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 媒体看华一 >> 正文内容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现场PK打印3D模型,趣味体验机甲大师,华师一附中科技节干货多
极目新闻记者 肖杨
通讯员 孙梦嘉 彭景 肖雅
实习生 金如梦
3D打印“创意空间”教室里,同学们现场PK自主创意设计打印3D模型;图书机房里,学生们跃跃欲试机甲大师趣味体验赛;报告厅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张晓天副教授带来题为《浅谈中国航天的起步、发展与未来挑战》的讲座;科技楼里,同济大学龚晓亮高工团队带来《探索大脑初体验》……5月15日,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第九届科技节活动拉开帷幕,此次科技节活动为期一周,活动第二天,依旧精彩不断,干货满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张晓天副教授带来题为《浅谈中国航天的起步、发展与未来挑战》的讲座
现场PK打印3D模型
16日,在华师一附中3D打印“创意空间”教室里,同学们正热火朝天地进行创意设计挑战大赛。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该项比赛围绕“我的未来生活”这个主题,与团队成员开展3D创意设计与制作,比赛将现场决出两个一等奖,一个是设计类一等奖,考验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一个是打印类一等奖,考验学生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据悉,参赛的选手们大多数是该校科技实践选修课《3D创意智造》的同学们,以及科技节活动现场对该项赛事有兴趣的同学。比赛从当天中午一直持续到晚上,学校的近十台3D打印机忙个不停,接连不断地打印学生们的参赛作品。
选手们正在参与创意设计挑战大赛
“学校的设备很厉害,让我也能打印出属于我自己的作品!”该校高一(14)班的潘鹏宇同学兴奋地说。潘鹏宇同学设计的作品主题是《宇宙探索》,创意来源于前段时间大火的电影《流浪地球》,因而借“太空电梯”展示自己对未来生活的想象和憧憬。在打印出部分材料后,潘鹏宇同学小心翼翼地拿着雕刻刀进行再切割,“我和同伴郑乐颖的作品结构比较复杂,主要采取拼装的形式,所以需要保证各零件的绞合。”据悉,这一比赛也融入了数学计算、物理结构、计算机建模等多学科知识。
选手们提交的作品设计
“什么是挤出机”“如何设置填充?”比赛开始前,3D打印的指导老师们详细介绍了3D打印具体步骤和流程,大多数同学尽管之前都对计算机软件建模有所了解,但都是第一次真正开始打印属于自己的作品。
该校航空班高一(1)班的夏昊天、佘振浩同学,提交的作品主题为《未来交通艇》。两人分工明确,夏昊天负责作品的动力设计,余振浩负责建模。夏昊天说,自己设想通过齿轮设计,让作品最终能动起来。余振浩感慨,此次比赛非常有意思,不仅增加了建模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空间想象力和动手能力,两人未来都向往蓝天,3D打印也能增强自己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夏昊天、佘振浩同学正在建模
彭景老师(左一)正在指导学生
选修课《3D创意智造》的指导老师彭景介绍,此次比赛考察设计思维和实际打印能力,引导同学们学会如何应用3D设计软件来表达头脑中的创意,并通过3D打印机把自己丰富多彩的创意转变成千姿百态的实物,同学们在真实任务情境中自由分组,自主选题,合作互助,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小白” 选手趣味体验机甲大师
16日下午四点,在华师一附中图书馆二楼3号机房里,二十余名学生进行了机甲大师趣味体验赛。
机甲大师趣味体验赛现场
参赛者都是编程零基础的“小白”选手,通过科技节了解到这一比赛,现场阅读编程提示手册,利用简单的编程原理,使用模拟器或步兵机器人参与操作体验。体验赛共设置了定点打击、全向移动、定点抓取、测距感应四项简单实践小任务,依据学生任务完成效果和时长给予积分,并根据积分多少设置不同奖项。
学生们参与兴致很高,现场一边仔细阅读手册,一边运用电脑操作进行反复试验。短短十五分钟内,高二(3)班的付文博率先完成定点抓取的任务,成功获得三分。“这次体验赛让我收获满满,拿到任务先在头脑中形成基本的编程思路,并通过不断尝试积累经验。”付文博先后试验了四次,才精准确定抓取方块时机器人的移动距离和机械臂抓取的距离。最初他总是遗忘机械爪地张开和闭合动作,导致机器人运行失败,后来他注重经验总结,在有限时间内冷静思考,减少慌乱,最终成功完成任务。
高一(14)班的李子易、蒋子琛、朱俊豪三人则采用组队的方式完成定点打击的任务。李子易作为操作者,其余二人则作为“军师”为其提供思路和建议。这是他们第一次参加类似比赛,三人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比赛过程也困难重重。面对不同模块的程序语句,他们首先要做好区分和识别。在进行程序运行时,他们最初没有设置变量和列表,走了许多弯路,最后在指导老师王欣茹的点拨下,意识到这一问题并及时解决。据了解,他们三人对科学研究和动手实践很感兴趣,三人曾试着用烟盒设计成智能台灯。
机甲大师趣味体验赛现场
机甲大师趣味体验赛现场
看着学生们接连完成了比赛,王欣茹老师欣慰地说:“本次趣味体验赛给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科技启蒙,让学生们通过实际操作感受科技的魅力,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
专家大咖与学子面对面交流
当天下午,在华师一附中的四号机房,同济大学龚晓亮高工团队带来了非常超前的脑科学研究初探体验活动。这一体验项目的全称为“任务态—功能磁共振影像虚拟仿真实验”,是国内首个国际化磁共振影像实验教学培训平台。依托3D虚拟技术,以“虚实”结合,寓教于乐的教学法,让不同背景和不同国度的学习者按需学习,该实验课程着眼于解决前沿交叉学科中大型仪器设备实验教学的关键难点问题,立意新颖、构思巧妙,设计合理,运用了递进式教学法,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学子们进行虚拟实验课程体验
学子们进行虚拟实验课程体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的张晓天副教授,在报告厅为该校学子带来了一场妙趣横生的讲座。从白手起家讲述到现在的长征运载火箭家族,张教授向学校师生展示了我国航天事业一路走来,有着怎样的艰辛与骄傲,中国的航天人一代代传承着“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优良作风。张教授还从技术层面描述了未来航天事业的美好蓝图,他表示,相信一幅崭新的美丽航天画卷会在我们这一代学生的手中徐徐展开。
学子们聆听讲座
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华中师大一附中举行第九届科技节活动,以此践行学校“培养未来世界的引领者”的办学理念,加强学生对前沿科技发展的了解,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内驱力。该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期望通过本次活动让学校成为滋润科学精神的沃土,培养更多未来的科技栋梁,让科技教育融入青少年日常生活,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找到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让学校成为引导和培养科学技术的“孵化器”,在同学心中播下科技启蒙的种子。
(图片由通讯员肖雅拍摄)
链接:http://jms.ctdsb.net/jmythshare/#/news_detail?contentType=5&contentId=1756429&cId=0
- 上一篇:《长江日报》:“水桶火箭”飞上60米高空,这所高中带孩子们”…[ 05-16 ]
- 下一篇:《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这边凌晨才下晚自习,那边的学子已…[ 05-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