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 校友动态 >> 正文内容

校友讲坛(第十一期)观后感(一)

作者:华中师大一附中校友会 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8年05月16日 点击数:

编者按

  华中师大一附中校友会以挖掘优秀校友文化为已任,常年开设“校友讲坛”,希望在校学子在校友榜样的引领下独立思考、感悟人生,从而激发自身潜能,提升自我,收获最大的人生快乐。近期校友会邀请2006王希翀校友返校为高一年级近千名师生开设“校友讲坛(第十一期)”,在校内师生中反响很好,许多学子给我们传来他们用真情实感写出的观后感,现特刊发给各届校友。

 

 

一堂生动的人生哲理课

——记校友王希翀的讲座

 

昨天,王希翀学长,这个 “音乐文学才子”,带着他的经验,饱含着对母校的深情,时隔十二年,再度踏上华师一这片青春的热土,为我们献上了一场精彩而又富有人生哲理的讲堂。               

讲堂并不严肃,王学长用聊天的方式与我们分享他高中以来的经历。随着他的娓娓道来,我仿佛渐渐融入了他的高中时光。他是一个赤诚而又害羞的男孩,那时有一颗火红而又迷惘的心。初入高中,难免有些迷茫,但在老师的鼓励和引导下,他一步步走向自信。失败固然存在,压力固然紧迫,但他勇于挑战,敢于突破自己。“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能看到烟”,透过学长的诚挚的话语,我感受到了他心中的那团火:那是对音乐的热爱,那是对文学的追求。而更让我产生共鸣的是他心底的那抹“华一红”,在华师一附中塑造出的坚韧、积极、努力不懈的人格与素养,成了他日后不断进取的力量。即使前路漫漫,也保有梦想的温度,这正是触动我的地方。成长之路坎坷波折,但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应有一片光亮,那是希望!我们身处华师一这个多元化的环境,更是应当有所追求,而不只是沉迷分数。我们要让自己的青春在高中生涯里绽放出绚丽的光芒!

                                        (作者:高一(6  彭俊植)

 

 

梦想的天空多么湛蓝

            ——记一次校友的讲座

 

王希翀,一个我并不熟悉的名字,在一个初夏的下午,意外的闯进了我按部就班的生活,也许是上帝冥冥之中的安排吧。当一曲终了,他从黑白键上缓缓抬起纤长的手指的时候,我心中有个神圣的声音对自己说,“重拾你的笔吧,是时候让诗意在你心中复活了!”

初见王希翀,虽是在观众席远远观望,但仍可辨出他青春洋溢的容颜,还有那副为青年专有的优美声线。他向我们微微一笑,转身坐在钢琴前。当悠扬动人的旋律在整个大礼堂回荡的时候,我先是有些讶异,接着便将自己的耳朵和心托付给了他,托付给了他描绘出的冰清玉洁,纤尘不染的音乐世界。

他在与我们分享青春故事的时候显得格外亲切。他说,他的老师很赏识他的文学功底与音乐才华,始终鼓励他继续创作。我忽然想起了自己的诗歌创作。高一上学期时,我的室友夸赞我有专业诗人的水平,可我从未将作品投稿到任何一个出版刊物上,连校刊也没有。高一上学期末的考试失利,不仅让我母亲忧心忡忡,也让我心里充满疑惑。“把文学创作先放下,学习才是最重要的”,这是我母亲的话,也是我失落之后的内心独白。

然而,王希翀,他最终抓住了机会,活出了自己的风格,洒脱而自然。我想,也许诗歌创作并不会成为我毕生追求的事业,但是每天写一点,积累起来,也是青春的一个美好回忆吧。

就这样,分享在他的另一首钢琴曲中悄悄走进了尾声。我是多么想住在峡湾之畔,背靠公路,面朝高山大海,沉醉在这仙乐当中,仰望天空。那天空是多么的湛蓝啊,也许那就是梦的颜色。

(作者:高一(6)班  王思成)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记一次最感人的讲座

 

在华师一附中众多次讲座中,我学到过学习的方法,体悟过中西文化差异,感受过英雄的豪情壮志。他们或是威严而尽职的老师,或是须发斑白的教授,或是充满阳刚之气的飞行员。他们无不感染着我,但我总觉得离我有些遥远。而今天,校友王希翀的讲座,却让我感到无比亲切,无比激动。他勾起了我对青春的幻想。

海浪般的掌声中,校友王希翀走到舞台中央,来到了钢琴旁坐定,放下话筒,轻抚琴键,清丽悠扬的旋律立即在礼堂中荡漾。全场肃静,我倾耳静享。此曲婉转柔和,却又不失青春的火热与激情。时缓时急的旋律,恍如对青春中美好岁月的诉说和礼赞。曲终,我不禁热烈鼓掌,为我热爱的钢琴,为我喜爱的旋律,更为这位才华横溢的才子。

之后,王希翀学长便开始讲述他成长的经历。他心怀感激与感动,讲述了与母校的种种过往。他说到了他的班主任及老师如何鼓励他坚持爱好兴趣,并使之成为特长。老师们谆谆教导,循循善诱,爱护学子,敬职敬责的品质,也令我不禁潸然泪下。正如他所言,在这里,我们学习,我们成长,我们成熟。他以幽默的话语传递给我青春的热情和正能量,教会我学会珍惜,引我深思。我不仅想到自己。如今我身在理科实验班,但我仍酷爱历史,酷爱诗词,酷爱音乐,就好像他热爱散文一样。后来他谈到以乐配文,我便更加兴奋,我也常写诗作曲,我们真有相似之处。周日在家闲暇之时,信手拿来一本诗词,再放几首与此诗情画意相配的音乐:钢琴曲,古筝,笛子,古典音乐等。这短短时光,便是一周中是我最美好的享受了。从不曾想真有一天能遇到这样一个“知音”学长,听他一席话,就更激起我为文配诗、为文配乐的兴趣了。

在我心中,他已成为一个传奇。无论何时,他不忘自己的梦想,无论何事,他不负自己的初心。爱其所爱,忠其所正,他有才华,或许不仅仅是才华,是超人的天资。我很羡慕他的人生,那是他自己创作的人生——诗一样的,歌一样的人生啊!

我明白了!我更加坚定了我的梦想。听他的讲座时,我总是想象着一幅画面:我凭借自己努力考上理想大学,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过着自己想要的人生,做自己喜爱的事,出版自己的诗集,为自己诗文作曲,为自己青春歌唱!

终了,他用一首青春之歌结尾。作为一个热爱音乐而又极为感性的人,我又一次热泪盈眶。我为这样的青春而动容!为这样的英俊才子而动容!为这样一位“知音”而动容!奋斗的青春最美丽,谢谢校友王希翀,感动我的时间里真的住过“你”!

(作者:高一(6)班  余奕璇)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