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 媒体看华一 >> 正文内容

《湖北日报》:搜寻小行星有多难?当事人揭秘

作者: 编辑: 来源: 发布时间:2023年02月24日 点击数:

发现小行星,听起来就特别酷。如果发现这颗小行星的是生物课代表兼化学课代表,似乎就更酷了。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简称华师一附中)高三学生付熙哲,就是这样一位“酷boy”。近日,他收到了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中心的确认证书,小行星编号为2021 RO59。

班主任周攀介绍,搜寻到小行星的付熙哲最大的爱好其实是生物,高二时还获得了全国生物竞赛二等奖,积极为同学服务,获得过“武昌区优秀团干”称号。高一时,他也是学校学生科学院生命科学分院的成员,还经常向老师请教生物免疫方面的问题。

高二时,机缘巧合,他加入了该校熊家锐同学所在的天文分院,此前熊家锐发现了一颗小行星并拥有了命名权。

浩瀚的宇宙中存在大量的小行星。通过普通天文望远镜从地球上观测火星,火星就像小拇指盖那么小,小行星的体积远小于火星,因此,天文爱好者通常通过科研组织提供的观测数据搜寻小行星。

付熙哲介绍,搜寻方法不复杂但繁琐,他需要通过国际小行星搜寻活动(IASC)提供的观测数据,按照科学方法进行筛选,并在三周内提交筛选结果。由于数据量非常庞大,三周的时间里,能够观测到的数据可能不足5%,大量的筛选工作都不会带来惊喜。在搜寻到2021 RO59之前,他也经历了一次为期3周的搜寻,但并没有成果。

高中时期学业繁忙,搜寻的时间哪里来?付熙哲说,他和成员固定在每天的17时30分到18时30分之间开展小行星的搜寻,虽然没有结果,但搜寻一片区域本身,也会让他充满成就感。

现在,科学竞赛和高考成绩并不挂钩,在大多数人眼里,高中花时间搞科学,从高考目标的角度,有些“得不偿失”。

付熙哲不这么想,他是学校学生科学院的院长。出于对生物的热爱,高二时,他还组织学生们收集感兴趣的生物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还和同学合作举办了《如何不运动不节食的快乐减肥》的专题讲座。

“对我而言,接触天文是生活的拓展。”付熙哲说,学科学习固然重要,但在天文和生命科学的探索中,他能自己搜寻感兴趣的知识,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实验,同时和其他同学沟通交流。对他而言,每天花费1小时探索科学,带来的收获要远大于1小时的伏案学习。

华师一附中学生科学院成立于2001年,每年都向全校学生招募成员,由上一届学生出题,通过测试者,才能成为正式成员。即便会和日常的学习相冲突,每年也会有400位到500位学生报名参与招募。

学生们的科学创意能够持续发展,也离不开学校和各科老师的支持。

学生科学院指导老师刘斌回忆,学生们天马行空,曾经有学生对火箭感兴趣,要搞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实验,他很紧张,建议还是做理论研究,没过多久,学校邀请到中国工程院院士、运载火箭与航天工程技术专家龙乐豪来校,这位学生就把自己的研究给院士看。

日常生活中,学生要想申请实验室做实验,刘斌也找到具体负责实验室的老师,全程跟随指导,学生用业余时间做实验,老师就得用业余时间做指导,即便是“义务劳动”,老师们也都乐意相助,“让学生们一直抱有对探索热情和科学精神,这更有助于学生成长成材。”

据悉,付熙哲在参加华师一附中的学生科学院的活动中开始深入学习并参与天文观测活动的,华师一附中学生科学院是华师一附中开展科普教育的一种特设机构,由学生自我组织,自我管理,目前有生命科学,化学,机械与电子,天文,数理,航空航天,社会科学等七个不同学科的学习小组组成,不定期举办学生专家讲座等科技研究活动。

此外,学校还开设有天文、电子制作、汽车技术、科技发明、动画制作、栽培、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种类繁多的科技选修课程,启发学生科学思维和培养学生科学能力。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歆 张倩倩 通讯员 孙梦嘉)


链接:https://news.hubeidaily.net/hubeidailyshare/#/news_detail?contentType=5&contentId=1311261&cId=0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