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 媒体看华一 >> 正文内容

《楚天都市报》:华师一附中:让关键能力成学生DNA

作者: 编辑: 来源: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29日 点击数:


极目新闻记者 肖杨

通讯员 孙梦嘉

海报制作 陈敏

今年四月,华中师大一附中学生张志成入选第63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中国国家队,学生李炆泽入选第54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国家队。

张志成

李炆泽

而不久前,该校高三学子熊家锐同学发现一颗小行星的新闻被全网刷屏,新华社、央视、《人民日报》等国家级媒体纷纷追踪报道……

为何华师一附中学子这么牛?答案是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该校以“建未来学校、办智慧教育、育创新人才”的理念为引领,以“学生关键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学生强健身心和卓越品格培养”为抓手,培养创新拔尖人才。

竞赛高考捷报频传

校长周鹏程表示,一所学校的特色体现在人才培养上,而人才培养重在能力建设。

该校新高考首战告捷,成绩斐然。学校历史类龚乾秋同学以692分勇夺武汉市第一名、湖北省第二名。物理类王煜焜、刘子孺、刘子张同学697分,并列武汉市第二名。物理类640-690分各高分段占比皆为全省第一。

学科竞赛方面,同样位列全国前茅。2021年五大学科奥赛共有13人次入选国家集训队并获得清华北大保送资格。其中夏语兴同学荣获第62届国际数学奥赛金牌,马英豪同学荣获第51届国际物理奥赛金牌。熊家锐同学入选2021年国际天文奥赛国家集训队。

夏语兴、马英豪载誉归来

学校创新人才大中一体化培养成果丰硕。该校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创班复试成绩全国前15名中占5人。王诺依、肖美萱等9人被牛津大学等国际名校录取。学校与华中科技大学联合创建拔尖人才培养“一体化建设试验区”,被授牌清华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大学中学衔接培养试点基地。据悉,2021届毕业生59人进入清华北大,近五年来,诞生了6位省市状元。

五育并举培养品格

“步入校园,扑入视野的是‘华’字雕塑,以‘1’为中心的布局,象征着永争第一的精神,中心对称的结构,代表了全面发展的理念……”去年“阳光义卖”活动期间,学子们自制了一本2022年特色周历《华章》,以上正是该校学子的深切感慨。

学子们记录了对校园生活的热爱,“华师一是读书人的兰亭会”“每周的独立作业将学科思维架构出来”“夜跑一圈211,两圈985,三圈清华北大……”这背后是学校丰富多彩的立体课程体系。学校开设了公民素养类、学术拓展类、体艺特长类、实践创新类、高新科技类、大学先修类、国际视野类等课程。具体如每周二、周三的学科和生活选修课(114门,如烹饪、汽车驾驶、人工智能等);定期的光谷课程、博士讲坛、院士课程等;还有定制化的高校文化周(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

机器人AI课程

同济大学校园文化周

周鹏程认为,“双减”政策下,学校更应坚持素质教育,以五育并举、五育融合的理念承担起培养学生的责任。学校重视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赋予学生受用终身的关键能力。该校成为众多知名高校的“优质生源基地”。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武汉市有博士教师70余人,其中华师一附中就占了三分之一,是武汉拥有博士老师最多的学校,校长周鹏程也是博士生导师。副校长宋涛介绍,学校加大了对顶尖人才的引进力度,“他们了解学科前沿知识,对于拔尖人才培养有示范作用。”

华师一附中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合理,特级教师、湖北省名师、市区学科骨干、学科带头人、市区优秀青年教师兢兢业业,新引进的高学历才俊奋发有为。

周鹏程校长提出,学校要认真研究学科教学,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建构知识网络,提高课堂教学的投入产出比。同时,站在学科之上,带领学生研究学科核心素养。对老师来说,就是要把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教给学生,把知识迁移、能力互补的方法教给学生,把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教给学生……

作为武汉市首批普通高中领航试点学校,华师一附中立德树人初心不改,昂扬行进在“创世界一流中学”的征途上。


链接:

https://ctdsbepaper.hubeidaily.net/pc/content/202204/29/content_166475.html

http://jmwap.ctdsb.net/jmythshare/#/news_detail?contentType=5&contentId=1405583&cId=0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