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 科教信息 >> 正文内容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语文学习建议——华中师大一附中“课程育人•学法指导”(第四期)

作者:马 岚 编辑: 来源:科教处 发布时间:2023年02月19日 点击数:



华中师大一附中作为中国基础教育的领航学校,在七十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将“立德树人”作为育人的根本任务,以“办智慧学校、育创新人才”的教育理念为引领,以“培养学生关键能力”为主线,以“塑造学生强健身心,涵养学生关键品格”为抓手,致力于培养未来世界的引领者。

华中师大一附中教学特色: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方法教给学生。学校在给足学生自主学习时间的同时,一直很重视教师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南宋诗人朱熹在《观书有感》曾写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华中师大一附中“课程育人·学法指导”就如同“源头活水”,将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源泉和动力,让学生以开明宽阔的胸襟,广泛包容,接纳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独立思考,使自己的思想越来越活跃,才思不断,新水长流。

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理念的实施载体,成为“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最具活力的要素。华中师大一附中不断丰富课程内涵,不断开创课程育人的新篇章,其中课程育人·学法指导”就是华中师大一附中丰富课程体系中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用科学的方法点亮学习之路”。我校优秀教师将自己的人生成长经历、社会责任、家国情怀、教育教学研究带到课程育人·学法指导”课堂,开阔学生的视野,带给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知识架构,引领学生遇到学习困难不回避,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实践能力,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真正实现课程育人的教育目的。

我们定期推出课程育人·学法指导”课程和相关报道,期待更多的学子受益,并以崭新的面貌,拥抱未来!

 

 

由华中师大一附中科教处主办,面向高一年级全体学生的“课程育人·学法指导”(第四期)——高中语文学法指导讲座于2023年2月17日下午正式开讲了,本次演讲主题是: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语文学习建议。主讲人为我校高一年级语文中心备课组长毕兰老师。学校分管教学工作的徐惠副校长、洪山实验中学校领导郑志雄出席了讲座活动,高一部潘汉春主任,副主任顾世成老师,高一部副主任谢颖老师,学校语文教研组长吴洪涛老师与部分语文老师和高一年级各班学生参加了讲座。讲座由科教处董方奎主任主持。

  

徐惠副校长和科教处董方奎主任与同学们一起聆听讲座

 

学校语文教研组长吴洪涛老师与部分语文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聆听讲座

 

毕兰老师,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一年级语文中心备课组长,高中语文高级教师,华中师范大学优秀共产党员,湖北省青年教学能手,湖北省高中语文优质课比赛一等奖获得者,华中师大一附中优秀教师、课改先进个人。

 

主讲人:毕兰老师

  

讲座伊始,毕老师带领同学们回顾了“开学第一课”上周校长的寄语——“拥有‘胸怀天下、洞见未来、坚毅执着、敢为人先’的卓越品格,成长为‘未来世界引领者’”,以此引导同学们思考:高中三年,我们的目标需要锁定高考,但不能只停留在高考。作为语文老师,她希望自己能助力大家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分数,更希望帮助大家在广泛的语文学习活动中提升素养,启迪智慧,拓展人生境界,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结合新鲜出炉的《中国高考报告(2023)》,毕老师为同学们解读了新高考背景下的命题方向: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是新高考的考查重心,开放性、探究性和灵活性是高考命题的基本要求,核心价值金线、能力素养银线、情境载体串联线织成了命题框架,“无价值,不入题”“无思维,不命题”“无情境,不成题”是贯穿始终的命题思想。无论是认知与态度,还是具体的学习实践,同学们需要意识到必须把学习重心从被动接受学习、简单总结解题技巧、机械照搬套路和题海战术大训练转向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培养。

 

 

 

紧接着,毕老师分享了最近深有感触的三个故事——“一次观影的感悟”“一些新年的表达”“一个有趣的问题”。跨越电影《深海》理解和审美的门槛,毕老师形象地诠释了文学是一片深海,它瑰丽、绚烂、斑斓,语文学习便是让你去遨游其间,探寻前所未见的丰富世界,训练你深潜的勇气与能力。“新年”三行诗和短视频的呈现,更告诉同学们让表达成为自身的精神需求,写作便会有飞跃发展。而关于《红楼梦》阅读,“为什么曹雪芹在前五回大量‘剧透’,甚至许多重要人物的大结局就集中在第五回?”的提出及探寻则指引同学们反思自己的学习:平时阅读没有思考,没有挖掘,没有深度解读,没有横向思考和纵向对比,考试时答题便难有正确的方向。毕老师鼓励同学们以广泛的参与、个性化的表达、深入的思考与探索走进语文的深海与星空,成就自己的精彩。

 

 

落实到具体的日常学习实践上,毕老师还给大家分享了五条高中语文学习建议。其一,首兴趣。要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知之”,走进语文,不抵触,不反感,不因对以前的老师、教材和考试的印象而迁怒语文;“好之”,日日操习,用心投入,不懈怠,不放弃,不因外界干扰、其他学科和考试分数而离开语文;“乐之”,处处留心,养成习惯,言谈举止,一笑一颦,莫非语文。其二,重自主。语文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教师的“教”不会直接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必须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求理解,才能逐渐达到“自会读书,自能作文”的境界。其三,广阅读。在三年中,要下定决心广泛而深入的阅读,要涵盖古今,包举文理,融会中外。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阅读的高度成就人生的高度。其四,必多写。许多同学只会做题,从来不注意自己感性和理智的锻炼,其情思通常表现出“浅”与“窄”的缺陷。建议大家用“写”酝酿和升华情感,用“写”廓清和锻造思想,最好坚持每周练习写作,如生活札记和读书笔记。其五,勤思考。要多思,保持自主性,再求深思,多方追问,务求水落石出,后求善思,理性分析和接受老师的点拨、同学的帮助,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

 

 

选择正确的方向,永远比跑得快更重要。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是提高语文成绩的根本途径,毕老师勉励大家:选择正确的学习策略,发挥主动性,由“学会”到“会学”,人人皆可成就自己的大语文。祝愿同学们:耕耘于春,丰收如期。

  

 

本次“高中语文学法指导”讲座是本学期大型讲座的第一讲,深受高一年级师生欢迎和好评。同学们表示,毕兰老师的讲座通俗易懂又娓娓道来,吸引同学们用正确的方法打开语文学习之门,帮助同学们明确了学习的方向,加速他们融入华师一校园文化,具有领航的意义。同时,这次讲座也打响了华中师大一附中本学期“课程育人”的首枚礼炮。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