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 校友动态 >> 正文内容

校友讲坛(第十一期)观后感(六)

作者:华中师大一附中校友会 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8年05月17日 点击数:

编者按:

    华中师大一附中校友会以挖掘优秀校友文化为已任,常年开设“校友讲坛”,希望在校学子在校友榜样的引领下独立思考、感悟人生,从而激发自身潜能,提升自我,收获最大的人生快乐。近期校友会邀请2006王希翀校友返校为高一年级近千名师生开设“校友讲坛(第十一期)”,在校内师生中反响很好,许多学子给我们传来他们用真情实感写出的观后感,现特刊发给各届校友。

 

 

音乐、才华集一身的华师一学子

——校友讲座观后感

 

音乐,是他的符号。才华,是他的标志。开场时的钢琴曲婉转动听,仿佛安神的序曲,带你我走进他的心房。他就是华师一学子中的优秀代表,音乐才子,从母校博学温暖的怀抱走出,创造自己人生辉煌的——王希翀。

对母校师生温情回忆使你我产生共鸣。慈祥,助你梦想实现的恩师,一起玩闹不知疲倦的朋友,以及至今令他记忆犹新的让他放胆展示的“班主任手势”,共同勾勒了华师一最美好,最温暖的模样,即使离开母校十余载,也铭记着华师一带来的温暖,这便是华师一最大的魅力。王希翀学长不仅长相帅气,而且才华横溢,“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偏偏要靠才华。”学长自己关于音乐与生活的经历也陆续出版了十余本书。文学与音乐共同构成了他心中美好的画卷。游戏环节与提问环节无疑达到了高潮,从尴尬的“我听音乐的MP3被老师收了”到两个男生在电影《泰坦尼克号》音乐声中的“深情”拥抱,展现了如今风华少年们的天真可爱,不知学长是否看到了当年的影子呢?最后的钢琴曲尤其令我惊艳,悠扬美妙的琴声响起,伴随着高低起伏的音阶,流转于他的指尖,对于配乐经验丰富的学长来说一定驾轻就熟,最后清唱令人流连,低沉磁性的歌声配上悠扬的乐声,万籁由此寂静,礼堂由此沉静,唯有那美妙的音乐与人声交织的协奏曲环绕在你我身边,犹如一张温柔的网,使你我深陷其中……最后大礼堂雷鸣的掌声证明了一切。

最后翀学长不忘报答母校,赠送自己的书籍,这不仅是书籍,更是自己这数十年来的艰辛回报给母校的最好证明吧。华师一校友的音乐才华与个人魅力,激励着我们也要努力成为华师一骄傲!让音乐陶冶身心,静谧去酝酿才华,很有幸听到这次报告,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作者:高一18  刘尔君)

 

 

青春恰自来

 

曾经,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奋斗过,他们松懈过,他们欢笑过,他们痛苦过,他们如今已长大成人,各奔东西,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过着我们无法想象的生活。

“离开已经十二年了,我们那时的校园还不是这样的,那时的泥土还是黄的,树还只是树苗,现在树长大了,我们也长大了,今天,我仿佛感受到,时间是真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望着你们,我仿佛看见了那时的我们。“

高中生的三年大多都是相似的,在紧张下度过痛苦的三年,对于我们,前方的尽头,便是高考,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冲向终点,两边的风景,无力欣赏,也无心欣赏。我们现在只是在模仿曾经这个地方的人,再无其它。等到路走到了尽头,我们便可以抛弃这一切,开始自己的人生,去想去的地方,见想见的人。我曾这样想,直到……

“高中毕业后的那个暑假,的确非常快乐,抛开了高中三年的课本,那一段灰白的时光便被尘封,但不久,一种莫名的虚空感包围了我。”

“十二年后,在经历了很多事后,我渐渐成长了,也明白了,高中的三年,对我未来的人生轨道,有了深刻的影响。”

听完这几句话后,我突然意识到,对于我们,路的尽头,并不是行走的尽头,尽头之后的路,是要我们自己走的。路从未断过,每一个小的拐弯,都会对我们的人生产生不可预知的影响。如何开拓自己的路,我们不知道,因而才要先走别人的路。高中的三年,是最重要也是最需要拼搏的三年,在近处,便无法看清,只有走远了才能欣赏。

王希翀学长,比我们早十二年迷惘,也因而比我们更能正确而客观地评价高中三年时光。听完他的讲座后,我想用一个似乎与我无缘的词来形容这段时光——青春。它不同于青春小说中的青春,它更多象征的是奋斗。

而我也终于明白百年前的这首诗,不,是对它有了更深的理解。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你若奋斗过,便曾拥有青春。你若正在奋斗,便正经历青春。

(作者:高一22  陈家尧)

 

 

王希翀校友讲座有感

 

