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 家长学校 >> 正文内容

可以分享的教育秘密 ——走近和走进孩子的世界

作者:黄敏 (华中师大一附中 ) 编辑:党宇飞 王丽 来源:家校联盟 发布时间:2020年01月09日 点击数:

    【编者按:202018日晚华中师大一附中家长学校大讲堂第48期,华师一附中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语文骨干教师黄敏老师,在1号报告厅为500多位家长做了一场《可以分享的教育秘密——走近和走进孩子的世界》的讲座,讲座结合家庭教育四个方面问题交流见解和方法——语言鲜活、妙语连珠、精彩纷呈,饱含教育哲理、智慧和方法。会后多位家长盛赞黄老师的讲座指点迷津,受益匪浅,希望阅读黄老师讲座的文章加深领悟。这里把黄敏老师在家长学校讲座的整理文稿发表,供更多家长学习参考】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大家晚上好!

欢迎大家再一次来到华中师大一附中的家长学校大讲堂。

今天是2020年元月8日,我们的讲座是第48期,特别吉利的数字,我非常高兴、非常荣幸能够有机会和新老朋友、和大家相聚在这里。48这个数字,大概是从2017年到2019年近三年来的家长学校大讲堂的次数。事实上,华师一附中家长学校的传统由来已久。2014年我主讲过一次家长学校讲堂,那时候我们讲座的地点在学校的四号报告厅,记得当时我讲的题目是在《在坚守与创新中臻于教育的完美》,当时的四号报告厅也是挤满了人,家长们对子女教育的关心关注让我记忆犹新。





 实际上,这是一个各种资讯特别富余的时代,大家并不缺少各种教育理论的指导和各类教育经验的获得;实际上,这是一个大部分人都很无助但又很容易自以为是、刚愎自用的时代,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虚怀若谷,善于学习,兼容并蓄;实际上,这还是一个信息爆炸,到处充斥着各种声音,各种观点的时代,但俯拾皆是的知识、理论,让知识与观点贬值,语言的泛滥又使得语言变得更加苍白无力。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或主动或被动地倾听与灌输,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探讨交流,但,除了喧嚣与嘈杂,于事无补。所以很多人会厌倦,会否定,这让人很矛盾,一方面徒劳无功地在听、在说,一方面又本能地很难相信、甚至不再相信。

我作为语文老师,是一个基本上以说话和写文章为业的人。也曾乐于说,热衷探讨,也曾对思考的准确、深刻、独特,对表达的精准、清晰、巧妙,对倾听者是否从我的观点中受到启迪、获得帮助有极致的追求,并乐此不疲。而现在,我更愿意保持一种理性的观察与思考,更愿意在大多数时候保持一种更有意义、更有力量的沉默。

那就是:有选择地听,不急于说。

因为语言具有模糊性,它的本质是不精准;因为语言具有修饰性,只要一说出口就在一定程度上远离了客观的真实。越是好的表达,这两个特点越是鲜明突出。对于演说者,讲得再好,仅仅是一种思考与表达的漂亮,于倾听者具有一定的欣赏性,大部分时候止于耳朵的愉悦,愉悦于它的思想性文学性艺术性,对教育的实际帮助不大;对于倾听者,其实,你听到的很多时候是假的,是有选择性的,是被修饰过的,是变形了的。我的体会是,不要随便相信耳朵,多相信和依赖自己的眼睛看到的,心灵感受到的,这两者是得出理性的思考、判断与抉择的前提。

周围环境的安静和个人内心的沉静对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有序开展,对我们的理性冷静,对我们的有主见、有自我、不受他人左右、不被负面因素干扰,对我们更顺畅地抵达目标,对我们自我幸福感的提升均有重要意义。

一言以蔽之,在教育过程中,理论固然很重要,经验固然很宝贵,鸡汤有时候确实也可以慰藉一下我们焦虑的心,但更多地时候,我们更要回到现实,回到真实,回到事实;我们更要关注事实,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更要有属于自己的独立的思考与判断,不屈从于权威,不被环境、潮流与他人所左右,尊重事实,科学决策,做自己。

能够勇敢地、智慧地做自己,是一件特别了不起的事情,这样的人,不仅能够更快更轻松地走向成功,而且更容易拥有幸福。六年小学、三年初中,三年高中,十二年的求学历程,能够拉着孩子的手顺利跑到终点,还幸福满满的人,一定是,在这一艰苦卓绝的过程中,勇敢且智慧地做了自己的人。陪伴与教育孩子的历程,有自我,勇敢独立、坚强理性特别重要。

