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 外事工作 >> 正文内容

小眼看世界(二)-----美国之行

作者:何煦 编辑: 来源:外事处 发布时间:2007年09月26日 点击数:

华师一附中高二(2)班 何 煦

在这个海蓝色的巨大星球上,人类文明正在蓬勃发展。从古至今,从太阳升起的疆域到星辰落下的国度,不知有多少人对遥不可及的彼岸抱有着不计其数的美丽幻想。

带着好奇心和寻梦的渴望,在7.18这个骄阳似火的日子里,我们踏上了穿越太平洋的国际航班。目的地——美国。

在美国的20天里,我们惊讶过,钦羡过,激动过,伤心过,而更多的是一种快乐与收获。我们站在大洋彼岸,隔着整个太平洋眺望我们的生活,同时也将它与和我们相距整个地球直径的人们的生活进行对比,这使得我们能够更加客观地去重新认识它,重新理解它。

在那里,我们感受到了友好也觉察到了敌意,感受到了关爱也曾被冷酷伤害。那是个世人眼里经济、文明高度发达的地域,我们却也发现了一些未被阳光照亮的角落。总而言之,那,是一个神奇的国度。

匆匆飘过的瞬间也可以在脑海中成为永恒。

匆匆走过的我们是否能够留下些许淡淡的印痕呢?

始·第一眼印象

——San Francisco

北京时间718日上午12点整,我们乘坐的国际航班起飞了,在巨大的加速感下,我转过头,望着飞机舷窗外那片渐渐变小变模糊的城市,伴着激动,却也掺杂着某种莫名的伤感。毕竟,我面对的,是长达20天的离别。

昏昏沉沉地睡了不知多长时间,睡眼惺忪地醒来。拉开舷窗隔板,竟惊喜地发现窗外是群星璀璨的夜空,于是顿悟,我们已经穿越了昏线。 再次睡去又醒来,远处的天空中出现了一条由金色转向橙色的光带。不久后,光带慢慢延展,天空由黑色变成了深蓝,又由深蓝渐渐变淡。满天星斗渐渐地湮没在强烈的日光下,不见。我们又穿越了晨线。

抵达旧金山机场已是当地时间71810,夏季的旧金山阳光明媚得可以赶走心中所有的阴霾。空气干净得令人清醒,整个世界都很清晰。天空蓝得让我无以形容,是那种不掺一点点杂质的,纯纯的蓝。云飘得很低,很稀松,使人感到天空触手可及。那是一种很真实的感觉,很愉悦,很轻松。

旧金山一带曾经是西班牙的殖民地,从经济到文化,都有着很深的西班牙印记。这里的人民极度崇尚自由民主,充分挥发个性。在这里,同性恋者占到整个人口的百分之十,市政员中竟占到百分之三十!他们在此并未像世人所想象的那样受到歧视,他们甚至可以合法结婚。这也充分体现了这里文化的包容性与对人权的尊重。

在旧金山,不得不提的风景莫过于金门大桥。它坐落于美国第四大港口城市Oakland,于上世纪三十年代起修建,难以想象它是属于二战时代的产物。造型至今仍旧非常时尚,并且十分坚固。它连接了旧金山和恶魔岛,据说在那座岛上关押的都是终身监禁的重犯。其下是一片海域,流淌的是阿拉斯加寒流,海水温度即使在如此阳光明媚的夏季也低至零下,因此被关押在恶魔岛上的人根本无法通过横渡海峡而逃脱。恶魔岛的对面是天使岛,中间被一条百余米的海峡隔开,很是有趣。

整座旧金山城建造在群山之中,由于傍山而建,因此斜坡很多。这里的公交车很特殊,它本身没有动力只有刹车,是通过一条铁链的拉扯,以最高山顶上的发动机提供动力得以前进。这使得在这座城市里乘坐拥挤的公共汽车成为一种观光的方式与一种新鲜的体验。

说到旧金山最著名的一条街,莫过于九曲花街了。它依山而建,整条街最陡的地方竟达到了40度。为了减缓坡度便于车行,便修建出有九道弯的小路,仅有两条车道蜿蜒在花街中央。而道路两旁,是成片的鲜花,玫瑰夺目招摇的红色、鸢尾华丽的蓝紫色、百合纯洁的白与郁金香的五彩编织成了一道绚丽的彩虹。空气中浮动着淡淡的馨香,就似山水画中丝丝明快的鹅黄或者橙红,令人倍感愉悦。花街两旁是人们的住家,一个小院,种上些鲜花,铺上草坪,再加一栋线条简洁明快的小别墅,便成了一片安宁的乐土。试想,在湛蓝的天空下,沐浴着灿烂的阳光,拥一片花香入怀,这,是多少人梦中的天堂。

