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期月度简报

作者:基础教育研究院 编辑: 来源: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19日 点击数:

政策瞭望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精神

 

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站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深入分析了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科学回答了关系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几个重大问题,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作出了重大部署,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是指导新形势下做好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献,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行动指南。教育大会召开之后,《人民日报》、《求是》、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媒体纷纷发表评论文章,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精神。

 

人民日报社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

在金风送爽、秋色宜人的9月,我们迎来了第34个教师节。在这个属于教师的节日里,党中央召开全国教育大会,体现了我们党念兹在兹的教育情怀,彰显着一个文明古国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价值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站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深入分析了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科学回答了关系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几个重大问题,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作出了重大部署,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是指导新形势下做好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献,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行动指南。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教育改革,加快补齐教育短板,教育事业中国特色更加鲜明,教育现代化加速推进,教育方面人民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加快提升,13亿多中国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升。

这5年多来,我国教育事业之所以取得显著成就,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概括起来就是“九个坚持”: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这“九个坚持”是我们党对我国教育事业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来之不易,必须始终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进入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教育和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只有抓住机遇、超前布局,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总体部署和战略设计,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才能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系统回答和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必须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必须更加注重教育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以改革激活力、增动力。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必须牢牢掌握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权,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今天,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我们就一定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断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提供有力支撑。

 

求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刚刚闭幕的全国教育大会是党中央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教育工作开创新局面的一次全局性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站在新时代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入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领域取得的新成就,系统阐释教育改革发展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深刻回答了教育事业发展中带有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对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意蕴深刻、内涵丰富,体现出高远的历史站位、宽广的国际视野和深邃的战略眼光,对做好新时代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讲话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我们党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教育事业规律性的认识,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即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这些方面既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改革发展工作一系列重要论述的凝练概括,也是面向未来进一步做好教育工作的根本遵循,我们要始终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时光,心无旁骛求知问学,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具有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做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做好以下重要工作: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形成全党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氛围。人民教师无上光荣,每个教师都要珍惜这份光荣,爱惜这份职业,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教师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随着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投入要更多向教师倾斜,不断提高教师待遇,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对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要坚决依法依纪予以严惩。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充分激发教育事业发展生机活力。要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调整优化高校区域布局、学科结构、专业设置,建立健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积极投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扩大教育开放,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要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这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党组织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各级党委要把教育改革发展纳入议事日程,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熟悉教育、关心教育、研究教育。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要把抓好学校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各方面。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各级党委、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党组织都必须紧紧抓在手上。要精心培养和组织一支会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政工队伍,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在日常、做到个人。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保持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断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提供有力支撑。

 

光明日报: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

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根本上回答了教育的价值取向问题,为新时代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而教育评价是教育的关键环节。在我国,由于传统教育模式的长期影响和现实国情制约,应试教育还有相当广泛的市场,反映现代教育方向和趋势的素质教育得不到全面贯彻实施。要改变这一形势,就需要从指挥棒入手,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教育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完整的教育评价体系,需要教育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型。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了多项改革,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制度建立并实施,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中高考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有序推进。为破解“唯分数论”“唯升学论”,教育评价应进一步体现综合性、多元性、发展性、激励性等特征,关注教育对象的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发展、兴趣特长养成等方面。

建立科学、完整的教育评价体系,需要教育从学历本位向能力本位提升。当前在科研领域,精简人才“帽子”的改革正有序推进。这一方向同样适用于高校人才培养。为破解“唯文凭论”“唯论文论”“唯帽子论”,教育评价标准要从单一向多样转型,评价主体应更加多元,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应更加丰富,在关注教育对象学习能力的同时,关注他们的素质养成、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升。

在经历多年高速发展后,我国教育事业已由推进教育普及向提升人的素质迈进。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要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充分激发教育事业发展生机活力。要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调整优化高校区域布局、学科结构、专业设置,建立健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积极投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要扩大教育开放,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

凡益之道,与时谐行。新的时代,赋予中国教育新的使命。只有坚持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让“中国号”巨轮行稳致远。

 

中国教育报:教师要堪当国家重任

要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需要明确回答“谁培养人”,需要明确“培养人”这一国家重任谁可担当。这一神圣使命,必然地落在广大人民教师肩上。

在三十四个教师节历史上,有两个教师节看来是最值得称道了。第一个教师节,创立了尊师重教的国家节日。第三十四个教师节,确立了教师的教育担当和国家使命,这是史上规格最高的“全国教育大会”送给教师的最大的节日礼物。要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需要明确回答“谁培养人”,需要明确“培养人”这一国家重任谁可担当。这一神圣使命,必然地落在广大人民教师肩上。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广大教师要争做“四有好老师”,遵循教育规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一,教师要牢记“培养什么人”和“为谁培养人”的教育目标和教育任务。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地回答了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即教育要“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要为中国共产党永续发展、为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承担好“培养人”的重大任务。

  第二,教师也要做到六个“下功夫”,做好七个“教育引导”。回答了“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之后,还必须要解决“怎样培养人”的方法、策略、途径等关键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六个“下功夫”,即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充分体现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内在要求。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同时提出了七个“教育引导”:“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时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这七个“教育引导”把“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解决落到了实处。教师要在工作中做好“教育引导”,教师是“教育引导”的主力军。

  第三,教师要充分认识自身的“时代重任”。习近平总书记把重任赋予了伟大的教师,他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在这段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其实明确回答了“谁培养人”的问题。

  第四,教师要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和贯穿于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并以此为明确的目标来教学。立德树人贯穿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各领域中,贯穿在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中。教师要在这个体系中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各环节开展教学。

  第五,教师享有无上荣光。人民教师无上光荣,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做老师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这是一份光荣。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每个教师都要珍惜这份光荣,爱惜这份职业,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他还希望教师要安心从教、热心从教。

  同时,教师要享有“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和“社会声望”。这也是教育的重大意义决定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第六,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以及谁培养人的根本性教育问题,必须以“九个坚持”为基础。“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这些保证了“培养什么人”的正确方向。“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这些是把握“怎么培养人”的正确路径。“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这是教育根本问题解决的先决条件。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在第三十四个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突出强调了教师的崇高地位,强调把教师队伍建设当作基础工作,体现了他一贯尊师敬教的思想。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征途中,广大人民教师必将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朱旭东)

 

中国教育报:坚持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创新 建设教育强国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在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和教育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有力支撑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在基础教育“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阶段,在“促进公平 提升质量”的关键时期,在教育综合改革的新阶段,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形势下,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更加强烈,个性化、多样化、终身化的学习需求逐渐成为主流,愈发关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公平,优质教育资源总量相对不足、布局不够合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内外环境、供求关系、资源条件、评价标准等发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变化,原来的改革和发展还能摸着石头过河,现在石头摸不着了,需要更大的勇气、智慧探索教育改革之路。

第一,坚持一个核心,即价值育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首要解决的问题是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教育是立国的根本,培养的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核心标准就是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价值育人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具有统领作用。

第二,坚持两翼驱动,即教师育人与家庭育人密切配合、充分发挥教育合力。两翼驱动,解决的是教育主体问题。学校和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教育的主要场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离不开学校、家庭的密切配合。教师和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校承担教育的主要责任,关键是充分发挥教师育人的作用。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的日常行为、生活方式、社会观念、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等对孩子影响深远。

第三,用好三个抓手,即文化、榜样、健康并举推进育人事业发展。三个抓手,解决的是教育途径问题。文化育人是维系民族血脉、构筑精神家园的根本抓手。榜样育人于无形,在政府、学校、家庭发挥榜样作用,教育身边人、培养青少年,是提升教育效果的重要抓手。习近平指出,确立什么样的典型,就明确什么样的标准;树立什么样的榜样,就体现什么样的导向。健康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教育的基本着力点,任何教育都不能以损害健康为代价,应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作为首要目标。

第四,做好四个保障,创新、公平、实践、开放构筑保障体系。四个保障,解决的是教育制度问题。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创新,教育体制机制需要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线,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成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要求,也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价值诉求。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的优良作风,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有机结合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基本规律。开展丰富多彩、有益身心的实践活动,是办好教育的必然要求。教育不是封闭的体系,而是开放包容的体系,是实现民心相通、文化相通、增进理解的基本途径,对外开放新形势下,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实施的伟大进程中,开放育人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支撑。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部长江学者青年学者 薛二勇)

 

央视网高度重视劳动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他进一步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突出了劳动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劳动创造了财富,也创造了人。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劳动把人的知识、能力、智慧、思想、道德、情操等融为一体,提升人的整体素质,具有综合的育人功能和独特的育人价值。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与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因此,劳动教育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标志性特征。新时期加强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

  当前,受种种因素影响,劳动教育出现了边缘化甚至异化的趋势。部分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弱化劳动教育;部分家长对劳动观念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出现重智育、轻劳动教育的现象,导致学生的劳动机会减少、劳动意识缺乏,出现轻视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本原因,是对社会主义教育本质特征的认识不清,是对劳动所蕴含的教育价值认识不足。因此,对劳动教育的高度重视,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和鲜明的时代性。新时期加强劳动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磨练意志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实践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对于推进教育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时期加强劳动教育,要开足开好国家规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用技术课程,把课程育人作为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要在学校日常运行中渗透劳动教育,组织学生开展校内劳动;要充分利用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综合实践基地和其他社会资源,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劳动;要密切家校联系,安排适量的劳动家庭作业,鼓励学生参加家务劳动。总之,要充分发挥劳动的综合育人功能,培养学生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学会珍惜劳动成果,尊敬劳动人民,摒弃不劳而获的错误思想,在劳动中体会劳动的价值和意义,进而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中国教科院德育与心理特教研究所副研究员 孟庆涛)

 

中国网:习总书记“十个更”引领教育新征程

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十个更”一时被传为佳话。特别是在习近平总书记心里,“更好的教育”排在第一位。五年多的时间过去了,人民热切期盼的“更好的教育”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刻。2018年9月10日,在第34个教师节到来的日子里,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这一次,习近平总书记再次用了“十个更”,且个个关系教育。

  

教育事业成就:“一个更”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取得了伟大成就,其中一点就是,教育事业中国特色“更加鲜明”。我们所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这条道路虽充满坎坷,但前途一定远大而光明。教育事业的中国特色越鲜明,其改革发展才能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新时代新形势:“四个更”

  党的十九大宣告了新时代的启航,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教育和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对这“一个更”,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以“三个更”予以应对,即“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从而不自乱阵脚,始终保持定力,进而行稳致远。

  人才培养体系:“一个更”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教育的首要问题。为了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必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各环节、各领域,将其作为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契合目标所在。

  人民教师队伍建设:“四个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也对全党全社会尊师重教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两个方面的“更高要求”,寄托着总书记对人民教师队伍的殷切期望,期望广大人民教师能够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征程中,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为广大教师送上一粒“定心丸”,那就是:教育投入要“更多向教师倾斜”,不断提高教师待遇,让人民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

透过这“十个更”,我们能强烈感受到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面发展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对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殷切期望,对满足人民对美好教育向往的不懈努力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开启了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教育既关乎国兴,也系于家和,同每一位华夏儿女都息息相关。我们唯有积极行动起来,投身新征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书写应有的奋进之笔。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社会科学教研部 赵玄)

 

 

 

形成任务书 明确着力点 答好人民“关切题”

2018年教育改革发展主攻方向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又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同时还是教育系统实施“奋进之笔”的进取之年。日前召开的201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上,陈宝生部长作工作报告。会议制定了新一年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方案,形成了“奋进之笔”任务书,明确了教育奋进的主攻方向和着力点。通过谋划实施“奋进之笔”啃下“硬骨头”,送出更多教育“红包”,答好人民“关切题”,焕发教育系统新气象、彰显新作为。

十九大对教育工作 作出全面系统部署

党的十九大从六个方面对教育工作作出了全面系统的部署:

一是基本战略,进一步明确了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的战略。这是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具体体现,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坚定决心。

二是特殊地位,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将教育与我国历史进程、现实国情、新时代的任务紧密而直接地联系在一起,更加重视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三是总体目标,就是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个目标包含客观水平和主观感受两个维度。现代化是客观的、高水平发展状态,是对传统教育的超越;人民满意是发展教育的宗旨所在,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

  四是根本任务,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办的是社会主义教育,培养的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方向永远是第一位的、决定性的,就是要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高度认识和把握这一根本任务。

  五是取向,就是要推进教育公平,强调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办好继续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

  六是根本要求,就是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强调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大力提高国民素质。

  关键词1 党的建设 聚焦根本保证,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

  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时期党的建设总要求,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的领导,把2018年作为教育系统党建质量年,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为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

  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要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师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坚定“四个自信”,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把巡视整改作为最严肃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好,深入做好中管高校巡视整改落实工作,推动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狠抓基层大抓基层。今年,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实施党建工作“对标争先”计划,把教育系统每一个基层党组织都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要研究制订党建工作考核办法、基层党组织书记考核细则、党支部工作规程、高校党委工作条例等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党建工作制度体系。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建立健全民办高校党组织,全面推行党组织书记选派,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党建工作。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要密切关注“四风”新动向,着力发现隐形变异的作风问题,加大通报曝光力度,要提高“四种形态”运用水平,巩固发展反腐败压倒性态势,着力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要紧盯“关键少数”,围绕廉政高风险部位,查找管理漏洞和廉政风险点,完善相关制度,提高监督执纪工作精准度。