为什么这么说,根本原因是:人生不是赛场!我们每人个人的生命历程,每个家庭的幸福完全可以实现各美其美。

在准备这个讲座的时候,党特曾建议我说:黄老师,我看了你的提纲,能不能把讲座题目改成可以分享的教育秘诀,这样更吸引眼球。我说服了党特,没有改。因为,我并没有任何的秘诀分享给大家,我不是专家,也谈不出什么高深的理论,但我是一个一线的老师,我有最真实的第一手的资料,有我认真的观察,用心的感知,以及常年累积的观察与思考带来的某一刻的顿悟。

我们常常说,信息时代,数据为王,我看到的,听到的,联系到的,反思到的,就是最宝贵的数据。所以,与其说分享秘密,不如说分享一些事实,大家不知道的事实,大家虽知道但不愿意相信、不愿意承认的事实,大家曲解了误解了的事实,大家还没有想象到的事实。   所以,这次讲座,并没有打算表达任何观点,只想分享一些事实,我们一起来共同探讨,每个人得出属于自己的答案。

如果有时间,整理一下我们通过不同渠道、不同媒介了解到的各种咨讯与观点,方法与策略,是不是有很多的相似?

是不是很多的至理已经成为我们耳边的老生常谈,早已引不起我们太大的兴趣,更谈不上振聋发聩?

是不是我们什么都知道,但很多时候,我们还是什么都做不好?

可能我们只是听说了,但没有听懂;知道了,却没有领悟;可能我们真的懂了,但回到实践当中,没有做到知行合一;还可能,我们本身就很固执,一边聆听着,一边对抗者、反驳着,过于功利,缺少相信,封闭的心门没有开放的姿态,理想的教育状态就不会到来

事实上,善于学习者,倾听时一定在思考,是联系自己的经历、实践和自己的实际情况的认真思考。

道理永远是陈旧的,至理往往披着最朴素的外衣。

当我们对最朴素、往往又是最深刻的道理感到审美疲劳,已经感受不到寻常普通背后的深奥伟大时,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提醒自己做一件事件,那就是:回归常识。

因为走得太远,我们忘了当初为何出发;因为我们知道了太多,却忽视或者忘记了最简单的常识。我们不断地在寻找捷径,在寻求更高妙的教育智慧与艺术,可是我们却做不到常识。

以什么为题,并没有那么重要,主要还是想说一些真话,给予大家一些真实。最重要的是我希望和大家一起,回到事实,回到常识。这是本次讲座我对自己的要求。

关于事实与常识。

事实是什么,事实是:校园里的孩子生活在各种关系之中,走近与走进孩子的世界,我们最重要的是了解孩子处于一种怎样的关系当中,并协助他拥有更加和谐的各种关系。父母,家庭;学校、同学、老师;学习、运动、娱乐;梦想、现实、开心、烦恼。这一切的一切,可以用一个词看来概括,他的世界最主要的东西就是各种关系或者说,各种矛盾。

在所有的关系中,有两类关系非常重要,一是和同学的关系,二是和老师的关系。哈佛学者研究表明:决定一个人是否成功和生活是否幸福的关键不在于财富的多少,地位的高低,自由度的大小,而在于是否拥有各种和谐的关系。

今天先重点谈谈师生关系。




一、认识我们自己,明确我们的需求

关于师生关系,我想从一句大家都知道的名言说起,这句话就是铭刻在希腊圣城德尔斐神殿上的著名箴言——“认识你自己!

希腊和后来的哲学家经常拿来引用,用来规劝世人。人要有自知之明,苏格拉底领会了的箴言的真谛,他认识到自己的结果是知道自己一无所知,为此受到了德尔斐神谕的最高赞扬,被称作全希腊最智慧的人。认识自己,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这个自己,包括我们和我们的孩子。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人可现出智慧,而自知更显神志清明,并因这种通透的明澈,不易受人蒙蔽,并不易自蔽而蔽人。

认识自己,一方面在于了解到自己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认识到自己独特的禀赋和价值,这是自信的源泉,以此为基础,才能实现自我,真正成为自己。另一方面,认识自己,自知,更多地并不是知道自己的优点,它更多地指向对自己的短处和不足的认知,并且不是那种自然的短处,而是那种后天没有获得的不具备的德行,没有养成的意志品质。

认识自己,让人拥有自信,只有自信,我们才能在教育之路上,无论是一帆风顺,还是遇到困难坎坷,都能保持一种笃定,也许偶尔会跑得慢一点,但绝不后退,也终能抵达。但是,请大家记住,自信更多地时候更适合放在内心,他是用来给自己鼓劲、给自己力量的。比自信更重要的,是自知,自知带来的是谦逊。因为即使你再优秀,永远有比你更优秀的;即使你再优秀,你也不可能完美无缺,一定在某一些方面存在不足。

