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 家长学校 >> 正文内容

品读文学经典,领悟教育智慧——带你读懂家庭教育中的聪明术

作者:乐晓峰 (华中师大一附中) 编辑:党宇飞 王丽 来源:家校联盟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26日 点击数:

 在漫长的人类文明中,有一群璀璨的人类群星,我们有幸能与许多优秀而睿智的人同行,这的确是我们的幸事。他们大多都有伟大的人格,纯洁的心灵,高贵的灵魂,卓越的才华。但很多人却并不知道,他们当中还有很多,确也是了不起的父亲母亲,充满睿智的家长。而且,仔细读读他们平时随意写就的家书自传,或是后人深研的文传记言,我们还能在他们身上发现一些非常重要的共同特征,这些特征抑或是规律,我更愿意把它们叫做育儿的聪明术——教育辩证法。今天,我们不妨静下心来,读读这些故纸堆里的故事,在这些经典中寻找一些教育智慧。

 

  • 一、以爱为害——“爱子,教之以义方。”“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

 “爱子,教之以义方。”出自《左传》,“方”就是道,“义方”就是道义,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真的爱自己的孩子的话,那就应当用道义来引导他。

“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就是如果你不用道义来引导孩子,不用道义来爱孩子,那就不是爱孩子,反而是害了他。这句话出自《资治通鉴》。

 我们知道,从《左传》到《资治通鉴》,中间隔了1500年,可是这两句话一正一反说的却是同一件事,那就是我们应当怎样爱孩子,什么样的爱才是真正对孩子有好处的父母之爱。在这两句话的背后,隐藏着第一条家庭教育的辩证法则——虽曰爱之,其实害之。

 在《左传》当中,说出“爱子,教之以义方”的是前卫庄公时期卫国的大臣石碏。那石碏为什么要说这句话呢?因为他看到,卫庄公正在以一种不符合道义的方式爱他的小儿子州吁。州吁好甲兵,就喜欢武器,喜欢舞枪弄棒,然后州吁的身边就聚集了一大拨亡命之徒。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如果让州吁再这样下去的话,恃宠而骄,那必然会威胁到太子的地位,从而会造成卫国政局的动荡。于是勇敢的老臣石碏就站出来对庄公说:“爱子,教之以义方。”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触龙说赵太后》的触龙说的“爱其子,则为之计深远”。

为什么“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呢?我们来听听柳宗元讲的另一个《种树》的故事。

 

                                                                 种树郭橐驼传

             柳宗元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瘘,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所以,我们应该顺应孩子的天性、爱之以道、教之义方。

“教之以义方”确实是非常困难的。首先你得分清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义方”,然后你还得动脑子分析,花力气学习,你得弄清楚什么是对孩子有好处的,必须明白“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我们要努力学习“教之以义方”,给孩子正确的爱。

 

  •  
  •  
  •  
  • 二、镜子定律——有其父(母)必有其子。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家庭里应涵养出和睦之气,家庭要为国家培育栋梁。而这个和睦之气能够让孩子健康成长,让老人安心地颐养天年。家庭教育是潜移默化的,但它也是最基础和最坚固的,它奠定了我们每一个人人生的底色。正直、善良、有崇高追求的父母会培养出来积极上进的好孩子;而那些自私自利、为人刻薄,惯于偷奸取巧的父母就没有理由责怪孩子没有上进心。

 父母的优秀是培养优秀孩子的充分且必要的条件。

 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举孝廉。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导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滂闻之,曰:“必为我也。”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曰:“天下大矣,子何为在此?”滂曰:“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其母就与之诀。滂白母曰:“滂归黄泉,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母曰:“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辞。行路闻之,莫不流涕。时年三十三。

 范滂是东汉时期的一位名士,他正直清高有气节,广受乡亲的钦佩。东汉时期,黑暗的政治和昏聩的统治者是其最大的时代特征。汉灵帝刘宏大批诛杀党人名士。督邮吴导来到县中,抱着诏书,关闭驿馆,趴在床上哭泣。范滂听到了哭声说:“这一定是因为我啊!”说罢便立即去投案自首。县令郭揖大惊,出来解下官印绶带要一同逃跑,说:“天下大得很啊!先生为什么来到这里?”范滂说:“我死了,这祸患就终结了,哪敢用自己的罪来连累您,又让老母流离失所呢?”