旧金山的唐人街算得上是美国较为正宗的唐人街之一了,排楼上有着孙中山先生亲笔题写的“天下为公”四个大字。这条街远不如当地的街道那样整洁,建筑相当拥挤,店铺有些杂乱无章,稍稍有点吵闹。然而,在这里随处可见中文,虽然大多是繁体,却颇给我们一些归属感。据说SARS在中国肆虐的时候,美国当地人都不敢来到这条街上,使得这里经济萧条,在此谋生的华人生活压力陡然增大。然而,最终挽救他们的,不是政府,而是中国人自己。当地华人冒着被传染的危险,相约到此吃饭、购物,从而带动经济的发展,这才稍稍缓解了危机,让自己的同胞们得以生存下来。由此可见,无论在何方,中国人的血管中都流动着同样的热血,这种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促使当地华人在危机面前空前团结,自我拯救。正是由于这样,华人才能在异国他乡安稳的生活下去。

在旧金山的两天很快就过去了,在这两天里,我们开始对美国有了些与想象中不同的了解。然而,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映像,真正的行程,才刚刚拉开序幕……

温暖·寄宿家庭记

——Eugene, Oregon

在结束了短暂的旧金山之旅后,我们搭乘飞机来到了俄勒冈州,并驱车前往尤金。俄勒冈位于美国西部沿海,气候温暖,分为雨旱两季,而无明显的四季之分,全年平均气温达到60华氏度。这里被评为美国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州。

20日下午4点半,我们见到了将与其一起度过4天的寄宿家庭。MichelleRussellThomasNathan是第一个来接的家庭,也将是与我共度4天的家庭。当看到他们拿着气球,举着精心制作的写着我名字的牌子时,我不禁有些紧张。毕竟是第一次住在陌生人的家中,况且还是黄头发、蓝眼睛的美国人,再加上言语不通……真不知道能否和他们融洽相处。正在我暗自紧张的时候,Linda过来对我说那就是你的host family,快去和他们问好。于是我忐忑不安地走过去,用勉强的笑容来掩饰自己的紧张。

Hello, I’m Iris.”

“Hello, Iris, I’m Michelle. This is Russell, this is Thomas and this is Nathan.” 女主人热情洋溢地说。我清楚地看到,他们的眼中满是期待与友好,我的紧张感顿然消除了一大半。在拍完照后,我拉着Nathan送的气球,和他们一起上了车。

也许是Russell察觉了我的一丝不安,也许是他们对我和我的国家有着浓浓的好奇,他们问我的第一个问题是我的中文名。我告诉他们,我叫做何煦,这个名字在中文的意思是温暖。他们听到了,感到十分欣喜,他们告诉我,美国人起名字时,并没有如此多的讲究和考虑。他们甚至说,他们有教汉语的CD,并正在学习汉语,但是至今只会说两句“你会说普通话吗?”“我会说一点点。”当我听到他们用英语腔“流利”地说出这两句话时忍俊不禁,那一丝不安一扫而空。

他们首先带我回家,那是一栋精致的小别墅,有着修剪整齐的草坪,零星点缀的小花。走进别墅,更是觉得温馨。整个家以奶黄色为主色调,温和却又明亮,各处点缀着精心挑选的小饰品,从复古的像框、插放有致的干花到咖啡豆形状的冰箱贴,几乎每个角落都被倾注了主人的心血。当Russell告诉我当地人的房子几乎都是自己动手装修,从吊顶到铺地板都是他完成的时,我真是足足吃了一惊,不得不佩服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对生活的细心。在Michelle的带领下,上楼到了我的房间,在房间外的楼梯上系着一束五彩的气球。走进房间,我才知道Michelle他们为了迎接我,做了多少的准备。恒温的中央空调,7条不同的毛巾,6个不同软硬的枕头,4盏不同的灯,一个拴着写我名字的小卡片的小篮子里,放着矿泉水、巧克力、笔记本、沐浴棉等,甚至还有唇膏。床头柜上放着各式各样的小装饰品,台灯装着蕾丝花边灯罩,梳妆镜下摆着干花和两只小瓷鸭,写字台边甚至有小女孩喜爱的过家家的木偶……我感到自己就像一个被人宠爱住在华丽城堡里的公主,感动得竟不知怎样表达我的谢意。