是金子总会发光,优秀是藏不住的,它总会在某个时刻不经意的展现出来,让人惊喜地发现,猝不及防地感受到你的出类拔萃,如果你急于表达对自我的赞许,这份杰出带给人的认可与欣赏会在一定程度上打折扣。

恰恰相反,关于缺点与不足,一定要找机会主动坦承。我非常鼓励家长能够多找机会和老师多进行一些关于孩子的有效的介绍与交流,优点可以少说或不说,缺点要尽早和老师沟通让老师了解。优点老师会发现,更多的时候,老师会更加客观中肯;而缺点,极其具有隐蔽性和欺骗性,极有可能,三年毕业了,老师也没有发现。又谈何帮助改进,促成孩子的成长进步呢?

反面的例子还是存在的。有家长非常清楚地知道孩子的问题,隐瞒不说的,他没有想过要和老师形成合力,帮助孩子,这种家长把老师想象成了他的对立面;有根本没有认真观察和了解孩子的现状,不了解问题的,等到问题出现了,他会很吃惊地对老师说,怎么会变成这样的,以前不是这样的啊,这是本能地推脱责任,但家长的教育职责无法推脱;有永远只看到孩子身上的一点优点就怡然自得、自以为是,对缺点自动选择掩耳盗铃、视而不见、自欺欺人的;有只能听表扬,听不得批评,仿佛指出孩子的问题就是指出家长的问题,宁愿听好听的假话,不愿听逆耳的忠言,他把自己的面子看得最重要,并且不愿直面真实;有老师已经发现问题,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主动跟家长提出问题,家长大手一挥,一笑置之,轻描淡写,举重若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他过于自信,觉得这是小问题,是老师小题大做了;还有不为孩子作计深远的考虑,目光比较短浅,只图当下能快速解决问题,不给自己找麻烦,从而为孩子护短的。

和老师坦诚地充分地沟通和交流,是家校合作,促进孩子健康成长进步的基础,也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石。我了解你,我知道你的问题与困难,我知道你的无助与期盼,我能帮助你,我为自己帮到了你而有巨大的成就感,你的进步、你的成绩让我的价值得到了肯定;你因为我的目光、言语和行为,感受到了关注;你因为被关注,而开始对自己有所要求有所期许,你因为得到了有效的帮助而取得了进步,并对老师心生爱、感激与尊重;老师因为你的信任、尊重与感恩而更加充满教育的热诚。

这就是师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的全过程。它是一个良性的循环,也是我们的生命中日积月累,历久弥新的宝贵情感。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能让师生之间形成如此教学互长的美好关系,需要可遇而不可求的契机,我们称之为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但更多地时候,还是需要我们自己去想办法,用我们的真诚、信任与智慧去主动构建。

如果您真的想帮助自己的孩子,那么就帮助他、协助他喜欢上他的老师,信任并尊重他的老师,感恩他的老师吧。这是对孩子最大的帮助。最忌讳的是孩子和家长一起在家里片面地数落老师的不是,这种行为不仅愚蠢,而且对孩子的伤害最深。

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孩子最在乎的就是老师。没有例外。因为,我们的文化传统,老师的认可是最至高无上的。没有哪一个孩子不渴望被承认、被欣赏;没有哪一个孩子不渴望被关注、被关心、被关爱。有些表面上看起来的满不在乎,其实是一种对极其渴望的掩饰与被忽视之后的自我保护。

除了对我们和我们的孩子有明确中肯的自我认知之外,我们还要明确自我的需求,我们必须非常具体准确地知道,我渴望得到哪些帮助,需要对方以怎样的方式帮助我,我期望实现的具体目标是什么,在这一过程中,对方的意义何在。。

有的孩子需要鼓励,有的孩子需要鞭策,有的孩子需要注入力量,有的孩子需要让他淡定下来,有的需要学习上的帮扶,有的需要的心理上疏导,有的需要给他提供机会和舞台,有的还需要不断锻炼他的胆量和勇气,有的要让他学会细心,有的要教他不要太偏执太钻牛角尖,有的需要在他哭诉发泄的时候成为他的倾听者,任由他恣意释放,有的要引导他学会自我调节、学会隐忍与坚持,等等。

老师固然会有属于自己的发现,家长也可以明确说出自己的诉求。有两种家长的态度,一是,从不见老师,完全缺乏沟通;二是,每次来找老师,目的并不明确,一来就问,孩子最近怎么样?这个问题太大,让老师不知从哪里回答。

