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 媒体看华一 >> 正文内容
《楚天都市报》北京奥运,我给罗格当志愿者
本报记者罗欣 通讯员陈先钧 曾艳
奥运会期间,她是众多志愿者中唯一负责陪同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的,可谓“最风光的志愿者”。
她,就是安陆出生的女孩冯宇则,2005年毕业于华师一附中,现在是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大四学生。“罗格先生以行动告诉我,大家的风范是:尊重别人,并获得别人的尊重。我很想成为像他那样的人。”昨日,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正在安陆家中休息的冯宇则,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在奥运会中的收获很好地总结在了一起。
相信自己能当好“贵宾陪同”
刚刚过去的奥运会经历,冯宇则会珍藏一辈子。
昨晚,隔着电波和记者谈起那时的点点滴滴,她仍然很兴奋。“志愿者的岗位有很多,从一开始,我就想当‘贵宾陪同’,而且相信自己能行。”
冯宇则从小就性格活泼,喜欢和人交流,在大学担任民乐团团长一职,组织了不少学生活动。北京外国语大学里,几乎没有她不认识的人。有空她还经常在北京街头当义工,比如在公交车站给外国人报站等。
经过一轮笔试和三轮面试筛选后,冯宇则顺利如愿。她说,面试中提到的一段去掉志愿者经历,对自己入选有很大帮助。
去年“好运北京”测试赛期间,她也是当志愿者,被分到陪同国际摔联主席马丁内蒂先生。当时尽管每天只有四五个小时的休息时间,但非常快乐,“马丁内蒂夫妇说我非常像他们的一个女儿,走到哪都带上我。”当时的志愿者服务跟奥运服务很相似,要尽可能把所有细节都考虑周全,而她在整个比赛期间的表现,获得了马丁内蒂先生的肯定。
除了擅长交际外,冯宇则还有很多特长:从三岁开始学习书法,练得一手好字;考过琵琶九级,曾代表学校参加过多场大型对外交流演出。“可能评委最后选我,也是想让我们的志愿者在工作之余,让贵宾们感受到中国学生的文化素养。”
敬业的罗格令我感动
从7月31日罗格抵京当天,到8月25日奥运会结束,冯宇则每天超过12个小时陪同罗格。但她笑称,“罗格先生太忙了,我跟他说话的机会很少。”
她所在的“罗格贵宾服务组”共有10人。外交部的一位官员、奥组委的一名工作人员、一名志愿者,这三人是和罗格走得最近的。其他人还有卫士长、警察、司机等。
在罗格抵京之前,他们已早早上岗,对主席各项重大活动进行周密计划和安排:设计7月31日接机方案,安排国际奥委会第120次全会的接待流程,确定元首宴请行进路线,演练开幕式致辞,一遍又一遍修改日程……
她形容自己当时就是一个演员。“我与扮演其他国内外政要的工作人员一起,从驱车进入场馆、步入贵宾通道到入座,从领导人握手到接受媒体采访,全部按照开幕式流程走,反复试走了好几趟,每趟都略有调整,严格测算了时间,确保万无一失。”
冯宇则说,虽然是整天陪在罗格身边,但多数情况下,自己只能和罗格的秘书交流,为她翻译资料,敲定行程,并协调罗格服务组的后勤工作。罗格的事务非常多,陪同人员也一刻都不敢懈怠。罗格在会见时,他们就站得笔直在会议室外面等;罗格宴请时,他们在外面啃饼干……
谈到这里,冯宇则突然笑了,“那时我每天背的大背包里,除行程表、北京地图外,还有干粮和口香糖。干粮是我随时补充能量的,而口香糖,是怕罗格先生万一就餐后想吃点清爽口气的东西。”
