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 科研管理 >> 正文内容
《2014届华师一附中文综高考复习备考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负责人:何军 尹丽华
一、选题依据
(一)理论依据
1.人本主义理论
理论是用来指导实践和科学研究的,科学的理论便于我们找到有效学习的敲门砖。
罗杰斯认为,人能自发的进行学习,具有自我实现的倾向,教学的意义在于使学生这种自我实现的意愿得到最大的发挥,形成独立的品质和发现创造的精神;学生可以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认识新的东西,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2.建构主义理论
(1)学生观
建构主义认为,教师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要以学生的这些经验为新的知识的增长点,引导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上生发出新的知识。所以,教师引导学生不断丰富和深化对社会生活的理解。同时教师也要重视学生已有经验的差异性,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性,促进有意义学习的进行。
(2)学习观
建构主义学习观要求学生必须在复杂的环境中完成学习,主张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它强调教学不是简单的告诉,教学更需要与学生共同的努力,共同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且在此过程中相互交流,了解彼此的观点,彼此做出一些调整。”因而,教师应该扮演指挥者、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和爱好实现自主建构,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二)现实依据
目前教学的现实是,教师“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依然存在,学生只是被动听讲、记笔记。在课堂上,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机会很少。课后复习,也多是死记硬背。其结果就是文综课堂失去了足够的吸引力,学生不喜欢,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另外,当前的高考制度,以及课时设置也对广大文综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的选择有着很大的影响。教师在教学时不得不采用更大容量的教学方式,用更多时间的练习来帮助学生获得理想的分数或等级。
(三)政策依据
教育部要求 2007 年秋季起全面实施新课程。根据教育部精神,新课改的理念有五个方面:
(1)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
(2)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
(3)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
(4)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
(5)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
这些全新的课程理念的推行和实施,不仅是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改变,更是实际效果的变化,是文综学科复习备考一场带有革命性变革的课程教学改革活动。因此,这从客观上要求老师树立有效性的理念,有效地改进复习备考。
二、 研究的主要结论和观点
我们认为,揭示有效学习的内涵,应紧扣“三标准”、“有效教”和“有效学”这三大方面。
(一)三标准
有效宜理解为“有效果、有效益和有效率”。
1.有效果是指由某种力量、做法或因素产生的结果。它的关注点是学生的学习进步与发展。在学习活动中,学生要通过学习活动取得某种结果,达到某种目的,满足某种需要,这样才能认可学习活动有效,这是有效学习的第一要求。由此角度看,有效学习可以界定为取得了学习效果的教学。
2.有效益是指效果和利益。学习有效益指学习活动既要实现学习活动的价值,又要与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相一致或相吻合。因而由此角度来看,有效学习可以界定为学习的结果与预期学习目标、与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一致或吻合的教学。
3.有效率是指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工作量。简单地说,学习效率指单位学习投入内所获得的学习产出。有效学习有效果、有效益是从学习产生的结果来看,这种结果是由预期来判定的,但这两者都没有考虑学习投入与学习产出的关系。一言以蔽之,减少投入、增加产出就成为学习活动有效率所追求的目标。
(二)有效教------有效备考的外因
有效学习方法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法多半来自教法。学习过程是教与学两个面的辩证统一,学习方法需要教师指导,只有把方法教给学生,才能放心把时间还给学生。学生的有效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教,这是不证自明的道理。因此,在学生有效学习方法的指导中,教师扮演重要角色。我们认为,有效教可以分解为以下几个方面
1.复习备考的教学内容要能激发学生
是指教学内容要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老师敢无视这条真理。新课改的“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也蕴含了这个道理。每位老师都想进行有效教学,而要教学有效,其大前提是你所谈论或者讲授的话题必须是学生能够感兴趣、看得见、摸得着的,这样才不会让学生产生排斥感、陌生感、距离感。如果讲授的内容是学生耳熟能详、十分关心的材料,则会马上引起学生共鸣,从而主动投入学习中来。有效备考成功了一半。
例如,
2. 复习备考的教学设计要能启发学生
是指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感召学生、启发学生。有了学生“感冒”的话题材料后,只能表明有效教学有了可供编选的原始资料,还需要教师运用匠心、打磨材料、精心设计。打个比方,作家写作,可能需要先搜集资料,甚至实地体验生活,然后静心思考,精心设计故事环节,使之一环套一环,从而不断的引发读者的好奇心和追读欲。同理,教学设计也要谋篇布局,要将知识点在一个个富有成效的、有艺术性的提问引导下自动生成。因而提问就成为导学成果的关键,也是教学设计有效与否的关节点。
例如,在武昌区复习备考示范课《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讲授时,
