前饭后,我们还时不时地讨论一番动画故事,说说各自喜欢动画里的谁,并讲明理由。那时,除了电视,我们还选了很多优秀国产动画影碟,只要央视播过的家里都有,满满一柜子的动画够开一家影碟出租店。儿子从动画中看到了哪咤的机智勇敢、姬发的胸怀天下;知道了宇宙的奥秘,对《蓝猫淘气三千问》中的科学知识兴趣浓厚。从动画中,儿子学到了知识、拓宽了视野、明白了事理。别看现在上高一了,寒假回家,我们还在一起看《喜羊羊与灰太狼》。

调皮是孩子的天性。因为工作忙,不得已时我常常会把他一个人放在家里,这个时候,他是完全自由独立的小大人,因此干了不少“坏事”,例如:在刚装修的天花板上印个鞋印或是蓝球印,雪白的墙壁上不经意间就会长满小草,有时床单上会出现他的巨幅彩色画作,再好的床单都会被他剪成一条条地,说是象花边好看等等,在每个事件发生的时刻,我都是先表扬后理论,表扬的是他的创意,理论的是装修的复杂和辛苦以及床和床单的作用,几次下来,儿子慢慢明白了道理,从此以后,懂得如何爱家了。在生活中,我们一家民主和睦,尊老爱幼,团结邻里,孝敬双方的老人,为儿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的孝心和爱心。

二、及时沟通,帮助孩子端正学习的态度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成长的烦恼不时出现在他们面前,如果不及时沟通,扫清障碍,这些困难和问题就会成为孩子的思想包袱,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从而分散注意力,影响学习。自儿子两岁多上幼儿园开始,我们每天接他回来的路上都会问他今天学了什么呀,班上有没有什么新鲜事啊,等等,一回到家,儿子就会把幼儿园里学的儿歌和舞蹈表演给我看,还认真地当我的小老师。在这个过程中,不但儿子是快乐的,我也仿佛回到了童年,很多儿歌,我到现在都记得很清楚。在每天的交流和学习中,儿子学会了流利地表达,我也因此牢牢掌握了儿子的动态。儿子上小四时,语文老师休产假,换了个男老师,上任第一天就把儿子的语文课代表给撤了。放学回家,儿子一见我就委屈地掉眼泪,我耐心地给儿子讲明自己的学习目的是掌握知识,增强本领,长大了为国家作贡献,而不是在意自己一时的得失。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重要的不是他对自己的态度,而是自己能不能从他那里学到知识,明白了这个道理,儿子放下了包袱,全心投入学习之中。此后,他的语文老师一学期换一个,但始终没有影响他的学习,我很庆幸自己对儿子的第一次挫折教育取得了成功。

初一时,儿子班上的语文老师是个刚毕业的大学生,班上的语文成绩总是不理想,家长们对此颇有微词,儿子回家后也跟着抱怨,说他数学、英语都是全校第一,就语文拖了后腿。我问他班上语文最高的多少,他说107分,我又问他你多少?他说79分。我说,同一个老师教的,人家107,你79,我看不是老师的问题,是你自己的问题吧,儿子一下子明白了。此后,跟着我利用作业之余的时间好好复习基础知识,一个月下来,基础是上去了,可写作成了他的难题,我让他写日记,他不愿意。于是我们约定,我陪他一起写,每人每天写一篇,相互交换着看,并作点评。那段时间,就算我出差在外,再困再累,每晚的日记也从未间断,每次交换日记时,我们都很开心,因为我们的心事、我们的烦恼、我们的所思所想,都在日记里,这是我们两个人的秘密,就是典爸爸也不能看。为了启发儿子发现日记素材,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日记写到最好,一段时间后儿子的日记从无事可写发展到一片落叶都是一篇好素材。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儿子的语文成绩由70-79分提高到了92-108分,那年春节,我们各自给日记篇目编号,我的编号居然达到了216号,200多篇日记记下了我和儿子共同学习、成长的经历,也让儿子从此不怕写作文。

现在,虽然儿子在华一,我在武穴,有时两周才见一次面,但我无时无刻不在关注他。生活上、学习上甚至与人相处,我们都会一一牵挂,数理化生我是帮不上忙,但语文、英语上到哪本书、第几课,我基本还是了解的,除此之外,我们还经常在班级群里与老师、家长交流、沟通。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对儿子实行动态观察,及时引导他走上正确的轨道。

