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 高二Ⅰ部 >> 正文内容
携手走进新时代 同心共筑中国梦——高二(4)班赴恩施支教活动纪实
4月23日,华师一附中高二(4)班全体同学在高二I部副主任兼班主任高明老师的带领下赴恩施州三岔镇甘溪坝小学进行支教活动。
甘溪坝小学是一所大山脚下的村小,全校6个年级共70个孩子,以留守儿童和贫困儿童为主。小朋友们得知华师一师生的到来,早早的在校门口期盼着、欢迎着。
活动开始,带队的高明老师阐述了他对教育意义的理解:教育是使人幸福!但世俗的教育往往仅局限于受教育者自身的幸福感受以及受教育者阶层的跃迁,而通常忽略了受教育者爱他人、爱社会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支教恩施,就是要培养华师一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在简单的捐赠仪式过后,华师一的学生给甘溪坝小学的小朋友们表演了“华一太极”等具有华师一特色的节目,引起了小朋友们阵阵热烈的掌声。
随后,甘溪坝小学的全体学生分成两个班,由华师一的学生给小朋友们上课。全天的授课分为如下几个板块。1、“画我想”——生动活泼的美术课,你画我猜调动了学生的气氛。2、“游世界”——大哥哥大姐姐们动手绘出七大洲,生动的讲解了七大洲名字由来和各洲人口土地面积概况,展示了世界的大好河山。对,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3、“品汉字”——汉字是民族文化的化石,是历史的载体,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汉字之美,美在形体。在我们的方块字中潜藏着丰富的审美和诗意,横竖钩点的奇妙组合,是一些多么可爱的小精灵啊!它的创造显示出中国人与世不同的文明传统和感知世界的方式。4、“悟历史”——饮水思源,勿忘历史。无数英雄儿女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用鲜血用生命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倍加努力!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让我们心系祖国,听党的话,努力学习,发奋图强,为国家的持久强盛、为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5、“唱我心”——《不完美小孩》是一首非常暖心的歌曲,它以“不完美”作为主题,来致敬和感恩父母的付出,无论我们身在何方,父母关注的眼神永远在我们身后。
所有课程结束后,华师一学子和甘溪坝小学全体小朋友们在“携手走进新时代,同心共创中国梦”的横幅下合影留念。让时光永远记住这一刻!
活动后的学生反思:
1、甘溪坝小学孩子们的稚气与天真,憨厚与淳朴,纯粹的让人感动,一声声清脆的大哥哥大姐姐让人心生爱怜,一双双渴望求知的眼睛清澈透明。孩子是最天真最善良的,他们幼小的心灵没有被现实污染,有的只有对世界的深深的善意。透过这次支教活动,我们也发现那里的学生十分认真、刻苦。虽然条件与市里相比差了很多,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很高,在校园里很早就能够听到、看到学生们在读书,课堂上学生们目不转睛,自习课上也是踊跃提问。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敬畏,每一个梦想都值得被呵护。他们是祖国的花朵,社会的未来,他们都很有礼貌、懂事。也许,后面我们可以为他们做得更多。
2、爸爸妈妈的陪伴。我们发现很多小学生是留守儿童,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大部分和爷爷奶奶代管。一个小朋友作文写道:“学校门前是绵延起伏的群山,我们在门口迎接远方来的大哥哥大姐姐,我的爸爸妈妈在很远的地方打工,我们留守在家,一封给妈妈的没有寄出的信,满满的都是对妈妈的思念。”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起点,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人类一切教育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配合与支持,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去关心、爱护、教育、帮助这一弱势群体。
3、农村小学师资问题。由于国家的大量投入,农村小学的硬件设施与城市小学已经差别不大,但在软件如师资方面却还有很大的差距。甘溪坝小学6个年级70多个学生,共6个老师,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很多老师不得不承担多学科教学。教师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要素,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有一个好的学校,有的农村学校已多年没有补充新的教师,特别是部分有一技之长优秀青年教师不断流向城区学校,使得农村学校教师年龄结构、学科结构失衡,中老年教师占多数,非语数学科教师难以专业化。甘溪坝小学地理位置比较偏僻,所以无论在生源、信息,还是各种教学设施上与城市的一些学校相比有着一些差距,这次支教,希望国家和政府能加以重视,让农村小学的孩子们受到和城市孩子同等的教育。
活动后的家长感言:
华一学子的远大抱负,认真和善良都让人感动,他们的多才多艺让人佩服,来恩施时间紧凑,他们利用火车上的时间以及休息时间排练,从主持到课堂到策划都自己安排妥妥地,为的是给孩子们带来知识带来快乐,留下美好的回忆,一天可以看到很多惊喜,一天也可以孕育很多希望。大爱无形,大善无声,希望广大华一学子都可以去体验支教生活,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上一篇:恰同学少年 恰春光无限——高二(2)班春季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03-27 ]
- 下一篇:高二(9)班北京研学记[ 04-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