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 媒体看华一 >> 正文内容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快看!华师一附中学霸高考同题作文

作者: 编辑: 来源: 发布时间:2022年06月08日 点击数:

极目新闻记者 肖杨

通讯员 孙梦嘉

6月7日,湖北40多万考生在高考考场奋笔疾书。湖北高考作文题中午揭晓后,极目新闻邀请华中师大一附中的高二学霸们进行高考同题作文。看看他们如何切题,理解“本手,妙手,俗手”?

本手妙手,固基创新

华中师大一附中 高二(2)班 黄汝阳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一切的创造与成功都来源于扎实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墙高基下,虽得必失”,我们唯有首先扎实稳固基础,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正如围棋里的“本手、妙手、俗手”一般,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俗手是败笔,唯有扎实稳固本手的功夫后,才可能下出妙手进行创造;如若本手不扎实却一味渴望创造,终不免于下出俗手,划上败笔。如同魏征在《谏太宗十四疏》所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扎实基础是一切创造的必由之路、不二法门。

“叠叶与高节,俱从毫末生。”下好本手,扎实基础,是一切创造的前提条件。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一切的学习活动都是由基础开始的。从行走到奔跑,从认字到阅读,从写字到作文,从基础开始,一步一个脚印,一点点迈向远方的星辰大海。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不都向我们诉说着吗?昔司马迁编撰史记,熟读前人记叙,扎实史学基础,创一家之言,今屠呦呦提取青蒿,研习药物理论,扎实本草基础,创抗疟神药;昔汉武帝治理家国,遍览圣贤之训,扎实民生基础,创推恩之策,今于敏研究核导,借鉴他国先进理论,扎实物化基础,创两弹一星……正是他们的夯实基础,才有了后来的开拓创造。试想,倘若没有扎实的基础,又怎能创造出绝美的芳华,正如棋局之中,本手未熟便渴求妙手,又怎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终不过是棋差一招,俗手遍出。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曰争新。”体悟妙手,尝试创造,是一切扎实基础后的赓续奋斗。

在基础之上学会创造,便可焕发新的生机。君可见,天才科学家爱因斯坦,理学基础上创造出光电效应方程,震撼学界;君可见,冰上王子羽生结弦,冰舞基础上创造尝试4A动作,惊艳世界;君可见,古典之父莫扎特,乐理基础上创造弦乐小夜曲,温柔时光……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熟悉水性,跃入大海才有龙的图腾;羽翼丰满,飞上蓝天才有凤的涅槃。扎实基础之后,尝试创造,前路漫漫亦灿灿。

揆诸当下,历史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双减”政策正当其时,“强基计划”如火如荼。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处,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调基础的重要。当三岁幼童在上十个补习班之间来回穿梭,当初中生抱着厚厚的大学教材识读,我们不禁生发出这样的疑问:如此忽略基础、揠苗助长真的有用吗?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当意识到,扎实的基础是一切创造的内在动力,没有基础,一切的创造终将落为空谈;基础之上,进行创造,方抵成功彼岸。

生活如同棋局,好高骛远忽视基础只会下出俗手,让我们扎实基础,不断创造,立足本手,妙手偶得,让我们的人生棋局黑白纵横,灿烂绚丽!(指导老师赵燕)

本手筑基方有妙手助成

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二(25)班高锦彤


手写原件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观乎棋法之道,本手为根,看似平凡简单,但筑牢了不可撼动的基础,于是盘根错结,不断深入,吸纳各方营养,获得新鲜的生长力量,以致于发新枝,萌新芽,其茂盛生机正乃妙手之境。为棋如是,下好人生这盘大棋亦如是,基础乃创造之根之魂。揆诸当今社会,不注重“本手”之势久矣。

快餐式的阅读、干货的资源包轰炸,填饱了焦虑却架空了大脑,没有系统的从基础开始的学习,即使有千万公式、套路、妙解,不过是信口开河,于能力无所增益;抄袭式的复刻,流量的堆积和造势,装满了一时的钱包却注定了被抛弃的结局,缺乏严谨的从设计到生产,从质量到服务的企业树立不了品牌形象。没有本手,一切妙手都没有依据,不过是小聪明的伎俩。