正确的做法是:家长一定要对孩子有深入细致的观察和认知,有自己的判断和结论,然后带着这些和老师交流,可以多次,每次解决不同的问题,有针对性且高效。最了解孩子的绝不是老师,一定是家长。

有的家长担心老师拒绝交流,有的家长害怕给老师添麻烦,有的家长认为老师不好沟通,有的家长爱面子,不愿主动联系老师,这都是不够自信的表现。您完全可以大大方方地和老师坦诚相见、肝胆相照。真诚磊落,无论是对于家长,还是老师,都是很重要的品质。

有的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什么都能做好,懂事守纪,永远不会犯错,根本不用和老师交流任何事情;有的家长觉得孩子的成绩已经够优秀了,会听讲,会自学,也没什么需要老师帮助的了,等等,殊不知,您错过了很多发现与被发现的宝贵契机,再或许,您的孩子本来可以在他原有的基础上成长得更好、进步得更快,是您的狭隘限制了您的想象力、限制了您本来可以有的更高远的目标与追求。

还有的家长会抱怨老师对孩子不够了解和关注,我想问,作为家长,关心孩子的一切的您,怎么会让这样的情况发生的呢?再退一步,就算这种状况出现了,您怎么没有主动采取积极有效的沟通来解决呢?

美国教育家鲍耶尔说,当一个班级的学生数超过三十个人的时候,教师对学生的注意中心,就从对个体的关注转为对班级的控制。这是班级制的特点。

在当今的教育中,最厉害的老师是什么样的?观察和研究一些名师,我们不难发现,他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对学生的心理有很持久的关注。这种所谓的厉害,在于他的专业能力高,不是徒有其表,也不仅仅是靠某些技巧。真正厉害的老师,把教学也建立在对这一个又一个的人的理解的基础之上,而不是首先想到教学计划,并且不以最后的考试要到达某一目的为依归。

事实上,哪怕没有什么教育理念,也不需要什么教育理念,只需要去观察学生,然后用合适的教育去适应所观察到的实际情况,就已经是理想的教育。通过学生的外在表现,我们能观察到他们内在的变化,如果我们能感受到他的内在变化,就很自然地能找到最合适的方法,也不会和学生的心理规律作对。对学生心理状况的观察应该是所有教育行为的基础。

几乎可以这么说,有时候存在对极少数的学生有所放弃,虽然这种放弃也是无奈之举。这时候,是否可以换个思路:我们能不能根据他的智力情况、情感状态、个人特质与特长、他自己关注的某些特别的热情而进行教育教学呢?理论上可行,但实际教育教学中几乎不可能,因为教师不只为极少数几个学生服务,教师必须关注全体。

但是,良好的沟通,和谐的关系,可以帮助老师在更好地驾驭教材的同时,更深刻地理解学生的精神状况,更从容地在课堂上与学生形成知识、情感、生命的多维互动。实现这一伟大的过程,对老师和家长的素养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其实,做一个合格的、优秀的教师,更重要的前提是:真爱这个职业、真爱学生。但,怎样才能始终热爱,怎样才能保持高度的热情,一进教室就成了另外一个人,这句话很诗意,但不真实。实际上,人的生命状态是比较一致的,生活中什么样,教室里就什么样,社会对教师这个职业的内在性要求越来越高,但提供的保障系统又如何呢?孩子是社会的,但更是家长的,家长作为社会最重要的组成,为保障老师的优秀,您又做了什么呢?

刚才说到真爱,真爱真的不容易。真爱需要有文化的渊源,需要有情感系统的支持,还需要有专业的训练。老师的学科素养和学科能力只是他非常重要的能力的一部分,而他对生命的理解力,恰恰是最复杂最困难的。每一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的复杂性,带着自己的文化、智力、情感背景,来到学校,他和各不相同的人组成一个班级。对个体的关注,弥足珍贵,此时,家长和老师的主动交流更显重要。

教育最重要的使命是让每个人都成为最好的自己。个性化的教育和人性化的教育是我们的追求,个性化的教育是指因材施教;人性化的教育核心是:当我们不能认识到孩子的人性时,任何数量的个性化学习都不会填补我们制造的灵魂的黑洞。在这条道路上,家长和老师任重而道远。





二、改变如此简单,为何又如此之难?

