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 科研管理 >> 正文内容
《文科平行班“希望生”行为研究与培养策略》结题报告
课题负责人:王旭东 徐李林
引言:希望理论认为,“个体的希望水平影响其心理健康,而提高个体的希望水平能有效改善现状”。希望疗法便是以希望理论为指引,以希望水平的提高作为主要目标,采用一系列技术来提升希望水平的疗法。本课题将希望疗法应用到“希望生”的转化中,采用一系列技巧来提升希望生的希望水平,主要包括希望的渗透、目标的确立、动力的培养、方法的指导、小组合作学习、目标的检验等步骤。在高二学年度考试中,两个班共有5名希望生过了重点线。
一、问题的提出
1. 我校文科希望生行为现状
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我校实行多样化的办班模式。就文科班而言,就有人文实验班、平行班和各种特色班级。如果仅就学业成绩来看,文科班平行班的学生可分为优秀生、希望生、学困生三类。其中,优秀生一般占班级人数的五分之一;而希望生队伍最为庞大,一般占五分之二。可见,将希望生转化为优秀生是文科平行班工作的重点。
我校文科平行班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较理科班级相对较低。相当多的希望生在学习中存在如下问题:不求甚解,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的甚至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喜欢利用手机上网聊天、玩游戏;自我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挫折承受能力相对较弱等。同时,在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90后”,接受的海量信息使他们的思想更为早熟,对很多事他们都有自己的见解;他们拥有广泛的兴趣爱好,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从这些情况看,他们也是充满希望的一代。
2. 转化希望生的意义
从文科平行班班情来看,希望生这一学生群体的发展,影响班风、校风甚至学校发展。通过本课题培养希望生,不让任何一个希望生掉队,这有利于贯彻“以教育的理想去实现理想的教育”的办学策略和“以人为本,发展为先”的办学理念。
从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方面来看,通过在实践中摸索培养转化希望生,将有利于更新教师自身教育理念,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总之,在研究和实践中寻找一种新的、有价值的、有实效的、可操作性强的希望生培养模式,教研合一,既满足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又能为我校文科平行班希望生的培养提供可借鉴的实践经验,符合我国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二、国内外研究情况
希望生是指普通高中学业成绩不能达到重点线的学生,有些学校把这类学生不恰当的归为“差生”,教育界一般认为“没有差生,只有希望生”。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认为,希望生的实质是学习个体自信心缺乏与自我概念的消极;布鲁姆认为希望生主要是由于教师不正确的学生观及不恰当的教学方法造成的。理论界一般认为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能促进希望生的转变。
我国教育界从德育的角度对希望生的研究呈多元化趋势。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在希望生领域的研究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研究的重点已从探讨希望生的特点及原因,转变到如何通过教育干预切实改善他们的心理状态和道德素质上来。为此,我国教育工作者从家庭教育、教育教学、学科教育、认知心理学等多领域入手,做了大量的干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对如何转变希望生落后的学习状况,以便大面积提高我国基础教育质量还缺乏深入的研究。
本课题试图转变我校教师对希望生的态度、教育理念,创新希望生的培养模式,在实践中摸索一套可操作性强的提升希望生德育水平、提高希望生学业成绩的教育教学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对象和方法
1.课题的研究目标
(1)观念方面:改变教师对希望生的偏见,不能因为他们学业成绩不好而歧视他们,要将希望生转化为优秀生。
(2)理论方面:本课题应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应用现有的理论,不断探索、总结,形成适用于希望生教育教学模式。
