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 来信刊登 >> 正文内容

感恩母校——回忆在华师一附中读书时的点点滴滴

作者:潘 涵(1977届3班校友) 编辑: 来源:华师一校友会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04日 点击数:

 回顾在华师一附中两年多的美好时光(19739~197511月),心中充满了感恩之情,正是在学校的培养,老师们亲切、专业、严谨的教导,科学丰富的知识海洋营养的哺育下,使得我在随后的40多年,寻找到了职岗、家庭生活的准确定位,

 在单位,我被誉为“特别能攻关、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的女强人”,同时我也有一颗亮丽的心灵,尊敬师长、团结同志、热爱家人,善待、礼让身边的人,发生的事,正是这些使我受益匪浅,工作顺利、邻里和睦、家庭幸福。

 今年我退休了,儿子是一名生物学博士,还未满周岁的孙子给我们的家庭带来了无限欢乐。

我在中船重工第七〇一所工作了41年,从一名进所时的打字员,成为一名电磁兼容专业的高级工程师,曾经受命完成了包括航母16舰在内的近20型主战舰船的型号预研、立项、方案设计、技术设计、施工设计、配合建造及交付验收的研究、设计工作;带领我的团队,完成了近百艘舰船的电磁兼容实船性能检测和科研实验,为我国海军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贡献,也为我的亲人、我的家庭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我的儿子享受良好的教育、我的长辈安度晚年提供了充裕的资金保障,为国家、为事业、我家人奉献了青春、汗水和努力。

我没有进过大学的门,离开华师一附中进入701所工作,是刚刚进入高一的第三个月,这就是我的最高学历,明年我将年满60岁,40多年来,无论是作为职岗、社会人还是家庭中的各类角色,我一直牢记着老师们的谆谆教导“爱国、敬业、勤奋、友善”,做一个对国家、对家庭管用、顶用的人。

虽然,离开学校已经整整42年了,学校给予我的文化知识、爱国情怀、道德教育;我在学校上的每一节课,参加的每一项活动,担任的每一份职务都使我受益一生。

19757月.父亲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按照当时的政策,母亲决定让我顶职进入所里工作,9月,年级教导员许老师、学校团委副书记刘老师到我家看望我们,表达了学校的挽留,并对我的能力向母亲作了展望,(虽然,我依然按照母亲的意愿顶职进了701所,成为了一名打字员,没有完成高中学业),那次家访,老师规划的蓝图,成了我日后奋发努力的目标,在单位做好打字员的本职工作之余,自学完成了高中、大专课程,单位又送我去上海交大完成了电磁场理论的专业学习,1985年我顺利通过了工程师的专业理论、英语考试,成为一名电磁兼容专业技术科研工作者,朝着老师们规划的目标奋进,进入21世纪,由于大批高学历人才的进入,没有科班文凭的技术人员,陆续被调整退出了科研一线岗位,而我凭借真本领,不仅坚守在科研一线,而且还破格成为了一名电磁兼容专业高级工程师,担任了产品主任设计师、项目负责人、学科带头人。

记得刚刚进入华师一附中的第一天,班主任李老师就带领我们在学校教室楼旁种了一棵桂花树,并谆谆教导我们,要像这棵桂花树一样,茁壮成长、成才“折桂”,梳理自己的理想、确立学习目标,向着自己的理想目标奋进。

记得初二那年,语文洪楚老师安排我参加学校组织的(自己)作文朗诵比赛,看到高年级的同学和那些在学校赫赫有名的俊才佳丽,我紧张极了,洪老师安慰我、鼓励我,轮到我时,我居然镇定自若,圆满完成,获得了喝彩和奖励,这次活动提升了我的自信心,也因为于此,我铿锵有力、亮丽出彩的朗读被学校相中,选拔为播音员,从而自然而然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使我的自信心和写作能力有了质的进步;

作为班上的班长、作为校团委唯一的初中委员,每天都在与学校的各个部门打交道,为老师分担着部分学生自主管理的责任,不仅锻炼了人际间交往能力、项目策划和管理能力、理清思绪的思维能力、表达清晰简练的口才能力,而且激励自己必须严格要求,以身作则、磨练敢为人先的思想品格和能力。

在华师一附中短短的二年时光,在生命的长河中及其短暂,但对我一生的影响却久久流长,以上的点点滴滴不足我表达对母校的感恩之情,在华师一附中短短的二年多时间的读书经历,为我日后的成长、自食其力,续集的能力、动力和热量,受用一生。

 感谢学校!感谢老师!感谢同学们。

 

 

 

 

潘涵校友参与“辽宁”号航空母舰设计工作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