 范滂的母亲前来与范滂诀别。范滂对母亲说:“母亲,我实在是不孝,不能再对您行孝,要先走一步了。希望母亲大人忘掉这份不能忍受的分离之情,不再增加哀伤。”范滂的母亲却说:“你现在能够与李膺杜密齐名,死了又有什么遗憾!已经有了好名声,又还想要长寿,能够兼得吗?”范滂跪下,最后一次郑重地接受母亲的教诲,两次叩头与母亲诀别。

 这是一个令人无限伤感又绝望的故事,故事中有一位了不起的名士范滂,还有一位更加了不起的母亲。而把这对母子变成千古佳话的却是一千年后的另一对母子。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这是历史上两位极其相似又同样伟大的母亲,正因为她们的伟大才成就了孩子们的光明磊落、敢作敢为的人格。像这样的母亲,历史上还有很多,欧阳修的母亲“画荻教子”;陶行知的母亲“陶母读书”……可以说,这些成功的教子案例中又透露出第二条育儿聪明术:有其父(母)必有其子。父母的优秀是培养优秀孩子的充分且必要条件。优秀的孩子背后一定站着一位优秀的家长;那么,孩子的问题就一定是父母的问题造成的。孩子就是你的一面镜子,镜子里照见的就是你自己。
       有许多家长会抱怨,自己的孩子怎么那么爱上网、爱玩手机、爱说脏话,那么自私自利,不成熟?其实,问题都出在我们自己的身上。
       苏霍姆林斯基说:“谁能好好地进行自我教育,那他就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觉醒的父母,是利他的、牺牲的、极不易做的。既伟大要紧,又困苦艰难。”
        中国有这样的古语:“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里面包含着深刻的道理,这对于孩子的教育,其关键之处则都在要求父母身正严范,身体力行,为孩子做出表率,以达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效果。

 



  •  
  •  
  • 三、不完美定律——培养优秀孩子的前提是承认他的不完美。

        承认孩子的不完美,就像理解自己的不完美一样。生命多态、和而不同。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答案本来就是丰富多彩的。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培养出完全一样的小孩?试想想,如果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生物,或者全都是克隆人,那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你来选。

 问题一:如果你知道有一个母亲怀孕了,她已经生了八个小孩,其中有三个耳朵聋,两

个眼睛瞎,一个智能不足,而这女人自己又有梅毒,请问,你会建议她打掉第九个孩子吗?

 问题二:现在要选举一名领袖,而你这一票很关键。下面是关于这三位候选人的一些事实:

 候选人A: 跟一些不诚实的政客有往来,而且会咨询占星学家。他有婚外情,是一个老烟枪,每天喝8-10杯的马丁尼。

 候选人B: 他曾经两次被解雇,每天过午才起床,大学时吸食鸦片,而且每天傍晚会喝大量烈酒。

 候选人C: 他是一位受勋的战争英雄,素食主义者,不抽烟,只偶尔喝一点啤酒。从未发生过婚外情。

 请问你会在这些候选人中选哪一个?

 公布答案:问题一的答案是贝多芬。

 问题二中的人物分别是A 富兰克林 ·罗斯福;B 温斯顿·丘吉尔;C 是亚道夫·希特勒。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任何时候,我们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因为事件往往具有丰富的多元性,而且它还会是运动发展变化的动态方式呈现的,所以,我们要学会用一种辩证思维去看待孩子。

 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完美无缺的小孩,只要他有一个方面做到了不起,他就是足够优秀的!承认不完美不代表妥协和让步,这反而是一种更大的智慧。

 我们再来看看庄子的智慧。

 庄子与弟子,走到一座山脚下,见一株大树,枝繁叶茂,耸立在大溪旁,特别显眼。但见这树:其粗百尺,其高数千丈,直指云霄;其树冠宽如巨伞,能遮蔽十几亩地。庄子忍不住问伐木者:“请问师傅,如此好大木材,怎一直无人砍伐?以至独独长了几千年?”伐木者似对此树不屑一顾,道:“这何足为奇?此树是一种不中用的木材。用来作舟船,则沉于水;用来作棺材,则很快腐烂;用来作器具,则容易毁坏;用来作门窗,则脂液不干;用来作柱子,则易受虫蚀,此乃不成材之木。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有如此之寿。”

 听了此话,庄子对弟子说:“此树因不材而得以终其天年,岂不是无用之用,无为而于己有为?”弟子恍然大悟,点头不已。庄子又说:“树无用,不求有为而免遭斤斧;白额之牛,亢曼之猪,痔疮之人,巫师认为是不祥之物,故祭河神才不会把它们投进河里;残废之人,征兵不会征到他,故能终其天年。形体残废,尚且可以养身保命,何况德才残废者呢?树不成材,方可免祸;人不成才,亦可保身也。”庄子愈说愈兴奋,总结性地说,“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却不知无用之用也。”

 今天,我们的家长对孩子的成绩永远不会满意,在内心深处,认为自己的孩子就是天才。却忽视了许多重要的东西,比如情感道德的培养。实际上,为之计深远的父母,才明白什么才是大用。

 

 

