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 科教信息 >> 正文内容

好读书,读好书!| “走进华中师大一附中图书馆‘悦读•乐享’”系列活动之(第六期)散文类:“生命况味”(三)

作者:2022级高一年级Ⅱ部(14-19班)学生代表 马岚 编辑: 来源:科教处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1日 点击数:


“畅游书海,感受阅读快乐;浸润书香,分享阅读体验。”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更好地推动华中师大一附中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校建设,倾力营造“读好书,好读书”的书香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开展“走进华中师大一附中图书馆‘悦读·.乐享’”系列活动,旨在激发每一位师生读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与书本为伴、与经典为友、与大师对话,开拓视野、陶冶情操、提升素养,培养“未来世界的引领者”,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华中师大一附中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化地标,藏书多达九万多册 ,不仅承载着师生们学习阅览、资源获取、学术科研的需求,也发挥着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的重要作用,“悦读·乐享”活动将陆续推出同学们推荐的华中师大一附中图书馆馆藏书籍,引导同学们在书籍、信息资源丰富的时代,学会选择读什么书,如何智慧地读书,在阅读分享之中成长为有文化高度、有思想深度、有人文气度的人。


 


让更多的人,读更多的书。传递阅读的星星之火,感受智慧的静水流深。我们定期推出“走进华中师大一附中图书馆‘悦读·乐享’”系列活动的相关报道,让我们的高中生活有诗、有书、有远方!

本期“走进华中师大一附中图书馆‘悦读·乐享’”系列活动推出2022级高一年级Ⅱ部(14-19班)同学阅读推荐的散文类优秀作品专辑(三)。指导老师为语文学科刘小问老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同学们推荐的散文类书籍吧!


推荐书目:

1、《人间最美是清欢》(林清玄 著)

2、《我们仨》(杨绛 著)

3、《温一壶月光下酒》(林清玄 著)

 

指导教师:刘小问


 

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一年级II部语文教师。从教过程中注重落实学科素养,致力于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学有所思、学以致用。

 

导 语:

散文形式自由,长短不限,宇宙之大,苍蝇之微,皆可取材,最是适合挥洒的文体。于读者而言,散文也是繁忙生活中便于随时随处阅读的内容,或是在课间休息,或是在工作之余,短短十几分钟便可阅过一篇,品悟其中滋味。本期我们推荐的散文集内容丰富,风格各异,有清淡如水的日常点滴,有至深至细的情感体验,有广博深邃的思想火花,也有严谨又不乏趣味的历史书写。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散文集,感受散文之美。

 

“悦读·乐享”推荐人:廖俊辉(高一16班)

 


阅读推荐:《人间最美是清欢》(林清玄 著)

 

 

【书籍概况】

本书是林清玄先生于2016年创作的全新的散文集,全书共分为六辑,包括人间有味,活在当下、随遇而安、天寒露重、不忘初心、从容一生等六大人生主题。名篇有《温一壶月光下酒》、《白雪少年》、《吾心似秋月》、《无风絮自飞》、《光之四书》等。

【推荐理由】

本书用记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告诉人们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林清玄用其最擅长的笔触,表达对简朴、宁静生活的追求和热爱。在复杂的世界里,我们做一个简单的人,放下执念,不浮不躁,不慌不忙,以清净之心看世界,以欢喜之心过生活,淡定从容,安平喜乐地过好生命中的每一天。

 

【书海拾贝】

1.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

2.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用惭愧心看自己,用感恩心看世界。

3.生命在沉静中却慢慢地往远处走去,它有时飞得不见踪影,像一只鼓风而去的风筝。

4.灵魂是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子,人永远不要忽视,身边的事物,因为它也许可以飘动你心中的那面旗。

5.心里怀念着人,见了泽上的萤火,也疑是从自己身上跑出来的魂。

 

【读书札记】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
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 题记

 

人间最美是清欢,是在繁复的生活中保留一份内心的宁静。生活处处充满着惊喜,也同时充满了低谷或是不如意,眺望城镇高楼大厦,车水马龙,嘈杂的世俗声此起彼伏。生活在如此环境里,我们应该如书中所说一样:“俗世里没有清欢了,那么到山里去吧!到海边去吧!”在错综复杂的世界中寻找内心的一方净土,只身投入其中,获得一份清净与欢快。不能让世俗的气息打乱了内心的宁静,不能让平庸的东西改变了我们的本心,更不能让欲望的烟火侵袭了我们的心境。我们舍弃了世俗的追逐和欲望的捆绑,回到最单纯的欢喜,才是生命中最有滋味的情境。