“树高干尺,营养还在根部”,基础打牢了才能触类旁通、生发妙手。李克强总理在讲话中的这句话深刻揭示了本手与妙手的关系,众人皆以青蒿素之发现为创新所得,但若不是屠呦呦数十年来对无数古籍的深刻研读,对近百种草药材习性的充分了解,怎会将黄花蒿作为研究方向?若非扎实的化学理论与实践基础,怎会考虑提纯时温度和溶剂的影响?我们皆知华为是创新领军者,但有谁真正了解从设计之初到零件生产、芯片、电路等基础核心技术华为投入了多少人才与金钱去夯实基础?在“强基”的过程中,我们会对基础问题有更深入理解,更灵活地应用,在思考中自然地引向更多问题,获得创意,并提升举一反三能力,从而建立已知与未知关系,拥有创新的关键能力。

“云路鹏程三万里,雪窗荧火二十年”,筑中本手,要甘于寂寞枯燥,不为浮躁遮望眼。在当今时代,信息获取的便捷性使我们无时无刻不被“高手”包围,海量的“妙手”资源触手寸及,一方面迎合了人天性中急于求成、搜寻捷径的惰性,一方面又渲染了一种知识焦虑,使人害怕漫长的“本手”积累过程会被时代地弃。然而,长期的无本之木并不能带来飞跃,反而因不懂原理和基础无法灵活运用,沦为套公式的模板化思维路径,逐步丧失了“格物致知”、寻根问底的精神与自我探究,创新性转化的能力,扼杀了人最宝贵的思考力又何谈妙手,何谈创新!

所以我们必须炼就“拨开世上尘氛,胸中自无火炎冰竞”的定力与淡然,不被浮躁之风诱惑,用“把卷沉吟过二更”的勤奋刻苦,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的积累,久久为功,笃行不辍,为今日之学习打牢基础,为未未之人生强基铸魂。“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信仰本手的力量,以不懈的努力与积累去涵养关键能力,创过一个精彩的明天,找到妙手之境,以本手筑基,终将有妙手助成。(指导老师乐晓峰)

欲着一绝妙手,先落万千本手

华中师大一附中 高二(26)班 龚新闲

“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诚然如王国维所述,无胸襟如同无“本手”之累积,无累积的模仿便成了东施效颦、邯郸学步的“俗手”。此观之,想着一绝“妙手”,必先是有千千万万“本手”的基础。

“本手”若何?乃是“精卫衔微木”的水滴石穿,寸铢积累;

“妙手”为何?便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峰回路转,绝处逢生:

“俗手”差何?却是“夫唯捷径以窘步”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一切脱离了基础的进步如同空中楼阁,海上仙山。王羲之染清缸水为墨池,方得入木三分之遒劲,达芬奇描绘鸡蛋于日日,终成文艺复兴之巨匠,艺术的成就如此;孟德尔杂圆粒与皱粒,畦红花与白花,始悟遗传之逻辑,居里夫人罄吨吨废渣,无畏致命辐射,后现钋镭两元素,科技的发展也未出其右。看似循规蹈矩,安步当车的“既遵道而得路”,却在不知不觉中韬光养晦,“博观而约取,后积而薄发”,这其中不仅仅是脚踏实地的坚持,更是一份恒心的体现。管延安以匠人之心追求极致,以海底隧道成就梦想;顾秋亮以精雕细琢刻画坚守,以毫厘不差护蛟龙入海。他们在繁荣的边缘坚守,在浮华的世界坚持,以“本手”为累积,现自我之毅力,更现大国工匠之风采。“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守一份活心真如,便是贯彻“本手”者的真实写照。

“笔落兴酣摇风雨,诗成笑傲凌沧州”,人们往往看见了光鲜的“神之一手”,却往往忽视了“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反复苦吟。然而,有了千千万万的“本手”,就一定会迎来那梦笔生花的“妙手”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妙手”之妙,既在于不好高骛远的踏实,更在于不落窠臼的创造。由军事历史观之,格鲁希守命令如圣旨,不去支援拿破仑,纵有敌万人之才,也难逃滑铁卢之惨剧;毛泽东高屋建瓴,指出李德博古本本主义的错误,率部北上长征,才得以绝处逢生,化险为夷。“妙手”的出现更是需要对全局的把控,对未来的预判,否则很容易成为一“俗手”。1997年泰国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对索罗斯等境外资本的汇入不以为意,终酿亚洲金融危机之惨剧,不可不谓是反面教材。反观我国,自上世纪的改革开放,到本世纪的全面小康,从疫情初期的全面封控,到如今的动态清零,无一不体现了党和政府的高瞻远瞩,妙手回春。其中不乏的是“以史为鉴知兴替”的对过往的判断,更多的是对当今世界针砭时弊的敏锐判断,对全国人民坚定不移的统一领导。