(3)实践方面:在2012级9、10班,教师切实帮助希望生发展,从实践中不断总结,构建符合本校特点,符合教育规律的转化希望生模式,从而促进我校的素质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2.课题研究的内容
(1)希望生教育的专业化理论构建研究。理论体系要适应校情班情,适应课改需要。
(2)希望生教育的校本实践模式研究。针对文科平行班特定的希望生群体,开展形成规律研究。
(3)我校文科平行班希望生教育的长效机制的研究。这是我们工作的最大难点。
3.课题研究的对象
华师一附中2012级{C}{C}II{C}{C}部文科班希望生
4.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阅读大量教育文摘,借鉴在希望生领域已经取得的经验,用最新的教育理论指导课题研究。
(2)访谈、问卷研究法:通过访谈、问卷调查,了解事实情况,得出结论,寻找解决办法。
(3)个案研究: 根据研究对象个性特征,由教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进行指导,转化希望生。
(4)经验总结法:实施转化希望生的实践活动后,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由局部经验发掘其普遍意义,探求转化希望生的模式。
四、课题研究的过程与管理
1. 课题研究的过程
第一阶段:酝酿准备阶段 (2013年11-12月)
(1)学习了解有关希望生的理论知识,收集整理有关文献资料,成立课题组;
(2)搜集研究资料,讨论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初步分工、明确责任。
第二阶段:具体实施阶段(2014年1月——2014年6月)
(1)确定个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希望生,建立希望生个体档案。
(2)研究成因:通过对希望生个案跟踪调查,分析各类希望生学业不理想的形成原因。
(3)采取对策: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转化希望生,总结教育希望生的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策略。
(4)撰写一批希望生教育经验论文,进行阶段性现场交流会和实验工作阶段小结。接受中期检查。
第三阶段:总结提高阶段(2014年7月---2014年9月)
研究对象追踪,反思总结,抽取有推广价值的经验和研究成果,请专家论证、提升、完善研究成果。
第四阶段:完善成果阶段(2014年10月——2014年12月)
(1)整理论文集和案例集。
(2)撰写结题报告书,申请结题。
2.课题研究的管理
课题研究工作是组长负责制,严格按照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开展研究工作,每一位课题成员都有分工与协作,课题组根据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适时召开研讨会分析、小结并统一观点决定下一步研究行动。具体分工协作如下:
姓名 |
职务、职称 |
在课题研究中承担的工作 |
王旭东 |
语文教师 中学一级 |
组长 负责课题设计,编写方案,撰写报告 |
徐李林 |
班主任 数学教师 中学一级 |
组长 负责指导课题组成员开展研究与实验 |
余志武 |
工会组长 英语教师 中学高级 |
组员 希望生转化策略与行动 |
雷运波 |
班主任 英语教师 中学高级 |
组员 希望生转化策略与行动 |
汪颜质子 |
政治教师 中学一级 |
组员 希望生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 |
王晓宁 |
历史教师 中学一级 |
组员 希望生教育对策研究、资料整理 |
李柱 |
级部主任 地理教师 中学高级 |
组员 负责审阅方案、报告及论文 |
五、研究结果与分析
从十九世纪到二十一世纪,教育家、心理学家、教育行政部门、一线教师都已形成了一个共同的观点“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然而,当前一些希望生的出现给“面向全体”的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我校一些希望生的出现更是给招生、教育、教学造成了影响,成为老师们最为头疼的问题之一。近几年来,一些研究者从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对希望生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传统意义上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虽能对希望生的转化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各自为战,收效有限。在我校,长期处于优秀学生群体中的希望生表现出比较低的希望水平,有的甚至对学习产生绝望的心态。因此,在希望生转化过程中,提升其希望水平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希望疗法在重点高中,特别是我校希望生的辅导应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1. 希望疗法在希望生转化中的应用