很多很容易的改变,比如一个鼓励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目光,一句肯定的话语,作业本上的一句个性化的、针对性很强的评价等等,这些小小的举动,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在瞬间营造一种亲密的、温暖的关系,从而为持续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制造一个好的开端,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却非常难以实现。

与其说是家校之间,不如说是家长和班主任,家长和科任老师之间的关系,没有很好地形成合力,隔膜与误解造成了沟通的不顺畅,有时候,彼此的态度和行为还有些矛盾和对立,最后甚至南辕北辙。

 完美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呢?这是一种我们正常人稍微改变一下自己的思维定势和处事习惯,就完全可以实现的理想。

我们既要把老师当一个普通人看,也要把老师当一个不普通的人看。

之所以要把老师当一个普通人看,是因为老师本来就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只要是人,大都有着相似的情感、情绪和思维方式,一样喜欢真实、真诚,讨厌虚假、虚伪,喜欢被宽容,不愿被苛责,喜欢被喜欢被欣赏被尊重被信任,不喜欢被讨厌被轻视被侮辱被怀疑,有优点,也有不足,老师不是百科全书,老师的能力也是一种有限,他热爱着你所热爱,憎恶着你所憎恶。

有了这个认识做前提,我们就可以很好的理解老师,我们就能做到懂得老师与将心比心;我们就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普通人的老师,一定会感受到来自于你的这份理解与懂得,这份真诚与善意,这份人与人之间,而不是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惺惺相惜,并在他的工作中回报给你最大的热忱与美好。

为什么又要把老师当一个不普通的人看?是因为,老师的职业身份让他不能也不会止于普通。教师这个职业的神圣,让老师在面对学生和他背后的整个家庭的殷殷期许时,总会本能地产生难以抗拒的、莫大的道义责任和神圣担当,它是如此震撼人心,没有犹豫躲闪,并倾力以赴,不辜负之。

这种职业精神可以给予我们非常重要的精神启示。它提醒我们:老师,是在学生的成长和社会上的认可中照见自己生命的光芒。所以,如何激起教师内心潜藏的神圣感,让他以生命的名义,以全部的激情、理性和庄严努力工作!学生、家长和社会责无旁贷。

也许您会问,家长对此可以做什么?答案很简单:欣赏与敬畏。敬畏之心是很宝贵的东西。尤其不要以任何方式随意消解老师这个职业和老师本人的神圣。因为教育需要,因为您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这是一种“礼”,礼,是文明社会的基本特征。

也许您还会问,我孩子的老师没有您说的那么优秀、那么崇高,我嫌弃他都来不及,如何能做的到欣赏和敬畏。我给大家讲一个身边真实的故事,我有一位非常优秀的同事,他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孩子,在我看来,他对人对事要求极高标准极严。可有一次他在指导我们如何和孩子的老师相处时,说了一句话,我一直铭记在心。他说,十几年,对教过自己孩子的每一个老师,他都是打心眼里欣赏、尊敬并感激。难道是他的孩子比别人幸运,遇到的都是名师?我想,更多地应该是源于对自己孩子的爱之深以及教育的智慧吧。

改变如此简单,为何有如此之难?我相信大家都有属于自己的答案。有了理解,懂得,欣赏,敬畏,就有了彼此的真诚和信任。家长相信老师,老师相信家长是相信老师的,家校在彼此的互信中,就能消除隔阂与误解,形成合力,携手共进。因为,我们的目标始终是一致的!




三、巧妙借力,成功获得多方的帮助

巧妙借力,就可以成功获得多方的帮助。

借力于老师,这是最重要的。这种力量最直接、最积极、最具目标性和方向性、最高效、最有力、最稳定、最可靠。这个老师可以是班主任,可以是科任老师,可以是孩子最好学科的科任老师,也可以是孩子最差学科的科任老师,可以是孩子喜欢的老师,也可以是孩子一开始就有成见,关系不好的老师,可以是正在教孩子的老师,也可以是曾经教过他非常了解他的老师。让他成为孩子在学校里的导师。能成为孩子导师的老师,一定会具备家长不具备的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借力于同学。德国中小学最好的六种教育理念之一,就是重视让学生合作,而不是竞争。在合作学习探究,在互助学习,在矛盾碰撞中成长进步。

借力于班级和学校的各类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融入集体,展示特长,找准位置。

借力于考试,阶段性地集中发现问题,查漏补缺。

借力于偶发事件带来的宝贵契机。

借力于校级班规的养成行为规范。

借力于体育运动,砥砺意志品质,释放青春激情。

借力于艺术修养,培养获得幸福生活条件和体验幸福感受的素质。

最后我重点要说的借力孩子自己的学习力,还有最重要的阅读,以此来实现他真正意义的成长与成才。教育及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哈佛学者也说,比勤奋更重要的是学习力,唯有学习力,才能真正提升学习效率,成为学习的主人。