每天晚上11点多回去后,冯宇则还要整理第二天的计划。虽然很累,但她乐在其中。“除了奥运工作的神圣与光荣外,罗格先生个人的敬业精神也影响着我们。他每天早上8点开始工作,到晚上11点才能结束,但总是精神抖擞,不知疲倦。”
罗格让我找到奋斗的方向
除了敬业外,罗格、萨马兰奇等名人的人格魄力,是冯宇则最大的收获,“他们让我找到了奋斗的方向:平等对待每个人,尊重每个人,并受到别人的尊敬与爱戴。”
罗格的身份很大牌,在公共场所也比较威严,可在冯宇则心里,他是“亲切的爷爷”。有一次,在等待来宾时,罗格转头微笑着问大家:“你们跟着我开心吗?”大家直点头。罗格的秘书告诉大家,罗格先生非常在乎跟随他的这个团队成员真实的工作感受,他希望大家和他在一起是快乐的。
冯宇则说,无论是陪同罗格去开幕式现场,还是在各种办公场合,甚至在电梯里与罗格近距离面对面,“他脸上永远都挂着微笑,永远都是微笑地对我们,而且他有时候住奥运村,不管是看望运动员还是工作人员,都非常亲切,我从来没见过他生气的样子。”
因为陪同罗格,冯宇则也有机会接触到萨马兰奇、何振梁先生,他们的平易近人都深深感动了她。“萨马兰奇有很多‘粉丝’,无论谁找到他,他都一一和他们留影,并给予鼓励;何振梁先生几次主动与我们志愿者握手,十分随和。”
平时,罗格很忙,跟大家直接交流的机会不多。临行时,他特别抽时间和团队成员一一合影、签名、写上祝福,并真诚地谢谢大家。
为了表达对罗格的敬意,冯宇则动手写了一幅《正气歌》的书法送给罗格。“这里面有两层意思,一是他是国际奥委会主席,对待每个国家要绝对公平,他做得非常漂亮;二是我是学美国法的,将来想做涉外律师,不论国界,我也要对他们一样公平。”
8月30日,冯宇则回到安陆的家里休整。过几天,她又要赶回学校参加国家司法考试。不管怎样,她拥有了人生最珍贵的一段记忆,梦想的彼岸,她正一步步靠近。
奥运会期间,她是众多志愿者中唯一负责陪同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的,可谓“最风光的志愿者”。
她,就是安陆出生的女孩冯宇则,2005年毕业于华师一附中,现在是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大四学生。“罗格先生以行动告诉我,大家的风范是:尊重别人,并获得别人的尊重。我很想成为像他那样的人。”昨日,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正在安陆家中休息的冯宇则,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在奥运会中的收获很好地总结在了一起。
相信自己能当好“贵宾陪同”
刚刚过去的奥运会经历,冯宇则会珍藏一辈子。
昨晚,隔着电波和记者谈起那时的点点滴滴,她仍然很兴奋。“志愿者的岗位有很多,从一开始,我就想当‘贵宾陪同’,而且相信自己能行。”
冯宇则从小就性格活泼,喜欢和人交流,在大学担任民乐团团长一职,组织了不少学生活动。北京外国语大学里,几乎没有她不认识的人。有空她还经常在北京街头当义工,比如在公交车站给外国人报站等。
经过一轮笔试和三轮面试筛选后,冯宇则顺利如愿。她说,面试中提到的一段去掉志愿者经历,对自己入选有很大帮助。
去年“好运北京”测试赛期间,她也是当志愿者,被分到陪同国际摔联主席马丁内蒂先生。当时尽管每天只有四五个小时的休息时间,但非常快乐,“马丁内蒂夫妇说我非常像他们的一个女儿,走到哪都带上我。”当时的志愿者服务跟奥运服务很相似,要尽可能把所有细节都考虑周全,而她在整个比赛期间的表现,获得了马丁内蒂先生的肯定。
