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 校园新闻 >> 正文内容

我校第二届科技节开幕,杨叔子院士来我校做报告

作者:佚名 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5年05月31日 点击数:


  530日,我校第二届科技节开幕,开幕式上我校邀请了中科院杨叔子院士和2004届优秀毕业生吴茗同学(现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为我校学生讲座。

  两场讲座由我校学生科学院的同学主持,王忠副校长为杨叔子院士颁发了“学生科学院名誉院长”的聘书。

  杨叔子院士主讲了《踏平坎坷成人成才》,杨院士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旁征博引、谈古论今,讲述了他的人生经历、成才成人的宝贵经验,全场师生被杨院士的爱国敬业、成才之路、渊博知识所征服,会场的掌声此起彼伏。他的高尚品德是年青一代学习的杰出典范和楷模。他的奋斗成才史、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是我们全校师生学习的榜样。杨院士的讲座更激励了同学们坚定信念、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的斗志。在临近新校搬迁之际,杨院士的讲座给全校师生上了人文教育、思想品德的第一课。

  吴茗同学主讲了《网络与我的中学生活》,介绍了自己的在中学的学习、与网络的接触以及从网络中所取得的成绩,并着重讲述了网络安全等问题。让同学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

  本次科技节的开幕式除两场讲座外,还有科技楼五楼开展的“科普知识竞赛”。

  在接下来的一周里,还会有科技创新项目展示答辩、科技人文辩论赛、专家科技报告、飞机模型表演等相应项目。

图一、杨院士为同学们主讲“踏平坎坷、成人成才”;

图二、吴茗同学主讲“网络与我的中学生活”。

更多图片:


王忠副校长为杨叔子院士颁发学生科学院名誉院长聘书


杨院士讲座现场


杨院士为我校师生签名

  当前位置:首页>校园新闻
√我校第二届科技节开幕,杨叔子院士来我校做报告
发布人: admin 作者/来源: 现教处 发布日期: 2005-05-31  


  530日,我校第二届科技节开幕,开幕式上我校邀请了中科院杨叔子院士和2004届优秀毕业生吴茗同学(现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为我校学生讲座。

  两场讲场由我校学生科学院的同学主持,王忠副校长为杨叔子院士颁发了“学生科学院名誉院长”的聘书。

  杨叔子院士主讲了《踏平坎坷成人成才》,杨院士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旁征博引、谈古论今,讲述了他的人生经历、成才成人的宝贵经验,全场师生被杨院士的爱国敬业、成才之路、渊博知识所征服,会场的掌声此起彼伏。他的高尚品德是年青一代学习的杰出典范和楷模。他的奋斗成才史、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是我们全校师生学习的榜样。杨院士的讲座更激励了同学们坚定信念、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的斗志。在临近新校搬迁之际,杨院士的讲座给全校师生上了人文教育、思想品德的第一课。

  吴茗同学主讲了《网络与我的中学生活》,介绍了自己的在中学的学习、与网络的接触以及从网络中所取得的成绩,并着重讲述了网络安全等问题。让同学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

  本次科技节的开幕式除两场讲座外,还有科技楼五楼开展的“科普知识竞赛”。

  在接下来的一周里,还会有科技创新项目展示答辩、科技人文辩论赛、专家科技报告、飞机模型表演等相应项目。

图一、杨院士为同学们主讲“踏平坎坷、成人成才”;

图二、吴茗同学主讲“网络与我的中学生活”。

更多图片:

图三、王忠副校长为杨叔子院士颁发学生科学院名誉院长聘书

图四、杨院士讲座现场

图五、杨院士为我校师生签名

附杨叔子院士介绍(2005年1月):

  

 杨叔子,男,1933年生,江西省湖口县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十五大、十六大代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567月毕业于华中工学院机械工程系。1981年至1982年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做访问学者。199212月至19977月任华中理工大学校长。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先后受聘为清华大学等24所高校的兼职教授、名誉教授。曾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立足于机械工程,致力于机械工程与新兴学科的交叉,着重在机械工程中的信息技术与工程加工自动化方面特别是与之相关的先进制造技术,拓宽了机械工程学科的研究领域。在精密机械加工与细节加工自动化方面,发展了切削振动理论与误差补偿技术,解决了生产中重大关键问题。在机械设备诊断理论与实践方面,建立了一套概念体系,发展了诊断模型与策略,研制出有关诊断系统;发展了钢丝绳无损检测理论与技术,解决了国际上断丝定量检测难题。在时序分析的应用基础与工程应用上,结合系统理论了与数据处理技术,发展了某些理论与方法,对时序分析的工程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在高等教育理论与管理方面,深入探讨了高等教育思想与观念,积极倡导素质教育特别是人文教育。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项,获专利5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500余篇,获国家级与省部级重要的教学或图书奖励12项,出版专著、教材11种。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