人间最美是清欢,是在这个摩肩擦踵的时代里享受生命的意义。现在,人们为了缓解内心的压力,对前途的担忧,对未来的畏惧,往往会去各个名胜古迹游览,企图想要找到内心的平静。但是,去一个人山人海,水泄不通的地方就是内心的平静了吗?内心的平静在于享受生命的意义,饮一壶岁月酿的美酒,听几首喜欢的歌,和自己所爱的人,所爱的一切在一起,平平淡淡地度过每一天,在进入梦乡之前思考每一天收获了什么——或是品了一杯好茶,或是种的花草树木有所长势了,亦或是读到了一本好书等。这么一来,便是体会到了生命的意义。

人间最美是清欢,是在于及时行乐,以清欢的心态对待生活。正如林清玄先生在书中所提及的自己的清欢,不过是:“每天放松地静心,从容地冥想。像愉快地吃一顿饭,品尝茶的芳香,时而在山林海边散步,欣赏山色与云的变化,时而陪父母在燥热的夏天喝一杯茶,时而听孩子说幼稚的笑话。”读完之后,大有感触,我认为所谓清欢,亦是在雪夜的风中看一盏烛火;在黄昏的晚霞里观夕阳沉落;在蝉声高唱的树林里穿行;在松子掉落的深夜想起远方的朋友;在落下的一根白发里,浮出一生最爱的面容……

人生最美是清欢,正如林清玄先生所说:“身如流水,日夜不停流去,使人在闪灭中老去。心如止水,没有片刻静止,使人在散乱中活着。”我们即使是生活在这个忙碌,复杂的时代,也要时刻坚守内心的清欢,保持单纯的初心,享受生活的美好,安平喜乐地度过每一天。

当我们的心静下来,烦恼喧哗,彷彿生命中的污泥,但我们也等待着,或者会有一朵莲花,从未名的角落,开起!

  

刘小问老师点评:

人世间有太多的喧嚣纷扰,作者在这样的世间发现了林清玄的“清欢”,也发现了追寻生命意义的妙方。

 

“悦读·乐享”推荐人:李思舞(高一17班)


 


阅读推荐:《我们仨》(杨绛


 

 

【书籍概况】

《我们仨》是当代作家杨绛创作的散文集,共分为三个部分,用梦境拉开序幕,以梦境记录离开,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回忆,记录了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温馨与坎坷。

 

【推荐理由】

世间总有悲欢离合,也总有人在怀念。杨绛先生于晚年用类似回忆录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单纯温馨的家庭几十年的相聚相失,回忆了先后离开的女儿和丈夫。她将心中情感融入景中,将人间烟火散入文字,克制住缠缠绵绵的不舍和思念,告诉我们:家才是最好的港湾。

 

【书海拾贝】

1.    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幸福的生活。”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2.    他发愿说:“从今以后,咱们只有死别,不再生离。”

3.    一个人二十不狂没志气,三十犹狂是无识妄人。

4.    我清晰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读书札记】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如果说在离开之前所爱之人先行远去,是会用余下的时间怀念他们,还是怀念彼此共度过的岁月?或许都是。黄昏薄暮,杨柳黄落,野有蔓草,乱石扁舟,荒凉而又迷离,穿梭于驿道与客栈的寒柳中,一切聚散在古驿道上演绎,这是杨绛先生晚年置身的万里长梦。

“抚摸着一步步走过的驿道,一路上都是悲情。”

梦其实就是愿望的实现,是人们用伪装的形式在表达欲望。先生用梦境的方式,怀念死亡也无法带走的爱人与女儿。“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前两部分用最为平静的描述虚写了离别与死亡,句句颤抖、字字深情,最后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满座衣冠胜雪,虚实交错之中,流露悲痛于思念。书的最后一部分却又带着旧事重提的欢喜,回忆了曾经相知相守、相互扶持的温馨岁月,他们共同追求着能安于一隅的寓所,那是一生中最为幸福的时光。可是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郁,掺着物是人非的迷茫,人世间的大悲大喜往往就在不经意间发生了。