  •  
  •  
  • 四、快与慢的艺术——教育中的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教育效果本来就是小火慢炖熬制出来的,急火必然攻心。全社会的浮躁和功利,浮躁的家长、浮躁的学校,必然逼出的是浮躁的孩子们。所以,我们必须要懂得慢慢来,静待花开。网上调侃说家长佛系了,入了空门,成了大师。想把孩子直接送给丈母娘。这就是物极必反。
    抓住孩子的青春期,成长的关键期,教育黄金时间;放淡心态,从容应对孩子的叛逆期,缺点和失败,陪他一起重头再来。我们只有登极巅峰,才能不见沟壑。
          望远才知风浪小,凌空始觉海波平。焦虑的一代培养焦虑的下一代。我们教育出现了问题:学历军备大赛、赶超逼的剧场效应……

       我们来看看一个有思想的父亲,他是如何塑造自己孩子的。

         他会告诉我们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教育孩子的义方——理想主义者,有情趣,爱国,无惧,不惑。

读余光中的《写给未来的你》。

写给未来的你

孩子,

我希望你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你可以是农民,

可以是工程师,

可以是演员,

可以是流浪汉,

但你必须是个理想主义者。

童年,

我们讲英雄故事给你听,

并不是一定要你成为英雄,

而是希望你具有纯正的品格。

少年,

我们让你接触诗歌、绘画、音乐,

是为了让你的心灵填满高尚的情趣。

这些高尚的情趣会支撑你的一生,

使你在最严酷的冬天也不会忘记玫瑰的芳香。

理想会使人出众。

孩子,不要为自己的外形担忧。

理想纯洁你的气质,

而最美貌的女人也会因为庸俗而令人生厌。

通向理想的途径往往不尽如人意,

而你亦会为此受尽磨难。

但是,孩子,

你尽管去争取,

理想主义者的结局悲壮而绝不可怜。

在貌似坎坷的人生里,

你会结识许多智者和君子,

你会见到许多旁人无法遇到的风景和奇迹。

选择平庸虽然稳妥,但绝无色彩。

不要为蝇头小利放弃自己的理想,

不要为某种潮流而改换自己的信念。

物质世界的外表太过复杂,

你要懂得如何去拒绝虚荣的诱惑。

理想不是实惠的东西,

它往往不能带给你尘世的享受。

因此你必须习惯无人欣赏,

学会精神享受,学会与他人不同。

其次,孩子,

我希望你是个踏实的人。

人生太过短促,

而虚的东西又太多,

你很容易眼花缭乱,最终一事无成。

如果你是个美貌的女孩,

年轻的时候会有许多男性宠你,

你得到的东西太过容易,

这会使你流于浅薄和虚浮;

如果你是个极聪明的男孩,

又会以为自己能够成就许多大事而流于轻佻。

记住,每个人的能力有限,

我们活在世上能做好一件事足矣。

写好一本书,做好一个主妇。

不要轻视平凡的人,不要投机取巧,

不要攻击自己做不到的事。

你长大后会知道,做好一件事太难,

但绝不要放弃。

你要懂得和珍惜感情。

不管男人女人,

不管墙内墙外,相交一场实在不易。

交友的过程会有误会和摩擦,

但想一想,

诺大世界,有缘结伴而行的能有几人?

你要明白朋友终会离去,

生活中能有人伴在身边,

听你倾谈,倾谈给你听,就应该感激。

要爱自己和爱他人,

要懂自己和懂他人。

你的心要如溪水般柔软,

你的眼波要像春天般明媚。

你要会流泪,

会孤身一人坐在黑暗中听伤感的音乐。

你要懂得欣赏悲剧,

悲剧能丰富你的心灵。

希望你不要媚俗。

你是个独立的人,

无人能抹杀你的独立性,

除非你向世俗妥协。

要学会欣赏真,

要在重重面具下看到真。

世上圆滑标准的人很多,

但出类拔萃的人极少。

而往往出类拔萃又隐藏在卑琐狂荡之下。

在形式上我们无法与既定的世俗争斗,

而在内心我们都是自己的国王。

如果你的脸上出现谄媚的笑容,

我将会羞愧地掩面而去。

世俗的许多东西虽耀眼却无价值,

不要把自己置于大众的天平上,

不然你会因此无所适从,人云亦云。

在具体的做人上,

我希望你不要打断别人的谈话,

不要娇气十足。

你每天至少要拿出两小时来读书,

要回信写信给你的朋友。

不要老是想着别人应该为你做些什么,

而要想着怎么去帮助他人。

借他人的东西要还,

不要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

要记住,别人的东西,再好也是别人的;

自己的东西,再差也是自己的。

孩子,还有一件事,

虽然做起来很难,但相当重要,

这就是要有勇气正视自己的缺点。

你会一年年地长大,

会渐渐遇到比你强、比你优秀的人,

会发现自己身上有许多你所厌恶的缺点。

这会使你沮丧和自卑。

但你一定要正视它,

不要躲避,要一点点地加以改正。

战胜自己比征服他人还要艰巨和有意义。

不管世界潮流如何变化,

但人的优秀品质却是永恒的:

