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 高二Ⅱ部 >> 正文内容
启华章,赏文化之都,明心中之志——记高二14班北京研学之旅
暮春三月,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华一高春和景明,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博雅湖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在这春光正好之时,高二14班的同学们乘着春风从学校出发准备前往北京。
经过一夜的车程,伴着明媚的阳光,同学们走进了文科生的殿堂——中国人民大学与北京大学,感受扑面而来的文化气息与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入了解百年学府的历史及未来发展。上午在人大语文学科专家龙国富教授的激情演讲下,同学们不仅获得了语文学科学习方法并且在潜移默化中进行自我激励:“语文不考125,我就不是男子汉;语文不考125,我就不是女子汉”。同学们更是立下了“不考上人大不是男子汉”的豪言壮语。
下午同学们游览北京大学,走过玉兰花、梧桐树,走过未名湖、博雅塔,赏着校园里生机勃勃的花草树木,感受着校园里的人文风光,这一切都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次探访名校之旅中,同学们确立未来的志向与求学目标,思考人生理想与方向,聚焦未来学习领域,为顺利衔接大学深造建立了良好心理准备。
第二天,3点半起床,4点集合的同学们在寒风中肃立,静静注视着天安门广场前的五星红旗徐徐上升,心中的骄傲与自豪也油然而生。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历经风风雨雨,终见柳暗花明。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国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随后,同学们乘车来到万里长城,都说不到长城非好汉,同学们相互结伴而行,一路上相互鼓励,互相激励,奋力向上,不畏攀登。在汗水与阳光的洗礼下,同学们一个个扬起了自豪而骄傲的嘴角,站在八达岭长城的北八楼上,同学们在兴奋的同时,明白了什么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天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通过这一过程,同学们更加有了学习碰到难题时努力攻坚的勇气与决心。
下午,同学们游赏什刹海,在活动中赞叹团队的力量;与黄包车老爷爷交谈,领悟老北京的底蕴;走过北京的老胡同,感受古老北京四合院的文化.......
第三天,同学们来到雄伟壮丽的紫禁城,伴随导游老师的讲解,听红墙砖瓦里发生的故事,看屋顶上透着威严的珍禽异兽。典雅端庄的故宫,处处体现着磅礴大气;金碧辉煌的殿堂,流露出天子的威严;美轮美奂的建筑,展现古城的魅力。蓝天白云配着金黄的琉璃瓦,闪闪发光,同学们在拍照留影的同时,为古人的建筑智慧与建筑艺术所深深折服,更为这从气势恢宏的美丽所折射出的“工匠精神”而敬佩不已。
集北京珍贵文化遗产与当代建筑成就于一体的首都博物馆自然不会被忽视,在首都博物馆,同学们不仅看到了历代宫廷古瓷,还欣赏了名家翰墨、状元考卷,从温润玉器中体会古人对平安生活的向往,从古朴的青铜器遥想燕赵悲歌。同学们在这其间开阔视野,也看见了北京的古往今来,领悟了帝都的前世今生。
都说北京汇聚古今,那么故宫一定是古城的标志,而与之对应的王府井大街就是现代建筑的象征,同学们在王府井大街体验北京的商业文化,感受着现代气息,同时感慨北京这座城市的包容性与开放性,“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
第四天,同学们半是惆怅半是期待地来到北京最后一站——皇家园林颐和园。推开沉重的朱色红门,看着这封闭的小院,同学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光绪皇帝为何晚年凄惨:大清王朝江河日下、戊戌变法胎死腹中、国家大权为慈禧所控,而自己呢?则在这怎么也出不去的红墙里每日叹息,无可奈何又无能为力。同学们听着这园里的故事,一边惊讶于慈禧的奢侈,一边告诫自己,要好好学习,早日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
转眼,高二14班的研学之旅要画上句号了,同学们恋恋不舍地走向车站,通过这几天的学习,同学们从历史的角度俯瞰北京城历史沿革,梳理千年文脉,解读北京文化;从人文的角度结合山水、传说与诗词之美,思考自然因素与人文传统的紧密联系,认识北京所依托的自然环境、自然要素对人文气质的影响;观升旗,缅怀先烈,运动对比的手法,联系清王朝的腐败无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波澜壮阔和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和鉴赏能力,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研学旅行虽说结束了,但这也许只是高二14班的同学们与北京交往的序章,我在期待,更精彩的篇章在一年半之后徐徐展开。
- 上一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高二(15)班上海研学纪实[ 03-27 ]
- 下一篇:莫负好时光,研学正当时——记高二(23)班北京研学之旅[ 04-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