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 知名校友 >> 正文内容

万惠霖

作者:佚名 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7年10月17日 点击数:

万惠霖

(1958届校友)

湖北汉阳县(现蔡甸区)人,物理化学家。196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1966年厦门大学化学系研究生毕业。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化学化工学院院长,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先后参加了络合催化理论,化学模拟生物固氮,丙烯选择()氧化及催化作用的量子化学等基础研究工作,均取得成果。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永远处在科学的起跑线上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科院院士万惠霖教授

五一前夕,学校举行仪式,欢送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万惠霖教授赴厦门市人民会堂 接受表彰,这一喜讯不迳而走,很快传遍校园。记者获悉后拟前往采访,但万惠霖教授教学、科研、行政一肩挑,工作总排得满满的,联系几次都未能如愿。日前,万教授从百忙中拔 冗接受采访。
知名学者大多因高深的学术造诣和深邃的精神内涵而令人敬畏有加。刚与万惠霖教授接触时 ,笔者也有这种感觉,但随着采访的深入,我越来越觉得他是位胸怀坦荡、谦逊仁厚的长者;表面的严肃遮掩不住他为人的真诚,刚毅的脸上不时流露出慈善的微笑。通过采访,我对 这位从小喜欢读书,立志献身科学,一生追求创新的科学家的人生轨迹有了粗略的印象。

学习是乐趣

万惠霖193811月出生于湖北汉口,父亲当时在武汉一家布店做管事,家境小康,万惠霖无忧无虑地度过幸福的童年。天资聪颖、从小喜欢读书的万惠霖,小学、初中的学习成绩都名 列前茅。后来,父亲从武汉回乡务农,家庭经济从此陷入贫困。尽管如此,万惠霖初中毕业后仍以优异的成绩考取武汉重点中学——华中师范学院第一附中。高中期间,万惠霖幸蒙远房堂叔的资助得以顺利完成学业。虽然生活困苦,但万惠霖把学习当成最大的乐趣,一头扎进书本,神游在知识的海洋,把一切困难和烦恼抛到九霄云外。由于他的投入和刻苦,他各 门功课全是5(当时采用5分制),被评为“最优等生”。
1958年,万惠霖高中毕业后又以优异成绩考上中南矿冶学院冶金系。一年后,由于大学科系 调整,他幸运地被转到厦门大学化学系,大学毕业后又顺利考取本系物理化学(催化理论方 向)研究生,师从我国著名化学家、分子催化学科的奠基人蔡启瑞教授,1966年研究生毕业 留校任教,1982年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作访问学者一年,1987年升任教授后不久即被评为 博士生导师。199710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回忆往事,万惠霖不无感慨,他说,学习是我最大的乐趣,我从一个乡下孩子走到今天的位置,是学习兴趣在一直推动着我。他认为,从事科学的人最重要的是要有兴趣,要有敬业精 神。

科研更幸福

正是这种兴趣和敬业精神,使万惠霖成为厦门大学有名的“三无”(一般无星期天、无节假 日、晚上无在十二点以前休息)教授之一。他把自己对学习的兴趣升华到献身祖国的科学事业。他以恩师蔡启瑞教授为榜样。全身心投入到教学科研之中。只要不出差,不论是星期天 或节假日,学院里的同事和学生经常能在实验楼看到他的熟悉的身影,而他家书房的灯光,午夜之后总是还亮着。问他为何这样拼命,他恳切地说:“蔡先生已87岁高龄,学术上有很高 的成就,至今仍经常开夜车,还有这么高的追求,我怎么能有丝毫的懈怠呢!”万惠霖住在 敬贤四号楼,而蔡启瑞教授就住在对面的敬贤七号楼。多年来,万惠霖每当感到困倦时都会 习惯地看看蔡先生书房的灯光,顿时倦意全消。
尽管万惠霖早已是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导师,但在蔡先生面前,他仍是一个谦逊的学生,他说:“从蔡先生身上,我学到了许多知识,学到了敬业和钻研精神”。他经常去看望蔡先生, 两人坐到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但三句不离本行,内容总离不开他们的研究课题;而蔡先生也常常打电话和他谈论最新科学动向和人才的培养。谈到兴头上,蔡先生总会闪现出许多新 的科学灵感。
谈起蔡先生,万惠霖总是抑制不住自己对恩师的敬仰和感激之情,他多次表示,我很幸运自己有这样一位老师,在他的言传身教下,我觉得自己永远处在科学的起跑线上,要拼命地向 前跑。他说:“我常常感受到蔡先进的科学灵感。他为我指出努力方向,给我求知不倦的动力”。他认为,做学问搞科研有一种难于言表的归宿感和幸福感。