好的教学设计能够让先进的教学理念“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能够让学业目标与德育目标有机结合。这要求教师铺设好情境,引导学生心甘情愿的进入预设的“圈套”,从而生成知识。
3. 复习备考的教学表达要能感染学生
是既指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考虑设置情境,辅以视频或者音乐等手段烘托氛围,更指教师本人能够通过自身的才华与魅力,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展示才艺,如朗诵、歌唱等。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大师们的浩瀚经典,更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权力的驯服。然而,现实总是太残忍,在备受关注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就真实的上演了一幕权力秀,让我们来看一段视频。以一段大气磅礴的排比句朗诵拉开序幕,学生很容易受到气氛的感染,快速进入到课堂学习中来。
(三)有效学----有效备考的内因
如果老师教得有效,一般来说,学生也会相应学得有效。毕竟,学生是老师教的学生,有效学习方法的指导得靠老师有效的教。换句话说,学生以下方面是否有效学习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老师在学习方法上是否给予有效指导。
1.学生课前预习专题----提前入戏
如果把学习当做一场比赛,那么预习就是一种合理的抢跑,它能够让学生提前进入角色。它使学生在整个学习流程中领先一步、占得先机,预习是听好课的入场券。预习的首要环节就是读书,只有阅读了教材,才能对将学的内容有个大体了解。我们建议预习时采用“三读法”,进行有效预习,具体如下:(l)粗读法。这指的是对将学内容从头到尾读一遍,把握其主要内容,形成整体印象。(2)细读法。细细读、慢慢看,在重点、难点、关键语句处标上不同的记号,还可批注、写出疑问,待教师讲课时更具针对性地听课或询问。(3)精读法。这要求带着疑问反复读、细细品,仔细思考、寻找答案、解除疑难、加深理解和记忆。
可以说,通过预习,学生能够获得感性认识,从而为听课打下基础,有利于进一步升华形成理性认识。
2. 师生课堂有效互动-----事半功倍
是指学生是有效复习备考的主体、主角,毕竟高考是学生去考。学生对于老师讲授的知识掌握的好坏程度需要学生亲身感受。我们所谈的参与是贯穿在预习、听课、复习整个系统工程里面的参与。因为这个系统工程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学生的参与。这里重点探究课堂参与,因为这个环节是关键。那么,怎么的主体参与才是有效并且是高效的参与呢?
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察
(1) 参与的深广度
参与的深度是指学生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或能发表个人见解,能够倾听、协作、分享;参与的
广度是指学生参与学习的人数较多、方式多样、时间充分;
(2) 课堂的宽松度
是指学生的人格受到尊重,学生的讨论和回答问题得到鼓励,学生的的质疑问难得到解决学习
进程张弛有度;
(3)气氛的融洽度
是指课堂气氛活跃有序,师生、生生交流平等、积极;有效的课堂参与是指教学基本达成,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有些学生能灵活解决教学任务中的问题,学生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愉悦,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3.学生课后复习感悟---- 举一反三
是指通过复习,学生会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悟出相关的知识背后的学习规律---主要是学习方法。在掌握了学习方法后,学生就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有效复习备考方法真正得以成功实现。
毫无疑问,复习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收尾环节、同时也是验收环节、反馈环节。通过复习,能够进一步巩固已学知识。俗话说:熟能生巧。在复习的过程中,可能还会发现一些问题,从而自主思考,超前学习。我们建议采用“三步法”进行有效复习。具体而言,复习要领如下:一选。将前段时间学习与这次复习时出现的典型错题选入到错题集里,并且要经常翻看。二总。是总结笔记、总结规律。总结笔记:系统复习后,在内容、方法、感觉等方面有什么好的经验应及时总结出来。总结规律:题海无涯,学生需要通过错题总结出答题规律,以达到举一反三,由个性问题提炼共性规律,从而提高解题正确率。三看,是看书、看笔记、看错题集。看书:阶段复习时翻开目录,先回忆,后看书,对照目录,想想自己还有哪些内容比较陌生。回忆不起来时再打开书翻看相关内容。看笔记:对照课堂笔记,看看在前一阶
(四)结语
总之,要有效复习备考,文综教师必须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指导学生运用有效的复习方法,要点如下:
1.关节点---有效设计提问导学
有效的课堂提问依赖于提问的策略性。最重要的是做到趣味性和启发性。
2. 发力点---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3. 关键点---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文综教师应加强理论与实践学习,不仅要精通专业知识而且应该有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专业知识,还必须具备热爱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良好组织教育教学的能力素养以及健康的人格素养。
三、研究方法的主要特色与创新
1.资料收集法
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备考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内外的广大专家和学者对此都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形成了一批颇有参考意义的研究成果。笔者在参阅相关文献和深入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全面了解了所研究问题的背景和现状,构建和丰富了该课题研究的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2.调查研究法
研究目前中学文综教学方法的运用情况和不足,同时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为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提供丰富的研究资源。
3.经验总结法
有位名人曾经说过:“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才能有所创造,才能有所前进”。通过对文综课堂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获得一定的理性认识,为研究提供必要的依据和论据。
