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 校园新闻 >> 正文内容

荆楚网:华中师大一附中理科实验班学子与规划专家“共筑武汉梦”

作者: 编辑: 来源:荆楚网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17日 点击数:

 

    (记者 陈敏通讯员 王丽、范莉)作为武汉的学子,我们对大武汉的历史、未来的发展了解多少?我们总是抱怨武汉的交通,我们是否了解武汉的城市规划建设呢?作为武汉的一份子,我们能为武汉做点什么?这些问题,既是武汉人共同关心的问题,也让华中师大一附中的学子们为之“牵肠挂肚”。416日下午,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一(28)班(理科实验班)班主任范莉率该班全体师生来到位于武汉市民之家的武汉规划展示馆参观学习,与规划专家一起对话武汉的城市规划问题。

    作为武汉市民之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汉规划展示馆全面展示武汉城市建设的历史、现在和未来,全馆总建筑面积22430平方米,布展面积约17000平方米,共5层(另含2个夹层),18个展区。华师一附中高一(28)班的师生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先后参观了历史武汉、宜居武汉、智慧武汉、畅达交通、实力武汉、总规模型厅、历轮总体规划、“两型”社会建设、东湖自主创新示范区、幸福城市体验区、国土规划管理等展区。通过参观、观看影片以及讲解员的讲解,师生们对武汉的区位优势、文化魅力、地方特色有了新的认识。武汉规划展示馆在展陈设计、科技集成、艺术内涵、人文特色等方面所进行的创新,给大家留下的深刻印象。这里先进的自动导览系统、手机导览系统、规划查询系统等所体现出的“智慧展馆”理念,让大家赞不绝口。

 

  随后,武汉市规划编制研究和展示中心策划部部长黄玮博士在一楼书吧为大家举办了题为《人文视域的武汉城市空间与功能演变》的讲座。这位有着留美留英的深厚学术背景的海归博士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高一(28)班的师生们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武汉名字由来”、“武汉近代辉煌历史轨迹”、“武汉2049目标和愿景”等问题。在互动问答环节,黄河同学指出在武汉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未能很好地保护历史遗迹的弊端”;而围绕着“大武汉的发展是否真的能很好地带动区域的协调发展”、“中国的公众和市民如何更好地参与到城市规划编制的工作中来”的问题,周心语同学直陈心中的困惑。

 

    黄玮博士夸奖华师一附中的同学们“有规划的思维”、“提问很专业”。她认为,规划具有前瞻性,在目前,中国城市规划编制过程中公众的参与形式较为有限,这与西方盛行的以专业知识、技术来辅助公众达成共识是有很大的差异的。黄玮说,今天的活动,就是一次对规划知识的普及和交流,作为规划师,将更多地面向公众、面向社区。

作为理科实验班高一(28)班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范莉老师告诉记者,来到武汉市民之家举办这次活动,主要是为了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城市主人翁的意识,“共筑武汉梦”。为此,该班的方牡丹、鲁志祥、赵国勇、黄发享4位学科竞赛金牌教练和英语老师熊效华也一同前来。范莉说,今后也将努力尝试更多的办法,以更好地提升理科实验班优秀学子的各项关键能力。

 

 

 

 

附学生习作

我的“大武汉”信仰

华师一附中高一(28)班 周心语     指导教师:范莉

一直认为,一个对城市没有深入了解、没有长久渊源的人,绝不会有对它发自内心深处的、来自灵魂的热爱,不会有对它未来规划前景的美好憧憬!

谈规划,离不开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理解。拿汉口租界区来说,这些年,时常有人谈保护历史建筑如何重要,表面看起来“痛心疾首”,却往往是口头上的“不痛不痒”。其实,有多少人真正与它们长久相处过并愿意用镜头记录下它们颇有韵致的姿态,有多少人倾注了时间地毯式搜索般地与这些古老的建筑对话交流,又有多少人留意租界风貌区规划的每一步新动作呢?“知道兰陵路和黄陂路吗?知道巴公房子“八七会议”会址吗?知道老武展——中苏友好宫吗?知道与老武展相关的一任市长吗?”没有了解和热爱,你又如何心系它的保护与规划?没有真切地体会疼痛,你又如何期待它在未来以新功能新面貌的姿态绽放呢?

增进了解,离不开亲身的参与。这些年,作为一个普通的市民,参入建设、展望蓝图的事情没少参与。租界的事情避而不谈,我与武汉地铁的缘分已有五年之久:在2011年初成为地铁族论坛的一员,每天在论坛上浏览新闻,关注地铁建设进程,发帖,还绘制线路图,改英文广播词,写中英双语维基百科的地铁词条。花了不少时间探访正在建设的地铁隧道,绕道拍工地,参加2号线试乘,去地铁集团信访、市长信箱打探规划,提建议。总觉得自己与武汉那样密不可分,有一份来自灵魂深处的责任感。在许多场合,我会发现自己的责任不仅限于向人介绍武汉地铁规划,解答关于“1号线是轻轨还是地铁”的疑惑,还会兴致勃勃地带他们步入清晨中的昙华林,薄暮中的租界区,抑或是乘坐武汉关到中华路的轮渡,拿“老通城”、“德华楼”引诱三尺垂涎,用花楼街勾起无限遐思。

