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 体卫艺工作 >> 正文内容

艺术的力量-------浅析梵高油画《星月夜》

作者:高一(18)班 陈欣怡 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29日 点击数:

    1890729,你离世了。

    2015年6月14,我坐下来,凝视你的作品《星月夜》。

    透过生硬的电脑屏幕,我无法触摸到油画的质感,但是画中涌动的色彩仍在一瞬间将我带入幻境。我被奔腾流动的星河裹挟着,一点点接近你心中的宇宙。我在寂静的夜空里鸟瞰宁静的村落,抬头望眼,漫天星空瞬息万变的骚动着。扭曲的线条交织融合成一股汹涌的暗流,在明亮如灯的星光之间穿梭,呐喊,徜徉。那暗流搅动着浓稠的夜色,压迫着远处逶迤的群山,像渐渐凝固的赋格曲,像镶着钻石的大股绸缎,像北冰洋洋底的冰冻水流,也像你那颗扭曲癫狂的心。但并非没有希望,高大的柏树切断星流,刺穿夜空,如黑色滚烫的火舌,又像一个人伸展手臂想要去作最后的抗争,去撕扯覆盖在身上的、不幸命运的桎梏;明亮的星与蚀月氤氲着温暖的黄光,驱开周围汹涌的蓝,挣脱出一小片闪烁摇曳的希冀;在画中我可以看到激情在压抑许久后喷薄肆无忌惮的表达,而这种表达也使我想起了人类压抑了很久的东西。整幅画面第一眼看去是璀璨,接着是忧伤,然后是愤怒,在独自凝望良久后,才能体味出扭曲眩晕背后的一种发自内心的、岿然不动的宁静。你的宁静。

    梵高先生,对不起,我不是美术的行家,我也并不能完全解读,理解只属于你一个人的悲凉。但我能确定你无法由词条上的“野兽派”、“表现主义”来简单定义,因为我能够从《星月夜》中窥探到一个画家的宇宙。你不被人理解,言行古怪,外表冷漠内心狂野,导致亲朋好友一一带着愤怒的眼光离你而去,在距你举枪自杀的前几个月里,你的画作混乱不堪,色彩混浊,因为你的内心亦是这般纠缠错乱,你不知道希望在哪里,未来在何方,你不知道是否全世界都已背弃你而去,你不知道明天是否还有太阳。我多么希望穿越时光去告诉你未来人们对你的敬仰,多么希望能双手合十真诚地向你献上最完美的礼赞。后来我静静沉思:若不是你错乱的精神,你如何能画出这荒诞不经的幻象?若是你幸福美满,又怎能创作出这引起千万后人深深共鸣的星河?也许,这就是悲剧的力量吧。缪塞曾说过: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你的《星月夜》便是如此啊。你的艺术,悲哀成就。

 喜欢你的画,特别是《星月夜》,是几年前的事了。当时我国上映了部电影叫做《星空》,《星空》讲述的是一对年轻男女寻找自己的归属与幸福的故事,当主人公抬头静对夜空,看到的是画中一样的幻象,整个画面流动着,原本停驻的星星闪烁了起来,夜空时而冰冷时而温暖。这也许就是你当时从窗外看到的最真实的幻觉吧。我凝望着屏幕,感到和你的精神世界相连通,我透过溶化了你强烈情感的颜色与笔触,观察到一个大师的哀殇。

 忽然又想到,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写过:“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在我看来,你的画作即是如此,纵然时代不同,国别不同,你的“星空”将永远地感染着每一个见到这幅画的人,让他们为之沉思,为之笑泪喜悲,为之感叹赞赏。这大概也就应证了一句话:伟大的作品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缔造的。千万观者的理解揣测,最终也成为你画作的一部分,丰富了它的内涵。

 繁星、冷月、幻夜。我凝视着这画作,仿佛在教堂旁的小屋中渐渐沉睡,梦见你,梦见星空,梦见永恒。

 

 指导老师:李克全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