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 科研管理 >> 正文内容
《高中生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课题研究在新课改环境下,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同时提升学生学习成绩,在大班额教学的前提下,如何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全方位地调动学生主动进行学习。
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切实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也能使教师用更科学的方法进行教学,更客观、全面地对学生进行评价。
通过本课题研究,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使每一位个体的学习者都能在课堂上有较高的学习效率,在知识的习得上效益最大化;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和与同伴有效沟通、合作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掌握英语知识之余,拥有自信、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课题界定
1、对研究对象的总体范围界定: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为华师一附中2015届高三I部全体班级、2015级高一部分班级的学生及英语教师。
2、对关键概念的界定:
高中生: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5届高三学生、2015级高一部分班级学生
英语:人教版高中英语教学
小组:华师一附中本课题组中各班级的英语学习小组(小组成员不固定,根据不同学习目的组建不同的小组)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内、小组间等多种不同的合作方式,进行英语知识的学习和英语能力的培养。
有效实施策略:本课题组成员通过实践和研究总结出来的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英语水平的具体可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策略。
三、研究目标
本研究旨在以湖北省省级示范高中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8个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表现及结果评价的对比,找出高中生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策略。
在研究过程中关注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英语语言知识、语言能力、学习策略、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变化并确保学生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关注教师自身在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案设计方面的变化。以师生的发展为主要研究目标。为了避免因片面竞争而带来的负面影响,不过多进行横向比较。通过研究促进师生的发展,体验发展与进步,增强研究的信心。
四、研究内容
把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和每一种复习方式、学习方式以及不同课型具体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系统的、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五、主要创新
把小组合作学习与不同英语教学的课型相结合,研究出切实可行的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同时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成
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方法:根据学生座位不定期调整,整个班级分成8个小组,每个小组6人左右,学生自愿、组员讨论推选组长,每个组的组长主持和组织小组学习活动。
1. 小组合作学习的不同模式:阅读课,不同小组进行相同任务的讨论,组间交
流和分享;听说课,不同小组对不同任务进行听话练习,组间交流,全班展示;写作课,小组成员独立完成初稿,小组内部交换修改,选出最佳写作文章,全班展示;语法课,每个小组轮流进行查资料并总结归纳相关语法知识,组内成员分工不同,共同完成一份思维导图,全班展示;翻转课堂,学生独立在家完成学习任务,回校后以小组为单位互查,以班级为单位巩固。
2. 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形式:1)自主学习。老师重视学习策略的培养,采用活
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同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帮助学生全面逐步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典型的活动包括:(1)课前3分钟演讲。可学生单人、双人、多人上台展示。(2)小组探究。结合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给学生“项目”(Project),要求小组合作完成。小组探究的成果展示可以是实物、图片、资料、思维导图、录音、视频等。(3)竞赛活动。班级内部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听力、口语、写作等多方面的竞赛,如:英语书法大赛、单词记忆大比拼、英语歌曲大赛、英语戏剧比赛、英语诗歌比赛、英语辩论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配音大赛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有效沟通能力。
3. 学生学习成果的创新: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不仅提高了英语成绩,还在
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了形成问题、收集整理信息资料、编撰提纲等具体的研究方法,训练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 教育目的变化:由培养“社会精英”,转向培养人格和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
教育目标上,由片面追求升学率转向为传授知识、培养技能、注重知识与能力的转化、注重学习内容的实践与应用。
5. 教育方法的改变:大班额教学的环境中,教师常规的教学方法基本以“抓两
头、带中间”为主,以知识的传播为主线,进行课堂教学。这种方法是老师只需备一个教案就能给全班学生讲授知识;而问题在于,只是大部分学生能跟上老师的节奏,同时,这些同学本身对于老师传授的知识接受的程度也不尽相同;还有一小部分学生,出现听不懂或吃不饱的现象,使学生学习的单位时间效率打了折扣。长此以往,就会出现部分学生英语偏科的现象,或令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而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下,每位小组成员都有任务和同伴压力,而且能够组员之间、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合作、互助,从而达到提高全体学生英语学习效率的效果。
