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 综合信息 >> 正文内容
新星闪亮
新星闪亮
——第47届国际数学奥赛金牌得主柳智宇同学事迹侧记
主教练:余世平
三年前,理科实验班刚组建时,那个满脸微笑,经常与别人讨论学术问题的学生就格外引人注意。在课余时间,他
夯实基础 能力提高
柳智宇同学对所有的学习科目都有同样浓厚的兴趣,而且每门课程都融会贯通,对数学的学习当然也不例外。
在读高一时,老师召集同学们自己选择竞赛科目,柳智宇同学选定了数学。他在数学小组,严谨的学习态度是众人皆知的。他常说:“即使是他认为较为熟悉的题型,只要老师布置的,我都要认真地做一遍。”他也是一个很会学习的学生,他的学习效率比一般学生高。刚刚组建数学组时,他的数学知识含量并不是最多的,因此有一段时间,对竞赛难题,经常是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本质的方法,有时虽然想出了一些解法,但这些方法也没有抓住问题的要害。这时,他发现了自己的差距,自己暗下决心,准备用比同学多一倍的时间系统学习数学竞赛有关书籍,在老师的指导下,将《高中数学竞赛教程》共三本书上的所有题目全部自己做一遍,三本书共有习题3千多道,这在常人看来是一项艰难的事情,但他却一步一个脚印,通过不懈努力完成了自己的计划。在解答一个具体问题时,常常要通过艰难的思索,一旦求出解答,那种喜悦的心情是多么的甜蜜,是别人所不能分享的幸福。就这样,通过长达3个月的努力,他的解题能力有了大幅提高,超过了数学组的其他选手,在高一年级参加的数学竞赛中初露锋芒,获得了可喜的成绩。
撰写论文 初露锋芒
由于柳智宇同学思维敏捷,深入研究一些问题,常常得到一些新的研究成果,在老师的指导下,他完成了20多篇以数学问题的多解,推广,归纳,应用等为题材的论文。这些论文包括《关于方幂级数问题的研究》,《八数码问题的研究》,《质数问题的研究》,《高阶递推数列问题的研究》等等。他还利用暑假到南开大学和香港大学交流的机会,对自己的数学论文进行交流与求证。他不论是在在火车上还是宾馆里,总是积极地思考问题,并将自己得到新见解与同学老师交流,还将这些讨论过程记录在自己的笔记本内。遇到专家学者,他更是抓紧机会,与专家学者讨论交流。在南开大学交流期间,他与世界级数学大师陈省身直接交流长达半小时之久,受到
在科技论文评比中,柳智宇同学的论文《关于方幂数列的研究》经过指导老师的推荐,参加了湖北省科技论文评比,并一举获得湖北省论文评比科技论文类一等奖,也成为了获得此项奖项的唯一一名中学生。《长江日报》,《楚天都市报》均以大篇幅刊登了柳智宇的事迹。他的其他几篇论文也都受到数学大师的好评,华中师范大学的
走出国门 捧回金牌
上高二年级的柳智宇同学已经在全国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取得了联赛一等奖,并入选成为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循环赛国家队队员。为了迎接2005年4月份在俄罗斯举行的这场比赛,柳智宇于2005年1月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紧张训练。首先,制订了一份竞赛计划,重点攻克《组合图论》与《平面几何》,对数学竞赛中的几个常见知识板块(代数,平面几何,数论,图论,函数方程等)进行密集式复习。还研究了前苏联和现俄罗斯的竞赛命题风格。最后每天进行三道国际竞赛大题训练,要求书写详细的解答过程,有的题目解答过程长达3000多字。指导老师对其解答过程逐字逐句地进行检查推敲,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思路不明确的题目,反复复习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多做类似题目以增强解题能力;对于思路虽然明确,但表达存在漏洞的题目,规范表达,减少思维跳步现象,强化书写要求。经过历时100天的训练,在出发前,他