 华师一有很多这样的讲座活动,每次去听都让我受益良多。今天来的这位是2006年毕业的校友,带着他的思想,他的创造,他的青春回忆和年轻气盛的幽默与自信,来与我们进行了一场心和心的交流。

最让我有感触的,莫过于他讲起他和他的老师以及他和音乐相伴的那些日子。他能遇到那些尊重他的爱好,对他因材施教的老师,真是他最大的幸运。他讲起高三备考,临近圣诞节,作为班长的他瞒着老师、门卫将电子钢琴运到教室,组织同学们搞圣诞音乐会。结果,“阅历丰富”的班主任从后门溜进教室,还笑吟吟地听他弹奏。他想停下时,老师却示意他继续。其实很多时候,压力与担忧并不能让人达到目标,反而在紧张学习之余,能从自己的爱好中寻得慰藉,从老师家长处求得鼓励,才能激发人更大的潜力。我想正是老师的鼓励、尊重,他自身的乐观、自信才造就了如今的他。正如他自己在PPT中讲述的,“暂时的不理想并不会决定你以后的路”,我们也会做到像他一样,稳步前行,乐而无悔。

(作者:高一22  唐一伟)

 

 

听王希翀学长“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有感

 

华师一大名鼎鼎的校友不胜枚举,但像王希翀学长这样才华横溢而年轻有为的确实少见。怀着敬意与好奇,我通过王希翀学长声情并茂的演讲走进了他的青春,品味他的奋斗生涯。说起在华师一的那些年,学长动情地感谢了恩师,表示没有他们,便没有今天的自己,是他们给了自己个性发展的空间,使自己能在繁重的学习中保持对音乐一如既往的热爱。这也使得他在进入大学经济学院后,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一架电钢琴。而一个偶然的机会,使得他有了自己的荧幕配乐处女作——《康定的诗》。与偶像同台,出版自己的书,创造自己的艺术融合,王希翀学长在音乐与文学的道路上一路欢歌,才有了今日这个“超自信的王希翀”。

学长的道路相较于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顺利,但他今日的成就也离不开他自己的辛勤耕耘。在繁重的课业面前,在懒散的学习环境面前,他对于音乐与文学的热爱始终如一,正是不放过每一个机会,不放弃每一次尝试,学长才像诗歌一样活着,像音乐一样存在。

(作者:高一22  黄变萱)

 

听完王希翀学长的分享,我感觉眼前的道路明晰了不少,王希翀学长说得很对,暂时的不理想并不决定我们以后的路。现在的失意,不得意又能如何?人必有所长,总能绽放光彩。努力学习知识,为以后的路铺设砖瓦,人的梦想,不会被埋没。

接着,王希翀学长又为我们带来了精彩而丰富的故事分享,令人不禁感叹:啊!多么有趣的学习生活。人固然需要不断工作,但进取时,休息也必不可少,让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不仅是精神的放松与享受,更是格调的提升与超越,一味地厌学不被提倡,也不是华师一人的行事风格。抽出时间来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才是一种超脱与明悟。

王希翀学长给我们带来的第三点是创新的精神与勇气。全国第一位音乐文学作家,今天果然使我们大开眼界。将阅读与音乐结合,无疑是在向电影艺术靠拢,理论上可集两家之长——电影的渲染力,文学的思考性。这一点,说起来简单,实际操作又将是何等费神与麻烦?然而,王希翀学长仍敢于做这一领域第一人,虽然成果尚未成熟,但这份创新的精神和勇气,值得我们学习。

最后要谈到的是一颗感恩的心,王希翀学长虽已取得一定成就,在国内也算是小有名气,但他依旧不忘母校。十几年前的一切仍历历在目,温暖人心,这份知恩图报的心是道德的风尚与标杆。

(作者:高一22  邓宇帆)

 

 

不理想中的自信

 

“你眼前的不理想,挡不住你的未来。”

此次校友讲坛,我的收益颇丰。王希翀校友用他曾经不一样的故事,与我们分享着同样的感受。他讲到他曾小测验失利,曾因文风的问题受到老师的提醒,而这些都没有阻挡他前进的脚步。由此他说道:不要因眼前的失败而丧失斗志。后来,他在老师的引导下激发了自己的创作才能、音乐才能,在高考也获得了作文的高分,成功的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走上了自己的道路。

人生何不是如此?每一次不理想都是青春的一场雨,雨后的我们更自信,更美丽。因为失败是一种落空,落空给我们激情去燃烧,给我们汗水去挥洒。如同他演讲的主题——“奋斗的青春更美丽”一样,奋斗让我们更加完整地面对自己,面对那些理想的,也有那些不理想的。

而在那些不理想面前,自信让我们微笑以对,奋斗使我们一往直前。

(作者:高一22  于明轶)

 

 

种下种子,只待花开

 

