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 教育帮扶 >> 正文内容
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贵州行(三):与关岭师生面对面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教育扶贫作出重要论述,强调教育是根本的脱贫之策,是长远的事业;教育扶贫要以人为本,增强人的发展愿望与幸福感;要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公平。
2022年7月,华中师大一附中校长周鹏程受聘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专家组顾问委员会委员,对口帮扶贵州5校(关岭县民族高级中学、关岭县综合性高级中学、晴隆县第三中学、册亨县民族中学、望谟县实验高中)。在此背景下,我校创设了“1+3+5+N”国家乡村振兴县中教育帮扶机制,旨在尽力为国家教育扶贫的实际工作提出华一方案,贡献华一智慧。
学术报告,专业引领
4月20日,帮扶团队给安顺市教育局、中小学干部及教师代表分别作《教育管理创新探索——以华中师大一附中为例》和《变革时代,高三复习冲刺指导》两场专题讲座。
第一场讲座中,周鹏程校长向与会人员分享了华中师大一附中的办学理念、育人目标。周校长围绕培养未来世界的引领者,对学校管理体系创新和教育教学体系创新进行了分享。同时,他从人才一体化培养和构建良好育人生态的角度出发,强调学校在办学过程中要注重开发和整合育人资源,努力实现“幼小初高大贯通式培养”和“家校社协同育人”。围绕干部队伍建设,周校长重点阐述了价值领导力的培养。他最后强调,教育要立足当下,关注未来,既要努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也要站在国家的高度,思考和推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帮助学生适应未来社会。
随后,校长助理高明以“变革时代,高三复习冲刺指导”为题,与现场教师共同讨论“新高考”与“旧高考”的异同,解读了“新高考3+1+2”模式,就备考工作进行了深入分析。他强调高中教师要学习国家政策,研究重要书籍、文章和论文,着重分析“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高考命题“六大要求”和“十项原则”等重点内容,从重要题目、教材以及学生等方面入手备战高考、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周鹏程校长和高明校长助理两位专家颇具引领性的讲座点燃了在场教师的教育激情,赢得了阵阵掌声。
异地家访,情系关岭
报告一结束,周鹏程校长便在杨树锋校长和张帆校长的陪同下,来到关岭县云头村下小凹,开展了一次别样的异地家访调研。
家访学生的父母无固定职业,经济来源不稳定,家中四个小孩上学:两个在读高中,一个在读初三,一个在读小学。母亲生病,父亲靠体力活换取微薄的收入,家庭负担沉重。
家访中,学生的妈妈多次表现出自卑与自责,觉得家庭经济条件差,无法给孩子更好的生活与学习条件。而且,随着四个孩子的陆续入学,家里经济压力越来越大,生活将难以为继。
周校长一行在表达物质慰问的同时,对家长诚挚地说到,读书可以改变命运,是改变家庭贫困状况的最有力方法。他一再鼓励孩子的母亲,劝她不用担心经济问题。国家有助学保障政策,如奖学金、助学金等,大学还可以读公费师范生,学校也会尽可能帮助孩子完成学业。
同行的谢先军主任表示,将通过华师大圣兵爱心社,为该生寻找结对对象,帮助孩子解决将遇到的困难,对未来充满希望。
随后,周鹏程校长赠送给学生一本《从华中师大一附中走向清华北大》,勉励学生大胆追求梦想,向优秀学子看齐。同时,他也希望学生能拥有一颗爱国爱家乡的心,在未来通过自己的努力回馈祖国和家乡。
这次家访调研,让我们帮扶团队对关岭自治县的教育现状有了更深层的了解。同时,也是在践行我校“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留守儿童偏多的农村地区,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
在关岭的帮扶过程中,我们帮扶团队全面了解了当地教育发展的落差,也了解了当地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这让我们更加坚信教育对当地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外来帮扶校长及教师们的教育情怀,为他们的教育自信加油点赞。我们在与当地干部和师生的交流中,圆满地完成了“帮扶的帮扶”。
- 上一篇: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贵州行(二):关岭县两校调研[ 04-22 ]
- 下一篇: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贵州行(四):走进黔西南州晴隆县第三…[ 04-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