除了擅长交际外,冯宇则还有很多特长:从三岁开始学习书法,练得一手好字;考过琵琶九级,曾代表学校参加过多场大型对外交流演出。“可能评委最后选我,也是想让我们的志愿者在工作之余,让贵宾们感受到中国学生的文化素养。”
敬业的罗格令我感动
从7月31日罗格抵京当天,到8月25日奥运会结束,冯宇则每天超过12个小时陪同罗格。但她笑称,“罗格先生太忙了,我跟他说话的机会很少。”
她所在的“罗格贵宾服务组”共有10人。外交部的一位官员、奥组委的一名工作人员、一名志愿者,这三人是和罗格走得最近的。其他人还有卫士长、警察、司机等。
在罗格抵京之前,他们已早早上岗,对主席各项重大活动进行周密计划和安排:设计7月31日接机方案,安排国际奥委会第120次全会的接待流程,确定元首宴请行进路线,演练开幕式致辞,一遍又一遍修改日程……
她形容自己当时就是一个演员。“我与扮演其他国内外政要的工作人员一起,从驱车进入场馆、步入贵宾通道到入座,从领导人握手到接受媒体采访,全部按照开幕式流程走,反复试走了好几趟,每趟都略有调整,严格测算了时间,确保万无一失。”
冯宇则说,虽然是整天陪在罗格身边,但多数情况下,自己只能和罗格的秘书交流,为她翻译资料,敲定行程,并协调罗格服务组的后勤工作。罗格的事务非常多,陪同人员也一刻都不敢懈怠。罗格在会见时,他们就站得笔直在会议室外面等;罗格宴请时,他们在外面啃饼干……
谈到这里,冯宇则突然笑了,“那时我每天背的大背包里,除行程表、北京地图外,还有干粮和口香糖。干粮是我随时补充能量的,而口香糖,是怕罗格先生万一就餐后想吃点清爽口气的东西。”
每天晚上11点多回去后,冯宇则还要整理第二天的计划。虽然很累,但她乐在其中。“除了奥运工作的神圣与光荣外,罗格先生个人的敬业精神也影响着我们。他每天早上8点开始工作,到晚上11点才能结束,但总是精神抖擞,不知疲倦。”
罗格让我找到奋斗的方向
除了敬业外,罗格、萨马兰奇等名人的人格魄力,是冯宇则最大的收获,“他们让我找到了奋斗的方向:平等对待每个人,尊重每个人,并受到别人的尊敬与爱戴。”
罗格的身份很大牌,在公共场所也比较威严,可在冯宇则心里,他是“亲切的爷爷”。有一次,在等待来宾时,罗格转头微笑着问大家:“你们跟着我开心吗?”大家直点头。罗格的秘书告诉大家,罗格先生非常在乎跟随他的这个团队成员真实的工作感受,他希望大家和他在一起是快乐的。
冯宇则说,无论是陪同罗格去开幕式现场,还是在各种办公场合,甚至在电梯里与罗格近距离面对面,“他脸上永远都挂着微笑,永远都是微笑地对我们,而且他有时候住奥运村,不管是看望运动员还是工作人员,都非常亲切,我从来没见过他生气的样子。”
因为陪同罗格,冯宇则也有机会接触到萨马兰奇、何振梁先生,他们的平易近人都深深感动了她。“萨马兰奇有很多‘粉丝’,无论谁找到他,他都一一和他们留影,并给予鼓励;何振梁先生几次主动与我们志愿者握手,十分随和。”
平时,罗格很忙,跟大家直接交流的机会不多。临行时,他特别抽时间和团队成员一一合影、签名、写上祝福,并真诚地谢谢大家。
为了表达对罗格的敬意,冯宇则动手写了一幅《正气歌》的书法送给罗格。“这里面有两层意思,一是他是国际奥委会主席,对待每个国家要绝对公平,他做得非常漂亮;二是我是学美国法的,将来想做涉外律师,不论国界,我也要对他们一样公平。”
8月30日,冯宇则回到安陆的家里休整。过几天,她又要赶回学校参加国家司法考试。不管怎样,她拥有了人生最珍贵的一段记忆,梦想的彼岸,她正一步步靠近。
- 上一篇:《楚天都市报》全国中学生田径赛昨日在汉开幕[ 10-01 ]
- 下一篇:《武汉教育电视台》:华师一附中千名学生校外研学徒步26公里[ 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