被誉为当代蔡元培的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上学是浪费生命,真正的人才都是自学成才的。这并不是否定学校教育,而是说,能否成才,基本上不取决于名校、名师,不取决于学习条件的优劣,也不取决于家庭是否富有,只取决于自己。具体地说,决定于自己的志趣、理想和执着的精神。

刘道玉先生认为,决定成才有五个最重要因素。

第一,酷爱读书,立学以读书为本。

读书是生命的一部分,自识字就要开始读书,有读书的习惯,任何时候、任何环境都有读书的心境,跨学科地广泛阅读,能享受读书的乐趣。

第二、善于自学,自学是成才的最关键。

人类文明的传承就是从自学开始的,未来大学,必将由现在的课堂讲授在回归到自学的将来。因此,一个没有很强的自学动力和能力的人,是不可能成为杰出人才的。

自学,建立在高度自觉的基础上,有些人有天生的自学能力,而大部分人需要开发和引导。事实上,适合来华师一读书的孩子身上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形成了属于他自己的独特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天才少年刘天宁在大学期间,每学期教科书和教材发下来之后,他快速地自学一遍,然后就是广泛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刊,以累积和构建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结构。

第三、超强的记忆力,是成才的基础。

记忆不是死记硬背,而是科学记忆,记忆力与天资有关,但主要还靠后天培养。正如俄国大文豪高尔基所说,记忆力就如肌肉,越练越强

第四、文理兼修,以博取胜。

第五、悟性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是开启智慧的根本途径。

悟性这个词,我们不陌生。但什么是悟性。它是一种感悟的思维能力。它具有偶发性、跳跃性和创造性的特点。一般来说,它的表现形式有:未卜先知、举一反三、去伪存真、触类旁通和心有灵犀等。类似于灵感,有天赋的因素,也来自热爱思考与善于累积。

不同学生学习优劣的区别,不在于分数之高低,而在于悟性之有无。悟性与知识多寡无关。

人人有潜在悟性,如何开启?古人告诉我们:学必悟,悟而生慧。学习的本质是悟道,悟通天下,悟得智慧。所谓悟道,就是获取隐藏在知识背后的智慧。

因为重在悟,所以它是在无功利、无压力、无恐惧的心境下,通过自学、自问、自疑、自答、自赏、自娱等一连串的顿悟过程而获得的。

这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成才的五个关键因素,也是学习素质论的基本观点。

张释文教授在2017年杭州名师名校长国际论坛大会上发言时谈到了人工智能时代的个性化教育。他说,教育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是学习。我们是无法真正教一个人的,我们能做的,只是陪伴一个人共同学习。

悉达多在他第一次离开乔达摩时说,知识是可以传授的,但智慧不能传授,因为那一切都需要我们自己去寻找去体悟。所以悉达多离开了他,开始了自己的寻找答案之路。

张释文教授认为所有的学习都是自我学习,我们能做的事情就是给孩子构建一个很好地环境,能够让他通过自学而成为一个真正的自己。

大家理解的学校教育其实是训练而不是教育。在硅谷有一句很流行的话,这个时代不再为你知道什么而买单,谷歌知道一切。这正好印证了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想象比知识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是无限的,它可以突破知识的禁锢,不断创新、创造,从而推动时代的发展。

教育的本质是人与人的对谈。因此,最好的教育,就是老师和孩子构建一个学习关系,启发孩子提出更好的问题,然后寻找自己的答案;教育的作用,就是给孩子的学习赋予一个特殊的意义和特殊的成就感。但,这个意义不能仅仅是是否可以考上好的大学,是否将来有好的出路,张教授认为,这不是意义,这是恐吓。我们更多的行为应该基于意义,而不是基于生存,而且每个人的意义都由他自己来决定。

教师消解自己的传统角色,和学生在一个场景里共同成长,这是今日教育应有的样子。

关于教育的规律,张释文教授提出了四个观点。

第一,就是真实生活的需求才是学习的驱动力。

第二,最自然而然的学习方法是试错。

第三,应该尊重直觉在学习中的重要性,等待直觉的浓度累积到一定程度时,等他自己发现需求,而不是及早地给他灌输我们认为的答案。

第四,跟随孩子的节奏,提供及时但不过分的帮助。这样的教育值得复制和总结,和学生一起成为学习者,尽全力帮助他们,而不是让让他们成为我们,因为生命无法后退,也不会在过去停留。





四、一切行为的终极目的何在,过程即结果

一切行为的终极目的何在,教育的终极目的何在?