创新出硕果

万惠霖从事的是催化化学研究工作,而在60年代初,厦门大学化学系在这一学科领域已形成 自己的特色,在国内处于领先行列,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而他的导师蔡启瑞先生又是这个学科的先驱者。这对万惠霖来说既是难得的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他必须有所创新才能出 成果。实际上,万惠霖有着很强的创新意识,他常说:“催化这个学科近几年世界上发展很快,我们不能步人后尘,要勇于创新,不仅基础理论研究要有所突破,连研究方法也要创新 ”。他的座右铭是不断学习,追求创新。
万惠霖这种强烈的创新意识使他的科研工作处在国际有关学科领域的前沿,并取得一系列具 有创新性的科研成果。他作为主要完成者或完成者之一,在科研工作方面共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2项,国家教委(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国家发明专利6项和实用新型专利2项。
1980年,万惠霖与蔡启瑞教授合作撰写了“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络合催化作用”一文,在北京中一日一美第一届有机金属学术讨论会上作大会报告。该项目获得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 奖,万惠霖是仅次于蔡启瑞教授的该项研究主要完成者。
万惠霖较早参与化学模拟生物固氮的研究,其成果《固氮酶作用下和铁催化剂作用下固氮成氨的研究》获1986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和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万惠霖分别为第四和第三获奖者。
1990年以来,万惠霖负责国家攀登计划项目子课题,主持开展国家重大基金项目子课题“低碳C2C4烷烃临氧定向催化转化新途径及其理论基础”的研究工作。他带领课题组人员 在研制出对C1C4烷烃临氧定向转化性能优良的含氟稀土——碱土氧化物催化剂的基础 上,在更广泛的催化剂组成范围内,确证了氟化物的显著促进作用。特别是催化剂表面活性氧 化物的原位表征,催化剂表面酸碱性及P型导电性与催化性能的关系和催化剂组份的选择原 理等方面取得了颇具系统性和创新性的成果。该成果在19943月美国化学会年会上报告后 引起广泛兴趣。与会同仁和一些化学公司很重视,美国C&EN(《化学与化工新闻》)用了较大 篇幅详细加以报道,称这项研究是该次年会上两个瞄向工业过程的新催化剂之一。含氟的稀土——碱土氧化物催化剂是由万教授独立主持和组织的系统深入的创新研究,具有重要的理 论意义。它可能为较低反应温度下(600以下)的氧化偶联、氧化脱氢等反应的催化剂的研究开发指出一个新方向。这是当前催化科学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从促进学科的发展和优 化资源的利用两方面来看都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从大量存在和价格低廉、预测可成为21世 纪主要能源之一的天然气等低碳烷烃资源中制取乙烯和含氧有机化合物等产品。美国联碳公 司资深学者、甲烷氧化偶联反应的发明者之一Bhasin博士来到厦大,与万惠霖教授进行了座 谈,并签定了合作研究协议。
万惠霖教授对环丙烯等若干典型底物在固氮酶活性中心上络合方式的研究对其活口M—簇笼新见解的提出和进一步探讨固氮酶的已知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还在推动
钅凡、钼柠檬酸盐晶体结构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创新性成 果。

1995年他为《碳—化学中催化作用》一书写了水平很高和有实用价值的第一章“碳—化学中 小分子活化与催化转化的能学和量子化学基础”(该书于1996年被评为部委级优秀图书)。他曾指导研究生设计原子族模型,进行合成气制乙醇铑系催化剂中助催剂作用机理的量子化学 (DVXa-SCC)计算验证,为该研究课题添上了圆满的最后一笔。该项研究获1995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万惠霖为获奖者之一)。此外,万惠霖又与同事一道,用新的方法对氨合成铁催化剂三个低密勒指数晶面催化性能的明显差异(即结构敏感性问题)进行了较成功的研究,其有关的研究项目获1995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万惠霖为第三获奖者)
此外,万惠霖已培养了10多名硕士研究生、11名博士研究生,获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特等 奖1项、二等奖1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及研究快报、简报170多篇,合作出版著 作一部。

享誉海内外

万惠霖现任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分子催 化》和《结构化学》副主编、《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催化学报》和《石油化工》编委,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教育部科技委员会化学学部主任、中科院化学部常委;福建省政协委员。担任社会工作十余年来,他极为重 视并身体力行抓好厦门大学化学群体的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使其由老一辈科学家经几十年积累创建的有关学科(如物理化学等)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好评和充分肯定;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连续两次评估中均被评为A级,1997年被原国家科委遴选为8个试点单 位之一,在1999年的评估中取得了在29个化学化工类重点实验室排名第一的成绩。2001年又 被评为国家基金委化学学科两个创新研究群体侯选单位之一。
万惠霖献身祖国科教事业,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广受好评,他在催化化学教学科研中所取得 的成绩、所做出的贡献也得到党和政府的肯定和表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事事起模范带头作用,他所在的单位19967月荣获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他本人于1982年被评为厦门市劳动模范,1985年和1991年被评为福建省先进教育工作者和 优秀专家,1988年获国家人事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3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
万惠霖本应在“五一”前夕赴京接受全国总工会的表彰,但他有许多重要的工作和学术会议 使他无法成行。当记者问及他获奖的感受时,他很谦逊地说:“荣誉属于集体”。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