  抓好意识形态工作。落实高校党委书记思政课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健全党委纪委负责同志听课监督制度,加强和改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报告会、研讨会、论坛等管理。规范课堂教学管理,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强化教师授课纪律和规矩。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引导师生增强网络安全意识,遵守网络行为规范。建立完善高校意识形态风险评估机制,落实高校重点人工作规程,坚决防止社会面风险向教育领域传导。要加强课程教材建设和管理,颁布实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五年规划,出台中小学、职业院校、高等院校教材以及引进教材管理办法,印发中职德育、语文、历史三科公共基础课程标准,形成全面覆盖大中小学教材基本管理制度体系。健全完善教材编写审查制度,推进国家统编教材统一使用。

  关键词2 立德树人 聚焦根本任务,系统推进立德树人

  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是教育系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所在。要把德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丰富育人载体,创新育人方式,构建长效机制,写好立德树人新篇章。

  坚定青少年理想信念。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让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深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教育思想,支持高校在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一级学科设立习近平教育思想研究方向,编写《习近平教育思想讲义》。深入实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研究制订学科德育指导纲要,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名师支持计划”,开展“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年”专项工作,持续提升思政课质量。要切实办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发挥其在提升思政工作质量、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方面的重要作用。

  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深入推进体育教学改革,把体质健康和运动技能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重要指标。制订学校美育工作基本标准,通过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育教学质量监测、综合素质评价等手段,形成倒逼机制,扭转重智育、轻体育美育的局面。充分发挥实践育人功能,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抓好校内外劳动等关键环节,健全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实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燎原”计划,要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组织“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基层了解国情民情,不断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加强语言文字工作。要弘扬传承中华优秀语言文化,加强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实施好中华经典诵读、语言文字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应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甲骨文研究与应用等重大工程。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深入实施普及攻坚工程,全面落实“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计划”,积极推进普通话基本普及县域验收。加强网络语言治理,引导学生和全社会文明用语。

  关键词3 教育民生 聚焦人民群众关切,不断完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进教育公平,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教育公平连着民心,民心连着党心,促进公平是引领教育发展的首要价值。让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要采取超常规措施,加快补上教育民生短板。

  促进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要进一步办好学前教育,在幼有所育上取得新进展。要在大调研基础上,加强顶层设计,制定符合我国实际的幼教规划和重大举措。要以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为抓手,坚持政府主导,不断扩大普惠性资源总量。要大力支持农村地区、脱贫攻坚地区、城乡接合部和两孩政策新增人口集中地区新建、改扩建幼儿园。要强化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国务院领导、省市统筹、以县为主”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要落实《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办法》,建立办园行为常态监测机制,确保依法依规办园。加大力度持续开展“小学化”专项治理,完善教研责任区制度,坚决防止幼儿园伤害幼儿事件发生,一经发现必须严肃查处。

  加快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步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的最新部署,教育工作的任务就是要全面振兴乡村教育。要抓均衡、夯基础、补短板。强化省级政府统筹,把学校布局与乡村振兴战略融为一体,持续推进全面改薄工作,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辍学高发区要“一县一策”制订完成控辍保学工作方案,继续开展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督导评估认定和监测复查工作,启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工作。要抓优质、促规范、提质量。制定《加强义务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开展中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和中小学校管理评价,大力规范校外教育培训机构。

  加大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攻坚力度。党的十九大将高中阶段教育由十八大的“基本普及”调整为“普及”,这意味着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都能接受高中阶段教育。要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推动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完成高中各科教材修订,推行选课走班,丰富课程体系,加强生涯指导教育,有力推进育人方式改革。

  加大对困难地区扶持力度。出台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直属高校定点扶贫工作,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升级版”,加强省部共建、部省合作,支持中西部高校着力加强“造血”功能。继续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农村和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科学稳妥推行双语教育,加快提高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落实好各类内地民族班招生计划,开展教学质量监测评价,深入推进新疆、西藏和四省藏区教育发展。

  更好保障困难群体受教育权利。要健全学生资助制度,研究完善义务教育阶段“一补”政策、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助政策。落实“一人一案”,做好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教育安置。加快实施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办法,依法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完善家庭、政府、学校尽职尽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体系,让随迁的孩子都能上好学,让留守的孩子都能茁壮成长。

  切实加强校园安全。要健全机制,落实好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完善防治学生欺凌制度体系。各地要完善校园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健全学生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和校园周边治安综合治理机制,完善重大安全事故通报机制,重视和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有针对性增加反欺凌、反暴力、反恐怖行为、防范针对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等内容,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关键词4 提质增效 聚焦提升贡献力,大力促进教育内涵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质量决定兴衰,是教育工作的生命线。要以质量为本,把标准建起来,把责任落下去,把机制完善起来,推动教育事业进入提质增效的轨道。

  持续推进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印发实施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推进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项目,鼓励大企业举办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要完善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标准体系,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机制。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创新职业院校评估,提升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质量。

  健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政策机制。要强化分类管理,研究制定高校分类设置标准,构建有利于各类高校特色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式。开展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总结评估,加快构建配套制度体系,推动高校转型改革迈向纵深。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版,建设一批“一流本科、一流专业、一流人才”示范引领基地。发布实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形成周期性评估和常态监测相结合的多方质量保障机制。要推进科教融合,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加强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以高水平科学研究作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战略支柱。要注重绩效管理,研究制定“双一流”建设绩效评价办法,推动建设高校从凝练学科方向、编制建设方案转到全面落实。要探索建设一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标杆大学,发挥其排头兵、领头雁作用,成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奋进的标杆、学习的样板。

  办好继续教育。要从投入上、制度建设上下更大功夫,提高教育体系的包容性、灵活性、可选择性。要以扩宽知识、提升能力和丰富生活为导向,稳步推进学历继续教育改革发展,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特别是面向在职人员、社区居民、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开展教育培训。要加快发展老年教育,统筹发展城乡社区教育,推进学习型城市和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健全继续教育、终身学习制度,建立学分认定转化积累制度,完善人人皆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终身学习体系。

  关键词5 体制机制改革 聚焦激发活力,纵深推进教育改革

  改革进入“内部装修”阶段,必须在实处、细处、深处发力,抽丝剥茧、层层深入,找准病根、找准对象,对症下药、精准突破。要深入落实两办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加强对教育改革的统筹谋划和推进落实。

  深化“放管服”改革。用足用好五部门深化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文件的政策,进一步为高校办学松绑减负。教师职称评审权要彻底下放至高校。根据办学实际需要和精简效能原则,高校自主确定教学科研、行政职能部门等内设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备,赋予直属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更大自主权。全面部署启动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工作。大力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充分利用大数据手段,加大信息公开力度。用好巡视利剑,把权力转化为师生、基层和群众的福利。要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提高教育领域政务服务信息化水平,提供便捷、快捷的服务。

  实施考招改革“拓展深化”攻坚行动。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增加北京、天津、山东、海南4个省份。推进“新高考”考试内容改革,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各地要抓紧出台配套文件,转变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做法。积极稳妥推进中考改革,做好政策宣传解读,抓好改革试点。

  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快《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修订工作,在落实优惠政策、拓宽投资渠道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

  坚定不移以开放促改革。教育对外开放要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在推动沿线国家教育互联互通,促进各国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民心相通方面出实招、见实效,加紧培养我国与沿线国家共同发展急需的各类人才。要拓宽教育对外开放的服务面,回应各级各类学校诉求,在信息、人员、经验、项目等方面主动牵线搭桥。推进教育对外开放法治化进程,抓紧出台做好高等学校境外办学工作的意见,加快制订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标准、高等学校国际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完成《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其实施办法修订工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扎实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若干意见》,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与此同时,教育部拟出台《关于推进孔子学院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把孔子学院打造成集教育合作、文化交流、学术研究、职业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重要基地。

  关键词6 教师队伍 聚焦高素质专业化,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靠教师。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师德、专业化发展和尊师重教三个方面,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行了系统部署。《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已经十九届中央深改组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2018年,要抓住文件出台的机遇,实施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攻坚行动,全面开启教师队伍建设的新征程。

  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大力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涵养。推进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活动,组织创作一批反映教师队伍新形象新面貌、群众喜闻乐见的影视和文艺作品。强化监督考核,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实行师德“一票否决”。严格师德惩处,建立师德失范曝光平台和定期通报制度,营造风清气正教育行风。

  培养适应未来教育变革的新型教师。启动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加大对师范院校支持力度,建设一批高水平教师教育基地,分级分类开展师范类专业认证。国培计划要继续向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民族地区、“三区三州”倾斜,2018年实现832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和国家级贫困县乡村教师培训全员覆盖。

  完善教师管理制度。深入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推进义务教育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落实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编制向乡村小规模学校倾斜。深化大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考核评价制度改革与监管,优化岗位设置。

  提升教师获得感、幸福感和荣誉感。完善教师权益保障体系,打好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攻坚战,全面落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边远艰苦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要在全社会倡导尊师重教,重提师道尊严,厚植尊师文化,弘扬尊师传统,营造尊师氛围。

  关键词7 保障机制 聚焦保障机制,夯实教育事业基础

  办出高质量、现代化的教育,必须要有科学化、规范化、高效率的保障机制。无论是我们的物质投入、发展手段还是治理方式,都面临升级换代的任务。

  落实教育投入责任。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只增不减。出台调整优化结构提高经费使用效益的意见,要调整优化来源结构,在继续保证财政投入稳步增长同时,进一步扩大社会投入比重。要调整完善政策目标,及时调整超越发展阶段、违背教育规律的政策目标,要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更多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向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倾斜,向基层教师和困难学生倾斜,把钱花在刀刃上。要全面加强监管,加强绩效评价,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

  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启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重点实施宽带卫星联校试点行动、大教育资源共享计划、网络扶智工程,普及推广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加快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模式。2018年要建成免费开放的基础数字教育资源,实现民族和边远贫困地区州县级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全覆盖。全面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

全力推进依法治教。要加快重点领域教育立法,大力推动《学前教育法》《学位条例》《职业教育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起草、修订工作,以良法保发展、促善治。要出台加强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改革意见,切实使教育法律规则硬起来。深入推进依法治校,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加大普法力度,切实提高教育部门、学校负责人特别是主要负责人依法治教的意识和能力。建立年度教育案例发布制度和部属高校重大案件通报制度,以案释法、以案普法。

(文章摘自来自《中国教育报》)

 

 

9月13日教育部发布《关于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教基厅〔2018〕9号】,要求各省级参照本办法制定区域内中小学生竞赛活动管理办法,切实规范各类竞赛活动。

关于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试行)

  为规范管理面向中小学生(包含在园幼儿,下同)的全国性竞赛活动,防止活动项目过多过滥,切实减轻中小学校(包含幼儿园,下同)、中小学生和家长负担,维护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办法(试行)》《关于清理规范创建示范活动的通知》等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总 则

  第一条 本办法适用于有关部门、单位、社会组织举办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工作。

  第二条 竞赛活动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青少年成长规律,体现发展素质教育要求,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第三条 从严控制、严格管理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原则上不举办面向义务教育阶段的竞赛活动。

  第四条 教育部负责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工作,并委托专业机构承担具体受理、初核工作。

申报条件

  第五条 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的组织主体(主办方)应为在中央编办、民政部登记注册的正式机构,必须具有法人资格。主办方必须信誉良好,无不良记录,具备较强的专业影响力和学术团队。举办竞赛过程中经查实有违法违规行为,致竞赛活动被教育部终止的,其主办方不得再次申请举办竞赛。

  第六条 举办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依据文件的效力等级不得低于国务院部门规章或部级规范性文件。

  第七条 申请举办竞赛活动,应当如实提供以下材料:

  1.主办单位的正式申请函件,以及法人登记证书等复印件;

  2.活动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或规范性文件;

  3.活动的具体实施办法,包括名称、目的、时间、对象、程序、管理团队、专家团队、资金来源、保障条件、回避方式、异议处理机制等内容,如涉及命题试卷、专家盲评等秘密事项,还需包括保密措施等;

  4.举办方的有关承诺书,包括本办法第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条所列举的事项;

  5.教育部或受托专业机构认为应该作出补充说明的其他材料。

认定流程

  第八条 每年3月,受托专业机构集中受理有关部门、单位、社会组织关于举办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的申请,申请单位应按本办法第七条要求如实提交相关材料。

  第九条 每年4月,受托专业机构集中对申请举办的竞赛活动合法性、必要性、可行性、科学性、严谨性进行充分论证,或开展实地调查,提出初核意见。

  第十条 每年5月初,受托专业机构将初核意见报教育部,教育部按规定程序研究,对同意举办的,将活动主办方、时间、内容、范围、组织方式、监督方式等信息在教育部官网公布。