当天晚上,他们还带我去参加了他们朋友举办的BBQ。在美国人的习惯中,去参加朋友的聚会,只需带些聚会中需要的小礼物,如一个蛋糕或是几瓶香槟,在这次烧烤中,Russell负责烤肉。在一群美国人中,我不免觉得有些紧张,尤其是当听到他们快速地用英语相互交谈并不时哈哈大笑时,我更是有些手足无措。但在Russell向所有人介绍了我,一个来自中国的交换生后,所有人都表现得十分惊喜,并争相与我交谈。在此时,我才真正体会到美国文化的开放性,以及美国人民的友好、豪爽。任何一点有趣的言论都能让他们欢笑,任何一些新鲜的事物都能引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喜爱交流,也容易接近,只要你能够真诚的与之交谈,他们便也会对你敞开心扉。这,是一种难得的淳朴民风。

参加BBQ可谓是一场狂欢,我不仅体验了从前只在电视上看过的美式烧烤,甚至亲自驾驶小型卡车在一望无际的田野上奔驰。这可是在国内从未有过的体验。

晚上,我们回到了温暖的家中。阿拉斯加雪撬犬Maggie露出一幅没吃饱的样子,冲着我们拼命摇尾巴要吃的。可Michelle说,由于她超重,必须严格控制她的饮食。她还说,在美国倘若狗叫影响到邻居,就必须送到宠物学校去学习技能,Maggie就会“play tricks”。随后,她向我展示了Maggie的“学习成果”,果然是不同凡响……

和他们互道晚安后,回到自己的房间。关上灯躺在柔软的小床上,心中始终难以平静。原来,之前的担心全都是杞人忧天,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喜爱,对中国人平日生活方式的好奇,完全不亚于我们对西方生活的憧憬。他们的友好、细心也完全超乎我的想象。

第二天早晨,我下楼的时候Michelle已经在做早餐了,我主动提出帮忙。一般来说,美国家庭的早餐都非常简单,大多数时候都只是牛奶泡小饼干和一点水果,只有在不用上班时,他们才会做一些牛奶炒鸡蛋之类的东西。这天,Michelle教我做一种美国式的经典早餐,叫做pancake。首先,Michelle拿出pancake的原料,其实就是一种以面粉为原料的混合物,含有蜂蜜、牛奶、糖等配料。制作时,直接将它倒进碗里,调上适量的水便可直接下锅。这是美国快餐文化的典型体现,所有的食品都只需加热或是煎烤,甚至都无需调味。真不知道是这种快餐文化帮助美国人节约了时间促进了其经济的发展,还是由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节奏过快才催生了这种快餐文化。再者,美国食品中含有大量的糖类和油脂,冰激凌甜得发腻,无论吃什么都先涂大块的黄油或者果酱,Nathan甚至吃米饭时都拌上巧克力酱!

第三天是星期天,由于他们一家人都是基督教徒,我便和他们一起到教堂去做祷告。教堂里可谓人山人海,在最大的会议室里,有一个乐队在台上演出,其他所有的人在下面吟唱,所唱的,都是类似于对上帝的赞美和崇敬。环顾四周,所有人的脸上都流露着非常愉悦而虔诚的表情。那是一种信仰,一种精神上的安慰,它可以令人善良,令人宁静,令人充实。在这里,人们拿着圣经,和神父一起吟诵。他们闭着眼睛,为家人、为朋友祈祷,为国家为世界甚至为全人类而祷告。这,是宗教的力量。

这天晚上,我们决定呆在家里看电影——黑客帝国。Russell做了爆米花给我们。看到一半,听到George在外面用小爪子挠门,Michelle便放他进来。她给我一块白色的小毛毯,告诉我这是George最喜欢的毯子,他们叫它“the white blanket”。我将毯子放在腿上,George立刻蹦了上来,缓缓地爬下,四只小爪子伸开,很享受的样子。然而,无论多么安静,它的尾巴却一直在动。我觉得很奇怪,便问Michelle这是为什么,她告诉我,在George到她家来之前,他原来的主人将他的指头全部弄断了,以免他抓破家里的东西,可能是因为受到过度的惊吓,George即使是睡觉尾巴也会一直动,这说明他内心无法完全平静下来。听到这些,我不禁有些惊讶,在中国,对动物做这种手术似乎已经是一种很平常的事情,人们也从来不会细心的去观察他们,更不会去分析他们的感觉,似乎宠物就是宠物,只是人们一种玩具,有时甚至成为一种发泄的工具。然而在那里事情却截然相反,他们对动物的热爱超乎我的想象,他们将家里养的宠物当作一个真正的家庭成员,甚至会去关心宠物们是否不开心。他们尊重宠物的“人权”,除非有特殊原因,否则绝不强迫宠物呆在哪里或是做他们不情愿的事情。不仅仅是对家中的宠物,即使是野生动物,他们同样懂得自发地保护它们。而且,这似乎已经成为人们思想观念中理所当然的事情。因此,在这里鸽子可以在人的脚边抢食物,梅花鹿和袋鼠会不时出现在住山上人们的别墅旁寻找食物,湖边的黑天鹅敢于在湖畔大摇大摆地散布、晒太阳……

