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 家长学校 >> 正文内容
当青春期撞上更年期——华中科大孙婧博士家长学校大讲堂讲座纪实
2019年12月18日晚,华师一附中“家长学校大讲堂”总第47期在学校1号报告厅开讲,全场座无虚席。主讲嘉宾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硕士生导师、全国教学论专业委员会理事孙婧博士,应邀为在场600多位家长做了题为“当青春期撞上更年期”的精彩讲演,并在会后针对亲子沟通中的具体问题与家长进行深入交流。
一、当代大学生情绪智力欠缺的表现
讲座伊始,孙婧博士指出部分当代大学生情绪智力欠缺,主要表现为:自我管理能力欠缺、人际交往能力和耐挫力缺乏等。这些问题轻则导致学业成绩下降,挂科,无法顺利毕业,重则会走向深渊酿成悲剧。孙老师介绍了2018年教育部颁布《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中有关“严把毕业出口,坚决取消清考”的规定,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一流高校有关本科生的学籍管理办法,以及华科大少数学子本科转专科毕业的事例,指出新时代的本科教育已从“严进宽出”走向“严进严出”。也就是说,进了大学如同进入保险箱的时代一去不返。孙老师认为高中阶段孩子是严格跟着学校和家庭的节奏走的,孩子是风筝,老师和家长是放风筝的人,离地面太近可以多放点线,飞太远了可以往回收。进入大学后,孩子犹如进入太空舱,如果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则会不断摔跤,即便考上一流的大学也有可能被淘汰。孙老师还剖析了网络媒体报道过的极端案例:复旦学子向室友投毒,北大学子弑母、北大女生遭男友精神虐待自杀等,认为案例中的大学生都是高智商、低情商,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耐挫力几乎为零。孙老师指出在某种程度上,情绪智力,也就是情商决定着一个人能否走向成功,而培养此项能力的黄金时期在青春期。
二、青春期心理发展特点
其后,孙老师向家长们介绍了青春期及其心理发展特点。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青春期为13-19岁,是儿童生长发育到成年的过渡时期,是以性成熟为主的一系列生理及心理的突变阶段。这一阶段儿童的身心发展迅速而又不平衡,经历复杂发展而又充满矛盾。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在每一个时期,都有一种需求占主导地位,其他需求处于从属地位,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自我实现需要占据需求的主导地位。孙老师认为青春期的心理发展具有自我意识增强、叛逆、心理的封闭性和开放性并存等三大基本特点。自我意识指个体对自己的各种身心状态的认识、体验和愿望,可分为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叛逆实际上是一种反抗,是在要求人格独立,要求社会地位平等,要求精神和行为自主,反抗的对象主要是父母或有关的控制方,主要表现形式有外显行为上的激烈抵抗,以及将反抗隐于内心,以冷漠相对等两种形式。心理封闭性与开放性并存的具体表现之一是早恋。随即孙老师用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分析了中学生早恋心理形成的原因和案例。
三、青春期亲子关系、冲突及原因
在分析青春期亲子关系、冲突及原因前,孙博士设置了互动环节,心理测试——你是哪种类型的家长?此环节趣味性、诊断性兼具,600多位家长兴致勃勃、踊跃参与测试,会场气氛欢快而热烈。此后孙博士指出青春期是亲子冲突的高发期,突出表现为自我意识发展与父母过度干预之间的矛盾,以及性意识的自然萌生与父母处理方式之间的矛盾。接着孙博士结合自己作为女儿、作为母亲的经历与经验,引用影视剧《小欢喜》、《狗十三》中的桥段对以上两对矛盾进行解释说明。孙博士提出,在亲子冲突中父母也应该认真反思,是不是自己的过于焦虑从而影响了亲子关系?孙博士谈到了近年来的热门话题“中产阶级的教育焦虑”以及“中年危机”,并认为这不仅仅是教育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国内外各权威机构都试图给中产阶级下定义,但尚无定论。而我国所谓的中产阶级的教育焦虑集中表现在“总想赢在起跑线”、“购买学区房”、“热衷培优班”等。中年危机是指中年人群体所面临的经济危机、事业危机、健康危机等。这两座大山容易让步入或即将步入更年期的高中生父母们感到紧张和不安。孙博士劝诫家长情绪可复制可传染,父母们应正视“青春期”与“更年期”,首先调整好心态,用积极乐观的情绪去影响孩子。
四、亲子有效沟通对策与建议
紧接着,孙婧老师给出亲子有效沟通对策与建议:第一,以理解与尊重为前提——亲密有间。家长应换位思考,尊重孩子,从孩子的立场审视问题。如对待早恋问题,家长应珍惜孩子们的感情,和他们一起审视这种感情,共同探讨中学生恋爱值不值,本该学习的时光恋爱该不该等问题,而不应粗暴干预,偷看日记,监听电话等。第二,注意沟通的方式与技巧——借人之口,言吾之思。孙博士分享了自身经历——一本高中英语词典的故事:临近高考,父亲将一本英语词典给她并强调这本词典的重要性,但她不以为然,将词典束之高阁。半个月后补习班英语老师也拿了一本词典,告诉她这本词典基本囊括了高考英语的所有知识点,可以借给她用。当时孙博士又惊又喜,惊是发现这和父亲半个月前给她的词典一模一样,喜是因为获得至宝。而在高考后归还词典时,老师才将实情告知她——其实这本词典就是父亲给她的那本。孙博士的父亲正是假借英语老师之口,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不仅避免了冲突,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以鼓励表扬为主,以批评教育为辅。孙博士介绍了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即通过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使学生取得教师所期望的进步现象。也就是说,教师的期望会传递给被期望的学生并产生鼓励效应,使其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变化。因此在家庭教育中,也因多表扬少批评。
寄语:养育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
最后,孙婧老师寄语家长并与自己共勉:养育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她认为孩子是镜子中的自己,孩子不仅复制了父母的基因,更复制了父母的生活态度、行为方式等等有形和无形的东西。因此养育孩子,不能迷失自我,不应一味帮孩子书写人生,而应当不断提升自我,在言传身教中影响孩子。
讲座结束后,家长们意犹未尽,纷纷围上讲台就家庭教育中的具体问题与孙博士交流探讨。孙婧博士在讲座中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观点鲜明、语言幽默,带给了家长们一场精彩、风趣的视听盛宴与精神大餐,多位家长由衷感叹受益良多。
- 上一篇:与孩子幸福同行,静待花开——聆听华师一附中家长学校夏燕女士…[ 11-29 ]
- 下一篇:可以分享的教育秘密 ——走近和走进孩子的世界[ 0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