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 综合信息 >> 正文内容
积极应对新形势 创新管理开好局
2006届高考我们年级取得了辉煌的成绩。问渠哪得清如许?媒体分析:这届有一个能打硬仗、能打胜仗的优秀的团队,这个集体的精神内核就是“与时俱进,规范创新”。2006年秋,我们组建了新高一年级。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年级认真研究,制定新的举措、新的方案,年级工作又有了新的发展。
积极应对新形势
一、新的挑战
2006级高一年级共有学生1500余人,分为30个教学班。其中理科实验班2个,常规普通班22个、国际班6个。
今年的高一新生与上届相比,又有一些新的变化。第一,武汉市城区的学生按位置值录取,位置值与学习能力的相关性较模糊,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我们教学的难度;第二,很多“课改生”的物理、化学较弱;第三,有一些“分配生”的学习成绩较差;第四,这一届的国际班没有专县生,这对国际班学生的整体素质和水平有较大的影响;第五,这一届学生全员在校住读,学生的管理难度进一步加大。
因为班级数量剧增,教师也增加到100人。新进教师培训与整合,新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都是艰巨任务。
总之,新的高一年级,由于班级数量剧增,学生层次多样,生源质量参差不齐,教师队伍扩大。这些变化对学校、对年级以及对教师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二、新的任务
在学校教职工大会上,张真校长提出了新学期的工作总思路:狠抓内涵发展,精求教育质量。王忠副校长提醒要抓住一个关键:加强学科建设,提高队伍素质。在学校发展的方向正确指引下,客观分析本年级管理的新问题,我们确定本年度的工作重心:调整管理模式,落实常规管理,完善导师体制,加强学科建设。
创新管理开好局
“世异则备变”,围绕工作重心,积极应对新的形势,广泛征求意见,民主决策,我们制定了以下几条新举措。
一、调整“方阵条块”管理模式
1、调整管理方案,理顺管理通道
从2003年开始,我年级在全校首创“方阵条块管理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总结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为了方便管理,我们对条块与方阵作了相应的调整,形成一种“双线管理模式”。从内在的管理来安排,把年级工作分为教学工作、学生工作、支部工作、工会工作、宣传工作五大条块进行分块管理;同时,从外在的管理来安排,我们将有30个班级、近1600名学生的年级分为四个“方阵”,每方阵6—8个班级,并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管理机构,明确方阵负责人的“责、权、利”,进行统一管理。
“方阵条块管理”模式是为了适应规模发展下的年级组新情况,按照系统论、控制论观点进行的一项管理探索。在这种管理模式的激励下,各个部门的管理工作变得更加灵活、更加积极。各个方阵和班级,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从而形成了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可喜局面。比如,在军训、早操和自习等日常管理中,这种模式就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分析其中的原因,方阵条块管理模式,能使年级管理程序清晰化,责权明朗化,而且在年级教育教学的运行系统中物质、能量、信息的传递、交换与处理更快捷更高效。
2、成功完成新生军训任务
为了提升这届学生总体素质,在学校的统一组织下,我们决定改变军训形式,提高军训质量。首次走出校园,在郊外的部队基地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军训活动。这在华师一附中还是首次。此时正值酷暑炎天,每天气温都在38℃以上。部队营房条件差,学生很不适应。没有降温设备,蚊虫成群,卫生条件很差,但军训任务必须完成。环境艰苦,学生人多,工作繁重,如何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首先年级运用“方阵条块”管理模式,细化军训工作,建构竞争团队,军训活动紧张有序地进行。其次得力于班主任和其它工作人员的吃苦耐劳以及对学生细心的呵护。
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不仅圆满完成了军训任务,而且在第三届高级中学、普通中专学生军训会操比赛中,我年级组织的代表队获一等奖。 这是我校参加此项比赛以来获得的最好成绩。此次活动还被评为华中师大一附中2006年度校园十大新闻事件之一。
通过军训,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热情与集体荣誉感,增强了国防意识和组织纪律性,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同学们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军事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许多同学改掉了一些懒散作风和不良习惯,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这些都为进入高中的学习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落实常规管理