两天的“Host Family Day”很快过去了,第三天是星期一,我们要到俄勒冈大学进行一系列的活动。

上午,我们参观了俄勒冈大学校园和其校史展览馆。中午是期待已久的pizza party。到了下午,我们来到手工制作工厂,自己亲手染T恤。最后进行的是校园夺宝活动。下午五点钟,我们结束了所有的活动,Russell将我接回了家。

吃过晚餐,我们牵着Maggie到湖边散步。那是一片人工湖,小巧、简单但精致,湖中有很多野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Michelle拿出带来的面包,撕成小碎片丢到湖中,鸭子们高兴地聚集在岸边抢食物。好多天没有出门的Maggie显得异常激动,直往湖边蹿,但只要她接近水面,鸭子们就游开了,她走开后鸭子们又再次聚集起来。这滑稽的举动引得我们哈哈大笑。湖边的空气很特别,混着草地和树叶的清新,还有一丝丝的花香。微风像上帝喘出的气息,温暖湿润,带着他躯体的味道,扑面而来。傍晚八点,夕阳在漾漾微波的折光中,渐渐地用地平线遮住自己通红的脸,湖水倒映着霞光,黄澄澄的一片,光影在野鸭们的嬉戏中被切割成无数的碎片,闪闪烁烁地耀着我们的眼。

晚上回家后,我们看完了黑客帝国。熄掉灯躺在床上,眼前一片漆黑。我顿时发现,我只剩下一天的时间和他们在一起了。我已经渐渐适应了和他们在一起的生活,那样闲适、温馨、快乐而平凡。

第四天,结束了一天的课程后,Russell带我和他的朋友一起搭乘私人游艇兜风。傍晚的湖面很不平静,风吹过,拂起层层皱褶。我站在船头,任微凉的风拍打我的脸庞。快艇开过的地方,留下一道白色的泡沫,几秒钟后,瞬间破灭。就像我在这里的生活,再怎样快乐,都只是泡沫。这不是真正属于我的生活,即使美好,也只是一种体验,一个梦,离我很远很远,远到也许我一辈子也无法再次触及……

晚上回到家,洗完澡后下楼和MichelleRussell说晚安。他们将我叫住,说有东西送给我。那是一个小提包,一盒俄勒冈风景的明信片和一张光盘,而我为他们准备了画有鸳鸯的镜子和梳子。我们边吃冰激凌边聊天,此时,我才真正感觉到,我即将面临的,是无期的离别。然而,我却还要装作若无其事地微笑,和他们聊到很晚很晚。

回到房间,已经接近凌晨,我却难以入睡。索性坐在书桌旁摊开信纸,还未动笔眼泪就落了下来。所有的快乐时光就像电影播放快镜头,呼啦啦地在眼前一扫而过。那张信纸,写满了所有的感谢与不舍,但却仍觉得远远不够。

最后的早晨,MichelleNathanThomas将我送到集合的地方,Russell由于很早上班的原因,便直接在那里等我们。很快的,照完了最后一张合影,我,该要登上离去的大巴了。此时,我再也忍不住,眼泪刷刷地流了下来,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最后的一次拥抱,我决定要毅然决然地,不再回头。

然而,在大巴开动的那一瞬间,我趴在窗上,看到原本坐在车旁抹眼睛的Michelle举起手,缓缓地对着我们挥手道别。我知道,大巴茶色的玻璃使得从车外根本看不到里面,而Michelle却坚信,我一定能看到她最后的告别。是的,我看到了……

俄勒冈的五天,或许会成为我永远的回忆吧。可爱的城市,可爱的街道,可爱的人,一切都那样值得留念。照片定格的是我们的影子,它记录不下的,是我们曾经的欢笑。而我,可以将它们铭记在心。