先让我们了解一下新的人才观的定义和即将到来的新人才评价机制。

新的人才观中对人才的定义的核心是,具备优秀的核心素养。

未来,综合素质评价会以更快速更迅猛的方式进入评价体系。很多材料要预先递交供审核。上海纽约大学录取时评委全是外国人,一个中国人都没有。几千位报考考生的材料放在那里,评委用几个月的时间来寻找报考考生的亮点,选拔他们所需要的人才。

 复旦的自主招生问考生是否会做饭,一个考生把自己做蛋炒饭的流程,把他会做的蛋炒饭的种类津津有味地讲给评委听,获得评委的青睐,因为评委认为能把这样一件小事做好,做得这么认真,这么有热情,这是热爱生活的表现,不是会做多种蛋炒饭有什么了不起,而是积极阳光的心态,这种热情积极认真的素养很可贵。 

还有一个成绩很普通的孩子参加复旦的自主招生面试。复旦的自主招生的面试是五个教授面对一个孩子。这个孩子进去后,教授们问了五个问题,分别是,一碗稀饭在微波炉中加热后拿出来,碗底是凉的还是热的,不会;请你对《红与黑》中的某个人物形象谈谈你的看法;没看过,不看外国小说;那你看着中国小说,你谈谈对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形象的理解,还是不会,五个教授一连问了五个问题,这个孩子一个都不会,这就一下子陷入僵局中了。可是这个孩子在这个时候对五位教授说:你们问的都是你们会的,我问你们一个问题。教授说,可以啊,就是这么一句话,马上打开了僵局,后面的交流就非常顺畅了。面试结束后,孩子感觉一般,过了不久,连他自己也不敢相信,他居然通过了复旦的面试。

这些事例都说明,评价的标准在悄悄发生着改变,我们的学生将面临非常宽广的选择面。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不断的比较中走完了自己的人生,评价本身就应该是多元的。从评价的改变,我们的教育观也应该发生相应的变化。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什么,是高分,是状元,是清北,是600分以上,这些都对,又不完全对。或者我们平时说的都对,做的不一定对。单一的评价早就过时了。无论是从高考评价制度的改革,还是从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多元的评价成为主流,而在多元之中,对学生的评价更多的是从对一个人的根本性的评价出发来考查。未来的评价将分为选拔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两个方面。前者着眼于教育的筛选、选拔功能,后者着眼于教育的发展功能,即着眼于全体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再比如有一所国外名牌大学的考试,没有试卷试题,而是给了一段音乐让考生听,然后要求你根据这段音乐画一幅画,或者根据这段音乐设计一个耳环。将来的中、高考会沿着多元质的方向走,因为人的九种智慧是等质等价的。

卓越教育要求有教无类,人人发展,每个人都能达到他能达到的高度。

在哈佛,大学本科教育的忠旨是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在牛津,大学本科教育的忠旨是培养有教养的公民,这都是着眼于公民教育的人才培养。

今天的时代,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靠几个精英是远远不够的,这是整体主义的教育思潮,即整体的人。教育和学校应该是标准化,统一化,创新拔尖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回归基础教育本来的功能,即人格与人性的培养。基础教育培养的两个重点,首先是人格,其次是学力,学习能力。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说,学校教育是要使每一个学生发现自我,这个过程对一个人来说很重要。

教育是化信息为知识,化知识为智慧,化智慧为德性的过程。

学校教育不是通往上流社会的阶梯,而是通向智慧的道路。成功不能用金钱和权力來衡量,成功更意味着建立愛的关系,增长个人才干,享受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以及与其他生命和地球维系一种有意义的連接。教育是让一个学生学会关心(关爱、关切、关联),这里重点讲的是关爱伦理,讲的是人性化,人情味。学生要学会关心,关爱,关切,关联,关切是指有探究的欲望。人是最高级的探究动物,教育就是张扬探究的欲望。关联是指解读自然,解读人类社会的关系和能力,这是发达国家都知道的新三关,只有这样,才能发展智慧,健全品格。

人们对人才的认识在改变,全世界对人才培养的观念在改变,教育的思想在转型。

全世界的先进教育都换了赛场,我们怎能还在旧的赛道上拼命?