随着飞机在异国的降落,柳智宇的心底的石头又悬在了心头,异国他乡,他想,冒着阴冷严寒的气候,我能胜利吗?又经过三天的火车和汽车长途跋涉,终于到达了比赛地——俄罗斯的下诺娃市。在经过短暂调整后,特别是沿途景色和外国同学的交谈,柳智宇情绪得到了稳定,又找到了出发前的必胜信心。比赛第一天,时间从早上8:00到中午12:30,历时4.5小时,比赛共有4道题目。这一天,柳智宇发挥的非常出色,他用了3.5小时做完了全部题目,而且有十分的把握所做题目全部正确。第一天考试结束后,其他选手有的在懊悔,有的在埋怨,有的在抱怨天气,而柳智宇同学却不慌不忙地向中国国家领队(北京大学李伟固教授)详细讲述了每个题目的解法,李教授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第二天的比赛是关键的一场,和第一天一样柳智宇用了一个小时完成了前两道题目,可困难出现在了第三题。经过20分钟的思索,对第三题仍然没有找到主攻方向,多种攻克方法难以取舍,他心里明白,如果一旦主攻方向失败,损失的时间将无法追回,与其急攻,不如静思。他搁下笔,走出考室,在一个安静的角落,闭目而思,经过10分钟的调整,终于从平方数的构建及两边夹逼的方式打开缺口,思路一下子就清晰了。回到考室,下笔如泉涌,在离考试结束还剩下两个小时的时候,他已经完成了三道题目,只剩下最后一道了。这一道题目也就是关系到这次竞赛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了。在先半小时内,他没有找到解题思路,他又闭上双眼,静静思考,多层面多方位寻找不同的思路,各种方法在他脑海里闪过……,突然,一种思路在脑海里一闪而过,就是这个方法。柳智宇睁开双眼,认真理清思路,然后埋头书写。终于,柳智宇完成了最后一题。他抬头看看四周,周围的选手都还在冥思苦想,神色紧张。柳智宇稍作休整,又回到自己的答案书写中,将自己的解答又重新检查一遍,查漏补缺。这时离考试结束还有5分钟,他第一个起身,将试卷双手交给主考官员,并向考官示意距考试只有5分钟了,应该提醒其他考生了。
比赛结束后,赛会安排了考生旅游,在其他考生都紧张的等待比赛结果的时候,柳智宇却十分放松,心情格外舒畅。最后,柳智宇不负众望,以领先第二名一个题目的优势夺得了比赛第一名。当柳智宇捧回金牌第一名到达武汉时,同学都自发的到车站迎接,每个人都分享着成功的喜悦。
填补空白 奥星闪亮
如果说国际循环赛是乒乓球世界锦标赛,则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就是奥林匹克运动会。我校从1986年起,所有的数学竞赛人为之奋斗了20年,均没有进入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队。进入高三年级后,柳智宇同学立志要冲刺我校长久以来的目标。这个目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度何其大。要从全国数百万中学生中,经过层层选拔,最后由6名中学生组成数学奥林匹克中国国家对队。2005年10月,经过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柳智宇同学进入了由6名中学生组成的湖北省省队。2006年5月,柳智宇作为湖北省省队队员参加了在福州举办的全国数学奥林匹克(即中国数学冬令营)再次进入由30名选手组成的国际集训队。为了由集训队顺利选入国家队,要重新制定备战方案。这一方案不但要注意知识结构和技巧的归纳,更要研究几位现任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委员的命题风格,如李胜宏教授的不等式,陈永高教授的数论,李伟固教授的代数,冷岗松教授的组合,熊斌教授的平面几何等。他们在初等数学方面功力深厚,知识渊博,命题有着鲜明的特点,为了在集训队的8场考试中立于不败之地,这种深入研究就应更深刻更细致。
后来,柳智宇在日记中写道:这次去斯洛文尼亚参加第47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我的心情非常轻松。
随后,在斯洛文尼亚期间,包括美国CNN广播电视公司记者,英国BBC广播公司记者及斯洛文尼亚记者等多个国家记者采访了柳智宇同学,他成为了这次赛事活动的中心人物。
勤学好问,谦逊谨慎,乐于助人,这些中学生的优秀品质在这位国际金牌获得者身上都得到了充分体现。这枚填补学校空白的金牌,将成为华师一附中的新起点象征,一颗耀眼的新星在学校上空闪亮。
- 上一篇:《楚天金报》报道:第47届国际数学奥赛金牌得主柳智宇:立志做…[ 04-16 ]
- 下一篇:《楚天金报》报道:华师一附中高考再获丰收连续8年重点率居全…[ 0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