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 校友动态 >> 正文内容
一份珍贵的中南工中校史资料——吴运铎同志给我校的题词
2015年5月5日,中南工中1958年毕业的邹方本校友给母校送来一份珍贵的校史资料,那是我校在“文革”中“失踪”的一份五十年代中国的保尔·柯察金——吴运铎同志给我校的题词。
邹方本校友是1954年——1958年在我校接受文化教育的,毕业后保送至武汉大学经济系,后一直在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邹方本校友八十多岁,却仍在为武汉大学发挥余热,担任学科督导等工作。前不久,邹方本校友在家中整理资料时,意外找到了当年自己在母校听吴运铎同志报告时的读书笔记,笔记中详实地记录了吴运铎同志给我校题词的内容。邹方本校友非常欣喜,带着感恩母校的心情,特向母校赠送这份珍贵的校史资料。华师一校友会马岚老师热情地接待了邹方本校友,代表全校师生对邹方本校友的爱校行为,表示诚挚的感谢,同时,也向邹方本校友送上深深的祝福!
让我们回顾那段珍贵的校史吧。
50年代初,有两本自传体小说风行于中国内地。一本是苏联无产阶级战士奥斯特洛夫斯基写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做过苏联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参加过十月革命和随后的国内革命战争,在寒冷的西伯利亚为苏维埃政权修铁路,最后在身残眼盲中写自传体小说。这本书中英雄的主人公保尔的原型就是作者自己。无独有偶,中国也有一位几乎与奥斯特洛夫斯基有着同样经历的英雄人物吴运铎。他原是一名工人,参加新四军后,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悉心研究和制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所急需的武器。在实验和制造过程中,他先后负伤数十处,四个手指被炸掉,一只眼睛被炸瞎,两腿也落下残疾,然而他始终热爱他的兵工事业。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过中南兵工局副局长、五机部科研副院长。难能可贵的是他也和奥斯特洛夫斯基一样,在身残眼盲的条件下写下了他的自传体小说《把一切献给党》。因此,他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1953年某日,学校请吴运铎同志“回家”来做报告。为什么叫英雄“回家”呢?一是吴运铎出生在汉阳,二是他的妻子在我校读书。也正因为如此,我校才能很顺利地把这位刚从苏联学习和治病回国的英雄请到学校来。
那天,全校师生排成长队,从大东门直到校部楼,把英雄欢迎到学校来。真正的英雄其实是很平凡的,他在报告中没有谈多少他自己的英雄事迹,而更多地谈到他在苏联学习和治病的故事。
吴运铎同志一再感谢中南工中的领导和老师对他妻子的关怀,并保证他和妻子必将好好地为人民学习更多的科学知识。离校之际,他欣然为我校写了一个条幅,内容就是他那本书中的一段话:“要忘我地劳动,顽强地学习,不要白白地放弃了时代赋予我们创造功勋的权利,生活不是驴推磨似的打发日子,如果今天不比昨天做得更好,也学得更多,生活就会走向空虚!”。它是写在一块粉红色绸布上的。后来,一直挂在学校会议室墙上。
当年的中南工中的学员中,就有不少吴运铎式的英雄。有独臂英雄张英俊,有长征老战士罗明等,但他们从来没有谈过自己的事迹。英雄哺育了中南工中,中南工中哺育了英雄。
华中师大一附中的校史是一代又一代华师一师生共同谱写的,我们必须认真地对校史进行收集、整理与完善,让那些曾经闪耀的星光照亮我们前行的征程。
- 上一篇:最年轻千人计划专家在汉免费带徒 27名学生被全球名校抢录[ 04-16 ]
- 下一篇:校友专访|李晓波(1986届校友): 家为先,业为重,公益事业…[ 06-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