若无爱意,何来悲情。

爱究竟是什么?读完书后,最常思考的就是这个。爱很难概括。他们用半生去探寻,去践行,又用余生去回忆,去怀念。杨绛的几声“不要紧”,钱锺书的一碗鸡汤,彼此之间不需要轰轰烈烈的宣言与发誓,其夹杂在关心里的爱,显而易见。爱意在陪伴的光影中叫嚣,即使最终有人离去,也总有人抱月守天明。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生命是短暂的,因为我们终将老去,可当人们学会相爱的那一刻起,我们因为彼此的存在而有了意义。充满爱的一生永不空虚。日暮途穷,顾望徘徊,因为盈满了爱意,并不会觉得虚度此生。

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当时只道是寻常,以爱诉衷肠。可现在,却是用杨绛先生一个人的回忆撑起三人再聚的桥梁。梦中的他们慢慢地走,让先生一程一程送,想着尽量多聚聚,让绵绵不断的爱将一个小梦拉成了一个万里长梦。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方觉家人闲坐,灯火可亲。如果爱的遗憾是不能够被记录,记忆都随风消散,不能够铭心刻骨,那就像先生一样拿起笔吧,去记录,去温顾,去曾经绽放过的岁月里再爱一次吧,像是重启人生一样,不畏荆棘,细嗅蔷薇。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从今以后,既无生离,亦无死别。

 

刘小问老师点评:

作者从书中看到了杨绛所传达的浓烈的超越生死的爱与思念,也道出了生命之中“爱”的价值:充满爱的一生永不空虚。

  

“悦读·乐享”推荐人:尹宇晨(高一18班)


 


阅读推荐:《我们仨》(杨绛 著)


 

【书籍概况】

  《我们仨》是当代作家杨绛创作的散文集,该书创作于作者晚年,以简洁而沉重的语言,回忆了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瑗、丈夫钱锺书,以及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

 

【推荐理由】

以最为平淡的语言,说尽了人生中的悲欢离合,这是杨绛的一场万里长梦。梦中有爱人间的浓情蜜意,有亲人间的脉脉温情,既含琐碎生活中的快乐,又含天人两隔时的悲情,读来感慨万千。

 

【书海拾贝】

我觉得我的心上给捅了一下,绽出一个血泡,像一只饱含着热泪的眼睛。

我抚摸着一步步走过的驿道,一路上都是离情。

彻底的寂静,给沉沉夜色增添了分量,也加深了我的孤凄。往前看去,是一层深似一层的昏暗。我脚下是一条沙土路,旁边有林木,有潺潺流水,看不清楚溪流有多么宽广。向后看去,好像是连片的屋宇房舍,是有人烟的去处,但不见灯火,想必相离很远了。

 

【读书札记】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

风烛残年,几近耄耋之际,先生写下了这则家庭回忆录。

全书语言清丽,让人读来只觉有一朵蓝色小花在心底慢慢盛开,连花朵中的花蕊都看的格外清晰。在书中,先生没有孤家寡人处境下的怨天尤人,而是淡淡地,淡淡地将曲折的后半生娓娓道来;没有过多的赘述自我,先生的世界里只有丈夫与孩子,知识是一家人心灵沟通的桥梁,平淡是一家人生活的底色。

先生在书中谈到:“我们不论在多么艰苦的境地,从不停顿的是读书和工作,因为这也是我们的乐趣。”诚然如是,书是先生一家人最大的慰藉。在读完这本书前,从未想象过哪一个家庭能像先生家里一样嗜书如命。一天到晚足不出户,对于书本以外的世界毫不关心,这是这一家人独有的生活方式。“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

先生在无尽的记忆中徘徊,捡起破碎的琉璃,逐渐拼凑成一盏心灯。相识、求学、结婚、生子,是清华门前一见钟情的邂逅,是赴他乡求学的陪伴,是与锺书在夕阳下共赏的晚霞,是钱媛与钟书的嬉戏玩笑。只叹世间好物不坚牢,或是醒来床边的空荡,或是多备的两双碗筷,怅然若失的茫然在这一刹那达到了极点,才发觉只剩自己孤身一人,在残灯孤影下咀嚼着人生最后的余味。蹉跎的岁月连接成一卷胶带,先生用笔杆一张一张地拓下印记。如潮水般涌来的往事,缠绵缱绻的思念,如一颗散发微弱光芒的星星,映射不出白昼的光芒,却能折射出先生历经生死相离,孤独却又坚毅的心。