目前,教育界对希望生的定义有很多,许多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阐述,总的来说可以归纳成这样一句话:智力水平正常且没有感官障碍,但学习成绩低于同层次学生,不能达到预期学习目的的学生。其具体行为表现为缺乏自信、不爱学习、悲观厌世、抑郁、焦虑、逃避,有的还伴有失眠、恐惧、烦躁和过多的自责、内疚等表现。在我校,希望生的情况略有不同,一些人认为我校在招生时有高起点和高要求,其生源在学业水平上比一般普通高中要好得多,因此不存在上述定义中的希望生。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在我校这个优秀生云集的群体中,虽然学生整体表现相对优秀,但内部比较后,仍然会出现学业相对落后的希望生。
希望理论认为,“个体的希望水平影响其心理健康,而提高个体的希望水平能有效改善现状”。希望疗法便是积极心理学领域下的一种以希望理论为指引的心理咨询方法,它以希望水平的提高作为主要目标,采用一系列技术来提升来访者的希望水平,主要包括希希望的渗透、目标的确立、动力的培养、方法的指导、小组合作学习、目标的检验等步骤。将希望疗法应用到“希望生”的转化中,是一种有益的、可行的尝试。
2. 希望疗法在希望生转化中的应用策略
(1)希望的有效重建是希望生转化的先决条件
在希望疗法中,希望的重建是首要环节,所谓希望重建是指咨询师采用一定的技术方法使来访者对本疗法产生积极的期待,对未来生活的改变产生积极的预期,这是希望疗法得以继续进行的先决条件。在希望生转化的过程中,让他们对希望疗法有充分的了解,从而对疗效产生一定的期待,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师可以借助已经成功的典例案例,为希望生详细讲解辅导过程,用成功案例促进他们对希望疗法的疗效产生积极的期待,从而使他们愿意配合教师采用希望疗法,进而完成好希望疗法的每一个步骤。教师可以引导希望生讲述曾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有意义的事情,鼓励希望生分析这些事情的意义,思考这些事情是如何影响自己的。通过这些方法,将平时零散的事件经验重新组合,并试着在这些事件之间建立关联,从而让学生重新体验过去的自我,将过去成功意义上的自我进行延伸,促使他们较为客观地认识曾经的我和现在的我。在此基础上,教师再与他们探讨过去学业上的希望,引导他们分析这些希望是在什么样的情境下产生的,又是因为什么原因而消退的。全面分析过去的希望有利于减轻希望生因过去希望的落空而产生的愧疚感和无用感,有利于希望生新希望的产生,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希望水平。
最后,教师与希望生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也有利于他们希望的重建。心理咨询非常强调咨询师与来访者良好关系的建立,有的咨询流派甚至将来访者与咨询师的良好关系作为心理咨询的必要条件。希望疗法作为积极心理学领域的一种心理咨询方式,在应用于希望生辅导时,也应该重视教师与希望生良好关系的建立,良好的关系有助于希望生建立对教师的信任,从而对辅导的有效性产生积极的预期,推动辅导的进一步开展。
(2)学习目标的合理确立是希望生转化的关键
希望理论认为,目标的合理确立对希望疗法的疗效起着关键作用,科学、合理的目标有利于来访者希望水平的提高,而希望疗法的全过程就是从目标出发走向目标。在希望生的转化过程中,学习成绩的提升是重点,而学习目标又是学习成绩提升的重点,因此教师必须帮助他们确立合理有效的学习目标。
首先,目标的确立必须与兴趣爱好相符合。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与希望生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从兴趣爱好着手,引导他们确立与兴趣相符合的学业目标。除此之外,目标的设定还应考虑兴趣的可迁移性。所谓兴趣的迁移是指由一种兴趣转移到另一种兴趣,在希望生转化过程中如果实在难以挖掘希望生学习上的兴趣,可以考虑利用兴趣的迁移,挖掘培养他们学习以外的兴趣爱好,并寻找这些兴趣爱好与学习的相似之处,进而使他们将兴趣转移到学习上来。
其次,帮助希望生学会选择积极的趋向目标而不是消极的回避目标。希望理论认为,积极的目标有利于个体希望水平的提高,消极的回避目标很容易使个体希望水平降低。例如,努力完成学习获得奖励的目标要好于完成学习任务不被批评的目标。
再次,希望生学习目标的确立必须具体且清晰。学习能更上一层楼、彻底改变目前的学习状况等目标虽然是积极的目标,但过于模糊和不确定,这些目标怎样才算达成恐怕很难有一个标准来衡量。过于笼统的目标会潜在地对学习动力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在希望生辅导过程中,教师必须引导他们确立清晰、具体、合理、可行的目标。例如,通过努力学习,在试卷难度正常的情况下,争取过重点线,即使达不到重点线也要向重点线靠拢;再如,利用每天晚上睡觉前的20分钟时间,背诵10个英语单词,从而增加词汇量。
