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 科研管理 >> 正文内容
《“小组学习”在健康课堂实施中实践探索和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本课题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教学方式,即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所谓小组合作学习,是指以合作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使学生在小组内和小组间的交往互动中实现教学任务的教学活动。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或群体,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而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过程。它建立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只有在学生个体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二、具体措施
小组合作学习分组的原则
学者Cohen研究表明,合作的结构化程度会影响学习效果,结构化水平较高的合作学习对于常规的学习任务较为合适。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以下几种分组原则。
首先,对于简单、易于操作的教学任务,我们常常还是采取课堂随机分组的原则。主要有纵排分组、横排分组、数字分组等,这种分组法较简单、方便、灵活,有利于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开展同伴互助,同时提高学生对不同学习伙伴的适应性,从而发展他们的交际能力。
其次,根据学生兴趣自由分组原则。如布置一项任务让学生依据性格爱好等特点在课外或课内自由搭配完成,以调动组内各个学生的积极性,在宽松、和谐的合作氛围中完成任务。例如周末P&R任务,搜集课文相关背景知识等等。这种分组尤其适合班级中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让他们自由选择合作伙伴一起讨论、学习,极大地调动了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再次,根据“组内同质、组间异质”的原则分组。设计一些必须完成的任务,要求每个小组完成。在此基础上再设计一些要求较高的任务,供学习程度较高的合作小组完成。这样既面向了全体学生,又满足了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会。既要让高层次学生“吃得饱”,又要让低层次学生“够得着”。
另外,当然也是最常见和重要的分组原则,就是根据不同学生的语言水平、性格特征、勤奋程度等进行“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分组。同组异质就是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搭配分组,这样有利于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同时活动进度相对统一。考虑因素包括:成绩优劣、能力强弱、性格差异、走读与否、性别及班级干部分配等。异组同质就是要求保持组与组之间的均衡性,有利于组与组之间的交流和竞争,有利于对各组学习活动的评价。使一个小组内学习成绩好、中、差的学生做到合理搭配,学生能互帮互学,同时保证班级小组间的公平竞争。这也是目前本班级分成固定小组的原则。
具体的分组方法为:
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彻底学生由被动学习改变为主动学习,要实现小组学习最佳效果,在张真校长、杨国红副校长的亲自指导下,在科教处具体指导下,我们高一(5)班即现在的高二(3)班加入学校健康课堂实验课题组,开展小组学习具体实验和教学活动。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落实。
1.划分合理小组。高一时我们将全班学生分成9个小组,每组4—6人,组员面对面坐,方便讨论交流。这是成功进行小组学习的关键。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组成一般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这样既可以增加小组合作成员的多样性,同时有可以增加合作学习小组间的可竞争性。在经历了一个多学期的分组学习后,学生们之间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明显提高,也在班级中形成了非常浓厚的讨论氛围和非常良好的学习氛围,但是,考虑到学生面对面坐,上课听讲及记笔记时坐姿上调整有所困难,为了不影响学生的课堂效率,我们及时将分组的形式灵活调整,在原有分组不变的基础上,背对黑板的学生还是调整到面对黑板,有需要讨论和动手实验的时间转身面对面,这样即保留了原有的分组模式,也保证了课堂高效听讲、及时讨论和小组合作。
2.明确小组成员分工。每组设置组长和学科负责人。小组合作学习成员必须明白各自应该承担的角色,明白各自该为小组做什么,但角色可以经常轮换,这样让小组成员有机会担任不同的角色,明白各个的角色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以此来增强合作者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3.清晰小组目标。每个小组都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帮助小组其他成员共同达到预期的合作学习目标。这样小组就要确立共同的学习目标,且这个目标应成为小组成员共同努力的方向。
4.教师合理引导。教学中教师角色逐渐在变化,一般讲解不超过25分钟。教师在小组学习过程中积极调控,承担好学习促进者这一角色。
5.落实预习环节。
在“高中健康课堂的实践探索及其核心要素的研究”中,张真校长提出“自主创新性学习,多元优质发展”。