“书山有路勤为径”,当今青年不应只将“本手”的累积融入学习,更应将这种求真务实,不好高骛远的态度融入生活,长久如云漂泊,也终会迎来声震人间的一天。我们应更应培养起批判性的创新思维,不迷信权威,从苹果落地到万有引力定律,敢创造就会有所收获。

欲着一绝妙手,先落万千本手,反复的历练不会消去你我的光芒,反而会让刀锋更利,寒梅更香。人生如棋局,方圆之间,却是这般此中真意,欲辩忘言。(指导老师袁昉)

正本化妙境,固根免流俗

华中师大一附中 高二(4)班 谭美琳

韩愈曾于《答李诩书》中遥瞩喟叹:“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 ”“本手”便是“茂根”与“沃膏”,“妙手”则是“遂实”与“晔光”。依愚之拙见,正本方可逐妙,固根才能免俗。

本手,规律之载体也。

朱熹曾指出:“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于朱熹而言,《四书章句》即是“本手”;于曹孟德而言,军事才能便是“本手”。正是曹操前期扎实的军事“本手”,才造就了“舳舻千里,旌旗蔽空”的奇观。

妙手,规律之创新也。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是陆游对“妙手”的理解。诸葛亮长于使用“妙手”,足为后人道也。从“博望坡放火”,到“白河用水”,从“草船借箭”,到“木牛流马”,无不彰显其神机妙算,雄才大略。

逐妙忘本者,终流于俗。

吕布妙手偷袭兖州,张绣夜袭大本营,马超大战潼关,使得曹操割须弃袍。此皆妙手,虽暂时胜于曹操之本手,但终究不是时时有妙手。因此最终的胜者,必是本手更稳更强者。

正本化妙者,谓之曰智。

火烧新野、三气周瑜、七擒孟获等等,于孔明,皆为本手。但于他人,招招妙手。因此,北伐时的一出空城计,本是俗手中的俗手,换作他人,未必能取胜。但于孔明,那便是妙手了。正如围棋高手对上常人,正好下了个昏招,对手还战战兢兢,苦思冥想,生怕中招。因此,当本手不敌对方的妙手时,自己的俗手此时也未必是俗手。一言以蔽之,俗手与妙手看似对立,其实不然。二者是对立统一的。我们不应拘泥于“俗手”“本手”“妙手”,凡是能致性的,皆是妙手。

以俗为妙者,谓之曰善。

且看张飞,王忠来攻时,他假装醉酒鞭打士兵。本是俗手,却能成其妙。再看翼德,世人皆知不善用计,因此长坂坡上后方烟尘滚滚,反使得曹操生疑而退兵。此等粗浅的疑兵之计,若换云长来使,必无此效果。张飞在此尧急时刻,仍然大胆使用自己的妙手,不畏首畏尾,竟意外成其妙。由此可见,如果我们只剩招招俗手,亦不能自暴自弃,反而要不新突破自我,敢于亮剑,成就自己的妙手。

棋如此,军事如此,人生亦是如此。人生是一个不断自我突破的过程,不断提升自己的本手是根本;挖掘自己的妙手是成功的捷径;可一旦自己落后,招招俗手时,亦不可气馁,勇于尝试,才能成其妙手。

循本求妙,以基础为本,求创新之妙。欲求妙成,却无本基,易出昏俗。面对人生的棋局,乃至社会的、国家的棋局,我们更需要秉持着“正本化妙境,固根免流俗”的原则不断砥砺前行,方能自信自得地描绘出锦绣华章。(指导老师:肖科)


链接:

http://jms.ctdsb.net/jmythshare/#/index_share?contentType=5&contentId=1425306&cId=0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