(3)学习动力的培养为希望生转化提供内驱力
“希望疗法”中对学习动力的培养是指一种能为个体完成目标追求提供所需动力的思维方式。动力为个体提供完成目标所必需的驱动力。希望生动力的培养可以从回顾过去成功的经验、发展积极思维、选择难度系数适中的子目标等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引导希望生回顾过去成功的经验。在重点高中希望生的辅导过程中,引导他们对过去成功经验的回顾存在一定困难。这些曾经的佼佼者,大多在初中有过辉煌的历史,而高中阶段学业上的挫折,使他们倾向于两种极端,一种是整天沉迷于往日的辉煌不思进取,另外一种则是极力回避,不愿回想过去,整日沉迷于痛苦之中。无论是哪种情况均不利于其学习动力的培养。认识到这点,教师不能急于求成,可以先向他们讲述曾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例子,再引导他们回顾过去成功的经验,在他们回顾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和点评,从而使他们将对过去成功经验的再次体验转化为当前目标的动力。
其次,引导希望生发展积极的思维方式。出于特殊的学情和多次的挫败,希望生在思考问题时,往往更多采用消极的思维方式,例如,也许这是老天的安排,再努力也无济于事,人是不能胜天的。消极的思维方式会明显降低他们行动的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合理归因的训练可以改善一个人的消极思维方式。因此,在对希望生辅导的过程中,可以从归因训练入手,引导他们学会既分析内因也分析外因,从而客观地认识当前情况的原因。
再次,引导希望生选择难度系数适中的目标,多采用目标激励。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出,当学习任务高于来访者现有的知识水平,又能通过努力达到时,该学习任务最能激发来访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在希望生辅导中,引导其制定难度适中的学习目标对其学习兴趣和动机的培养有着直接的作用,教师要引导其制定可达成,但为达到此目标又需要付出一定努力的目标,让目标在可望的基础上通过努力可及,从而有效促进希望生学习动力的形成。另外,在对待希望生时,教师还可采用目标激励的方法,即给希望生设立一个特定的简单目标,在其完成目标后,获得与其他学生完成高难度目标同等的奖励,从而增强其完成大目标的信心,促进其学习动力的形成。
此外,我们还可以采用榜样示范的方法,充分发挥成功者效应。英国著名教育学家、文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有句名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礼物送给一代又一代的孩子,造就他们完美的人格。”利用一些经典的成功人士的例子或希望生身边同学的例子,也能有效促进希望生学习动力的培养。
(4)行动方法的指导为希望生增强应变能力
希望疗法中的行动方法指导是指提高来访者为完成目标而形成多种路径方法的能力,培养他们预测各种方法在实施时可能会遇到的各种挫折的能力,培养他们在一种方法实施时遇到不可消除的障碍后想到替代方法的能力。在希望疗法中培养路径思维通常使用的方法是目标分解和寻找替代方法。具体运用如下:
目标分解,即是将大目标分解成具体可行的小目标,将时间跨度较长的目标分解成时间跨度较小的目标。小目标的确立要遵循积极、可实行和难度系数适中的原则。希望生转化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容易建立的目标往往是一个大目标,而大目标很难具体实施,使学生遇到一点小障碍时很容易就泄气打退堂鼓。将大目标分解成具体的小目标,有利于希望生具体地操作实施,有利于他们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形成多种方法。我校希望生可能曾经是学习上的骄子,他们眼里往往只能容得下一个大目标,即成绩优秀,万人瞩目,很少有人愿意将大目标分解,即使愿意分解,往往也是为了应付老师和家长。因此,在重点高中希望生辅导过程中,引导其先理解目标分解的现实意义,比直接地教他们分解目标更为重要。只有让他们真正了解了大目标分解的意义,才能让他们从心里接纳目标分解的做法,从而将目标分解落到实处。分解后的小目标一般很容易见成效,这种成效对希望生来说,可以为培养他们增加动力。
寻找替代方法,是指计划实施过程中遇到无法改变的挫折时,通过学习新的技能、寻求帮助或重新审视、调整目标等方法来寻找新的方法替换原有的方法。我校希望生的成绩虽然暂时落后,但其扎实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是不容质疑的,他们的思维一般比较活跃,因此寻找替代方法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难的是原有方法受阻时他们往往想不到该去寻找替代方法。因此教师可以采用“事先储备”的战略,结合意象对话技术,给希望生营造一个安静、放松的环境,由教师引导他们想象在目标完成的过程中运用一种方法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并设想可能遇到的障碍,分析障碍是否可以移除,如果不能移除,则想出其他的可行方法,并将这些方法储备待用,以此来提高希望生寻找替代方法的能力。
