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 校友动态 >> 正文内容

学英雄 演英雄

作者:张 洪 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7年09月26日 点击数:

青春是短暂的,转瞬即逝;青春是美好的,光彩照人。华师一附中文艺宣传队的同学们,为自己曾拥有绚丽多彩,而又朴实无华的青春而骄傲自豪。那是一支难以忘怀的青春之旅,以她特殊的方式造就了一批能吃苦能拼搏的青年学生,至今仍激励着这批人在不同的岗位上奋进。那是人生记忆海洋中的一束浪花,留下芳香,放出异彩。

忆当年,风华正茂。197093日,华师一附中文艺宣传连排练的《红色娘子军》在武汉正式公演,从此,名扬三镇,备受欢迎。我们无不为之引以自豪。当时,学校为宣传连配备了最佳教师阵容:刘友三、钱昌炎、黄范畴、汪厚铎、侯忠仕、邱方达、江会生等任课老师。宣传连在全校招考队员,大家为自己能成为宣传连一员而骄傲,其他班级同学也羡慕不已。在“演革命戏,做革命人”的口号鼓舞下,暑假同学们未休息,投入到紧张的排演、练功之中。每早六点钟起床,统一开始艰苦的晨练:压腿、弯腰、旋转、练脚尖,……同学们有的拉伤了腿,练闪了腰;有的一次次跪转,膝盖磨破了皮,血肉模糊;有的为练一个动作,摔倒无数次,身上经常红肿青紫,但大家没有任何怨言、任何要求,为在一个月内拿下《红》剧始终情绪饱满,劲头十足地刻苦训练。十分可贵的是:芭蕾舞剧中脚尖是关键,一个人立不起来,就影响全体。因此每个女生都把塑料布鞋底加厚,自制足尖练功鞋,在水泥台上练“足尖碎步”,钻心的疼痛和着泪水、血水往下淌。一场练下来,就地一坐,心疼地含泪抱着双脚揉,血泡已将鞋和袜粘在一起,无法拉开,……但音乐一响,泪水还未擦干,又上场排练。功夫不负有心人,“娘子军”们的足尖在舞台上自在地飞快旋转,当时没有一个业余文艺宣传队能与之比拟。同学们从不放过任何一个练习的机会,在通往食堂的路上,常常看到“娘子军”们手拿饭盒,一路劈叉大跳的英姿,在寝室,女生们为练脚背力量,咬牙坚持跪坐着学习。……我们曾在因地板颤动导致唱针反复的劣质舞台和水泥地演出;也曾在颇具现代风格的武汉剧院、湖北剧场大舞台演出。我们曾因一天几场演出,无法卸妆,但仍争着卸台装台;为广大群众演出也曾为“友谊四海传”,多次向港澳台胞及外宾演出。严冬,同学们穿着短裤戏装入场,由于寒冷,脚尘冻僵抽筋,而无法立起,待场间空隙围挤在炭火旁烤暖脚尖,又匆匆上场;盛夏,油彩妆憋住毛孔,脸上爆起高低不平的丘疹,还要顽强熬住虫叮蚊咬的奇痒,忍着一阵阵臭汗熏人的怪味,自始至终地进入角色。因排练演出耽误了学习,同学们便将作业本带到后台做,以致有时忘了上场。压力使同学们学习更认真自觉,我班从不示弱,当年平均成绩居同年级第一。许多同学后来都考上了大学。清华扮演者宁素莹因劳累过度患恶性贫血,几度几乎昏厥,可还一丝不苟地参加每一场演出,每一个“倒踢紫金冠”,每一个“绞柱转”,都付出她的心血。我也因受冻,关节肿似馒头,膝盖无法弯曲,须靠手挪动才勉强站立,但仍忍痛坚持演完。……同学们就是靠着这股惊人的毅力和巨大的精神力量,克服了许多连想都想不到的困难,圆满地完成了每一次演出任务,为学校争得了荣誉。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同学们的血汗没白流,《红》剧演出近200场,宣传连有了自己的乐队、芭蕾鞋制作组、服装道具组等等,颇具规模,《红》剧在武汉三镇的影响,给当时的华师一带来具有时代色彩的辉煌。

最难忘的是,一次全校赴金口学农拉练途中,老宣传队担负着全程的宣传鼓动工作。当时才十四、五岁的宣传队员们扛着宣传道具,背着背包、手擎快板、纸喇叭,边说、边唱、边喊、边写,不停地穿梭在拉练队伍中。尽管声音嘶哑,汗透衣服,双脚布满了血泡,当看到全校师生在我们的鼓舞下忘记了疲劳,无一掉队时,心里真有说不出的兴奋。当大队人马安歇后,我们才疲惫不堪地摸黑住下,没等吃饭,就一头栽倒地铺上睡着了。当时象文艺轻骑队一样下乡巡回演出,所有的乐器、道具等都是自己杠,男生争着背最重的鼓、琴等乐器,非常辛苦劳累,我们一路行走在崎岖不平的田间小道,丘岗沟汊,《一块银元》的演出也由此而名噪一时。患难遇知己,艰苦见友情。艰苦的环境锻炼了我们,也结下了最诚挚的同学之情,师生之情。尽管排练演出条件较差,但同学们纯真热情,苦中有乐,乐在其中,青春的花蕾在欢声笑语中迸发。

时值25年过去了,弹指一挥间。当时英姿勃发的少男少女,如今已到中年,银丝悄悄地冒出发际,皱纹渐渐地爬上额角,我这才意识到青春已一去不返了。今天,我们漫步在昔日的校园,回味热情似火的青春年华,感到学生时代是这般的近,又是那般的远,心底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激情,汇成一句:青春闪光,青春常在!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