最终还是挥手告别了,Oregon

走马观花·美国高校行

——旧金山、波士顿、纽黑文、新泽西、纽约

在这里,想要集中起来写一下美国顶级的大学。

在美国,顶级的学校绝大多数都是百年以上的老校,因此,其中的建筑风格大多古老而经典,就如哈佛大学,当然也不乏像麻省理工那样的现代化校园。其中既有实行军事化管理的西点军校,也有思想开放、崇尚自由的斯坦福大学。有以培养金融界精英为目的的沃顿商学院,也有号称美国总统摇篮的耶鲁大学……总而言之,不同的大学有着自己不同的办学理念和目标。而正是由于有了这些不同,才使美国的大学教育具有多样性、开放型、多元化,也正是这些不同,奠定了美国高等教育在国际上的盛名。

首先要讲的,是排名位于前三的哈佛、耶鲁、斯坦福大学。

斯坦福大学位于美国西部的加利福尼亚州。于1891101建成。其创办者利兰·斯坦福是美国著名的铁路大王,当过加州的州长。为纪念十六岁便被伤寒夺去性命的爱子,斯坦福夫妇决定用自己的土地和财产在加州以儿子的名义建立一所大学。至今,全加州乃至全美国的人们都记得他们夫妇的一句名言:“The children of California shall be our children(加里福尼亚的孩子都将是我们的孩子).” 整个校园就像是一个花园,绿化面积极大,建筑也并不拥挤,多属十七世纪西班牙传教堂式风格,黄砖红瓦,四平八稳,最高的建筑要数Huffier纪念塔。校园布局并不规则,但身处其中时并不觉得,反而感到步步是景,花圃、天井、广场、雕塑……每一处都令我们流连。

再来,要讲讲享誉世界的哈佛大学。它是美国最古老的私立大学之一,坐落于波士顿的剑桥城。它建于1636年,以它的第一位捐赠人——一位年轻的牧师J·哈佛。校园内多为哥特式建筑,以褐色为主色调。整座校园弥漫着一种浓郁的文化气息,颓圮的围墙、斑驳的琉璃、爬满青苔的小路……一砖一瓦诉说的都是历史,一草一木讲述的都是兴亡;先哲留下的烙印,布满每一个角落,伟人们的气息,充斥着这里的每一丝空气。

耶鲁大学是当今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的母校,也是众多历任美国总统的摇篮。这所著名的大学位于康涅狄格州的纽黑文市,于1701年由十位公理主义者在一个集会上创立。耶鲁整个校园的建筑设计给人的感觉是神圣、高雅和宁静。的确,耶鲁以静谧为美,很少见到喧哗热闹的场面。即使在夏天,也只不过是看到学生躺在草地上读书或掷飞碟。另外,耶鲁大学的文学、音乐及戏剧系在美国也是数一数二的,因此,耶鲁校园城内,文化气息也很浓厚。校园内就有几个著名的博物馆及剧场,艺术画廊展出不少毕加索及梵高的著作。其实,耶鲁算是百分之百的贵族学校,其中百分之八十五的学生都来自于名门望族,举手投足间,流露出不同寻常的优雅。这,或许就是耶鲁气质吧。

至于其他的大学,譬如普林斯顿、宾夕法尼亚大学、加州州立大学等等,由于行程太快,都没有留下过多的印象,大多数都只剩模模糊糊的一个影子,在这里,也就无庸赘言了。

繁华·美国东部

——Washington D.C & New York

在结束了美国西部十一天的旅程后,我们踏上了去往东部的航班。

美国的东部和西部大不相同,西部多山,田园风光占到主导,而东部则是典型的现代化大都市,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其中最突出的代表要算纽约了。

纽约是美国的第一大城市和第一大港口,它不仅是美国金融中心,同时还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它濒临大西洋,由五个区组成,分别是曼哈顿、布鲁克林、布朗克斯、昆斯和里士满。世界著名的Time Square、华尔街、自由女神像就坐落在此。

Time Square,又名时代广场,因1904年《纽约时代报》的总社迁移至此而得名。虽然名曰广场,它却并不是公园,也不是四四方方的普通广场,而是一块三角地带,三角形的顶角是一所大楼侧面,做有DiscoverTDKPanasonicYahoo的广告,而左面和右面也是做有不同建筑的大幅幕墙,布满VirginHeinekenMaroonCoco colaMaxellM&MLG等等知名品牌的广告。霓虹灯、玻璃幕墙、车流、行人……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骄傲地向我们彰显这里的繁华与时尚。

