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 校园新闻 >> 正文内容

省文明办来我校考核省级文明单位创建情况

作者:佚名 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6年12月27日 点击数:


1226,省文明办、省高工委、区文明办联合在我校考核、验收我校自2004年获得省级文明单位以来的文明创建情况。张真校长对我校近两年的发展作了简短的介绍,党群办张炳峰主任向考核小组作题为《改革促发展 创新引方向》学校文明创建的汇报总结。

随后,考核小组与学校师生代表进行了座谈,听取了师生们对于学校精神文明创建的评价和建议。在参观了新校校园后,检查小组组长余吴恩书记对我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了高度评价,希望我校再接再励,争取将华师一附中建设成为国家文明单位。

汇报材料:

改革促发展 创新引方向

华师一附中是全国著名的重点中学,是全省唯一由省人民政府命名的窗口学校。2005年初,先后被华师大、湖北省人民政府评为最佳文明单位。在今年众多网络排名中,我校多次位居全国重点中学综合办学实力第一名。

近两年来,全校干部职工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紧密围绕学校的办学目标,坚持三个文明建设,积极开展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力争在确保“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的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夺取“全国文明单位”的光荣称号。

一、“四条标准”狠抓干部队伍执政能力

1、师德高尚:学校管理干部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科学发展观等重要理论,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觉悟、政策水平、理论素养和思想道德。学校党委十分重视党风廉政建设,把它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头等大事来抓。党委还要求干部要能做到扶持年青人,团结同龄人,善待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应该说,我校的干部队伍是充满朝气、富有正气、清正廉洁的。

2.勤勉工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广大干部为学校的发展付出了自己大量的心血和劳动。2005年7月搬迁新校后,学校领导干部带头值日值班,一年多来为处理学校工作,几乎牺牲了寒暑假和周末休息时间;同时深入第一线坚持听课、评课,掌握第一手材料,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积极开展调查研究,认真解决实际问题等。

除了勤勉工作,我们还特别强调节约、环保,在领导干部的带动下,行政办公楼处室率先垂范,在全校起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3、业绩过硬:学校干部深知,“干部无功就是过”。学校大力提倡“干事”文化,鼓励多干事、干好事、干实事,宽容多干事同志的不足,努力营造一个人尽其才,人人为学校第二次创业建功立业的氛围。两年来,校园硬件建设发生巨大变化,很多指标为国内其他重点中学所叹止;软件建设也是有口皆碑,学校高考重点率、高分率、名校率连年保持全省第一,国际学科奥赛成绩显著,两年中拿了三块金牌(还有一块准金牌)并实现了全学科金牌大满贯。学生在科技、体育、艺术等领域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学校在国内、国际的地位和影响在原有良好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

4.能力提升:2003年学校干部队伍实现新老交替,经过两年多的磨练,他们既具有改革的勇气又具有驾驭改革的能力。05年学校平稳搬迁中国光谷,初中部实行校地共建,深圳华师一分校应运而生,校庆与新校落成典礼成功举办;06年积极筹办汉语推广基地,高考竞赛成绩节节攀升,学校干部的能力得到老师们的广泛认可。

二、“四项要求”强化思政工作,增强新闻辐射力

1.干部理论学习有制度。我们深知干部队伍扎实的政策理论水平是确保学校办学方向的前提,也是敏锐捕捉学校创新发展机遇的关键。学校党委每学期都有具体的政治理论、业务理论学习的计划,并认真督促落实。

2.群众思想教育有特色。为弘扬高尚师德,我们经常组织报告会,比如上学期我们邀请过去的家长、学生来校讴歌先进教师典型,请华师大老校长章开沅先生来校深情回忆他的中学生活等等;为养成师生良好的文明习惯,我们大张旗鼓地开展“做环保卫士,做节约楷模”活动;我们还在教职工中以年级处室为单位,在学生中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形式多样而又简单易行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践行活动;为彰显女性之美,我们正在开展“好母亲”、“好妻子”、“好女儿”、“好老师”、“好伙伴”的评比活动;为奉献一片爱心,今年我们两次组织“慈善一日捐”活动,在党员中开展帮助困难学生活动,上周我们前往革命老区麻城为那里的困难学生送去了新年礼物。为增进团队意识,我们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比如,四校区共同参与的“相聚汤逊湖畔”06元旦晚会,回味无穷;再如上月组织的青年教工户外拓展活动更是令青年人心潮澎湃,他们收获了一份超越想象的成功。全校师生在活动中受教育,在教育中升华。

