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 校园新闻 >> 正文内容

我校与武汉理工大学联合开设“新材料与器件”实验班隆重开班

作者:文/孙梦嘉 图/肖雅 编辑: 来源: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12日 点击数:

4月12日下午,由我校与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联合开设的“新材料与器件”实验班开班仪式在我校举行。武汉理工大学校长杨宗凯、华师一附中校长周鹏程等两校领导参加了此次仪式。仪式由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卢少平主持。



在仪式正式开始前的座谈交流中我校周鹏程校长对武汉理工大学一行领导和教授表示了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并介绍了我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卓越成绩。周校长指出两校间的合作源于对教育共同的理解,他希望能以“新材料与器件”实验室为载体,以高校学者的课程为契机,为高中学子打开一扇又一扇求知和探索的窗户。



武汉理工大学杨宗凯校长提出兴趣和好奇心是学生成才的关键因素,他期望“新材料与器件”实验室能充分发挥作用,让学生感受到最好的学科魅力,启发他们对新材料的研究兴趣,两校共同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拔尖创新人才。



随后,开班仪式在东科技楼511“新材料与器件”实验室举行。该教室及所有相关实验器材全部由武汉理工大学捐赠建设,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麦立强介绍了实验室及课程建设情况。





《新材料与器件》课程由我校与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联合开设,该课程融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于一体,首期课程将围绕“新能源化学电池、石墨烯柔性电子器件、纳米微晶玻璃、新型太阳电池技术、光纤传感原理及应用、热电材料与器件”六个单位设置课程,以科学科普、实验实践、理论知识相结合的课堂形式为高中生提供一个接触前沿材料科学、参与科研探索、展示创新成果的平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师资方面,此门课程由大学教授和高中学科教师协同打造“双师课堂”,努力构造一个开放、共享、协作、创新的教育生态系统,让学生进一步感悟科技魅力。






接着,麦立强院长为《新材料与器件》课程捐赠图书《纳米线储能材料与器件》,我校教师郑晓慧、张亮接受图书捐赠。



国家的快速发展对新时代的教育、科技和人才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要促进普通高中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活动致辞中周鹏程校长着重介绍了我校目前在人才培养上的理念和一系列改革。他强调要打破学段壁垒,关注幼小初高大人才一体化培养,关注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规律,培养学生对新材料研究的兴趣和能力,帮助学生适应高等教育,适应社会生活,适应未来的职业发展。




然后,杨校长和周校长共同为“新材料与器件”实验室揭幕并宣布正式开班,与会领导为武汉理工大学麦立强老师、何大平老师、鄢永高老师、彭勇老师、周爱老师、罗雯老师、王静老师,华师一附中彭景老师、郑晓慧老师、张亮老师颁发聘书。课程指导教师代表罗雯老师在讲话中介绍了实验室的开放性和实用性,肯定了我校学生扎实的科学基础、团队合作精神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她希望此门课程能够成为青少年科技创新的摇篮,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科技人才。





在观看了前期教学回顾视频后,我校高二(18)班朱奕铭同学代表学生发言,他提到通过前期一些课程的学习,自己深刻认识到了新材料和器件在现代科技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以及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他也想为推动科技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皮瑞杰同学则说道:“我们正站在历史前沿,肩负着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一个拥有先进材料技术的国家将更具竞争力与发展前途。放眼当下,即便现在我们手中的仅仅只是一个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电池,但它们也如火花般,激励我们向材料的世界迈出新的一步。”他希望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自己在未来能够研究出更加环保、节约能源、寿命长久、安全健康的材料。




“新材料与器件”实验班开班仪式在师生合影中圆满结束。这是我校继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开设《AI+机器人》课程后的第二个与大学共建的科技创新课程,今年我校还将与武汉大学联合开发《微小行星设计》课程,与烽火科技公司联合开发《通信网络技术与实践》课程,积极探索人才一体化培养规律,带领学生接触科技前沿,让他们成为能够应对未来、拥抱未来、引领未来的拔尖创新人才。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