  第十一条 受理和研究过程不收取任何费用。

  第十二条 同意举办的竞赛活动,有效期限原则上为1年,期间一般举办1次。

组织要求

  第十三条 申请举办竞赛的部门、单位、社会组织对竞赛活动的全过程承担主体责任。

  第十四条 竞赛应坚持公益性,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主办方、承办方不得向学生、学校收取成本费、工本费、活动费、报名费、食宿费和其他各种名目的费用,做到“零收费”。不得以任何方式转嫁竞赛活动成本。

  第十五条 坚持自愿原则,不得强迫、诱导任何学校、学生或家长参加竞赛活动。

  第十六条 举办竞赛过程中,不得面向参赛者开展培训,不得推销或变相推销资料、书籍、商品等。

  第十七条 竞赛应对符合条件的中小学生平等开放,不得设置任何歧视性条件。

  第十八条 竞赛以及竞赛产生的结果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的依据。在竞赛产生的文件、证书、奖章显著位置标注教育部批准文号以及“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依据”等字样。

日常监管

  第十九条 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实行清单管理制度,清单每年动态调整一次,在教育部门户网站公布并正式印发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中小学校、各类教育机构不得组织承办或组织中小学生参加清单之外的冠以“全国”“国家”“大中华”等字样面向中小学生的竞赛活动,不得为违规竞赛提供场地、经费等条件,一经发现,将予以严肃处理。

  第二十条 教育部设立专门的举报电话,并通过调研、巡查等方式,密切与举办方、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以及家长、学生的联系,广泛接受社会投诉举报。

  第二十一条 举办方在组织实施竞赛活动中出现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违反作出的有关承诺等情况的,教育部将通知举办方及时进行整改并上报整改情况。

  第二十二条 对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将由教育部正式发函主办方,要求立即撤销竞赛活动,并要求主办方切实做好善后工作。有关函件及撤销的决定等将及时通过教育部官方渠道向社会公告。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因教育教学工作需要,教育部举办的竞赛活动按照《教育部评审评比评估和竞赛管理暂行办法》执行。

  第二十四条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参照本办法,制定区域内竞赛活动管理办法。

  第二十五条 面向基础教育领域的全国性挂牌、命名、论坛等其他活动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解释权归教育部。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人才培养

 

高考改革:历史经验与时代使命

——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谈松华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考改革一直在不断探索和深化。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由此开启了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最系统、最全面、最深刻的新一轮高考改革。首批改革试点省份的总体情况如何,有哪些经验可以传递给后续试点省份,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将对我国的基础教育产生哪些影响,如何通过本轮改革破解我国长期存在的应试教育的怪圈,高考改革的未来发展方向如何,带着这些问题,本刊专访了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谈松华研究员。谈松华研究员作为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组组长、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多次赴上海、浙江等地就高考综合改革进行专题调研。

一、恢复高考制度40年来取得的成绩和历史经验

问:2017年是恢复高考制度40周年,很多地区、很多机构都组织了形式各异的活动,以纪念这一关乎国运、决定国家历史命运的重大改革事件。您作为这一改革的亲历者,如何评价恢复高考制度这一重大事件?

答:对于恢复高考制度的评价,不仅要着眼于教育领域,更要联系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1976年粉碎《四人帮》,十年《文化大革命》终结,国家处于百废待兴、时不我待的时刻,邓小平同志复出后,最先提出的两大举措就是恢复高考和派遣留学生出国,也正是这两大举措,开启了改革和开放的先河。在这两项重大决策的背后,凸显了人才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决定性的战略地位。我认为这是判断和把握恢复高考和目前正在进行的高考综合改革的基本出发点和立足点。具体而言,恢复高考的意义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对教育事业来说,高考招生制度是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考所建立的科学、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既保证了高等教育的生源质量,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又对基础教育具有导向作用,引导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第二,为青年人提供了成才通道。教育是社会流动的润滑剂,恢复高考为青年人提供了通过自身努力而发展和成才的通道,激发了青年人奋发向上、刻苦学习、努力成才的热情。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在科技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军队现代化建设乃至党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等各方面所取得的新成果,与恢复高考后培养的一大批骨干人才的贡献是分不开的。第三,营造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人才的选拔标准对社会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恢复高考使社会风气发生变化,人们开始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师重教,热爱学习,社会的文明程度逐步提高。总之,恢复高考,不仅对于教育事业,同时对整个国家、社会都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在肯定恢复高考制度所产生的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否定,随着高考实践的不断发展,其某些弊端及由此而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日渐显现,比如:考试偏重学科学业知识,缺少对学生素养的全面考查,不利于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由此造成考试分数成为衡量学生的唯一依据,进而导致分分计较的畸形竞争格局,加之用人制度中唯学历倾向和社会攀比习俗的影响,高考成为影响学生未来命运的高利害的博弈,学生前途、家庭希望、学校声誉乃至政府政绩都与其相关,给学生、教师和学校带来越来越重的压力。应试教育这种违背教育规律、违背学生、教师和学校意愿的“反教育”现象愈演愈烈,学生不合理的课业和心理负担越来越重,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这些负面影响使高考遭受社会多方诟病,也使高考改革成为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

问:高考制度恢复40年来,通过高考选拔进入高等学校的学生已经超过1亿人,为国家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高考的功绩是巨大的,但是您前述提到的问题不容忽视,您认为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恢复高考制度40年来,高考改革一直没有中断过,从高考改革的历史轨迹中,有哪些经验值得汲取?

答:我们在看到高考制度取得的成绩的同时,还应理智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第一,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比较突出,人们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高,由此产生的供求矛盾导致高考竞争的激烈程度依然存在。第二,高考导致的竞争不仅仅影响到个人,对学校乃至家庭教育的影响都是深刻的。中学将高考升学率、学生考取状元作为竞争指标,为此,不断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家长为了让孩子考上大学、考上好大学,不断地给孩子加码,由高考引起的竞争下延至初中教育乃至小学教育、幼儿园教育,整个社会处于一种高考就是指挥棒的状态,严重影响了学校按照教育规律和人才发展规律办学。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高考改革一直在进行中,大致有14次之多。这一时期改革的重点是考试科目改革,从考6门改为“3+1”或“3+2”,又改为“3+X”,再到“3+文综/理综”。之所以有这样的改革轨迹,主要的考虑是既要选拔符合高校需要的人才,又要减轻高中学生的课业负担。于是在改革实践中就出现了这样一种两难选择:考试科目多了,怕加重学生负担;考试科目少了,又怕学生偏科。改革的过程也是在平衡两者之间摆动,但是,在应试教育的格局下,考试科目的多少,并不能决定学生负担的轻重,实际上也没有解决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其次,“一考定终身”和“唯分数录取”一直被认为是高考弊端的主要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改革中试行了保送生推荐录取和特长生加分录取的政策。但是,由于社会诚信制度未能根本建立,这些改革举措和政策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变形,甚至成为了少数处于优势地位的人滋生腐败的通道。为了避免这些情况的出现,保送生推荐录取和特长生加分录取等政策逐渐被放弃,重新回到分数是考试招生公平的唯一可靠依据的老路。第三,如何平衡公平与选优之间的关系,从选优的角度需要给高校更多的招生自主权,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多个方面的测评,从中选优。但是这种选拔方式可能会使农村学生处于弱势地位,加之一些高水平大学为争抢优秀学生而开展生源大战,不仅破坏了教育生态,也给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

通过粗略地梳理高考改革历史轨迹的某些侧面,可以发现在以往的改革中,改革的初衷是好的,有些设计也是合理的,但是在实践中往往变形走样,甚至背离改革的初衷。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总结和思考改革的历史经验,对于推进当前和今后的改革具有借鉴意义:第一,单项改革难以达成高考改革的整体目标,也难以实现改革的初始要求。多年来高考科目改革之所以在原有格局中循环,未能牵动整体改革,其原因就在于未能进行整体性的系统设计,因此,应该把考试科目、考试内容、考试方式乃至招生录取作为一个整体,实施系统性改革。第二,高考有其自身的功能和价值,不能承载过多又无法承受的教育和社会诉求。在历次高考改革中,公平和减负是对高考改革最直接和现实的要求,也是社会考量高考成败的最敏感的指标。高考所能体现的公平是以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为前提的。抛开这些前提,简单地要求高考结果公平,就会演变为完全依赖分数录取成为被普遍接受的公平,这实际上绑架了高考改革的手脚。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同样如此,如果不从根本上杜绝应试教育的陋习和社会、家庭对高学历的盲目追求,难以缓解高考的非理性竞争,也就难以通过高考改革真正解决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第三,高考改革不是单一的考试改革,而是需要上下联动的综合改革,特别是对于那些破坏教育生态的违规行为必须制止,而且必须制止于萌芽状态。例如某些高中学校严重违背教育规律的依考定教、加班加点、弄虚作假等,高校的生源大战、不择手段抢夺生源以及招生中的舞弊行为等。只有维护健康的教育生态,保证风清气正、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才能确保高考改革不受干扰,真正落地。

问:前已述及,高考制度恢复40年来,在为国家选才、社会公平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带来诸如“唯分数论”“应试教育”等弊端。我国从1999年明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到目前已经推行了近20年,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您认为主要的原因是什么?目前正在实施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能否破解这个难题?

答:从1986年开始就有关于素质教育的讨论。素质教育最初是针对应试教育而提出的,人们认为应试教育影响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应该用素质教育代替应试教育。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同时提出“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已成为推行素质教育中刻不容缓的问题,要切实认真加以解决。各级政府都要建立健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监督检查机制”。尽管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但是实际来看,效果并不显著,主要有教育和社会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从总量上来说,人们对高等教育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但是,由于高等学校分层分类明显,高职院校、地方院校大量出现,文凭价值发生变化,一般高校的文凭贬值,高水平大学的文凭升值,由此导致高考的结构性竞争加剧。第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都取得了重大进展,最为突出的是,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已经并不满足于考上大学,而是要求接受优质高等教育;与此同时,我国社会的结构性变化也日益凸显,贫富差距、区域差距、城乡差距在扩大,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群和中等收入人群扩大,据有关机构统计约占总人口的近四分之一,这部分人对高等教育有更高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对教育需求的这种新变化,要求高考需要满足不同层次院校的需求,因此高考用一张试卷选拔不同层次高校需求的学生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和教育发展的新需求。

正是针对教育和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在前期素质教育专题研究的基础上,经过近4年的调查和研讨,2014年国务院发布了《实施意见》,作出了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的顶层设计,提出建立“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考招生制度。分类考试就是针对不同类型院校有不同的选拔标准,学生有不同的入学通道,使竞争合理化。综合评价就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评价。多元录取就是说,分数不再作为唯一录取标准,而是用多维度的考核标准,综合评价选拔学生,2014 年启动的高考综合改革方案中的“两依据一参考”就是要打破唯分录取,实现多元录取。

二、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的经验总结

问:从2014年9月国务院颁布《实施意见》至今已有3 年时间,浙江、上海作为第一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2017年已经举行了首次“新高考”,并实行了“两依据一参考”的新录取模式。从调研的情况看,首批试点省份落实《实施意见》的情况如何? 有哪些经验值得推广?存在哪些问题需要调整?

答:本次新高考改革方案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特点有:第一,科学选才,满足不同类型的高校对于培养对象的要求;第二,促进公平,保证大多数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公平;第三,促进素质教育发展,本次改革旨在减轻学生负担,减少了统一高考科目, 使学生有自由发展的空间和时间;第四,以人为本,以学生为出发点来设计考试和招生,让学生有选择考试科目和选择专业的权利。从第三方的评估结果来看,这个改革方案得到了学生、学校及社会的肯定。从调研情况来看,改革整体进展平稳,实现了预期目标,社会反响积极,试点省份第一轮落实情况良好。从试点经验来看,选考对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影响比较明显:第一,学生的选择性增强,调动了其内在积极性;第二,对高中教学改革具有明显的倒逼和推动作用,出现了走班、小班教学等形式;第三,促进高校改进招生工作,加强专业建设。从试点反映出来的问题主要有:第一,选考问题。在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的选择上,高校和学生出现功利化倾向,选择物理科目的人数明显下滑。长期来看,这种倾向会对国民的科学素养以及国家的发展战略造成影响。学业水平考试作为高考的组成部分,从实践看,如何理顺其与统一高考的关系,使得二者的定位以及关系更加清晰,需要进一步研究。第二,测量技术问题。比如:选考科目的计分方式、外语一年两考之间的等值、不分文理的数学考试难度和区分度把握,等等。这些问题对于招生录取的科学性以及公平性具有重要影响。第三,改革的进度和条件匹配问题。高中选课后,出现了教室、教师资源短缺等情况。第四,学业负担问题。选考以及一年多考后出现学生负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的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分析、研究,提出改进方案,为后续调整实施方案及即将试点省份提供决策依据。

问:高考综合改革对基础教育产生一定影响,特别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选择性给中学教育教学带来一系列挑战。在大学教育都强调通识性的今天,您认为这种选择性是否与通识教育的理念相矛盾?如何从根本上转变我国传统的考试观和人才评价观?