自主创新性学习,就是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科学地把握现代学习的本质,以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为基础,以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的学习活动。自主创新性学习的基本要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其主要形式是交流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通过交流合作和探索,提出独到新颖的观点或结论。
其中P&R自主创新学习模式是我们在健康课堂实践与探索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该模式要求同学们对即将学习的内容进行超前学习,努力发现并尝试理解其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即P:Preview);同学们还要自主梳理所学各科内容,理清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构建知识体系、解决疑难问题、订正错题等,对所学过的内容进行复习和小结(即R:Review)。
高一(5)班自2012年10月成为学校首批健康课堂实验班级后,在校领导的关怀下,在级部徐惠主任和郭海宁副主任(同时也是5班班主任)的精心打造和大力支持下,各学科老师高度配合,学生热情高涨,高一(5)班健康课堂的正在形成。其中P&R的自主创新学习模式不仅仅在周末的时间帮助同学们展望与回顾,几个月来,这种健康的学习模式已经渗透到同学们学习的各个阶段,逐步养成每天有预习也有复习,随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做到“有问必疑,有错必改”。在这个过程中各科老师给予同学们及时的指导,同学们享受着逐个击破问题的自豪和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满足。
预习环节(Preview):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已经对课本内容有了初步了解和整体感知,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疑惑并思考,老师要求学生发现问题,并记录问题,反馈问题到老师那里,最后带着问题上课,而不是仅仅发现后很快就忽略。这样,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质疑程度更高效的掌握课堂,学生也可以有针对性的在课堂中高效的解决之前发现的问题。
(1)分层设计,准确把握预习内容的难易度。每次预习除了一些常规要求之外,老师们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制订明确的、难易适度、具有学法指导性的、可操作性的预习要求,并对预习要求加以解释,让学生明确预习的操作方法和步骤,使学生有章可循,有的放矢,避免预习的盲目性。
(2)采用多种形式预习。学生对预习不感兴趣的原因之一,是预习的形式单一化。其实可以采用多种方式,除了读书式、质疑式预习外还可以根据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归类式预习、合作式预习、开放式预习等。例如老师布置这样的预习作业:搜集本课相关的资料:如作者的简介,了解写作背景,了解与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相关联的资料。利用网络查找,利用课外辅助资料查找,利用音像资料查找,也可以向父母、老师调查。形式新颖的多样化预习方式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及时表扬。预习与其他学习一样,也需要不断的激励,使学生保持、发展兴趣。
复习小结环节(Review):德国哲学家荻慈根说:“重复是学习的母亲。”
(1)培养学生利用好中午饭后和午休前时间的好习惯。
建议学生们这个时间段对上午所学的科目进行复习,可以先回想、重温上午课堂上的主要内容,然后再翻开课本或者笔记本进行核对,时间短效果好。尤其是上午刚刚学过的英语单词,无意义材料多一些,大脑的记忆痕迹还没有完全衰退,此时复习巩固率高。
(2)要求学生复习之后再做作业。
此时的复习是前面提到的“尝试回忆,整理笔记”,和前一个时段相比,动手要多一些。为了减少犹豫的时间,建议学生们完成作业前,先不打开课本等相关资料,而是先尝试着回忆本科目今天都讲了些什么。手不离笔,边想边在草稿纸上快速写下要点。回想一下课堂上的顺序,不妨认真问一下自己:共讲了几个问题?哪些要点还比较模糊?如果感觉有些实在想不起来了,那有可能是自己的知识漏洞。然后,再打开书,打开笔记本,看看自己遗漏了哪些要点。然后,对课堂笔记本的留白进行整理、补充。这其实是一个“磨刀不误砍柴功”的过程,这个复习活动做好了,一会儿做作业时就不用再回头翻书了,对当天所学的知识熟练了,作业自然效率也高了。
(3)完成作业之后的复习巩固使知识模块化、系统化。
要求学生们利用这个时间用来复习前一天或前一段时间的内容,因为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前前后后总是层层相因互为因果,把前面学习过的内容纳入当天的复习范畴内,容易使知识的掌握模块化、系统化,易于将来大考复习时建立立体化的知识结构。当然,这个时段的复习任务可以和错题档案结合起来。
(4)培养学生临睡前“过电影”。
当完成了一天的学习,晚上躺在床上不能马上入睡时,这是一个绝佳的“过电影”时间,在这个很短的时间里,把白天所学的东西在大脑的屏幕里过一遍,尤其是对于那些机械性的记忆难点,如英语单词、语文的文言文背诵等。
6.开展有效任务活动。科任教师开展教学活动针对学生发展水平,选择有探讨价值开展合作学习的任务,选择有一定的挑战性、开放性、值得探究的问题开展合作学习。下图是语文肖科老师在诗歌学习的课堂中开展的学生合作学习片段。
……
- 上一篇:《高中生作业有效布置和批改研究》结题报告[ 12-12 ]
- 下一篇:《对远道生的管理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