1、落实“量化管理条例”,狠抓学生习惯养成
本年度年级以“量化管理条例”为评分标准,进行了20余次流动红旗评比活动,各班积极参与,争创先进集体。高一(30)班被评为武昌区先进班集体;高一(26)班被评为华师大先进团支部;高一(1)班、(9)班被评为武昌区先进团支部。还有很多班级被评为学校先进团支部、先进班集体;有多名学生分别被评为武汉市、武昌区、华师大以及华师一附中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多名班主任被评为先进班主任。
养成教育常抓不懈。学生早操坚持了一年,从没中断。班主任积极配合生活老师管理学生寝室,对生活习惯差的学生严格管理,采用跟踪式的说服教育。因此一年来,高一学生无论是学习习惯,还是生活习惯,乃至心理素质,都有所好转。
2、强化德育工作研究,引导学生自我教育
全年级班主任积极参加“华师一附中学生阶段特征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课题研究。这项课题是一个有现实意义的德育研究课题。注重实效,分阶段落实;针对性强,不同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教育对策;运用学生“同伙互助”“自我反思”等心理特点,沿着“他律”-“自律”-“自育”的发展轨迹,促使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
这项课题研究既贯彻了学校“以人为本,发展为先”的办学理念,又提升了教师自身素质,提高了班主任管理水平。把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上升到了理性研究,研究成果反过来又指导德育工作实践。
高一(22)班班主任尚红年老师根据学生的好奇心,建议创办“时事热点栏”(新闻窗口),让学生明辨是非,洞幽烛微,也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学习。学生积极响应,该专栏每期内容都是国内外大事,专栏两边有一副对联“观云观雾观时事热点,看是看非看进步青年”。
高一(26)班班主任李青老师诱发学生的善良、乐于助人的本性,倡议全班同学把用废品换来的 500元钱,圆了一名贫困孩子的喝奶梦。
高一(5)班班主任肖普森老师运用学生“自我反思”的心理特点,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学生互助合作,编辑班级成长资料并在教室走廊里展出。
以上略举几例,其实全年级班主任在德育工作方面都有一套。有的老师成绩显著,例如何国民老师、肖普森老师作为高一代表在学校班主任例会上作经验交流。
3、增设“副班主任”,实施“三级”值班制
教师在提升专业学科教学水平的同时,还须具备德育教育工作能力。高一年级积极落实学校的要求,率先在每个班设立副班主任,一方面让一部分教师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使班级管理工作做得更细致、更全面;另一方面让教师拜师学艺,学习班级管理方法,在实践中积累班级管理经验,提高德育教育工作能力。班主任定时间定场地对班级管理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专题研讨备课,比如全体班主任到江夏区集中研讨德育工作。增设“副班主任”,实行班主任定期集体备课,有效地实施“三级”值班制度,快速形成良好的班风、级风。
4、加强考风建设,促进学风好转
高一年级共举行五次大型考试,管理力度逐渐加大,各个考务环节精心设计和管理,考风明显好转。
①加强考风考纪教育。考前做好考风考纪宣传教育工作。
②营造遵规守纪的氛围。考前打出横幅标语,利用广播宣传考试规则和处罚条例。
③命制难度适宜的试题。每套试卷的难度把握得好,学生成绩没有因试卷难度问题大起大落。
④改进监考工作方式。除了教师监考,还有其它监考方式。试卷印制分A、B卷。有效遏制手机作弊现象。
⑤做好考试分析评估工作。充分利用考试质量分析表,让学生明白考试的真正作用和意义,正确对待考试。
5、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增强全体教师凝聚力
①高一年级党支部举办了“喜迎十七大,江城看变化”特色党日活动。此次活动,党员教师感受到社会发展的脉搏,关注社会,关注学校,关注学生。
②高一年级成功举办古门山风景区的观光活动。积极参加学校举行的2007年庆元旦游艺活动和羽毛球、排球比赛。工会组织这些活动,既活跃教师身心,又增强教师凝聚力。
6、继续发挥宣传优势,宣传工作及时有效
两次全年级家长会,完成特定任务;网络、报刊、电视等媒体多次新闻报道。这些宣传活动客观真实地反映我们年级各方面的信息与活动,一方面让年级工作清晰化,积极导向和激励,另一方面让学生、家长、社会更好的认识我们年级,认识华师一。
三、完善导师体制
1、导师制实行课题化研究
“导师制”隆重推出是在2003年,经过三年的探索,年级制定了《导师制实施办法》,使“导师制”规范化,制度化。现在年级将“导师制”申报为《高中学生导师制实验研究》校级科研课题。全年级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找到自己满意的导师。“导师制”不仅仅是班级制的补充,而且是一种与班级制双轨并行的新机制。“导师制”不断深入地研究,它将教育与年级管理结合起来,既突出了年级管理的宏观调控,又让教育教学微观渗透。对于学生来说,“导师制”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与个性化需要,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教师来说,“导师制”努力探索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角色的重构。这种双轨并行的新机制,使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更加和谐。这种人性化、科学化管理制度,使教育教学一体化,提高管理效率,达到了实施更充分更全面的优质教育的目的。