答:通识教育的内涵丰富,不同专家有不同的解释。我理解你这里提到的通识教育,是与专业教育相对的概念,即通识教育是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我们的中学教育涵盖所有基础学科,因此可以说是通识教育,高考解决的是人才选拔问题,不能因为高考综合改革中学业水平考试的选择性就否定中学教育的基础性、通识性。在我国,考试对教育教学产生比较大的影响,这是由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考试观所造成的,必须从根本上加以改变。2014年发布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改革招生录取机制。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落实这一改革举措,将引导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扭转“唯分数论”的人才选拔观,创造不拘一格选人才的良好氛围。此外,通过考试内容的改革,加大“考查 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试题比重,也是改变传统考试观的一个重要方面。

问: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是高考综合改革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从浙江、上海的试点情况看,高校录取学生时是否真正使用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是否对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学生产生了不公平?

答:在高考综合改革中有“综合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两个概念,前者是指在高考招生录取中 的综合评价,是由高校负责实施的,例如包括自主招生中的测评和面试等;而综合素质评价是由高中实施的对学生进行的综合评价。对于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使用,浙江省在“三位一体”招生试点中, 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综合评价录取依据的一部分; 上海市在高校自主招生中使用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目的是解决“唯分数论”,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要保证其有效性,必须首先解决真实性问题,现在一般采取写实记录或成长记录的方式,尽可能记录下学生各方面的表现。其次是高校的使用问题。现阶段的目标首先是让高水平大学能够认真地使用综合素质评价。另外,还需要考虑招生录取时间,比如,美国大学通常利用半年以上的时间来审查考生的材料。要延长录取时间,使高校能够充分地阅读和审查学生的材料。现在综合素质评价的使用率还不高,但已经破冰,大范围的使用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不同高校对综合素质评价有不同的使用方法,要考虑高校招生中的供求关系变化,一些学校招生已经从“买方市场”转变为“卖方市场”。那么对于这些学校来说,将会根据招到适合自身培养的学生来使用综合素质评价的材料。至于综合素质评价是否对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学生产生了不公平,无论是从评价内容的5 个方面(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艺术素养、身心健康、社会实践),还是从目前评价方法(以学生成长档案袋和计算机系统记录为主)来看, 难以得出一定对农村或贫困地区的学生不利的判断。但对于某些高校招生的特殊要求,比如钢琴、机器人等,农村地区学生因家庭经济条件、学校教学条件等所限,可能接触不多或接触不到,但这不能成为多数学校录取的条件。目前的矛盾不是在综合素质评价,而是在高校的面试环节有可能会对农村学生不利。因此,高校在面试环节要考虑并尽可能消除对农村学生产生不公平的测试内容,将来在延长综合素质评价材料审查时间的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学校面试的设点问题。

 

问:通过对浙江、上海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经验的总结,您作为《实施意见》制定的参与者,对这项改革有何新的认识和解读?

答:浙江省和上海市的高考综合改革试点证明了国务院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顶层设计的方向和思路是正确的,两个试点省市高考综合改革的顺利落地证明了改革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试点经验说明,只要遵循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做好顶层设计和组织实施,就有可能在不同地区推行并落实新高考改革目标。同时,高考改革是一个高风险、高难度、高利害的改革,需要有攻坚克难的胆识,有如履薄冰的谨慎和多谋善断的智慧,既要坚持改革的方向和原则,又要及时发现和妥善处理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对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区别对待,对那些存心钻改革空子、对改革的方向和原则具有破坏作用的,要旗帜鲜明地坚决制止;对那些程序性、策略性和科学性的问题,要有一定的包容度,用专业的办法逐步研究解决。

三、对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评价

问:《实施意见》对高考考试内容改革提出明确要求。为落实这一要求,教育部考试中心作为全国统考科目命题的专业机构,提出高考命题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您对此有何评价?您认为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关键点是什么?

答:“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作为高考命题的指导性原则,服务于国家人才培养的宗旨和目标,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一个总目标;服务选才是高考的本体功能,保证科学、公平才能选好才;引导教学是高考的延伸功能,是高考对基础教育影响的体现。坚持这些正确的原则, 有利于落实高考改革的要求,办好专业化的国家考试机构。

考试内容改革是高考综合改革中的关键点和着力点,科学、合理的考试内容能够为选拔人才提供依据。高考内容改革,一要从高中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和实际情况出发,既要适应、又能推进高中课程改革,同时还要借鉴国际上有益的经验,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高考评价体系。二要从高校选拔人才的需要出发,要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测量方法,不因内容变化而影响测量准确性。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关键点,概括地说,是要实现从以知识为主向以能力为主的转变,就是要适应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从根本上改变过于偏重学科知识重现的思路和范式,突出考查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包括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为满足考试内容改革的要求,考试方式也需要进行多样化探索。

问:2014 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要研究“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目前“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已经发布,正在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也提出各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以及评价标准。您认为如何通过高考综合改革特别考试内容的改革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答:这次高中课程改革的一个新变化是提出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按照学生的核心素养确定学业质量标准,在学业质量标准之后再确定课程标准,在课程标准中体现核心素养。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有三方面的途径:课程改革、教学实践和考试评价。要充分利用高考的导向作用,在考试内容中体现对学生核心素养主要是各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同时,要研究核心素养的考查路径,在命题中积极探索评价学科核心素养的方式和方法,创新试题形式以及评分方式,通过测评技术促进核心素养目标在高考中体现。

四、对高考改革发展方向的预期

问:《实施意见》提出“改革招生录取机制”,您认为理想的高校招生录取机制是什么?高校在招生录取中的地位和权利如何得到充分体现?高校如何提升招生能力?

答:本次高考综合改革是全面系统的改革,不仅涉及考试,还涉及招生体制机制改革,高校招生录取改革的空间还比较大。目前上海、浙江试点地区高校招生开始取消本科录取批次,未来理想的办法应该是按照学生志愿,一档多投,由学生与高校之间多次、双向选择。要改变政府(包括省市招办) 在招生中的核心地位,充分体现高校是招生的主体,是科学选才的主体,并赋予高校更多的招生权利。高校要充分认识招生工作的重要性,制定招生章程,结合高校发展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和办学特色,确定本校的人才选拔标准、招生方式和程序、规则等。要成立招生委员会,由学校主要领导担任招生委员会的主任,各个院系和大类专业的专家作为招生委员会成员。各高校应逐步按专业大类录取学生,由各专业的专家参与选拔学生。要建立第三方监督机制、问责机制,确保招生工作公平、高效、有序实施。

问:您对本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有何预期?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

答:在浙江、上海试点的基础上,北京、天津、山东、海南 4 个省份从 2017 年也启动试点工作,到2020 年将全面实施新高考制度。尚未启动试点的省份,要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从地区实际条件出发,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加以完善。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已经进入新时代,高校招生制度改革要“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坚持改革的既定方向和原则,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为培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无愧于时代的贡献。对于高考综合改革的未来发展走向,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考虑:第一,制度层面,探索建立和完善招考分离、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制度的相关路径和举措,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招生、专业考试机构提供考试服务、学生自主选择的良性运行机制。第二,政策层面,要充分发挥政策在高考综合改革中的调节和指导作用,一是要完善对特殊人才的选拔政策,为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提供政策保障;二是对于弱势地区、弱势群体的保护性、补偿性政策,应提高政策落实的精准度, 真正确保应该享受优惠的群体和个人受惠。第三, 技术层面。考试评价和招生录取作为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加强考试机构的专业化建设以及教育测量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招生人员的培训, 要更好地探索利用新技术进行测量,评价手段应该更加多样化,要加强题库建设,探索使用技术手段解决考试中出现的问题。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聚焦AI对未来教育的影响

近年来,人工智能(AI)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已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也受到了教育界的极大关注。分析人工智能与教育的关系可以发现:教育是提高人的自然智能的过程和系统;人工智能是在机器上实现的教育。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具有比较显著的正面影响。人工智能必将对人类的教育与学习方式产生重大影响。

围绕“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的学术会议和讨论较多,在此撷选几篇。

 

促进人工智能与教育良性互动厚植人才优势

论道“人工智能赋能新时代”,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启30多场主题论坛,讨论的话题不仅涵盖基础性的类脑研究,还有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更有关于数据隐私、安全性及伦理方面的讨论。而笔者最有感触的是“人工智能从娃娃抓起”“人工智能与教育”“AI之本,惟在得人”。上海打造国家人工智能发展高地,厚植人才优势是实现战略目标的第一选择和最优路径。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工智能的探索发展在人才,人工智能的推广应用也在人才。当下,人工智能人才需求激增,所以,人工智能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甚至可以说,教育与人才是决定各国在人工智能发展中的关键因素。具体可以从四方面来看:第一,人工智能的创新发展,需要教育系统不断输送不同学科背景的研发人才和技术人才,涉及人工智能一级学科以及数理统计、脑与认知等相关学科。第二,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是全社会开展科技研发和创新的主要引擎,可以为人工智能学科的创新发展提供新理念、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模式。第三,人工智能对教育发展有强大的推动力量,为“教与学”和教育管理提供智能化、适应性和个性化的资源、工具与技术,推动智能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创新融合,构建面向智能化时代发展的教育新生态。第四,随着人工智能开始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实际上也对人的自身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进而对教育供给提出了新要求,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新方向和新路径。

进一步审视人工智能和教育之间的关系,我们还可以从两个视角来切入:第一个视角是从人工智能的发展来看教育,即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教育做什么。除了高等教育和科研院所在人工智能教育中的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之外,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也应该转型升级,主动迎接和适应人工智能带来的影响。在职业教育领域,一方面,应该重新定义人工智能时代的职业技能人才标准,培养人工智能应用领域新型技能人才,满足高技能高质量就业岗位需要;另一方面,应该确立起未来智能社会需要的终身学习和就业培训体系,满足智能技术发展和未来岗位需求变化的需要。在基础教育领域,要着重将学生兴趣和数据意识、计算思维和工程思维等能力素养相结合,聚焦于发展学生在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数字化胜任力。邓小平同志在1984年所说的一句名言,至今让人耳熟能详,即“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抓起”。如今,我国信息技术领域的许多领军人物,正是受益于其少年时代的启蒙教育。上海中小学的信息科技教育早就形成特色。当前,上海教育界正在按照国家新课程标准修订高中信息科技教材,并对线上线下的教学环境开展全新的设计规划,探索开发学业评价系统。

第二个视角是从教育的发展看人工智能,即人工智能的发展如何改变教育。我们在乐观其成的同时,也需慎重地思考人工智能服务教育时不可回避的种种问题。比如,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中,要打通和联动地发展人工智能教育,而不是走传统教育各自发展的老路,同时避免“一刀切”“一窝蜂”。比如,技术装备是从外部促进人类学习的方式手段,只有不断探索人是如何学习的奥秘并在教育教学一线应用实践,才能更有效地发挥人工智能对教育的促进作用。比如,不能忽略伦理方面的问题,师生是否会过度依赖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否会沦为“刷题”工具,成为应试教育的新“帮凶”?人工智能的相关课程是否会成为新的“补习”负担?比如,诸多打着人工智能旗号的产品,需要经过怎样的认证才可放心地应用于教育?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未来已来。人工智能的“种子”正在黄浦江边发芽壮大。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要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促进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良性互动,为加快建成国家人工智能发展高地,为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教育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专家组咨询专家)

 

面向未来,深度学习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博士 杨晓哲

现在机器学习正在变得越来越厉害,它可以模仿我们的声音,为我们的声音建模,说出我们没有说过的话。如果我们的思维过去几年之内是一成不变的,那么是否意味着机器可以对我们的思维进行数字化建模,做我们没有做过的事情?

我们的确处于这样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机器都可以深度学习了,而我们人类的学习,很大的部分还非常机械,我们非常在意短期目标的考核,非常在意喋喋不休的重复,非常在意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某道题目。而我们对于创意,对于激发学生内动力的关注依然不够。

当学生在某一个情景之中所学到的迁移到下一个情境,迁移的不仅仅是知识本身,还包括技能、态度情感以及发现闯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我们关注深度学习,同样也是计算机关注的范畴。

从微观角度来探讨技术如何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第一个维度是学习平台与学习资源再造。目前大量的校外学习平台依然存在很多的碎片化。大量的学习可能还停留在浅层学习,各种各样的平台学习,依旧不构成完整的学习过程。

我们的学习过程依然大量存在于个体的单兵作战,学习者依然局限在自己的区块中。实际上互联网已经为每一个学习者打开了无限的搜索范畴以及链接的范畴,但我们大量的学习都没有发生在全球互联网的平台上。我们需要进一步的打破,需要让学习者跳出自己的区块,用更多平台的相互融通,置身于更广泛的情境之中,让学习不再脱离于现实。

第二个维度是沉浸技术与多维学习体验。目前我们技术发展得非常快,我们需要把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处在多样化的创造中,才能真正发现学生的热爱所在。每一个学生是不同的,技术赋予学生在创造中学习,让学生有更多的创建空间和可能性。所以我们期待让学生置身于更综合的任务情境之中。

第三个维度,人工智能与学习范式重构。在人工智能环境下,我们应该思考,教师如何进一步洞察数据,如何更好地设计学习活动,如何更好地陪伴学生成长,人工智能是否真的激发了学生新的成长空间以及个性化发展的空间?