这时,了解规划,参与规划多少也包含了些使命的意味。再也没有所谓“不痛不痒”。动辄“喜出望外”,动辄“痛彻心扉”。

在市民之家与一位规划师交流,应是此行的一大收获。她对武汉未来规划全面而又系统的把握,以及引领时代的大视野大格局,正符合我对规划师这一精英领域人才的期待。谈到十二五以来盛行的“1+6”一中心加六组团的格局规划,我不免对冷落道旁的1+8城市圈的战略耿耿于怀。小时候听得比较多的国家层面之战略部署,初中以来除了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天河机场异地候机楼外鲜有察觉其存在,它真的是老百姓抱怨的“名存实亡”了吗?“不!这是规划跟不上现实,不过也恰恰说明了规划的前瞻性。”她这样回答我。比起长三角,珠三角的城市群以及已成型的城市圈的中心城市,具有区域核心地位的武汉仍旧辐射能力不足,影响能力不够,武汉还远未达到向外输出实力的水准。但随着硬实力的提高,武汉一定是会以城市圈乃至城市群的模式发展的,这是必然。她用芝加哥生活的切身体验为例,进一步阐明这项规划的意义。

不只是市内组团发展,功能区分散各司其职,城市圈辐射带动等,这些都是规划师必须具备的城市建设理念,能与我共鸣的更有将规划工作的进行模式由“自上而下”转型为“自下而上”的追求。为提建议与官方打交道的过程中,我体会到民众意见上传的不易和政府机构透明度的不足。不论是“爱我百湖”,还是“我们看工地”,抑或是2049规划的征集和市民意见征集,如不是媒体的推动,市民的参与度不可能这样之大。如不是媒体参与其中,普通民众即便有参与欲望也会遇到许多不顺,这一点在我此前调查地铁24号线连续同台换乘的导乘系统时就深有体会。就个人来说,也恰是参与这些活动才让我收到足够有力的回响。然而,这些环节都并不属于现行体制的一部分,再加上信息本身的不透明,我们越发难参与到决策的工作中。所以当她告诉我,这也是她所希望解决的问题时,我感到异常欣喜。她谈到了60年代Chicago的民权运动及带来的改变,也希望这样的改变能在我们国家真正发生,在制度的改变之前,他们希望通过走进社区基层的方式,提供更多公众参与的平台,他们不愿意让城市规划出自个别的精英阶层之手,而只是充当一群用专业整合民意,优化方案的人——我们,才是真正的决策者。这,让我看到希望之所在。

一直相信,社会需要的是拥有先进理念,创新思维的人才。有人说,“他们谈论得太抽象。”自然,总要有人站在制高点,走在时代的前沿,为城市的未来挥毫泼墨,划定大框架,大格局。正如作为市民之家展馆核心的武汉2049沙盘模型,宏大,气派,让不解之人为之一震,亦让了解的人再受鼓舞。另一方面,对宏观规划的掌控又必然是从细节入手的。我对武汉规划的了解和认识也正是从细节建立起来的。正是逐步地了解过江桥隧,环线快速路,轨道交通,才慢慢熟悉武汉交通格局;正是分别留意一个个区域的规划,才有对三镇整体的把握。这样建立起来的宏观概念才是充实的,讲出来才是言之有物的。这时,“宜居”一词才不是空洞的字眼,才会让人遐想联翩。

在我身边,总有人悲观地预期武汉的未来,或者以诋毁为目的得进行指摘,他们拿武汉目前的交通现状作为规划不合理的论据,然后对抑或是2020的近期规划抑或是2049的远期蓝图评头论足,颇有一副老成的思考者之态。这些是我难以接受的。容易理解,城市交通的发展应该走在城市发展之前,而现实情况是,城市的规模已经形成,发展的势头已无法遏制,配套的交通设施却未跟上步伐。此时除了完善路网,加快轨道交通的建设外别无选择。并且应当尽可能地进行具有前瞻性的规划,而我们进行的正是这个过程。从小学五年级到现在,我见证了武汉地铁从“老版9+3方案”到“12线方案”到包含新城区轨交系统的“32线方案”的完善过程,深谙其中每条线路的走向和意义,和他人进行过不少关于细节设计的讨论,关于方案选择的质疑,而绝非怀疑和批判规划这件事情本身,否认其必要性和前瞻性。诚然,规划变成现实需要历经艰难的历程,而这历程的长短和城市经济实力,政治地位相关,自然也和国情关联。上次有幸探访加拿大,体会了多伦多堪称“百年不变”的市政规划,而在我们国家,规划总是不停地变动着。我们应当能理解这一点,而非停留在抱怨的低级层面。不同的城市之间竞争不断,竞争目的之一便是“讨发改委欢心”,以获得审批和资金,形成良性循环,这是国情是现实,是我们这些地铁粉盼望“6号线,7号线,8号线…”工程可行性批复的最深切体会。在这样的背景下,规划与规划之间的不相衔接、不相适应的情况就会发生。确实,我们厌恶这种现实并寄希望于改变,然而我们又必须接受这将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的现实,现实如此,挫折重重,实施的结果相较预期要打多少折扣也还未可知,可是如果连设想的勇气都不具备,画蓝图的豪情都不具备,我们又能指望把未来创造得怎么样呢?

我们会发现,在许多规划宣传片里,武汉一直将上海作参照。其实不必对此嗤之以鼻。你若不屑,我会搬出建国初期“大上海”与“大武汉”双雄并立的史实来。然而这绝非是一个很好的论据。过去的辉煌只能用作激励,而非发展的资本和靠山。而事实上,也并没有很好的论据。也许只有所谓“信仰”。这份信仰,不仅来源于“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化大都市”的准确定位,还来源于对它的热爱和依恋,来源于对武汉现状深刻地理解和认识,更来源于一种具有系统性的、宏观、理性而冷静的对它未来格局的思考。

 

 http://edu.cnhubei.com/qczx/201504/t20150417_64684.shtml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