2、导师制得到充分肯定
“我的导师”(或“我的老师”)学生征文比赛圆满完成,《大气与沉稳》《老师的个性指数》《毛毛虫对蝴蝶的情怀》等文章获一等奖,学生的作文展示了“导师制”的初步成果。
此次征文评选的标准主要是文章的思想性。从征文内容来看,老师的教育,付出的爱得到了回报。学生用朴实的语言,生动的事例,表达了对他的导师真诚谢意,感谢老师耐心地为他解开心里疙瘩,用爱心燃起他们心中的希望。他们有了信心,有了动力,轻松地踏上求学之路。
四、加强学科建设
1、举办学科建设研讨会,教师团结奋进
今年三月中旬,高一年级举办学科建设研讨会。高一年级全体教师积极参加,发掘备课组优质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和课程资源;研究讨论本备课组发展的目标和方向;确定备课组教学实施方案。此次活动举办非常成功,每个教师都意识到积极参与备课组建设的重要性:备课组是每个教师成长和展示的舞台,积极参加备课组建设能够让自己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在此次活动中,教师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得以集中体现,特别是新引进的教师,他们很快融入高一年级这个温馨向上的集体,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2、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活动丰富多彩
以素质教育为目的,开设种类齐全的选修课,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比赛活动。
本年度开设了选修课学科类27种,活动类24种。各学科已成功举办的各级各类比赛、竞赛活动。比如:武汉市语文知识竞赛活动,楚材作文竞赛活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科完成各级竞赛活动。高一年级国际部举办汉字书写规范化硬笔书法比赛,举行多项围绕英语学习的特色活动,比如英语海报展。特别是全校第十八届学生艺术节及第一届信息科技节比赛,在这次活动中,从开幕到闭幕,我年级学生都始终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参加,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理科实验班学生斗志昂扬,发展态势良好,例如盛开同学获数学协作体学校学生竞赛第一名。
3、教学与科研双管齐下,开创学科建设新局面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规范教学程序,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教师讲课比赛”,“多媒体课件比赛”,“新教师汇报课”等活动陆续举行。这些比赛,目的明确、参与面广、质量好,影响大。例如周函老师获全国物理课比赛一等奖。教师展示了教学风采,教学技能更加精湛,学科建设逐步深入。
高一年级教师积极申报、参与课题研究,华中师大一附中“十一五”教育科研课题开题报告会上,公布的科研课题,我们年级占全校多数。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高一年级举办 “唐风宋韵”诗歌朗诵会和“Teens杯校园英语戏剧大赛”。这两次活动分别由高一年级语文组和英语组主办,两个备课组的老师积极参与,出谋策划,运用新课改的教学理念精心设计,所以效果明显。“唐风宋韵”诗歌朗诵会又是我校省级课题——“古唐宋诗词赏读”课题研究组举办的活动之一,本次活动的成功也得力于语文备课组的课题研究新成果。通过开展这些活动,备课组教研气氛更加浓厚,学科建设积极主动,开创了新课程改革的新局面。
4、确立文理分科原则,分班工作顺利完成
历年来文理分科耗时长,学生选择反复无常,经常换班。针对这种情况,年级确立文理分科的原则:首先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特长、潜力自愿选择文理科,然后依据学科成绩认真填写分科的量化评估表,最后年级统筹安排。由于年级精心设计,克服重重困难,文理分科进展顺利。文科生源质量较之以前有明显提高,教师配备也合理。
学生分流后,拆班主要依据班级成绩和寝室得分进行,客观可靠,因此拆班和班级调整快速完成。
万事开头难。面对新的形势,我们高一年级,这个优秀团队,以饱满热情、顽强斗志,汇聚集体的智慧,积极应对,大胆创新,为年级工作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
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让我们扬起自信风帆,乘风破浪,开创新的天地。
(执笔人:殷希群 杨毅)
2007年8月
- 上一篇:我年级开学迅速进入正轨[ 09-05 ]
- 下一篇:“导师”向高中生走来[ 1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