 

基于智能化的未来教育之思考

上海市建平中学校长赵国弟

主要谈三个问题:第一,基于未来智能化的教育的特征和标志是什么?第二,当今为什么推行信息化很累?第三,我们如何主动拥抱我们的未来教育?

第一,未来教育及其特征与标志。我们讲的未来教育,是基于过去教育以及当今教育对教育未来的一种预测。这种预测包含了很多的内容,涉及到教育目标,教育时空,课程、教师、学生,学校管理等等,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思考未来教育的时候,必须把这些内容全部纳入进去。

未来教育的特征应该有四点。第一,未来教育一定是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介入的教育。第二,学习当中有两类,一类是确定性知识,还有一类是程序化的能力培养,这两块有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第三,一人一学习方案,实际上很难做到。第四,基于合作共享,最终实现今天的育人目标,那就是个性化与社会化的和谐统一,这也是建平中学的育人目标。

未来教育的基本标志有四个。第一,未来教师的现实意义更加丰富。教师的关键价值在于能够发现学生的能力和发现学生的学习方向;能够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和思维发展过程中陪伴成长,能够在社会上的两难问题、价值观方面进行引导;能够在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有情绪、感到焦虑时呵护心灵。第二,学校的形态和路径更加开放。今后由于人工智能介入,信息化的推进,各种资源越来越多,学生的自学性将成为主要的作用。互学成为一种常态,师生之间的交流,同学之间的交流更加顺畅。专题化的学习和合作学习将成为一种习惯。最终学校可能是社会上众多有效学习的集成者。第三,人工智能的介入将更加深刻,会改变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第四,学校的功能要真正回归到育人上来。现在学校承担许多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培养,把教育本应该有的育人功能弱化了。

当然我们也有一些尴尬,主要是四个。第一,信息化十年,硬件投入很多,但作用在师生身上的有效性还是不够的。第二,智能方面对于学科的成效以及学习的智能模型这一块还有不确定性。我认为,学科的逻辑不等于一个人学习的逻辑。而目前的很多评价都是用以往的知识学习结果来评判一个人,这些问题值得探讨。第三,对负面影响的担心,用得不好,负面影响很大。第四,欠灵活,长期以来教师被封闭,互联网要连接的是教师智慧,只有把一线教师的智慧连起来,才可能会有另一个层次出现。

我们要积极拥抱教育变革。我们教育人要主动拥抱互联网教育,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想法或者价值理念。我们要确立这样一个未来不确定观,今天的班级授课制也好,今天的现代学校制度也好,它们不是本来就有的,它们也是不断演变形成的。我们无法确定未来是怎么样的,我们只有抱着这样一种开放的心态,才能洞察理解并创新教育形态。

我们要主动接招技术层面的爆炸式创新。实际上人机交互、语音识别、图象识别技术已经引发了许多改变,这些技术出现以后,如果我们一味排斥的话,我们将失去机会。因为教育行业的人还是要主动对接信息技术,为我所用,让技术为教育服务。

 

在人工智能时代,如何让孩子持续保持竞争力

台湾中央大学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洪兰

未来很多重复性的工作可以交给机器人来完 成,因此,个体的人文素养、情商等 软实力在人工智能时代将被提升到一个重要的高度,而不是一个单 纯的分数。21世纪人才需要具备6C技能,具体包括:合作(collaboration)、沟通(communication)、内容(content)、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创新(creative innovation)自信(confidence)。

从脑科学的角度来看,人的大脑一直不停地在改变,大脑有可塑性,大脑会应外界需求而改变神经连接,所以没有三岁定终身、输在起跑线的说法。我们中国人讲大器晚成,爱迪生、爱因斯坦、王阳明等都是大器晚成的人。人生是马拉松,争的是终点,不是起点,要跑到终点才是赢家。决定一个人成败的是自制( self-control)、正直(integrity)和毅力( perseverance)。

大脑产生观念,观念引导行为,行为产生结果,结果改变大脑。如果一个人每天都在想不好的事情,负面情绪就会放大。孩子有一生的时间需要学习,不需要催他,也不需要急于一时一刻,但是情绪处理不当,会使孩子厌恶上学,甚至产生负向人格。

21世纪,重要的是看有什么能力,而不是缺少什么能力。用正向的态度去看事情,会看到解决的方式。因此不要执著在孩子能力达不到的地方拼,在孩子有长处的领域“以长带短”发展孩子的智力。

在人工智能时代,要让孩子持续保持竞争力,可以通过培养孩子的阅读、批判性思考、创新能力来实现,拥有这三种能力的孩子将真正拥有自信。

 

10月21日,在首届“世界教育前沿论坛”期间,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国家脑科学与认知科学创新引智基地负责人董奇发表了《加强学生学习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与教育应用转化》的主题演讲,在演讲中,董奇分享了自己对学习科学的理解,介绍了学习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一些进展,并且对学习科学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以学生学习为中心,通过认知神经科学读懂孩子

非常高兴今天有机会跟大家来分享“如何开展学习科学研究”的问题,学习是自然界最普遍的现象,动物和人每天都在学习。对人类而言,学习是人类终身的主题,从儿童到青少年,人的一生都在学习。

在当下社会,人类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也正因为这样,世界各国在应对面向未来的挑战的时候,在规划未来教育的时候,已经把“学习”作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同样对于个体来讲,学习能力已经成为一个人非常重要的核心能力。

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了中国发展的下一个战略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育是非常关键的因素,所以我们必须开展关于学习的研究,了解学习规律,了解教育规律,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的效率。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学习科学?

我有几个观点、几个想法跟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学习科学?对学习科学的理解是狭义的还是广泛的,这不仅直接影响着我们对学习科学的研究,还影响着学习科学的研究怎样更好的助力教育教学的提升,教育教学的改革。

事实上,大家在讨论学习科学的时候有两点经常提到,学习科学应该翻译为Learning Science,还是Learning Sciences?学习的科学应该翻译为The Science(s) of Learning?是加复数还是不加复数?在这两个方面有很多的争论,我不可能给大家正确的答案。

大家知道学习是多学科研究的对象,无论是教育学、心理学、神经科学、认知神经科学等都在研究学习科学,对学习的研究实际上一直没有停止过,学习科学的研究尽管涉及的学科非常多,但是不外乎是从传统的思辨,从实际经验的观察、思考、总结,从外在的行为(无论是教育学行为还是学生的学习行为),从大脑内部的认知,生物、生理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学习,或者是把几者更好的结合起来。

近三十年来脑科学技术手段飞速发展,随着一系列对人脑学习的主要器官、研究测量技术的进步,使人能够客观研究人在学习时大脑的变化过程,使得我们有可能对人的外在学习行为和内在脑机制有了更深刻的描述和理解,在这种背景下,将心理学、教育学、信息科学等人脑学习的不同层面的研究整合起来,于是进行新兴交叉科学研究的认知神经科学诞生了。

对学习的脑科学研究使得我们能够将学生的行为特点、全脑层面、脑区层面、细胞层面等多个层面更好的连接起来,让我们更好的认识学习者,了解一个生物体、社会体学习的规律。

学习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一些进展

这些年认识神经科学取得了很多重要进展,认识神经科学已经能够使我们更好的了解一个孩子出生前、出生的时候、学前,在小学中学神经系统发展的过程,中国现在正在研制儿童青少年脑发育标准,就像家长带孩子去医院看病需要有一个标准定义孩子的发育是否正常,是否超常。这些指标可以更好的帮助老师、研究者读懂孩子。

我们长期以来都在讨论有效的学习,一些学习活动学习了以后学习效果比较好,但是我们不知道为什么,同样一个班的学生学了同样的单词,若干天后有的学生忘了,有的学生还记着。但我们实际上不知道大脑当中发生了什么,学习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能够帮助我们在观察孩子真实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记录他的神经活动,根据他的学习过程中的神经特点,根据神经活动编码一致性伴随较好的效果这一研究结果,预测学生们将记住什么,遗忘什么,区分有效学习和无效学习。

学习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也一直在讨论分散学习为什么比集中学习效果更好。学者研究表明,前额叶参与促进大脑神经激活模式一致性较高;分散学习促进了神经活动激活模式一致性,因此优于集中学习。

此外,研究表明师生特定区域脑活动同步性与教学效果显著正相关,如果学生师生关系处理的比较好,学习的效果也会更好。一个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可能产生的困难有更好的预测,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更好的了解,在教学生之前已经研究学生、读懂学生,教学效果也会更好。

关于学生脑功能、神经网络的研究,使我们能够更加客观的对学生学习能力进行检测,是学校语文、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

我们现在可以对学生学习中的一些困难,如阅读困难结合认知神经科学的指标进行更好的研究和预测判断,我们也可以基于相关的研究结果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更加科学的诊断以及分类。

教育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在塑造学生的大脑,教育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是以神经活动为基础。比如钢琴训练。认知神经科学使我们更好结合学习行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读懂孩子。当下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结果有些已运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应用,有的研究成果有一定的运用潜力,过分夸大反而可能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

北京师范大学无论从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科研成果的普及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在儿童青少年脑发育方面,国家在北师大设立了认知学习科学的实验室。同样为了更好的理解儿童脑学习发展,我们成立了中国青少年脑智全国联盟。为我们的老师有更好的教育学生的科学原理和技术,提供专业的支撑。每位教师用自己的大脑塑造学生的大脑,影响学生的大脑,从这个意义讲,每个教室都是一个脑科学的实验室。

对学习科学发展的建议

最后,我对学习科学发展提几个建议:

首先,以学生的学习和未来发展为中心,克服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现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对教育对象,也就是对孩子是怎样学习,大脑是怎样工作,大脑学习时会出现怎样的困难我们还是了解很少。

其次,注重多学科和学科交叉研究,克服用学习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替代其他学科和层面研究的现象。学习的研究一定是一个多学科的,千万不要用前沿的学习认知和前沿科学研究替代其他层面的重要探索。对于学习的研究,我们过去较多从大学研究机构、文献、科研角度出发,现在需要经多关注课堂,关注孩子,关注老师教学,关注多学科的研究。

第三,重视从学习、教育的实践中挖掘研究问题、开展问题导向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克服为研究而研究,从文献中找研究选题的现象。

我们要鼓励更多的人,无论是大学、中小学,还是教育科研机构,我们要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去建设学习科学,要打破学习科学研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倡导多学科中包容、相互尊重、平等交流的学术氛围。我们要倡导政府、大学科研机构紧密结合起来,及时交流学习科学方面的研究成果,探索有效的学习方法。

另外我们要注意将形成共识的、比较客观的一些成果更好进行普及推广,造福于学生,帮助学生和老师减轻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学习科学研究有很多需要我们做的事情,我相信学习科学的多学科研究以及跨学科研究将助力教育实践,教育实践又将反过来助力更有针对性、更有价值的研究,造福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

谢谢大家!

 

 

名校动态

 

周鹏程:中国学生应具备4种关键能力

我们正在无可逆转地步入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之新,我们无法概述其特征。虚拟世界正挤占着真实世界,人类文明正被大数据解构和重构。

世界变化、社会转型呼唤着教育的深度变革。21世纪,学校应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深度思考。我们认为,成才的关键已不再是知识的储备,而是你是否具备关键能力。

综观世界各主要国家和组织对人才培养的能力要求,结合一附中的探索,我们认为中国学生应具备4种关键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有效沟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2011—2012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高教研究所在一个全国教授问卷调查中请教授们反思本科教育的目的,并对本科生所需掌握的知识与能力进行排序,结果显示:批判性思维名列首位。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其核心是独立思考和逻辑推理。

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要关注两点:一是课堂教学由传递中心教学向对话中心教学转变。要引导学生与客观世界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我对话。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另一个要点是构建思维型课堂文化,关注学生学力成长。很多人都知道华师一国际奥赛成绩斐然,但并不知道取得这些成绩的原因,不知道老师们是如何构建思维型课堂文化,培养学生学力的。以物理学科为例,我校物理组有一个“天下四”活动,物理教练安排学生每天下午四点就学习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交流、探讨。老师只是导演和裁判,同学之间进行平等而激烈的思维碰撞,生成问题解决方法,形成新思维,这个过程就是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形成过程,培养的是能产思维,而不是再现思维;构建的是思维型的课堂文化,而不是记忆型的课堂文化;提升的是学生物理学科的学力,而不是知识的容量。目前我校物理学科已获得15枚国际奥赛金牌,五大学科一共获得30枚国际奥赛金牌,全国首位。并且有5名学生在学科奥赛中获得世界第一。

思维型课堂文化的构建更让广大普通学生受益良多。在刚刚结束的武汉国际“楚才杯”竞赛中,我校高二学生陈妍的《梦想可贵,低头无罪》获得特等奖。评委们一致认为:华一学子的作品明显带有极强的思辨能力。我们将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渗透在各个学科教学过程中,尤其是数学、物理、历史等学科,成为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核心学科。批判性思维能力是成才之魂。我们生存的世界由物理维度和社会维度构成,但都以语言为媒介,语言是人类智慧生活的基础。有效沟通能力源于语言,高于语言,是创新型人才的工具性要求。