离开时代广场,便来到了著名的华尔街。华尔街也就是Wall Street,这条街控制着整个世界的经济命脉。如果说世界金融是一个人的躯体,那么华尔街就是这个人的大脑。狭窄的柏油街道两边的,是拔地而起的卡其色高楼,不知不觉地就给人一种压抑、威严的感觉。银行外甚至有黑人保镖和警犬,戒备及其森严。不同肤色不同年龄身着西装的人们忙忙碌碌地穿行其间,有些甚至在街上一边走一边严肃地讨论问题。看来,这里真的是一个时间就是金钱的地方。金色街牌、哥特式教堂、政府公墓、华盛顿雕像……这些似乎都成为了这里严肃气氛的点缀,仅仅只是点缀。

自由女神像,作为美国的象征,位于纽约市曼哈顿以西的一个小岛——自由岛上。她手持火炬,矗立在纽约港入口处,日夜守望着这座大都会,迎来了自19世纪末以来到美国定居的千百万移民。自由女神像是法国人民赠给美国人民的礼物,是自由的象征。她双唇紧闭,戴光芒四射的冠冕,身着罗马式宽松长袍,右手高擎象征自由的几米长的金色火炬,左手紧握铜板,上面用罗马数字刻着《美国独立宣言》发表的日期--公元177674日,脚上散落着已断裂的锁链,右脚跟抬起作行进状,整体为挣脱枷锁、挺身前行的反抗者形象,女神气宇轩昂、神态刚毅,给人以凛然不可侵犯之感。而其端庄丰盈的体态又似一位古希腊美女,使人感到亲切而自然。当夜幕降临时,神像基座的灯光向上照射,将女神映照得宛若一座淡青色的玉雕。而从女神冠冕的窗孔中射出的灯光,又好像在女神头上缀了一串闪着金黄色的亮光,给热闹而喧嚣的大都会平添了一处颇为壮观的夜景。

结束了在纽约的旅程后,我们踏上了美国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华盛顿,世界上最受瞩目的首都之一,位于马里兰州和弗吉尼亚州之间的波托马克河与阿纳卡斯蒂亚河汇流处。它是美国的政治中心,白宫、国会、最高法院以及绝大多数政府机构均设在这里。国会大厦建在被称为“国会山”的全城最高点上,它是华盛顿的象征。这座乳白色的建筑有一个圆顶主搂和相互连接的东、西两翼大楼,美国国会参众两院都在国会大楼里办公。白宫是一座白色大理石圆形建筑,是华盛顿之后美国历届总统办公和居住的地方。椭圆形的美国总统办公室设在白宫西厢房内,南窗外边是著名的“玫瑰园”。白宫正楼南面的南草坪是“总统花园”,也就是美国总统常常举行欢迎贵宾的仪式的地方。国会大厦和白宫之间有“联邦三角”建筑群,其中包括联邦政府机构以及国家美术馆、国家档案馆、泛美联盟、史密森国家博物馆和联邦储备大厦等。华盛顿面积最大的建筑是位于波托马克河河畔的美国国防部所在地五角大楼,而最令人深省的莫过于约占纪念墙。那是一堵用来纪念生命的墙,一堵刻满了阵亡者的黑色半环形大理石墙,它沿着一道斜坡而上,渐渐消失。它的份量不在于它的美丽,而在于美国人对那些无法忘记的过去的反省与铭记。

总而言之,美国的东部承载的是繁荣,是历史,是兴衰。所谓国家命脉,所谓世界未来,都紧紧地拴在那几方寸土寸金的土地之上。

后记

过去的二十天,已成为了令人贪婪回味的美好记忆。

我无法慢慢地去细数在那里的每一丝感动,也不能说会一直铭记所获得的每一次震撼。只是,那些强烈的民族文化差异带来的冲击,该会是深入心中了。

或许在某个微风轻拂的暖春,我会再次站在九曲花街,闭着眼轻嗅各种花香;

或许在某个草木浓密的盛夏,我会再次坐在俄勒冈的湖边,看着成群的野鸭游来游去;

或许在某个落叶缤纷的金秋,我会再次搭乘开往自由岛的游轮,向自由女神深深俯首;

或许在某个大雪纷飞的寒冬,我会再次乘坐迪士尼的过山车,和米老鼠开心地共舞;

或许,或许再也没有或许。

只是……

美国,的确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