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 校园新闻 >> 正文内容
我校举办华中师大一附中第四届教育节“润德·汇智”德育论坛
2022年5月24日,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研究探讨中学德育和学科渗透问题,推动中学德育工作抓实抓牢,我校举办华中师大一附中第四届教育节“润德·汇智”德育论坛。本次论坛邀请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兼基础教育与学前教育研究所所长、湖北省政府督学、湖北省教育学会副会长傅华强教授出席,并做专题报告。学校领导对德育课程体系建设工作十分重视,周鹏程校长、杨国红书记、宋涛副校长、甘祥生副校长、高明校长助理亲自莅临指导。本次论坛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在现场参会的有学校各处室负责人、级部主任、德育副主任和全体班主任、副班主任教师,以及华师一初中部叶文娇副校长以及班主任代表;初中部其他教师通过直播视频在线观摩。学工处乐晓峰主任主持本次论坛。
会议伊始,乐主任由教育科学之父赫尔巴特200年前的一句名言“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同样,我更加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引入,介绍了本次论坛的核心论题:“润德·汇智”得名于“浸润道德,汇聚心智”之意,华中师大一附中力求真正意义上培养人格健全、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但是,传统教育过分强调人才的社会需要,单一地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只注重社会需要什么样技能的人才,就必然会忽略人才本身道德意识的培养。在中高考压力下,中学德育往往被窄化。课程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任务,教与学不仅承担着知识传递和能力培养的使命,还要发挥培养学生道德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养成的重要功能。那么,如何让德育与教学完美融合?文科和理科课程的德育渗透又会有怎样的区别?我们该如何回到教育原点,抓牢学科教学这个教育主阵地呢?
带着这一系列的困惑,全体教师共同观摩了华中师大一附中两位青年教师执教的一文一理两节学科德育微课:第一节语文课由徐蕾老师主讲《从“精神胜利法”看国民性思维》;第二节化学课由夏帅柱老师主讲的 《醇》。
在认真观看德育微课后,傅华强院长对其进行了专家点评,并做“中学德育及学科渗透”的专题报告。傅华强院长强调,教育事业重在“润德”,最本真的教育应是“寻找教育而不是寻找学生”。为此,傅院长对广大教师提出以下四点要求:优秀教师要成为“一个人”,育人应先做人;优秀教师要完成逻辑“自洽”,将教育理念与教学行为融合,实现和谐的、统一的、完整的教育人格;优秀教师要具备学科话语体系,形成理论、事实、价值层面的学科表达;优秀教师应实现教育教学的自觉,主动提升自我,培养专业素养。
傅华强院长借用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的德育案例,强调德育教育重在“渗透”,德育最好的方式就是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他借用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享受”概念,分享了实施德育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是优选德育模式。包括道德认知发展模式、社会学习德育模式、人本主义德育模式、价值澄清模式、体谅德育模式、理论基础建构模式、社会行动德育模式、三位一体的德育模式、四位一体的德育模式等。同时,傅院长也提出,德育教学要广泛吸取现有德育模式的可取之处,因材施教,灵活运用,切忌标签化、模式化。
二是做实学科渗透。确立明确目标,根据课程标准设定整体目标;优化学科设计,根据学科特征制定德育要点;进行单元分解,恰当分配德育目标;做好课堂落实,根据课堂内容详略得当安排德育点;注意主次互补,德育课程与理论课程相辅相成;落实系统评价,根据德育的动态性发展特点进行过程性评价。
三是依据两节示范微课,指出德育教学要营造教育情境,在道德情境中传达德育理念;要体现目标导向、教材特点、年龄特征,寻找适切方式;要在体现学科特征的同时自然融入德育要点,润物细无声;要脚踏实地,警惕穿靴戴帽、牵强附会、喷水撒粉、知行分离、随意拔高、泛化无边,为德育而德育是对德育最大的伤害。
四是体验“德育享受”。在德育过程中,要善于激发受教育者学习德性时的愉悦情感,使学生享受德性,真正拥有和主动运用德性;要敏于观察受教育者运用德性时的愉悦情感,帮助学生步出道德困境;要勇于面对受教育者道德生活中的德性失败。同时教育者应不居高,不临下,以身作则,与学生一起成为平等的道德践行者。傅华强院长强调,为义务而义务的道德行为是可敬可赞的,因愉悦而义务的道德行为是可爱可亲的。德育不能止步于可敬可赞,而是应该向可爱可亲迈进。应让德性享受成为德育追求。
傅华强院长强调,德育是教师职业素养的要求,育德是教师个体成长的要求,育德是德育的前提。育德需要先修身,择善而从,博学于文,约之于礼;育德需要专业引领,做好理论方面的理解和建构。最后,傅华强院长根据自身体会,提出了提高德性修养的“六个一百”:100部优秀影片、100首优秀音乐作品、100个生命成长故事、100个教育教学隐喻、100节课堂观察与反思、100个志同道合伙伴。
傅华强院长丰富深刻而又不失幽默风趣的专题报告,赢得了在场所有教师的阵阵掌声。报告提纲挈领,深入浅出,精准把握中学德育的难点、痛点,指出德育实践工作的常见误区,也指明德育发展的前进方向,为中学德育的理论研究别和实践工作提供了机具启发性和建设性意见。
随后,周鹏程校长发表总结讲话。周鹏程校长强调教育培养应将“德”放在首位,立德树人,培养大写的人、顶天立地的人。
周校长指出,学校教育中存在两条德育路径:一是重视德育的载体——班团会、社会实践等的主阵地和班主任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班主任应根据学生在成长不同阶段的心理状况,举办相应主题的班会,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激情。班主任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深远影响,把握学生青春期成长规律,努力做好引路人。好的班主任应能激发学生向上的内驱力,做一个积极向上,回馈社会的好人。二是重视学科育德。学科老师要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分担德育任务,共同将学生培养成为完整的人。
周鹏程校长强调,德育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名校和强校首先应是德育强校。学生德育水平的提高能够提供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内驱力。学校教育要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切记过于关注分数,将教育异化。周鹏程校长的讲话生动贴切,为学校教育的德育开展指出两条明确路径。
通过本次德育论坛,我校教师团队明确了德育根本任务,学习了德育实施方略,确定了德育发展目标,坚定了“立德树人”的决心与信念,也鼓励每一位教育者为华师一附中成为德育强校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 上一篇:“歌舞弦动,向美而行”——我校博雅美育节之文艺节目展演圆满…[ 05-25 ]
- 下一篇:关爱生命 “救”在身边——我校开展教工红十字应急救护技能取…[ 05-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