如果说华师一是大舞台,那么学生始终站在舞台的中央。在学校几乎所有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对话中心教学形态下,以学生为主体,平等、友善、求真的人际交互成为课堂文化主流。不仅在课堂上,学子们还在“山海杯”国际辩论赛,校内“新竹杯”辩论赛等活动中提升自己的有效沟通能力和思辨能力。被余秋雨誉为“全世界最会说话的年轻人”,“国际大专辩论赛全程最佳辩手”陈铭就是华师一毕业的学生。有效沟通能力是成才之翼。

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华师一附中数十年来的优良传统。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达成学习目标。让学生自主学习要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方法教给学生。还什么时间给学生?教什么方法给学生?学校一直在探索。学校组织编写《学科方法指导》,系统讲述学习规律、学习策略。并把初一和高一学年定位为养成教育时期;有针对性地开展“自我定位、周末规划”等系列主题班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们也经常“大方”地把课堂交给学生,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老师则负责关键时刻、关键问题上点拨。

2012年,39名来自恩施州咸丰县各乡镇的土家族、苗族学生借助湖北省教育厅实施的“飞翔计划”来到华师一学习三年;2015年起学校还承办了少年空军航校,每年招收40名学生进入航空班学习。这些学生进校时的文化成绩远低于我校正常录取分。如何帮助这些学生提升?三年里,教师们重点做了一件事: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学习投入和学习策略上对他们进行引导。三年中,与其学习的初始能力相比,他们的学习终结能力不断提升。学力成长和人格成长齐头并进。2015年飞翔班的高考成绩大大超过了咸丰县政府的预期。航空班不仅成为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也成为全国16所少年空军航校的标杆。

华师一校友、清华本科生特奖获得者李逸良,曾随克强总理出访拉美的蒋方舟都曾说过:华师一给我们最大的影响就是培养了我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是成才之本。

自我管理能力是指个体对自己的目标、思想、心理和行为等进行控制的能力,包括时间管理、情绪管理、健康管理、财务管理、基本的生活管理、生涯规划等能力。如生涯规划方面,学校通过“院士课程”“清华文化周”“北大博雅论坛”“光谷课程”等,让国内乃至全球顶尖的学者、企业家、技术创新专家走上华一讲坛,引领华一学子走进各个领域的前沿,思考未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从事什么工作?进入什么高校学习什么专业?高中三年如何度过?又如健康管理方面,学校要求每个华一学子都具备两项体育特长,否则不能毕业。希望学生养成终生运动的习惯,具备体育精神。同时,学校还在开发食育课程。科学的饮食,适当的运动,才能铸就强健的体魄。自我管理能力是成才之力。

身心健康,具备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已经成为华师一新的人才观。如今,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已经成为华一师生的共识,学校文化正发生着深刻变化,师生发展的内生动力被激活,学校必将走向新的高度,那就是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奠定基础,为湖北基础教育的科学发展起到一定的引领示范作用!

(此文系国家督学、华中师大一附中校长周鹏程在2018年5月荆楚教育名家教书育人研讨会上发言)

 

李希贵:新时代普通高中发展呼吁课程体系、育人模式、

内部治理的全方位变革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实现就近入学之后,将直接影响普通高中的入学改革。近年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增加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分配的比例。这个比例增加到一定程度,必然带来入学政策的调整,高中校园生态将发生变化,其主要特征就是同在一所学校、同处一间教室的学生学业成绩的差距悬殊。

技术的迅猛发展同样前所未有。信息技术、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发展日新月异,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惊喜,同时也给未来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如果说过去的教育基本可以瞄准未来,学校里所学的知识大致可用于明天的工作、生活,那么如今我们已经难以确切判断今天课堂里的所学与未来的关联。

有人预言,今后20年的时间将有60%的岗位消失,这一切都对今天的教育带来了严峻挑战,作为承上启下的普通高中教育,转型发展的压力当然非同一般。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天性越来越受到保护和尊重。美好人性的觉醒,人们对幸福人生的追求,同时也是对教育的挑战。学校教育对此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尤其是普通高中阶段,正是一个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能否引导学生在构建自我的过程中既彰显个性,又敬畏规则;既看重自我实现,更愿意服务社会;既根植中华,又放眼世界……这些都挑战着我们的智慧。

01构建多样、丰富、可选择的课程体系是普通高中重要使命

教育是帮助孩子社会化的过程,而课程正是社会生活经典的浓缩,让一个孩子经过十几年的基础教育,通过修习丰富的课程正确地认识社会,这是教育的重要使命。同时,教育也必须担当起个体启蒙的责任,通过课程的选习,帮助他们唤醒自我、发现自我,并最终成为更好的自我。

这样说来,传统的中学录取方式给学生贴上的分数标签,很容易误导我们也包括给家长和孩子自身。如何从单纯的分数圈子里走出来,还原学生真实的自我,仅仅靠观念,甚至多元评价的尺子,远远不够,开发适应并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求的课程,就成为我们的使命。

我们国家用十多年的时间推进课程改革,实现了基础教育课程转型,且让一线的校长、教师认可其价值追求,实属不易。选修课程的提出,从根本上尊重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在一所学校里,如何给每一门选修课程定位,如何为有着各种可能性的孩子最大限度提供不一样的课程体验,把课程作为对每一个不同生命成长的养料,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多一把尺子,确能多一批好学生;然而,只有多一些可选择的课程,才能培育更多的好学生。

一位刚刚参加完学生音乐会的数学老师说,没想到那个数学永远都不及格的学生,竟然是大提琴的首席,他在乐池里完全是一副卓尔不凡的模样;一位英语老师告诉我,当她把美术老师推荐的一位学生的油画作品挂在自己教室时,她立即发现自己过去对这位学生的认识是非常片面的,自那以后,她完全改变了对这位学生的评价,师生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应该承认,目前的中小学课程体系很容易按一个标准把学生划分为好学生和差学生,对不一样学生的各种可能性缺乏关照。当学生成绩差距越来越大,学生走进同一所学校、坐在同一间教室,如果我们不能提供丰富、多样、可选择的课程,就很难带来教师思想的转变,抱怨生源差、找不到适切的教学方式就可能成为常态。

02 从教走向学,让核心素养落地是普通高中的时代命题

谷歌、百度等搜索引擎的诞生,给教师角色带来了巨大冲击。学校教育到底应该留给学生什么?2017年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科课程标准首次提出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应该说正逢其时。

可是,正如大家所强调的,素养是教不出来的,靠我讲你听、耳提面命获得的只能是知识,大不了形成一些技能而已。如果我们把课程目标锁定在核心素养,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教学方式,从教学走向学习。

首先,要把传统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师生共同的学习目标。过去的教学目标往往写在备课本上,甚至只在老师心里,个别老师把它写在黑板上,但学生也并不了然。只有转换为学生明白的道理、方便理解的方式、可操作可评估的标准,进而成为得到学生自我确认、有意愿去挑战的目标,才可能让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真正自主学习,因为他清楚自己要到哪里去,走的每一步是否是对的,以及需要做哪些调整。

在此基础上,我们要把所有有利于这个教学内容的学习资源全部交给学生。过去,我们总是把一些学生不易获取的“撒手锏”揣到自己的口袋里,不到关键时刻不出手,一旦出手,立马招来学生的赞佩,让他们知道老师的“厉害”,让他们得出一个结论“离开老师不行”,摒弃这样的路径依赖并非易事。

我们还要帮助学生高效学习,给学生提供学习工具、脚手架,那就更是一件全新的工作了。在特定的学习单元里,我们既不可一味让学生大海里捞针,也不宜让学生一步登天,教师的教学新智慧就要体现在如何给学生提供资源线索、如何合理划定修习范围,如何为不同学习方式、节奏和进度的学生搭建不同的攀登阶梯。

把教学变成学习给教师带来最大的挑战是,每个学生的学习变得不同了,从学习内容到学习路径、学习进度,百花齐放到“不可收拾”。这也恰恰是教师的最大财富。因为,在这样的各不相同的学习过程中,每位学生都充分暴露,我们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很自然地了解了学生,因材施教自在其中,学生的个性成长迅猛异常。

更让我们欣慰的是,一旦把学习变成学生自己的事,他们之间的沟通、合作、争论、妥协、创新就不可避免,跨学科综合学习也层出不穷,从做题到做事,从解题到解决问题,成为每一天课堂学习的常态,核心素养的落地水到渠成。

03改造学校组织结构成为普通高中教学改革的重要内涵

传统学校的科层组织结构,已经与这个时代,尤其与学校教育的新生态难以融合。当我们面对着本来不同,通过教育希望他们变得更为不同的学生,即使我们有三头六臂,也无法应对;当课程的丰富多样不断繁衍,当然就需要来自不同领域师生的智慧生成;当时代发展瞬息万变,就必然需要“听到炮声的人指挥打仗”。因而,改造学校的组织结构就成为普通高中教学改革之必需。

构建一个为师生赋能的组织结构,应该成为普通高中学校治理的一个方向。顾名思义,赋能即赋予能量。让每一位师生拥有自己本该拥有的能量,成为自己和他人的发光体,并非易事。

首先就是如何赋予组织活力,大量的研究和经验都告诉我们,只有最大限度地让组织内部每一个岗位和每一个团队的责任、权力、利益相互匹配,才能让大家方便做事、愿意做事,才能够做成事,也只有如此,才能让大家感受到自我的力量,自我的可能性,自我的存在感、价值感。

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于与下属签订各式责任状,责任状上密密麻麻布满了责任,但却看不到我们赋予他们落实这些责任的权力和利益。其实,大家并不喜欢这样的责任状。对一个年级教研组长来说,必须对本年级本学科的教学质量负责,可是需要拥有怎样的权力才能帮助年级教研组长有效落实责任?一般来说,年级教研组长应该拥有本学科教师组阁的建议权,对本学科每一位教师任课的分配权,以及本学科本年级教研经费的支配权,有了类似这样的权力,年级教研组长才能无须坐等领导的指挥,自己就可以主动开展工作。

有人说,所谓活力就是每一个岗位、每一个团队都愿意主动展开工作,就是这个道理。然而,仅仅有主动性仍然不够,一个健康的组织结构,还必须能够引导方向,明确地告诉大家劲用在什么地方。赋能的组织结构,必须把构建客户关系作为必须,让每一个岗位都找到客户并成为客户,视客户的需求为自己的职责。在大部分传统组织里,每个岗位都有很详尽的岗位职责,但这样的职责却不能走脑入心,不是装订成册,就是高高挂起,许多时候连自身也记不起有多少职责。

而一旦找到了自己的客户,也就明确了设置这一岗位的理由,每一个岗位在与自己的客户互动中,不断明确甚至丰富自己的职责,而且这样的职责不再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势的变化,尤其是随着客户需求的变化而变化,而对每一个岗位履行职责的评价,则取决于客户满意度。

以化学实验员为例,他的核心客户就是全体化学教师和学生中的化学科代表,如果他能不断了解研究这些师生的需求,让学生方便实验教学,以赢得学生的满意,我们就完全可以说,这位化学实验员很好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

我们之所以希望构建这样的组织结构,就是为顺应教育改革的大势和回归教育的核心——唤醒、发现每一位不同潜质的学生,帮助每一位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径。当然,我们更希望通过对教师的赋能,将这样的赋能方式传递到学生,让教师具有领导学生学习的能力,使学生成为主动积极的学习者。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杂志 2018年第10期 作者北京十一学校校长)

 

 

学术前沿

 

Mastery Tran, 将逐步替代SAT和ACT等“美国高考”

为了解决传统成绩单强调信息获取而非意义创造、忽略非认知因素、在学科交叉时代鼓励学科分离、引导学生重视外在而非内在动机等问题,2017 年 5 月 10 日,由逾百所美国顶尖私立高中组成的 MT 联盟 (Mastery Tran  Consortium,简称 MTC)正式推出了一种新的学生评价体系:

素养成绩单(MT)评价系统。

和美国高中传统的成绩单相比,Mastery Tran不打分,不评级,只是持续追踪、记录、评估学生共8大能力。评价系统目前已获起源于 2015 年,包括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逾 130 所名校加入的美国大学申请系统 (Coalition forAccess,AffordabilityandSuccess,简称 CAAS)的支持。很显然,美国正尝试推行极具颠覆性的高考改革方案。据文章介绍,有专业人士说,这意味着,未来几年,SAT和ACT等“美国高考”或将被逐步被Mastery Tran替代。不过毋庸置疑的是,弱化分数评价,强调学生从小到大的能力评估无疑已成趋势。

Mastery Tran抛弃了传统的A-F评分制,专注考核共8大能力,这8大能力又被细分为61种更加具体的能力:

一是分析和创造力:定义、管理及应对复杂问题;鉴别偏见,区分可靠的和不全面的信息;应对信息过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分析、创造观点和知识;勇于试错;提出并测试问题的解决方案;找出多种选择;建立跨学科的知识和视野;持续推理;融合与适应;解决没有常规答案的新问题;运用知识和创造力去解决复杂的真实问题。

