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 课程建设 >> 正文内容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副院长严鹏做客我校光谷课程

作者:蒋美玲 编辑: 来源:科教处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18日 点击数:

人类离不开水。水,是生命存在前提,人不喝水最多可以维持三天的生命。水是地球表面上最多的分子,除了以气体形式存在于大气中,其液体和固体形式占据了地球表面70%-75%的组成部分。水是地球上最有特色,也是万物用的最普遍的物质。人类生活需要水,生产需要水,生态系统也需要水,但是地球上有那么多水吗?事实上,可更新和可被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极其有限的。于是,“水利”一词应运而生,水利,就是如何利用水。地球上的水资源是如何为我们所用的呢?我们本期光谷课程邀请了来自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副院长严鹏教授,他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题为《兴水利除水害》的讲座。严鹏老师是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武汉大学珞珈青年学者,现任水利水电学院副院长、水工岩石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水利水电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兼任中国水利学会工程爆破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武汉大学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主要从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工程爆破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他主要从水与人类生存、世界水利简史、水利学科的未来发展几个方面给大家介绍他的专业领域知识。

水是生命之源,人体中70%是水,人每天要摄入2-2.5升的水。除了生活用水,饮用水,我们还需要大量的生产用水,如农作物的种植需要水,工业生产也需要水,如果农作物没有水,就会由于干旱而死亡没有收成。在很多国家和地区,有很多人甚至喝不到足量卫生的饮用水,全球每年有超过300万人死于饮用不清洁水源。水少了是灾难,水多了也是灾难,如今年发生在我国河南省、山西省特大暴雨带来的洪灾。即使在风调雨顺的年份,我国水资源地域分布也是极其不均衡的,总体来说,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所以我们必须通过工程或非工程的措施改变水资源分布不均,消除或缓解不利于社会发展和生态系统协调的因素。

世界水利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随着农耕文化的发展,水利发展史也拉开帷幕。灌溉排水的历史大约起源于BC4000年前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四大文明古国的灌溉排水历史最为久远。我们一般将古代中国的水利溯源于大禹治水,虽然这是一个神话,但是研究水利的人都把大禹当做“祖师爷”。而我国漫长的水利发展史中,最有名的主要由都江堰、关中八惠、三峡工程。我国有证可考的最早的蓄水灌溉工程叫芍陂,春秋时修建,位于淮河流域,又名安丰塘,迄今已有2500多年。而都江堰则被誉为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仍然发挥巨大效益的宏大水利工程。它的整体规划是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可以引水灌田,变害为利。主体工程包括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进水口。它的灌溉面积由解放前的282万亩发展到现在1026万亩。它的特色一是无坝取水,顺应和利用自然水力水沙流动规律,二是解决了泥沙淤积、防洪和灌溉的矛盾问题,可谓巧夺天工。而新中国水力建设中的最具代表性的则是长江三峡水利枢纽。三峡大坝建成的最大功用是防洪,同时兼具发电和航运等功能。三峡大坝的建成使荆江地区能够抵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也为大半个中国解决的用电问题。

那么,水利学科未来发展会是怎样的呢?随着时代的发展,水利从工农业的命脉慢慢发展成社会经济发展的牵引。我国作为人口大国,粮食问题依然脆弱,粮食生产是用水大户,目前我国水安全态势也依然严峻。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依然非常严重。讲座的最后,严鹏副院长也介绍了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的基本情况,他说水利专业是千年专业,只要有人存在,水利就会存在,也嘱咐有志于学习水利相关专业的同学们好好学习,把握机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