3.党员作用有体现。我校党员在教职工中所占比例大,党员作用发挥是否充分,直接决定学校的发展。我们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契机,大力开展系列活动,如老带新活动、寻找身边优秀共产党员活动、特色党日活动等,应该说党员在学校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同时,我们重视民主党派建设,注重发挥他们的作用,我校有民进、民盟两个省直支部,共有会员62人。他们在学校建设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4.内外宣传有活力。校园网、年级处室网、教研组网发展迅速,已成为师生交流互动的平台,也是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近两年,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都对我校进行过专题报道,至于湖北电视台、《湖北日报》等地方媒体每学期对我校的报道量都在百次左右。

三、“四项建设”提升学校的竞争实力

1.校园建设:

两年前高中三个年级分为两个校区,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气势恢弘的新学校闪现在中国光谷。

2.队伍建设:

在硬件建设的同时,我们始终清醒地认识到软件建设、内涵发展是真正的关键。所以,在新校建设之时,在学校教代会上提出了“六新”的工作方针,即新校园、新理念、新机制、新课程、新技术、新质量。比如新课程建设:以高中课程改革的方向、目的为指南,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组织“老带新”、“五项全能”、“集体备课说课、评课”、“优质课、公开课比赛”、“教坛新秀”、“教学能手”等活动,认真落实好每年的“教学质量月”活动,聘请各级各类专家亲临学校进行指导。

3.制度建设:

我们主要采用“四会八制”进行制度管理创新。建立健全领导、群众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可以说,近几年来,我校在规范管理、民主管理上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4.文化建设:

两年多来,我们以建设新校、搬迁新校为契机,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我们希望学校的每一栋建筑、每一道墙、每一条路都成为学校文化的载体,都会传承学校的文化,都会启迪学生的心灵。在集思广益,反复讨论、磋商后,逐步凝炼出“以人为本、发展为先”的办学理念;“开放、自主、创新”的教育教学风格,“厚德博雅、笃学敏行”的学校新校训等。

四、“四个特色”培育学校创新活力

1.“人本管理”:我们提出:“让学校服务于学生;让学生成为主人,让学生充分发展”;“让学校服务于教师;让教师成为主人,让教师充分发展”;目的在于努力形成“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乐在其中”和谐生动的局面。

2.“发展教育”:近几年来,在社会高考升温的情况下,我们仍坚定不移地超越单纯追求升学率的误区,确立了“以人为本”的办学新理念,加强了教育教学科研,形成了以“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和“素质学分制”体系。

3.支农扶贫,服务社会:

反哺农村教育,积极开展教育扶贫,是近几年,我们在不断强化的一份社会责任。从2002年开始,我们陆续与新疆建设兵团农五师、海南地区、神农架林区、通山职业教育中心、恩施一中、咸丰一中等地区和学校建立了对口帮扶关系,为教育欠发达的地区和学校培训教师和学生,让农村的学生也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的办学条件和资源优势,积极服务于省内外兄弟学校,服务于教育系统和社区的文化建设,仅近一年来,就承办了湖北省高中生耐克杯篮球比赛、湖北省第七届黄鹤美育节汇报演出、全国数学协作体夏令营等大型活动,共接待了国内外政府和民间教育代表团体和教师千余人次的访问交流。显示了学校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与中心地位。

4.“国际接轨”:

几年来,国际化形成了我校办学新的特色。我校中外教育合作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我们先后接待了世界众多国家和地区的教育访问,参与了东南亚诸国的教师培训,接受了国际合作学校学生短期的课程学习,每年也向世界各国名牌大学输送了若干名优秀的学生。这些都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和国际影响。

文明创建有力推动学校工作的发展,在文明创建中我们进一步强化了这样的共识:改革创新是学校前进的动力,是校园和谐的根本保证;特色是学校标识,也是学校的生命,没有特色,就没有优势。所以我们一直致力于创新,致力于百家争鸣的局面,我们鼓励年级、处室、教研组、个人全方位创新,鼓励他们坚持特色,形成特色;校园和谐伸手可及,我们在师生中抓安全、环保、节约,看似小事,但因为我们持之以恒,逐步改变师生习惯,提升了师生道德水平,促进了校园和谐。

当然,我们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队伍建设还需要加强。干部需要进一步的锤炼,在提高政治觉悟、法律意识、执政能力、服务水平上还要下功夫。教师需要进一步的武装,在师德教风、专业化成长上特别是适应即将到来的新课程改革上要加强培训和提高。二是教育质量还需要提高。我们在教育教学的研究上还要下深功夫,找出规律,挖掘潜力,教学质量的提高还有上升的空间。三是对外辐射的力度还不够,我们在以中学、大学为载体,对西方国家推广中华文化方面还需要加强,对省内外薄弱学校和农村、边远地区的帮扶还需要加强。

我们将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六中全会精神,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我校新的贡献。

中共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委员会

二OO六年十一月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