4.案例研究法
选取典型案例、典型实验对象进行研究。对收集到的各种案例进行细心的整理和分析,作出合
理判断并进一步提出建议。
5、实践、反思研究法
重视在实践中提炼、反思、再实践。坚持研究成果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三、 研究的突破性进展
运用跨学科知识理论指导课题研究有利于从不同视角分析问题
(一) 价值论
华师一附中按照新课改理念,在教学活动的主客体关系中,视学生为主体,教师是为学生主体的成长、成才服务的。因而学生是否掌握有效学习方法就成为对教师工作进行价值判断的重要标尺。这就需要教师贯彻落实新课改的价值理念,在帮助学生实现最大化价值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二)系统论
教与学本身就是一项系统工程,对教师而言,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反馈又是其中一个子系统;对学生来说,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课后复习是另一个子系统。教学活动里面的每一个主体、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忽视,这些环节、要素都是为了学生有效的学习。新课程背景下尤其要凸显学生有效学习这个要素。
(三) 主体论
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主要是教师和学生,主体性是指人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作用、
地位,即人的自主、主动、能动、自由、有目的地活动的地位和特性。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体性才能完成有效学习方法的指导与掌握。
(四)过程论
文综的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动作用,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基础知识,发展智能,并逐步形成一定的科学人生观、世界观的过程。这里,教师的教是主体,没有教师的教,教学过程系统难以存在。而学生既是教的客体,又是学习、掌握知识的主体。如果没有学生的学,教就没有客体或对象。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无从发挥,教学过程也就没有实在的内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教法改革而忽视学法指导的现象是有悖于教学过程论的本义的。
四、 学术价值的自我评价
1.理论价值
课题组贯彻落实新课改精神,立足于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在理论研究上引入价值论、系统论、过程论等多学科理论,为如何提高学生主体积极性;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学习方面做出了有一定创新意义的探索。丰富了新课改关于增强学生有效学习意识、创新意识的理论体系。
2.应用价值
通过该课题研究和实践,教师明确了文综有效复习备考学的目标、任务、方法、要求,增强了自身的时代责任感和主动自觉性。积极进行角色转换,并积极投入、认真、探索和实践,从而提高了自身素质和综合能力。在师生互动过程中,促使教师自身必须动手动脑且身体力行,为教师自我提高、自我进修、自我角色转变提供了一个好形式。
学生学习心理状态有了较大改变,由“怕学”、“压学”到“乐学”、“想学”;由无效学习到有效学习。这个转变对学生来说,无论是从考试的角度还是终身学习的角度,都是大有裨益的。
六、成果的社会影响
经过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使课题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效,主要体现为:
1、科研方面成果
在研究过程中通过课题研讨会,组织教师学习交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更新教育理念。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教师在课题研究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教学方面的成果
课题组硕果累累,代表性成果有:1、尹丽华、何军、项俊三位老师的公开课产生较大影响;2、2014届高考文科综合取得巨大成功。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科研与教学实践的成功已经彰显了本课题成果的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
七、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一)客观方面存在的问题
1.我们有计划、分阶段地展开文综有效复习备考的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当前文综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这一点实际上落实得不够,从而致使研究的规范性和针对性打了折扣。
2.课题组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提出了一些有效学习的策略,如四步学习法、比较学习法、思维导图学习法、合作学习法,但是该有效学习模式还需要经过时间的充分证明,科学与否还要进一步认证。
(二)主观方面存在的问题
教师教研水平的差异性明显,影响课题研究的发展。课题研究为教师专业成长构建了进步和发展的平台,但教师的教学素养、人文素养也始终是制约课题深入实施的瓶颈。如何进一步促进每一位教师更新教学理念,自主地开展日常形式的教学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教师成长机制,从根本意义上促进教师的发展。
八、今后的研究设想和思考
1.进一步学习运用新课改理念。这是教师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可以说,没有新的理念,就没有新的实践。就谈不上有效的教与学。
2.进一步学习研究主体理论。在由教师主体向学生主体的转变中,不断研究、探索各自角色转换后的要求和发展。
3. 进一步强化方法论的指导作用。如:可以对比课题研究前后师生行为的变化、学生动机的变化、思维模式的改进等渐进变化,进行分析比较,使得构建模型、质性分析与量化改变互为补充。
4.在今后无论是教学还是教研都要不断的进行反思,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课题组成员将继续立足于各自的实际开展研究,加强学习和实践,把握课改的脉搏,进一步推陈出新,为实现优化、高效的课堂教学而努力工作。
……
- 上一篇:《思维导图在地理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结题报告[ 12-02 ]
- 下一篇:《国际部物理课程研究》结题报告[ 1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