正直、勇敢、独立。

我希望你是一个优秀的人。

 

《写给未来的你》,这首诗,是一个有思想的父亲的教育箴言。

 “不管世界潮流如何变化,但人的优秀品质却是永恒的:正直、勇敢、独立。”

 优秀的孩子都应该做一个理想主义者,都因怀揣梦想和坚定不移的信念。这正是高贵的灵魂该拥有的品质,来这人世间一遭,就应不惧困难,不留遗憾和后悔。

 先生说,“即使你在最严酷的冬天也不会忘记玫瑰的芳香。”

 是呀,高尚的情趣,脱俗的品质,让孩子在最无依无靠,艰难困苦之时也能坚强面对,不退缩,不因外界阻挠放弃,足矣!

 还应如先生所说,让你的孩子做一个踏实的人,不能被虚无的事物所牵绑,不应被尘世的烟云所迷惑,否则将一事无成,白白留下心结遗憾,为此后悔。

 要一步一个脚印,只做好眼前一件事,就不容易。

 每个相遇皆缘分,如果能相交相认一场,更是一个机会,锻炼的,指引人的机会。

 朋友不是私有物,要懂分寸,懂珍惜。我们应当教会孩子,去感谢那些愿为我们的闲事花费时间的朋友,因为他们珍惜你,欢迎你,这珍惜理应得到我们的善意的回报,和加倍的珍惜。为知己,相吐心房的能有几人呢?要分清:别人与自己,绝不奉承也绝不无礼。

 要能“正视自己的缺点。”

人一辈子,最难打败的敌人就是自己,敢于承认并改正自己的缺点,不要忽视,轻视它——它兴许会酿出大祸,不要埋怨,生气于它——它不是有意而来,更不要掩盖,使它“消失”,只有有担当的正视,才是——“一个真正的优秀的人!”

                

我们再来读读这些伟大的父亲们写给孩子们的家书。

 

人没有苦闷,没有矛盾,就不会进步。有矛盾才会逼你解决矛盾,解决一次矛盾即往前迈进一步。

我觉得倘若苦闷而不致陷入悲观厌世,有矛盾而能解决,那么苦闷与矛盾并不可怕。所要避免的乃是因苦闷而导致身心失常,或玩世不恭,变作游戏人生的态度。

从另一角度看,最伤人的乃是由激情发出的苦闷与矛盾,怀着野心而明明不能实现的人,经常忌妒别人、仇恨别人的人,那一类苦闷便是与己与人都有大害。

当命运挥棒而来,你要毫不犹豫地反击。当矛盾与苦闷令你挣扎煎熬,我想对你说:“有矛盾去解决矛盾,每一次努力都是向前迈一步,每一个问题的化解都是成长的印记。”

凡是从自卑感、自溺狂等等来的苦闷对社会都是不利的,对自己也是致命伤。反之,倘是忧时忧国,不是为小我打算而是为了社会福利、人类前途而感到的苦闷,是理想,是热爱,所以即使有矛盾,对己对人都无害处,反能逼自己做出一些小小的贡献来。

一九六一年二月七日 晚

——摘自《傅雷家书》

当虚拟与现实开始混淆

要保持镇定

在选择与诱惑面前

努力做不完美但却真实的自己

因为“人生中你所经历的一切,都取决于你自己”

                                              ——高尔基

如果你坦然面对胜利和灾难,或看着心血铸就的事业崩溃,仍能忍辱负重脚踏实地重新攀登;

如果你敢把取得的一切胜利,为了更崇高的目标孤注一掷,面临失去,决心从头再来而绝口不提自己的损失;

如果人们早已离你而去,你仍能坚守阵地奋力前驱,身上已一无所有,唯存意志在高喊“顶住”;

那么,你的行为就会如天地般博大,并拥有属于自己的世界,更重要的是:孩子,你成为了真正顶天立地之人!

——节选自英国诗人拉迪亚德·吉卜林《如果》
    睿智的父母们,会希望自己的孩子无论未来奔赴哪里,都应该保持自己的一颗善良的赤子之心。一个人如能保持像孩童一般率真、纯洁、好奇而富有同情心的心灵,光明坦白,勇往直前,那么他就一定比别人更快乐。像他们一样,给予孩子一种共同的希望:孩子们要做一个知世故而不世故,勇敢承担起历史和时代责任的人。永远做一个脚下有梦,眼里有光,心中有诗的人!

 

 注:乐晓峰,华中师大一附中语文高级教师,年级语文中心备课组长。本文是乐晓峰老师在华中师大一附中家长学校大讲堂讲座的(整理)讲稿,发表在《语文学习》2019年第9期,此处系转载。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