 你说,你是在老师不断的“怂恿”下,开始写历史散文,并取得了高考的高分;你说,你是在地理老师的因材施教下,发掘了自己的潜能,收获了全国地理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你说,在圣诞音乐会上,是老班主任的一个手势,让你勇敢地在音乐之路上前行;你还说……

你把老师的教诲,学校的培养看成外界的因素,而在我看来,这正是你成长路上或有心或无意种下的一粒粒种子,随着时间的流逝,积攒够足够破土的力量,去拥抱自然——听花开花落,看云卷去舒,于无心之时,花自盛开,芳香自满人间。

鲜花的美丽,来源于一粒种子的努力,人生的美丽,来源一次次小小的机缘,而在芸芸众生中,能够收获小小机缘,成就精彩的,又有几人?幸好,在转变文风之前,你已有了余秋雨等大师的滋养;在参加地理奥赛之前,你已有了胸中的那份自信;在那个让你继续的手势之前,你已有了,心中对音乐那抹不懈的追求。

与其说种子来源于他人,不如说它已早就深藏心府,只是等待着你的发现,生活中的机会遍地都是,唯一少的,只是一次次充满勇气的伸手。

琴声渐弱,人已远去,殊不知,琴声的余音还在我脑海中,久久回荡。你写的《我的时间里住过你》,我会去看,我也想对你说,我人生的时间里,会有你这一个小时短短演讲的痕迹——种下种子,只待花开。

(作者:高一22  李逸伦)

 

 

起初我并不认为我会被王希翀校友的分享所吸引,观后感本也只打算草草了事。坚持理想、保持自信、因材施教……类似的话题在各地的讲座、交流、访谈中数不胜数,多听一遍也只是吃无干货的鸡汤,无真正价值。

然而出乎意料之外的是我被这一场交流分享会吸引了。可能是因为听别人的人生经历是一件有趣之事,也有可能是因为这些都很真实,还有可能是因为产生了共鸣。各种成份都有,但说不准哪一个是主要因素。唯一确切的是,我产生了思考。

看到王希翀校友如此年轻而又如此成功,不少人唏嘘不已。他将自己做得好的方面和自己引以为傲的成就都陈述了下来,不造作,不虚浮,这让我听得很舒服,毕竟人都想把最好的自己展现给别人。这些展现的区别,就在于修饰与否。娇饰过多便让人觉得做作、恶心,恨不得把听到的都吐出来。自然而平淡的表现,则如清水淌出,清新而明澈,可以品尝出人生幸福的甘甜。

身处这个年纪,我们都渴望所谓“名声/名气”,且因此不懈努力,想在别人面前展现最好的自己。王希翀校友不也是说吗:“当时我也渴望成名。”这种渴望在我看来是个人成长与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类似于“名垂青史”一词。这种渴望可以激励人前行,为自己而奋斗;但若发展到了欲壑难填之际,它对我们则为致命的毒药,会蒙蔽人的双眼,误行前路。其实,比“名声/名气”下更重要的是“不忘初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才应是我们前行动力的真正来源。

在此我引用王希翀校友书中的两句话:

“为什么要了解他呢?”

“活在对另一个人,另一个世界的飘忽不定里不好吗?”

看来,我也没必要想得如此之多,坚守本心前行才是最好。

(作者:高一22    宋逸飞)

 

 

集音乐、文学于一身的你

在这热浪扑面的夏日

过往行路匆匆的校园

携来的

是缕缕   清风

真切的感受似海潮一旁

有起  有落

台下是熟悉却又遥远的老师

往事不经意间的回顾

眼中的星光

最让人热泪盈眶

年少的旧时光

抬抬手  挥挥袖

算像是过去  又好似

停驻在心尖  绽放

眼角总是带着笑

殊不知  多少年前

那笑是在眉心  还是  心底

仿佛没有沉重  没有伤痛

不冗眼角的泪  毫无心底的苦

这好像就是青春

然而  不是

藏住伤疤  拭干泪水

笑一笑

  人生当是这般彩虹

再大的风再大的浪

年轻人别想这么多嘛

现在不照样精彩

偶然、幸运与机遇

那么多话  那么多句

藏在字里行间的

如涓涓细流般的鼓舞

编织一个温柔的美丽童话

深藏所有的黑暗

努力吧  你一定会成功的

我这样想

我们这样想

你用心得

教会我们  懂得

你用虹光

祝愿我们  绚烂

你带来了你的过去

却让我们触碰到了

近距离却又  迷茫的

未来

或许  多年以后

当我们发现  童话

仅仅是童话  现实

永远是现实 

也不算什么  毕竟

美好  曾住过我的时间

年少的心

一直住在我的时间里

谢谢你

在最对的时光

带来最适合的这一切

 

(作者:高一22  夏雨薇)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