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 校园新闻 >> 正文内容
[人物访谈]——访外事处主任余国老师
推进国际化进程,引领教育潮流
背景资料:
华中师大一附中历来十分重视对外交流、对外合作方面的工作。“面向世界,开放办学”是学校长期的发展战略。2002年学校创办了华中师大一附中国际部。2003年张真校长在工作计划中明确提出将“现代化、国际化”作为学校的发展目标,同年,学校成立外事处,负责处理学校对外交流、对外合作以及国际部发展的相关事务,加快了学校现代化、国际化的进程。
为了深入了解外事处、国际部发展状况,记者采访了华中师大一附中外事处的余国主任(下面简称余)。
记者:2003年,我校在全国高中界率先成立了外事处这一职能部门,请您谈谈学校为什么要成立外事处?
余:成立外事处是社会新形势的发展要求,是我校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的必然结果。
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中国加入WTO,我们更多的提到经济的全球化和教育的国际化。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从衣、食、住、行以及思维方式、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等方面都体验到了全球化浪潮所带来的影响。
学校决策层在深入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为,目前的这一代学生在未来面临的合作伙伴或竞争对手将来自全世界的局面。华中师大一附中必须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尽可能的做好准备。
在中国的中学领域,华中师大一附中在很多方面走在前列。学校一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终生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而不仅仅是“升学率”。在新的形势下,张校长明确的提出了学校发展的中长期战略目标:把华中师大一附中办成“现代化、国际化”的学校。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在2002年创办国际部,并于2003年成立外事处来处理学校的对外交流、对外合作和国际部发展等事务。
记者:从外事处网站上我们看到华中师大一附中进入新校以来的主要对外交流与合作大事记中,有二十多个批次的来访和出访的交流。请问我们学校本着什么样的目的进行对外交流的?对外交流的现状是怎样的?
余: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校每年都派遣老师、学生走出国门参加各种形式的交流、考察、访问和进修等活动,同时也接待了来自海外的大批的教育或政府代表团。
目前大部分的中层以上干部、年级主任和书记、教研组长、一大批骨干教师等都有到国外考察、访问或进修的经历。这些经历开阔了我校教师的视野,对他们的教育、教学或管理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在湖北省内的中学是绝无仅有的。教师出国进修考察业已制度化,并有长远的规划。到过我校访问和交流的人士包括政府官员、社会名流、专家教授、大学以及中学的校长、大量教师和学生等,分别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韩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
对外交流是推动我校现代化、国际化的重要途径。交流意味着开放,开放意味敞开胸怀面对外部世界,吸取对我有用的新鲜事物。这些交流将开阔我校师生的视野、培养师生的国际化的意识,更好的理解国际社会通行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如诚信、排队、守时、在公共场所不高声谈笑、尊重他人的权利和隐私等等。老师们通过在国外短期的交流、访问和学习深入了解到其它国家的教育体系、学校管理、师生关系、课程设置、教学法、评价原则和体系等,然后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学或管理工作,这是十分有益的。
记者:到目前为止我们学校和哪些国家进行了项目的合作?有什么实质性合作?