三、亲近自然,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的志向

爱玩也是孩子的天性,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会利用节假日带孩子来到田间地头,看那一望无际的油菜花开,在晴朗的天空下,在孩子们的笑声中,放飞手中的风筝,放飞孩子的心情。分享人面桃花相映红的美好时光,体验农家小孩的生活乐趣。收获的季节,我们会相邀带着孩子去果园场,让孩子们体验打板栗、摘桔子的喜悦之情。寒暑假,我们一家三口会踏上旅途,去美丽的西子湖畔看苏堤春晓、花港观鱼;见识苏州园林的大气与巧夺天工;坐一坐磁悬浮,感受飞驰的列车;骑一骑张飞的马,体验一把张飞的豪迈与霸气。在一系列的亲近大自然活动中,儿子见多识广,早早学会了数码照相和摄像技巧,并把拍好的影像资料存放电脑,编辑电子相册,我们一起给每张纸质相片取了“片名”,在玩的过程中学会了总结提炼,激发了孩子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也增强了孩子长大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和自豪感,从而激励他好好学习,学有目标,学有所成。

虽然儿子的成绩现在不是很突出,但他积极、乐观,充满自信,各科均衡,基础扎实,兴趣爱好广泛,爱唱歌,是个化学迷,还是电脑小高手,基本实现“轻松学习、快乐生活”这个目标。有老师的精心培养和同学的大力帮助,相信儿子一定会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奋起直追,达成自己的心愿和目标!

一个家长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

18班徐晓宇妈妈

说到孩子的教育,每个做父母的都有一肚子话要说,虽然家庭情况不同,教育方式也各有千秋,但目地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快乐乐的健康成长。

人的成长是离不开环境的,只有创造良好的家庭条件,才能保证家庭教育顺利的进行。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方法。当一个好家长并不难,只需在观念和方法上做一点改变。

⒈赏识—给他力量

父母可以使用一些无声的夸奖,如用笑容、眼神、表情、动作等身体语言对孩子的良好行为做出反应,这也是赞扬的一种好方法。我经常会给孩子这样的鼓励,孩子需要鼓励。我经常鼓励孩子参加学校集体活动,回来后听他讲一讲参加活动时发生的事情,还进一步问他一些问题:今天搞的什么活动?跟谁在一起?有没有兴趣继续参加这样的活动?参加这项活动有什么收获和体会?为什么?以引起孩子的兴趣,发现问题并及时排除解决。所以说我们的每一次鼓励都是他进步的催化剂。在学习和生活的很多方面,我都给了孩子很多的鼓励和赞赏,所以,孩子是自信的,人格是健全的,让他有这样的积极的思想我认为是很可贵的。

⒉规矩—良好的习惯

优秀是一种习惯。而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学习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毕竟竞争很激烈,不是每个人随随便便就能得到的,所以需要自身的能力和态度决定成绩的好坏。因此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就非常重要。首先起点要对,养成一件事从一开始就把它做正确的习惯,不要稀里糊涂,不假思索地就开始,等发现错了再改,肯定浪费时间。其次标准要高,养成一下子把事情做到位的习惯。简单地讲,要取得好成绩,数理化是做题做出来的,英语是背单词背课文背出来的,语文是多看多读多写出来的。起点要定低一点,每天前进一点,有些事情你觉得难,其实很简单,只要你坚持做,积累起来,效果绝对超过你的想像。 一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家长的就会感觉很轻松。

⒊严格—让他知道分寸

开了好头就要持之以恒,遇到困难要咬牙坚持,千万不能松劲。有累得实在不想动的时候,有病得起不来床的时候,怎么办?咬牙顶住。初三时,孩子的右手意外骨折,为了不耽误学业,只短短的休息了一星期,孩子硬是咬牙学着用左手记笔记,左手写作业,左手参加考试,整整坚持了三个月……做家长的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连老师都感叹孩子的意志力很顽强。成功,往往就是在最艰难的时候,再坚持一会儿。

⒋竞争—让他学会适应

孩子一天天长大,成绩也渐趋稳定,可是我心里依然不敢有丝毫的松懈。在这个强手如云的学校里,当面对压力的时候,要告诉他不要焦燥,要学会适应,也许这只是生活对他的一点小考验,相信孩子,一切都能处理好。“人都是逼出来的”。每个人都是有潜能的,生于安乐,死于忧患。有竞争就会有压力,有压力才会有前进的动力。而高中的住校生活既锻炼了孩子的自主能力,又培养了他与同学们之间的沟通能力,再有就是加强了与同学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我相信,孩子在华师一这个优秀的平台上,在高中定好自己的努力方向和目标,走的快、好、稳,那么将来就有很多选择的机会,生活将是阳光灿烂的。留不住时间,但抓得住未来。

在孩子的教育中怎么做才是对的,怎么做才是最好的,我也说不好,但对孩子的教育有的方面是共性的,有的东西又要应孩子的个性、特点而不同,在教育中既要顺其自然,又要循循善诱,在管与不管中寻找平衡点。如果父母从一开始就能做到和孩子一起成长,用孩子的眼光看孩子,时刻保持一颗童心,那么,随着孩子的成长,你会发现,在孩子慢慢读懂这个世界的同时,你也慢慢地读懂了孩子这本书,走进了孩子的心灵世界。这时,你距离成功的父母也就越来越近了。

这是我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点滴体会,肯定也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也会边学边教,在实践中摸索,在学习中不断进步,让孩子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优秀的人。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