教育是为了民族复兴和学生发展。没有健全的人性,就没有健全的经济和社会,现在是大众教育的时代,而非精英教育的时代。1985年发表的《学习权宣言》专门提出了学习权学习权,即每个人天生就有阅读、写作的权利,提问、深思的权利,想象、创造的权利,读懂自身世界、书写历史的权利,活用教育资源的权利,发展个人及集体力量的权利。保障学习权意味着,我們面对的每一个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体,而且是学习的主权者。这个思想起点很高,这是教育民主的具体体现。

高中,是人的基本素养培养的重要阶段,是真正的基础教育,是人生打基础的阶段,高中阶段兼备国民基础教育和人才预备教育两个方面。

教育和医学一样,只是教育是用课程来完成对人的心智、心理的干预。

    从本质上来讲,教育就是让孩子形成世界观,也就通过教育,让孩子知道,世界是什么。我们每个人的世界观都是通过受教育来实现的。具体地说,教育就是通过学科的思维与眼光认识世界是什么,之所以有不同学科,就是要通过多门学科的学习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认识世界,完善世界观。

北大教授渠敬东认为,教育要不断反思其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他认为,应该是是重回孩子的健康。即学生要刻苦,而不要痛苦。即洛克所说的,健康的心灵寓于健康的身体。也就是是华师一附中周鹏程校长提出的身心健康,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任何的透支都不可能让一个孩子走得更远,哪怕实现了目的,也会留下心理阴影,那不是成功的经验。而一个孩子的持久性、忍耐力、长久保持对一件事情的热爱与忠贞,才是教育需要的。

他需要体力,需要健康的身体。身体的健康、体魄的强健是一切的基础。

他需要健康的心理。心理不健康目前最突出表现是脆弱和孤独。脆弱是指不能面对失败,不能接受批评,不能忍受长时间处于失意状态的考验。而心理健康强大的人,真正的人才,都是要敢于面对失败的,不能在失败中挺过去,你就不是人才。成就居里夫人的,不就是几千次的失败吗?换句话说,她能人别人忍不了的。人当然要聪明,但最根本不的不是聪明,是能够忍受失败的考验,是能够够接受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是勇于承认自己的缺陷。凭什么世界都是你的呢?你不可能按自己的意愿来要求全世界。所以心理健康尤为重要。再说孤独,孤独疏离的人不能聚集周围人的能量,也无法从别人那里获得能量,又如何会成就自我呢?

他需要精神的健康。在华师一,在我们这优秀学子荟萃的名校,这是我们在课堂内外,在教育教学中反复渗透的东西。那就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应该有无我之境,不能当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不能只考虑自己的成功,要对伟大的人和事物有敬畏感,要对以往的历史和传统有敬畏感。那些榜样,那些值得我们尊敬的人物,是引领我们自己的力量。国之栋梁,还要有大无畏的精神和舍我其谁的担当。

令人无奈又无力的是,今天的教育有很强的竞争色彩和功利色彩,个人的教育更是陷入了一种全面的彻底的竞争状态。在无所不在的丛林中,,每个人必须在每一刻胜出,最后才能胜出。其实,每个人在每一刻胜出的时候,已经差不多注定失败了。这就是弗洛伊德讲的,庞大的超我结构使得每个人在竞争中最后的心灵处于一个全面压抑的状态。

这样的学习历程,让人如何保持对知识的纯真兴趣?如何保持对生活的持久热爱?长期经历这个过程,会让人不再感受到知识的神圣。因为获得知识的目的只是为了赢。每时每刻的竞争和焦虑不安的心理会扼杀教育,扼杀未来。

所以要留住孩子们单纯朴素的心,让他们有能力去喜欢他喜欢的事情,去追寻他所敬仰的人。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

一个人真正的成功,在于它能够和世界和解,能够在前辈和后代之间,扩展出连续的生命,而不是在每一次竞争中,得只剩下自己,只剩下疲惫的身体和残破的心灵。

教育是慢的艺术,教育要落实到生命个体的具体情境中,研究学生比研究教学更重要,教师的思维已经开始从教好一节课转向读懂一个人,给予生命切实的人文关怀。全球教育领航者的共识是:人生之路比升学之路更长,更重要。

所以,我们终于必须回到教育最本质最朴素的意义——育人。

国际中小学改革惯例是改革以10年为一个周期,但是无论教育怎么改,方式方法方案体制机制如何变,我想,万变不离其中,那就是教育最本质的功能——促进人的成长,促进人的全面成长和终身发展,使每个人都成为最好的他自己。

这就是我希望传递给大家的真诚与理性的力量。与其说是回到真实与常识,不如说是回归传统,回归尊师重道、尊师重教的传统。这种美好传统风尚的回归,必将让每一个孩子和每一个家庭受益,也必将造福全社会。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也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所有成功与幸福的花儿,当初都浸透了汗水与泪水。新的一年,在陪伴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愿大家继续真诚且执着的付出,也愿大家都有好运的眷顾!

 谢谢大家!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