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 学习交流 >> 正文内容

四月,让我们一起来阅读

作者:高二7班 孔德娜 编辑: 来源: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20日 点击数:

阅读,应当是人最早的本能动作之一。阅读始于识字之初,甚至是识字之前,每个人在孩提时期都有指着街上的广告、商铺招牌一字字认读的经历。而随着人渐渐长大,认字的水平越来越高,已经开始不满足于正确地读出一个字时的成就感,而开始对阅读的内容产生好奇时,他就要开始读书。

网络小说或许能够给人一时的愉悦,看过以后却并无印象;参考书对升学固然有用,然而高考后也会迅速地被忘诸脑后;而经典名著给人的教育则是永恒的、无法磨灭的,通过阅读名著得来的思考与精神洗礼,很可能将会伴随人的一生。

这个四月,将开展我校语文教研组组织、校旸谷文学社承办的“四月读书活动”,倡导全校师生共读文学经典,尤其是当代文学中的优秀作品。

读书应当是一件精细而持续的事情。与填鸭般在假日里一天读十本书相比,培养细水长流的读书习惯无疑更为重要。读书之目的不在其快,亦不在其多,而在于从书中汲取营养,在于通过整个阅读过程修养一颗宁静而富有感知力的心灵。每天短则二十分钟,长则数小时。浩繁卷帙堆叠而显,平整书页层层叠叠,白炽灯光明明灿灿,缠绕缱绻的义理如飞瀑直下云开雨霁,仿佛终于在巨浪噬天之后重归秋水长天的天人合一之境。仿佛是一语道破天机的酣畅,又似是一刀斩断千丝的果决,思维如光锥或收缩或推进,情怀终于烁砾熔化,或任晴雨,或任方圆。

在那些冷漠的方块字背后,在那些繁复的语法规则背后,在那些千变万化的读音背后,那些文字传达出的精神,那些讲述的声音蕴含的感情,才是中文真正之所在。

正如刘醒龙作家的作品《天行者》,讲述民办教师艰苦卓绝而充满希望的故事,为这些“在二十世纪后半叶中国大地上默默苦行的民间英雄”献上感天动地的悲壮之歌,其内核是奉献和伟大。

他的另一部作品《蟠虺》,以关于曾侯乙尊盘制作法的学术论争为切入点,大胆揭露了学术腐败的社会问题。一件在地下埋了千年的珍贵文物,在刘醒龙的手上成为了一面照妖镜,照出了现实生活中那些冠冕堂皇的强权者的真实面目。由此作者沉重地叹息:青铜重器只与君子相伴。

近期热播的电影《狼图腾》及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其原著亦是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

    《狼图腾》是一部狼的赞歌,也是一部狼的挽歌。如果将它作为小说来读,它充满了历史和传说;如果将它当作一部文化人类学著作来读,它又充满了虚构和想象。草原苍狼幽怨,孤独,固执于亲情呼唤的仰天哭嗥,就仿如深沉、豪放、忧郁而绵长的蒙古长调——都是悲壮的勇士面对长生天如歌的表达。当年区区十几万蒙古骑兵为什么能够横扫欧亚大陆?历史上究竟是华夏文明征服了游牧民族,还是游牧民族一次次为汉民族输血才使中华文明得以延续?姜戎笔下的草原狼,是生物的狼,也是人文的狼;是现实的狼,也是历史的狼。

《平凡的世界》则描写了中国现代城乡生活。这是一个喧嚣浮躁、道德危机的时代,每一个正在虚度生命的人们,每一个还拥有梦想并在追梦的人们都该再重温《平凡的世界》,重温生命的搏斗,命运的抗争,精神的洗礼,社会的变迁,爱情的萌动。而这诸多人性交织在一起的时候,就是一种不平凡

中文的内核,是它所包含的精神,是它所蕴藏的感动。而这些,只有通过阅读经典才能收获与体味。语言,是为了表达,是为了表达精神,是为了向这个世界表达爱,表达美,表达动力,表达希望。读经典的文学作品,我们会发现无论国家、无论时代,那些作品所拥有的打动人的力量绝不是因为它的文字有多么华丽、布局有多么复杂、词语有多么精准,而是由于它其中蕴含着人类最为高贵的、永不过时的某种精神。

即使是抱着功利的目的,阅读也实在是一个太有益的习惯。世界上的任何一本经典都是时间沉淀下来的精华,它之中的字词语句都是最为准确、质量最为上乘的。读书多了,就会培养出语感。语感是一种玄之又玄的东西。当一个人见多了经典、熟悉了经典中语言的运用方式,再去做题时,很容易便可在密密麻麻的试卷上找到正确的东西,因为他一直以来都在阅读着那种语言的“正确”。学英文我们讲究读原著,是同样的道理。没有什么比读书更能培养语感,没有什么比语感更能保证分数,这就是阅读最为显性的益处。

学会阅读经典,从教室的书架上抽出一本,让尼采压在泉镜花、赫胥黎上,让紫式部淹没在刘勰和纪伯伦里,让思维碰撞出火花,由此我们才感知人生的伟大、生命的壮阔,在白驹过隙中探寻生命的本真,拥有在迷茫中思索艰深、在困顿中不断追问的精神力量。

诚如古人云: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

感谢语文组全体老师,是他们在影响我们去阅读,是他们倡导并带领我们一起阅读。感谢学校,为我们每个班级配备了书架,并为每个班级购置了包括《天行者》《蟠虺》《平凡的世界》《狼图腾》在内四套著作。

亲爱的同学们,现在就看我们了,我们还犹豫什么呢?赶快捧起书本吧!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