(5)小组合作学习是希望生转化的有效教学方式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同位交流的有效方法。分组时要保证组内学生好、中、差之问搭配适当,组员之问不存在歧视对方的现象,要合得来,希望生在组内无自卑感。随着活动的增多,他们会感到小组合作学习的快乐,就会有成功感,渐渐地培养起学习激情和兴趣,学生之问互帮互学,共同进步,从而极大地调动希望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小组合作学习将教学真正建立在多边活动的基础上,使每个学生都能以积极的态度主动学习、主动交流、主动合作与竞争,使学习不仅成为一个认知过程,而且也成为一个交往和发展过程,意味着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和创造性的解放,使得学习活动更具有生命活动的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无疑是一种理想的教学方式,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互帮互学、互补互促、共同提高的平台,这种开放型、交往型的教学方式为希望生创造了宽松平等的学习环境,他们可以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希望生学习的兴趣会变浓,主动参与意识也会增强。希望生之所以学习困难,往往是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小组学习交流中,他们对优等生良好的学习方法会耳濡目染,他们会及时改变自己不良的学习习惯;同时,希望生学习方法上的缺陷暴露无遗,优等生可以有效地加以引导,使他们自然而然地学会一些好的学习方法。
(6)目标达成后的检验使希望生更上一层楼
目标达成后的检验对希望生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也是希望疗法在希望生转化过程中的最后环节,可以为他们下一轮希望水平的提高提供动力。希望生目标达成的检验可以采用团体检验和个人检验两种形式。所谓团体检验,需要在评估目标达成情况的前提下,将目标完成情况差不多的学生,在征得其同意的基础上,组建一个临时小团体,借用团体心理活动的形式,在小组内呈现个人的情况,相互检验。团体检验的优点在于个体不仅仅能获得更高的成就感,而且还能巩固其解决问题的自信心。所谓个人检验,是指在仅由教师参与或教师不参与的情况下,由已完成转化的希望生对自己的转化过程进行总结和分析,体验成功的快乐感觉,同时预测可能出现的新问题。
六、讨论
本课题历经一年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我们深深感到这个课题非常符合我校实际情况。同时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感到存在以下需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1.希望生的转化工作是一个多方面相结合的工作
希望生是个较为特殊的群体,他们成为希望生,可能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希望水平的提高在他们转化的过程中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希望水平的提高不是其转化的充分条件,教师还应考虑结合多方面的工作,比如学习能力的培养、具体学科学习方法的培养、良好人际关系的培养等,从多方面对其进行辅导,促进其转化。
2.希望生的转化过程应以学生为主体
希望生转化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作,转化的对象是学生,转化的主体也应该是学生本人。希望疗法运用于希望生转化过程时,教师扮演的应该是引导者,而不是决策者的角色,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应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师引导的基础上,由希望生自己决定辅导策略。
3. 希望生的转化必须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要把课题研究与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从教育实践中总结课题理论,到教育实践中检验课题成果。
……
更多内容请点击《文科平行班“希望生”行为研究与培养策略》结题报告
- 上一篇:《高中生心理困惑个案研究》结题报告[ 11-20 ]
- 下一篇:《学生自主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结题报告[ 1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