余:随着学校的发展,我们的外事工作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实现了从“握手外事”到“项目外事”的转变。
2002年6月,我校与澳大利亚国际应用教育学会培训中心、国际应用教育集团(亚洲)有限公司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并于2002年7月创办了华中师大一附中国际部(批准文号:鄂教外[2002] 21号)。
2005年3月,我校又向湖北省教育厅申报了两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国华中师大一附中和新加坡莱佛士家族学校教育交流与合作协议》和《中国华中师大一附中和法国艾米塔伊国际学校教育交流与合作协议》。前者得到了湖北省教育厅的批准(批准文号:鄂教外[2005] 4号)。
2006年5月我校与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签署教育交流与合作协议,双方展开了广泛的合作。
2006年8月,我校派9名教师和50名学生到新西兰、澳大利亚、日本进行学习交流和夏令营活动。2007年2月我校学生交流团访问法国艾米塔伊国际学校。2007年学校还将展开同印度国际学校、印度Bishop Cotton Girls’ School的合作。
同时同我校有签署有合作协议的国外学校有:
新加坡莱佛士书院、莱佛士女中、莱佛士初级学院、法国艾米塔伊国际学校、
澳大利亚墨尔本弗兰克斯顿高中、悉尼麦克阿瑟高中、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旺阿鲁伊公学、美国底特律韦恩郡Plymouth/Canton学区。
记者:学校国际部的发展情况和今后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余:目前,国际部健康发展,办学特色比较鲜明,办学水平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和好评。
国际部2002级(共4个班)在2005年的高考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黄雷、李文逸同学被新加坡国立大学提前录取,并享受全额奖学金;彭泽同学进入北京大学,攻读本硕连读的临床医学专业。
2003级国际部(共6个班)经过三年的努力,在2006年的高考中取得了更加喜人的成绩。理科有106人超过湖北省一本线,一本率为56.3%,其中600分以上人数为29人;文科有32人超过湖北省一本线(含艺术、体育专业学生),一本率为50.8%,其中600分以上人数为2人(重点率超过绝大部分的省级示范高中)。
同时,国际部涌现出了一大批综合素质非常突出的优秀学生,如国际部18班的张晗同学,在出色完成学校的学习任务以外,利用课余时间申请国外的优秀大学,并于2005年12月24日收到了来自美国蒙霍约克学院(Mount Holyoke College)的提前录取通知书。该校在授予张晗同学全额奖学金的同时,校长还将颁发给她每年一万美元的“领袖奖”。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国际部的良好的管理以及全体华中师大一附中国际部师生的不懈努力。国际部是华中师大一附中的一部分,学校将继续努力把国际部培育成一个优质的教育品牌。这是华中师大一附中发展的需要,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武汉乃至华中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学校希望国际部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武汉地区的投资环境。
学校将坚持创办国际部的初衷:利用国际部这个平台,我们将积极地探索在中等教育领域里的联合办学的模式和在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实用型、外向型、复合型并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的有效途径,主动地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努力使华中师大一附中逐步成为现代化、国际化的中学。
目前我校国际部的生源还是以国内、省内的学生为主,我们相信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和武汉经济、社会的发展,将有更多的国际学生来我们学校接受教育。
记者:我校国际部经常开展一些富有特色的学生活动,开展这些活动的目的是什么?对学生有什么样的影响?
余:是的,学校和各年级国际部在每个学期都会开展以英语学习为特色的各种类型的学生活动,包括英语短剧表演、英语演讲、英语写作、英语广场活动、学唱英语歌曲、英语板报、戏剧节等等。
在组织这些活动的时候,我们更多的强调参与的面,强调活动的过程。同时强调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英文的兴趣,培养同学们的自信心和创新意识等,这些也就是我们开展这些活动的目的。活动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学校生活,锻炼并提高了学生使用的英文进行交际的能力,也必然对他们的性格特征和意志品质的发展产生正面的影响。
记者:学校外事处对今后的工作有什么样的打算或规划?
余:外事处工作的重点是进一步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努力提升学校的国际知名度,大力推进学校国际化程度。学校将更加关注国际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国际部的特色建设;外事处还将在新项目的开发、汉语国际推广项目、外籍教师的聘任和教学质量、海外大学奖学金项目招生、招收海外留学生等方面积极的开展工作。
外事处的所有工作都将围绕学校工作的大局来开展,我们将把“全局、服务、主动、创新”作为我们工作的指导思想,努力开创外事处和国际部的工作新局面。
采写:陈丽 曾艳
- 上一篇:高一年级举行学科建设研讨会[ 03-16 ]
- 下一篇:高一年级国际部举行奖学金颁奖大会[ 03-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