二是沟通能力——口头及书面表达:理解并使用2种及以上语言;面对不同类型的人如何清晰地交流;用心倾听;有效的口头表达;面对不同受众如何清晰简明地写作;解释信息并有效地说服他人。

 

三是领导力及团队合作能力:提出新想法;用影响力来领导别人;赢得信任,化解冲突,为他人提供帮助;领导小组讨论,达成共识,协商结果;成为别人的老师、教练、顾问;寻求帮助;完成协作任务,管理团队,分配职责;执行决策,达成目标,分享荣誉。

四是信息技术及数理能力:理解、使用及应用信息技术;创造数字知识和媒体;以不同的形式运用多媒体资源进行有效沟通;掌握并运用高阶数学;了解传统及前沿的数学、科学、技术、环境科学、机器学、分形学、细胞自动机、纳米技术、生物技术等热门议题。

五是全球视野:建立包容开放的心态,特别是对他人的价值观和传统习惯;理解非西方的历史、政治、宗教及文化;精通一门或多门国际语言;通过技术与全球的人和活动建立连接;掌握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技巧与思维能力;使用21世纪的技能去理解和解决全球性问题;以互相尊重、开放交流的心态与来自不同文化、宗教、生活背景的人合作,向他们学习;平衡社会和文化差异,创造新的想法、获得成功。

六是适应性与探索力:灵活,敏捷,适应能力强;敢于尝试陌生的领域;探索和实验;有效应对周围环境的不确定性;把失败看作学习的机会,认识到创新意味着少数的成功和频繁的犯错;勇于独立探索新的角色、思想和策略;培养企业家素养。

七是诚信与决策力:保持同理心和同情心;培养正直,诚实,公正,尊重他人的品德;表现出对抗不公正的勇气;有责任感,关注其他人的利益和福利;对新媒体技术所造成的道德问题和困境有基本的了解;面对复杂的问题,做出兼顾理性和道德的决策。

八是心智习惯:细致;创造力;热爱学习/好奇心;恢复能力;毅力;自我效能;压力管理;时间管理。

美国素养成绩单评价系统与近年风靡全球教育界的核心素养类似,并具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没有分数,没有级别,只是持续追踪、记录、评估学生 8 种核心能力的特点,并报告学生在这些核心能力上的“掌握学分(masterycredits)”;二是成绩报告与课程脱钩,在关于学生的成绩报告中没有课程、科目的名称。

 

 

美国STEAM 教育的框架、特点及启示

魏晓东   于冰   于海波

 

摘要: 近年来,美国在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对STEAM 教育的重视程度,甚至将其视为一种国家战略。通过STEAM 教育,可以培养学生以学科整合的方式认识世界,运用跨学科的思维解决现实问题,提升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使其成为具有STEAM 素养的高质量人才。STEAM 教育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展开,必将推动基础教育的重大变革。梳理STEAM 教育的产生背景,分析STEAM 教育的框架,总结STEAM 教育的特点可以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带来有益启示。

关键词: STEAM 教育; 项目学习; 基础教育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永葆生机的不竭动力。目前,一种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新范式———STEAM 教育,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即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全球性教育战略。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 2015 基础教育版) 认为未来1 至2 年,STEAM 教育将成为世界基础教育发展的新趋势。STEAM 是科学( Science) 、技术( Technology) 、工程( Engineering) 、艺术( Arts) 和数学( Mathematics) 的简称,它是由美国政府提出的STEM 教育战略衍生而来,最初只有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四门,后来加入艺术,成为包容性更强的跨学科综合教育。STEAM 教育旨在打破学科领域的界限,倡导基于项目的学习方式,强调体验性和实践性,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学习方法。STEAM 教育发源于美国,自20 世纪90 年代以后,逐渐风靡韩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

一、STEAM 教育的产生背景

早在1986 年,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 National Science Board,简称NSB) 就发布了报告《本科的科学、数学和工程教育》( Undergraduate Science,Mathematics and Engineering Education) ,这被视为提倡STEM教育的开端( NSB, 1986) 。

2005 年10 月,由美国国家科学院(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简称NAS) 、国家工程院( 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简称NAE) 、医学科学院( Institute of Medicine,简称IOM) 和国家研究委员会( National Research Center,简称NRC) 联合向美国国会呈上报告《驾驭风暴: 美国动员起来为更加辉煌的未来》( Rising Above the Gathering Storm: Energizing and Employing America for a Brighter Economic Future)。该报告是针对美国21 世纪科技教育发展的战略性报告,提出了促进STEM 教育的相关建议: 一是,到2010 年,初、高中数学及科学课程的数量要达到现在的四倍; 二是,每年招聘1 万名新的数学和科学教师; 三是,提高25 万名数学和科学在职教师的教学技能; 四是,增加STEM 领域学士学位授予数量,并对研究生阶段和职业生涯早期阶段的STEM 领域研究给予支持。报告中强调学生需掌握有效沟通、非常规问题解决、自我管理和系统思维等技能。为实现这一目标,STEM 课程以小组活动、实验调查等形式来促使学生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知识进行整合,并进一步获取现代经济社会所需技能,使他们成为能够为个人健康、能源效率、环境质量、资源利用和国家安全做出决策的合格公民。事实上,在经济、政治和文化观念领域,公民需要理解和解决的各种问题,从个人问题到全球问题,都与STEM学科中的知识有显著的联系( Bybee R W., 2010) 。

2007 年8 月9 日,美国国会又一致通过了《国家竞争力法》,全称《创造机遇,显著提升美国科技教育领域优势地位》( America Creating Opportunities to Meaningfully Promote Excellence in Technology,Education,and Science,简称America Competes) 。该法案强调创新需要雄厚的研发投入和对STEM 教育计划的切实执行,批准在2008 年到2010 年期间为联邦层次的STEM 研究和教育计划投资433 亿美元,包括用于学生和教师的奖学金、津贴计划资金以及中小企业的研发资金。该法案还要求把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增加到220 亿美元,除自然科学和工程的研究资金外,重点用于奖学金支持计划、幼儿园到12 年级( K - 12) 阶段的STEM 师资培训和大学层面的STEM 研究计划。2007 年10 月30 日,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再次发布报告《国家行动计划: 应对美国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系统的紧急需要》( A National Action Plan for Addressing the Critical Needs of the U. S. 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andMathematics Education System) ( NSB, 2007) 。该报告提出希望将STEM 教育从本科延伸到中小学教育阶段。2009 年,美国时任总统奥巴马提出了教育创新运动,强调美国将优先发展STEM,决心把美国科学和数学教育的排名从中间位置提高到世界前列。此后,美国联邦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以支持幼儿园到12 年级( K - 12) 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的STEM 教育研究。美国各州也纷纷采取了促进STEM 教育发展的有效措施,包括创建全州STEM 教育网络、成立区域STEM 中心、创办STEM 高中、启动幼儿园到8 年级( K - 8) 阶段学生计划项目、加强教师专业发展,类似情况还出现在许多其他的发达国家。

2009 年,卡耐基基金会报告《机会平等》( Opportunity Equation) 建议重点采取以下四方面的措施来解决STEM 人才危机: 为全美学生提供更高水平的数学和科学学习内容; 建立更少、更清晰的数学和科学学科的公共标准,使其与评估标准一致性更高; 通过更好的学校和管理系统的支持,提高教师教学和专业学习水平; 设计新的学校和相关系统,保证学生的数学和科学学习更有效。

在加强对STEM 教育重视的同时,社会上对增加人文艺术教育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人文艺术不仅能够增加STEM 的趣味性,更重要的是有益于培养全面发展的未来社会合格公民。2010 年美国维吉尼亚科技大学学者格雷特·亚克门( Georgette Yakman) 第一次提出将A( 艺术) 纳入到STEM 中,A 广义上包括了美术、音乐、社会、语言等人文艺术学科。

整合的STEAM 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还可以促进他们的情感和精神境界的提升,增强他们的批判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在美国,STEAM 教育已经被认为是幼儿园到12 年级( K -12) 阶段的一个重要的国家教育改革战略, STEAM 教育为各学科的整合提供了有力支持和帮助。

二、STEAM 教育的框架分析

STEAM 教育是在STEM 的基础上加入A( 艺术) 。艺术与STEM 的各个领域紧密相关,艺术的广泛性使得STEM 中各领域的形态都发生了变化。数学和艺术有着从古埃及的黄金比例到现代分形艺术的悠久历史关系。艺术家和科学家相似的地方更多。工程和艺术有许多直接的联系,如建筑工程和工业设计领域。艺术和技术之间的联系也正变得越来越重要。例如,美国苹果公司在痴迷艺术设计的史蒂夫·乔布斯( Steve Jobs) 指导下,创造出引人注目的苹果产品( Chung,C. C. J, 2014) 。

(一) STEAM 教育的基本框架

美国维吉尼亚科技大学学者格雷特·亚克门( Georgette Yakman) 在2010 年提出了STEAM 学科整合的教育框架( 见图1) ,将多个学科连接起来,以跨学科的方式指导教学,形成了一个金字塔的形状,共有五层( Yakman,G., 2010) 。

 

 

 

图 STEAM 教育框架来源: http: / /www. steamedu. Com

在这个框架中,金字塔的最顶层是通识水平,这一水平代表的是最终的教育目标。通识教育是全面素质的教育,它的宗旨是使学生在广泛的领域中能够掌握必要的知识,能够与他人在比较高的层次上交流。通识教育和全人教育密切相关,也正因为这样,金字塔顶层和终身教育相互联系。金字塔的第二层为综合水平,这一水平主要是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融合成跨学科的STE@ M 教育( 艺术与STEM 相互作用,决定了其发展方向,因此STEAM 表示成了STΣ@ M) ,鼓励学生通过跨学科的方式去发现和解决问题,主要采取的是主题式教学。金字塔的第三层是多学科水平,这一水平是将艺术渗透到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四个学科中。将艺术渗透到STEM 教育中,这样的模式使得学生接受的STEM 教育有了情感的融入和美的追求。金字塔的第四层是具体学科水平,这一水平主要探讨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学科相互之间的联系。金字塔的第五层是具体课程水平,这一水平主要是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等学科的相关课程( 赵慧臣,陆晓婷,2016) 。例如,工程学科包括了电气工程、化学工程、机械工程、工业工程、海洋工程、环境工程、流体工程和土木工程等。

STEAM 教育框架将富有创造性的学习过程作为教育核心,以学科整合的方式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和艺术五门学科联系起来,强调了知识与现实世界的相互联系,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去探索。STEAM 教育倡导的是一种新型教育理念,尝试为教育者提供新的教学模式,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指导。

( 二) STEAM 教育的五个学科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STEAM 教育打破了数学、科学、技术、工程和艺术五个学科领域之间的壁垒,将它

们进行跨学科整合,将这五个学科的知识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整合的教学方式解决真实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创造力。STEAM 教育的五个学科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也不是简单地进行叠加,而是形成一个相互联系、融会贯通的整体,每个学科在STEAM 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数学是STEAM 各领域的基础。数学是研究数量、图形、结构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是社会建构的基本元素,是其他领域研究的“必需品”。数学不仅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有着多种变化途径的理论分支,还是自然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各类学习者而言,掌握数学领域内有关理论及其应用很有必要。因此,数学是STEAM 各领域的基础( Yakman,G.,& Lee,H.,2012) 。2.科学是STEAM的重要组成元素。科学提出关于自然的问题,并以基于实证的、解释的方式给出答案。STEAM 教育中的科学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要目标。随着当代社会的迅速发展,每一个未来的合格公民都需要具有科学素养,能够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做出基于证据的决策,并为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努力( Ge,X. ,Ifenthaler,D. ,& Spector,J. M., 2015) 。3. 技术是支持STEAM 教育的工具。技术是人们适应生存要求、满足自我需要的手段。一方面,技术是帮助学生学习的有效工具; 另一方面,教师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活动。例如,移动设备作为技术的一种形式,支持STEAM 课程的学习和教学,包括创造性知识表征,帮助执行和做出决策,促进个性化。4. 工程是STEAM 活动中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工程以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形式给出满足人类需求和愿望的解决方案。工程不仅是STEAM 教育的表现形式和实践结果,更是贯穿STEAM 教学活动始终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视角和途径。因此,STEAM 课程中的工程学,能够促使学生发现更先进的解决问题的方法。5. 艺术促进了STEAM 各领域的发展。这里的艺术包括美术、音乐、社会、语言等人文艺术。STEAM 教育中,融入艺术主要是为了促进STEM 各个领域的发展。Sousa 和Pilecki 指出许多科学家、数学家和工程师使用从艺术中借来的“技能”作为科学研究的工具( Sousa,D. A. ,&Pilecki,T., 2013) 。STEAM 课程中增加艺术内容能发展个体未来职业所需的各项能力,为他们应对复杂和多样的变化做准备。

三、STEAM 教育的主要特点

STEAM 教育可以使学生在更广阔的视野上了解各种知识和技能是如何与真实世界相互联系的,这对于提高民族整体素质和国家综合实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STEAM 教育越来越受到我国教育界的关注,分析STEAM 教育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把握STEAM 教育的具体内涵和样态。