还好思念无声,不然钟书与阿圆的世界一定震耳欲聋。

合上书,我仿佛还置身于先生的万里长梦。萧瑟的微风拂过苍白的发梢,先生一人在古驿道上躬身踱步,循环往复,循环往复,望着膝下人的秀发随风而去,看着枕边人的眸子由黑转浑,驿道上的枝丫黄了又绿,花儿开了又谢,先生从未停过脚步。先生不愿停,先生不敢停。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三杯两盏淡酒,不敌晚来风急。先生只是在古驿道上慢慢的走,细细的看,岸边的船只又行了几里,客栈的房间又换到哪去,忙着捎一根柳条,赠与锺书。先生以梦境之虚,写生平之实,愈是读下去,愈是潸然泪下,愈是想长眠不醒。

梦里来的,也就与梦飞去吧。先生如是,用梦境将漫长一生道尽。寥寥几笔,恬淡的文字中包含先生炽热的真情。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人生如梦,有所爱之人伴己身侧,已足矣。纵使故事的结局支离破碎,往者不可追,逝者不可留。

 

刘小问老师点评:

作者感受细腻,表达有巧思,通过作者的文字,我们看到杨绛绵长的思念,心底里也慢慢开出一朵蓝色的小花。

 

“悦读·乐享”推荐人:吕佳叡(高一18班)

 


阅读推荐:《温一壶月光下酒》(林清玄 著)

 

 

【书籍概况】

《温一壶月光下酒》收录了林清玄先生创作的近五十篇散文。在书中,作者将敏锐的洞察力、柔中带刚的审美品味,以及宽广淡然的胸怀体现的淋漓尽致。

 

【推荐理由】

寻着林清玄先生的散文,品味月光与美酒的灵韵。诗词可以下酒,月光亦可以。
    温一壶月光下酒,削去身上的愁和怨,还有心灵的尖锋利芒,让自己沉醉于温情中。

坐拥那青山,剪几缕清风,掬几缕月光,尔后,与作者推盏饮酒,在文字中一醉方休。

【书海拾贝】

——秋日薄暮,用菊花煮竹叶青,人与海棠俱醉。
——三十年的戎马真是倥偬,故乡在枪眼中成为一个名词,那个名词简单。简单到没有任何一本书能说完。
——煮雪如果真有其事,别的东西也可以留下,我们可以用一个空瓶把今夜的桂花香装起来,等桂花谢了,秋天过去了,再打开瓶盖,细细品尝。

【读书札记】

《温一壶月光下酒,揽一缕清风入梦》


当读到这本书的书名,瞬间被打动,仿佛是月光的清朗,伴着老酒的醇香。多少次翻开书页,心绪流转,书中的字字句句总给我带来太多感动。

纸页哗哗翻动,便流转了时光,带我去先生的世界翱翔。进入那个皎洁的夜晚,月光静静的,远处时时传来几声蛙鸣,池塘里的那一片莲花,亭亭的在月光下开放。

此刻,举杯、共话,听他娓娓道来。

时而为他的烂漫天真而感慨,时而为他曾经相遇的人儿而惋惜,又或是那一对松鼠夫妻的遭遇催人泪下。在与作者的交流中,我于是了解市井人情,感悟百态人生。

书中的每一次诉说都因日常所见而起,记录他的思索,给予我共鸣和深思。于是我了解生命在于平淡与优雅的结合,只此,体悟生命的禅意。

先生的文章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它不是翅膀,长在谁的肩上,却在心里,带我飞翔。迷惘不前的时候,带我追寻生命的历程,思考生命的价值;疲惫不堪的时候,送我去斜阳未尽的空山,听文字家长里短的温暖,找寻沧桑历尽后的温存。

我想,文字触动心灵,便是我们阅读的意义。飞扬喧嚣的尘世中,我们常常在信息洪流中寻寻觅觅,忙于追逐,故而感受到心灵上的疲惫与迷茫,但在林清玄先生的文章中,感受人间有情的胸怀,尝试从容生活的步履。品读林清玄先生的文字,以从容的生活态度与宽广的怀抱面对生活,从而找到属于自己的诗意人生。

让文字的力量浸透此刻深秋的桂花香,驱赶漫漫寒夜霜;让我们平凡简单的生活因文字而丰盈有方向,撒下一片温暖的月光;让阅读成为我们播下的一粒种子,坚强到在月光下也能野蛮生长,给人力量。

 

刘小问老师点评:

当我们为繁冗事务所累,文字可以带给我们片刻安闲,抚慰我们疲倦的心灵,林清玄的文字正有这样的力量。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