小结:实验班坚持每堂课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与对照班相比,学生作为小组成员,都有自己的一份学习任务和责任,激发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每个小组的展示和交流机会,使每一位个体学习者都有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了小组的凝聚力,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在知识的习得上效益最大化;同时,小组合作学习和翻转课堂相结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和有效沟通能力,训练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六、具体措施
在实验班中,由课题组成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在每天的英语课堂教学以及学生的课后自主学习过程中,老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以课题组为单位,定期进行交流总结果,归纳分析出切实有效的实施策略。
七、计划步骤
(一)准备阶段:
【时间】 2014年9月—2015年1月
【内容】完成课题设计、申报、立项、前期准备工作;高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调查;争取学校领导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争取年级主任及班主任的支持与合作。课题组成员对合作学习理论的学习。
(二)实施前的准备活动与初步实施:
【时间】2015年2月—2015年7月
【内容】高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研究准备与实施方案的制定与初步实施
1、跟学生进行沟通,争取学生的理解与积极参与。
2、合作小组的组建:了解学生的学习及性格特点与现有的英语语言水平。通过与学生的沟通采用均衡搭配的方式进行分组并讨论决定小组的人数。
每个小组成员要知道合作学习的目标,并明白各自应该承担的角色,掌握各自所分配到的任务,清楚负责完成哪一部分。
3、合作学习教学方案的设计。它包括教材与课标规定的具体内容、小组活动的具体任务、小组合作学习的预期目标等。方案的设计还应包括能够检验预期目标是否实现的评价表和教师的激励性语言。
评价内容不仅包括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应包括学生的情感状况如参与的积极性,德育水平如同伴之间是否相互尊重与鼓励,对教师教学方案的看法。
(三)实施中的反思与调整
【时间】2015年8月—2015年10月
【内容】课题组成员通过对前期教学方案的实施,对高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策略进行反思与调整。
(四)总结阶段
【时间】2015年11月—2015年12月
【内容】高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策略研究的研究报告和论文的写作,案例集的形成,典型课堂、课例及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实施策略的归纳与总结。
八、研究方法
本研究通过在不同课型、不同教学内容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并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教师把关学生合作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具体研究方法如下:
1.行动研究法:教师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进行干预后,再通过观察、访谈、问卷等方式获取反馈信息。教师要反思自己的行为并改进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语言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文献法:进一步研究文献,借鉴专家设计的评价量表。
3.访谈法:通过对同学科教师及学生的访谈,了解高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以便找到焦点问题。通过与学校领导及有关部门领导的访谈,得到申报课题的权利以及获取技术、经济等方面的支持。
4.实地考察法:到合作学习开展得较好的学校实地考察学习,将他人的经验融入到本课题的实践中去,进一步提升师生的素质和能力,完善我校英语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九、成果形式(详见附件)
1.刘娟老师语言运用课课例课件及录像;
2.刘娟老师翻转课堂课例课件及录像;
3.冯珍妮老师《小组承包制和基于考查目标的学习》论文;
4.黄秀丽老师报刊阅读课课例照片;
5.黄秀丽老师翻转课堂课例、课件及录像;
6.郭海宁老师阅读课课例教案、课件及录像;
7.实验班学生部分小组合作学习成果展示。
十、成员分工
姓 名 |
课题内分工 |
刘娟 |
课题组负责人,全面组织课题的研究与实施,把握研究方向,及时组织阶段性总结与评估。并负责英语课堂小组活动的方法研究。 |
冯珍妮 |
调查分析学生英语合作学习现状,并实施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案设计。 |
黄秀丽 |
调查分析如何组建合作学习小组以及学优生与学困生的评价及其在组内发挥的作用,落实如何处理组内学优生与学困生的合作。 |
熊慧志 |
研究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形式,并进行操作,在实践中总结研究的成效。 |
郭海宁 |
资料的整理,与其他学校的沟通,及后勤保障工作。 |
|
注:每位课题组成员都是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实施者和践行者,都必须在日常课堂教学活动中实践、观察和小结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有效性。 |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英语课程标准》 2003
2. 杨桂琴《浅谈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评价及策略优化》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年第4期
3.罗少茜《英语课堂教学形成性评价研究》第15页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4月)
4. 高艳《合作学习的分类、研究与课堂应用初探》 教育评论2001年第2期
5. Johnson, D.,Johnson, R.(1999). Learning together and alone: Cooperative, competitive, and individualistic learning.
6.Genesee F& J Upshur.Classroom-based Evalu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Education
7.刘振中《西方合作学习研究述评》(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管理系)上海教育科研 1997第4期 总第112期
8. 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 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2
9. 皮连生 《教育心理学》[M]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1
10. Harmer, J 英语语言教学的实践(第三版)[M]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3
附件:课题结题相关研究成果
- 上一篇:《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研究与实践》结题报告[ 12-21 ]
- 下一篇:《特色级部五类班型个性化班级课程设置与实施》结题报告[ 1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