(一)以项目为中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21 世纪教育者而言,基于项目的学习( Project - based learning,简称PBL) 已经成为实施教育的有效手段。PBL 教学方法拥有以下特点: 1. 学生拥有自主选择权; 2. 学习风格具有多样性; 3. 以学习目标作为导向; 4. 学习具有时间管理属性; 5. 学习需要激发学生原有的好奇心。PBL 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的技能朝向目标设定的方向发展( Rabalais,M. E., 2014) 。

STEAM 教育以项目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美国项目引路( Project Lead The Way,简称PLTW) 机构是STEAM 教育的活动提供者,它主要为K - 5、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的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和技术。PLTW 共有24 个跨学科的模块,能够吸引学生参与到跨学科活动中,激发学生终身对计算机科学、工程学、生物学和医学等领域进行探究的热情,鼓励学生们自己设计项目,不断地去发现问题,合作解决问题,从而不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让他们感觉到学习和玩一样轻松,在玩中培养他们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这种实际体验,使学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并愿意未来长期从事相关职业( PLTW,2016) 。

( 二) 以教育信息化手段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STEAM 课程通过教育信息化手段,来促进学生对STEAM 知识的理解,从而促使其进行深度学习。

其中一个典型的教学策略是可视化表征。知识的可视化表征促进了信息的传递、知识的建构和问题的解决。其中的一个例子是为科学和数学设计的互动仿真程序PhET。这个程序由诺贝尔奖获得者卡尔·威复于2002 年创立,PhET 互动仿真程序计划由科罗拉多大学的团队专项运营,旨在创建免费的数学和科学互动程序。PhET 是基于拓展性教育的相关研究并且激励学生在直观的、游戏化的环境中进行探索和发现。PhET 将抽象和复杂的科学现象通过可视化方式展现给学生,并且为他们提供与可视物体互动的机会。可视化表征不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帮助他们识别错误概念并促进他们对概念的深入理解( Ge,X. ,Ifenthaler,D. ,& Spector,J. M., 2015) 。

( 三) 在从“我”到“我们”的角色转变中实现团队合作

在STEAM 活动中,学生们通过合作来把控项目的进度,因此,他们的角色需要从我( 单独的学生)转换到我们( 活动的参与者) 。教师和学生一样,在工作人员身份上,他们感受到了从我到我们的角色转变。他们有了合作教学的机会,互相交流观点,执行更高效的共同教学计划,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并且在角色上变成了学习者的帮助者。通过这种组合的任务和工作方式,教师能够更深入和更广泛地了解学生,能够将学习目标和教学目标与多样的学习者相互匹配,能够寻找到学生感兴趣的教学主题( STEAM Education, 2016) 。

四、推进STEAM 教育的实践举措

STEAM 教育理念提出以后,受到美国政府和教育界的欢迎,他们为教师提供了许多与STEAM 相关的培训资源和项目,美国的一些高等教育机构还研发和实施了STEAM 课程,并逐渐将其推广到从幼儿园到12 年级( K - 12) 阶段学生的教育实践中。下面我们以美国几个典型的STEAM 项目为代表,来管窥美国推进STEAM 教育的具体办法和措施。

( 一) 将结合了艺术的校外科技活动项目引入课堂

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机器人研究所( The Robotics Institute,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研制了Arts& Bots,这是一种以工艺为基础的机器人制作程序,它提供的技术服务专注于提高幼儿园到12 年级( K- 12) 阶段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机器人项目开始于2006 年,起初是一个校外科技活动项目,后来调查发现女生参与STEM 项目的兴趣在七年级和八年级显著下降。为了吸引更多女中学生的参与,研究人员努力将艺术融入到项目中,以增加其趣味性和创造性。Arts & Bots 提供课程和一个工具包,包括工艺材料、灵活的机器人硬件组件和一个定制的软件环境,赋予学生创造有形的交互式机器人模型的条件。研发人员还开发“艺术博物馆”作为教师的教学工具,通过与教师合作,培训他们使用Arts & Bots 硬件和软件,并使教师通过编写自己的课程成为课程创新者。自2010 年以来,Arts & Bots项目已被引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和西弗吉尼亚州的21 个学区( Hamner,E. ,& Cross,J., 2013) 。

( 二) 实施整合了艺术与工程的实践课程

为了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及学习结构和经济社会所需技能之间不匹配的状况。

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为本科生提供了以实验项目为基础的整合了艺术和工程的课程。该实验项目是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创意IT 资助计划资助的一个试点项目。课程在实验室中进行,学生可以从事艺术项目、工程项目或两者之间的工作。课程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让他们有意识地利用相关的技能,在艺术和工程学中形成他们的创造性见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该课程的结构是让学生制作一个工件,制作过程包括“构思- 设计- 构建- 提出- 分析- 展示- 制作”等环节,这个过程在学期期间重复三次。第一阶段,是学生通过课堂活动,分小组设计和建构他们所选择的一个工件。第二阶段,是学生将构建出的工件以演示文稿的形式展示给同学和教师,在此期间学生们可以获得教师和同学们的建议与反馈; 第三阶段,是学生综合使用艺术和工程实践的试运行阶段,也就是动手制作工件。由于该课程需要学生具备一些经验、一般性知识和专门知识,因此,该课程将会对幼儿园到12 年级( K - 12) 阶段学生所接受的正规教育的课程起到引领作用( Fantauzzacoffin,J. ,Rogers,J. D. ,& Bolter,J. D., 2012) 。

( 三) 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培训资源与项目

美国启动了多项相关的教师培训项目并开发了丰富的教师培训资源。教师频道( the Teaching Channel) 有大量在诗句艺术中整合技术应用的视频资源。视频通过应用定格动画和虚拟艺术项目来吸引那些存在学习困难的学生( NMC, 2015) 。1997 年,美国UTeach 教师教育项目首创于德克萨斯州大学,旨在为美国培养优质的中学科学、数学和计算机教师。2014 年秋季,美国有五所大学启动了UTeach计划,国家奖励每所大学145 万美元,这五所大学分别是德雷克赛尔大学( Drexel University) 、佛罗里达国际大学( Florida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 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 、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 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和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 the University of Maryland at College Park) 。这五所大学以本科生教师资格培养为主题,形成了现在的理科教育优秀教师项目,未来将会培养更多的优质理科教师( USNews, 2014) 。2015 年12 月,美国教育部发布“2016国家教育技术规划”。该规划要求学校中心设计教师培训项目,将技术课程从原有的一节技术课程转变为可使教师深入运用技术的教师职前培训课程。

五、STEAM 教育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启示

STEAM 教育在风靡世界的同时,也越来越受到我国教育界的关注和重视。2015 年9 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提出学校要探索STEAM 教育。美国STEAM 教育的理念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很多推进措施也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启示。

( 一) 加强课程融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STEAM 教育的核心理念是跨学科融合。学生参与STEAM 不是为了具有单一领域的素养,而是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成为对全球化社会具有适应能力的终身学习者。将有关联的学科之间进行课程整合,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学会运用高阶思维能力去转换各个学科间的知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整合能力等,从而使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学生学习效率更高,因为他们知道如何跨越话题去思考,从而理解学科间的联系。

( 二) 创新教学方式,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2016 年9 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框架指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STEAM 教育倡导基于项目学习、体验式学习等新的教学方式,能更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学习和创新能力,批判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等。为了推进我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应大力创新教育教学方式。

( 三) 以问题为中心,加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STEAM 教育把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知识整合在一起,以项目和问题驱动学生探究,从而培养学习者的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的综合素养。STEAM 教育强调将抽象知识回归生活情景,学生们通过解决一个个趣味性强、具有挑战性的实际问题去学习知识。通过“做中学”,实际体验操作过程,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STEAM 课程中,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和兴趣,既可以探究连接电路等简单问题,也可以探究制作机器人、飞机模型等复杂问题,还可以围绕生产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加以探索和解决。

 

( 四) 开展协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协作学习是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策略。协作学习的基本要素包括协作小组、成员、辅导教师和协作学习环境。大量研究表明协作学习形式比竞争学习和个别学习两种形式更能提高学习成绩( 赵建华,李克东, 2000) 。STEAM 主要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学习,例如,以小组为单位制作迷你洗衣机,学生以组内分工协作的方式完成设计、开发、动手操作等任务,学习相关知识并且锻炼动手能力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 五) 在科技教育中融入艺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STEM 教育中加入艺术,丰富了STEM 教育的内涵。在我国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科技教育越来越成为教育的重头戏,重理工轻人文成为比较普遍的现象。但是艺术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个人思维方式、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艺术素养的培养无法一蹴而就,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漫长过程,需要从基础教育阶段就开始。在科技教育中融入人文艺术,可以提高学生对美的理解水平,增加对美的体验能力,陶冶情操,启迪心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成为未来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对美国STEAM 教育的全面解读,有助于我们深刻地把握STEAM 教育的思想理念和实践要求,掌握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态与趋势,跟踪国际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前沿与热点,拓展我国教育改革实践的国际视野。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各学科间仍存在较大壁垒,如何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践能力、跨学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依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需要我们积极借鉴国际智慧加以分析破解。在教育全球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美国STEAM 教育势必会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变革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我国未来的基础教育改革实践中,需要以具体的课程教学为载体,开发整合不同学科中内容相关的任务与活动,把STEAM 教育的理念落到实处; 根据不同地区的教育发展情况和外部环境,有针对性地谋划相应的改革和实践模式; 还要加大师资培养与培训力度,使更多的教师能够胜任STEAM 教育的教学。总而言之,提升我国公民的学科综合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未来我国STEAM 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赵慧臣, 陆晓婷. (2016). 开展STEAM教育,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访美国STEAM教育知名学者格雷特·亚克门教授. 开放教育研究, 22(5),5-6.

赵建华, 李克东.(2000). 协作学习及其协作学习模式. 中国电化教育, (10), 5-6.

 L.约翰逊, S.亚当斯贝克尔, V.埃斯特拉达, A.弗里曼, 张铁道, & 白晓晶等. (2015). 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5基础教育版).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s1), 1-18.

Bybee, R. W. (2010). What is STEM education?. Science, 329(5995), 996-996.

Chung, C. C. J. (2014). Integrated STEAM education through global robotics art festival (GRAF). In Integrated STEM Education Conference (ISEC), 2014 IEEE (pp. 1-6). IEEE.

Fantauzzacoffin, J., Rogers, J. D., & Bolter, J. D. (2012). From STEAM research to education:An integrated art and engineering course at Georgia Tech. In Integrated STEM Education Conference (ISEC), 2012 IEEE 2nd (pp. 1-4). IEEE.

Ge, X., Ifenthaler, D., & Spector, J. M. (2015). Emerging Technologies for STEAM Education. Springer.Berlin,Germany:SpringerPress.

Hamner, E., & Cross, J. (2013). Arts & Bots:Techniques for distributing a STEAM robotics program through K-12 classrooms. In 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IEEE Integrated STEMEducation Conference, Princeton, NJ, USA.

National Science Board.(1986).Undergraduate graduate Science,Mathematics and Engineering Education. Retrieved from:http://www.nsf.gov/nsb/publications/1986/nsb0386.pdf

National Science Board (US).(2007) A national action plan for addressing the critical needs of the US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 education system.Retrieved from:

http://esdstem.pbworks.com/f/National%20STEM%20Action%20Plan.pdf

PLTW Launch Curriculum(2016). Retrieved from:Https://www.pltw.org/our-programs/pltw-launch

Rabalais, M. E. (2014). Steam:a national study of the integration of the arts into stem instruction and its impact on student achievement. Dissertations & Theses-Gradworks,28, 208-212

STEM Education Resource Center.(2016).Retrieved from:http://www.pbs.org/teachers/stem/Sousa, D. A., &Pilecki, T. (2013). From STEM to STEAM:Using brain-compatible strategies to integrate the arts. Corwin Press.

STEAM Education Educators.(2016). Retrieved from:http://steamedu.com/about-us/educators/

STEAM Education FAQ.(2016).Retrieved from:http://steamedu.com/about-us/faqs/

USNews(2014).Retrievedfromhttp://www.usnews.com/news/articles/2014/02/04/5-more-unive-rsities-will-create-stem-teacher-training-programs

Yakman, G., & Lee, H. (2012). Exploring the exemplary STEAM education in the US asa practical educational framework for Korea. Journal of the Korean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Education, 32(6), 1072-1086.

Yakman, G. (2010). What is the point of STE@M?-A Brief Overview. Steam:A Frameworkfor Teaching Across the Disciplines. STEAM Education, 7, 3-7.

原文发表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年第四期“专题:STEAM教育研究”

 

 

 

本期《月度简报》编委

 

华中师范大学附属息县高级中学   程自然

华中师范大学海丰附属学校       程振历

华中师范大学琼中附属中学       李  雪

华中师范大学附属息县高级中学   喻建伟

华中师范大学冕宁附属中学       严  梅

 

感谢华中师范大学合作办学学校2018年第一期教师跟岗培训班全体学员荐稿!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