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 高二Ⅱ部 >> 正文内容

高二(18)班关键能力培养纪实(4)——如何对精英学生开好班会

作者:高明 编辑: 来源: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04日 点击数:

在学校提出对学生进行“4C+ICT能力”培养的背景下,班会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科技实验班”高二(18)班,我们就如何更有效地开展班会进行了一番探索。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班制定了高中三年班会课的总体规划:高一主要是养成教育,高二主要是方法教育,高三主要是心态教育,三阶段之间也有一定的交叉融合。每个阶段分别组织一系列的班会来加以实施和形成。

高一班会的侧重点为科技实验班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以及正确的教育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

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班会如下:《科技实验班学情分析及努力方向》,《窗口学校、窗口班级》,《“明眼”看教育》系列班会,《“早恋”?这件小事~》,《昆明暴恐案后的七种表情:用阳光击退伤痛》,《“请不要辜负这个时代”赏析》。

其中,《“明眼”看教育》系列班会是我们班班会的一个子系列。教育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事情,因而每个人都能对教育发表一些观点。但在社会上流传的诸多教育观点或者思想中,有很多似是而非甚至错漏百出;或者说没有明显错误,但不适用于精英教育。注: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科技实验班的教育定位应是精英教育而非大众教育)而这些有问题的教育观点或者思想,在我们学生入学前往往就已抢占了我们学生或者家长的头脑,这就给我们的教育实施增加了额外的许多困难。

所以我们设计了《“明眼”看教育》系列班会,来对这些思想进行引导、纠正、反驳。代表性的有《“明眼”看教育之驳“十五名现象”》,《“明眼”看教育之“聪明的差生”》,《“明眼”看教育之“状元不培优”》,《“明眼”看教育之“低级趣味与高级趣味”》,《“明眼”看教育之“大人物、小本子”》……

其中,“大人物、小本子”这节班会用了这样一个材料——今年高考后,新华社推出了一篇新闻报道:《七常委高考往事》。其中写道:在校期间的李克强堪称“学霸”,为了背单词,他做了个小本,正反面写上单词和释义,“走在路上在背,上食堂吃饭排队时在背,外出坐公共汽车等车时也在背”……

在那些以讹传讹的教育观念中,往往对处处珍惜时间的背诵和记忆嗤之以鼻,认为这不过是彻头彻尾的应试。而总理的小本子,有力地反驳了这一点。

通过这些班会,学生、家长、老师三方得以充分沟通,有效扭转了在学生、家长心中的错误教育思想,也提升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为营造良好的班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进入高二,学生的养成教育已基本完成,进入更高层级的思想教育阶段。本阶段我班主要打造了两大班会子系列:第一个是“‘敏感问题’系列班会”(这个系列的教育思想出发点是宁要有缺陷的真实,不要完美的虚假),第二个是“大学先修班会课程”(这个系列的教育思想出发点是教育应该是具有前瞻性的,面向未来的)。

代表性的班会有:《足球人生》、《游戏和我们生活的世界》、《漫画带给我们的……》、《“占中”及学生运动》、《2014五大名校开学第一课》、《2014诺贝尔奖解析与赏析》、《这些也许就是未来的你——2014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答辩赏析》、“精英名人讲座”、“国家重点实验室参观学习”、“优秀企业参观学习”。

其中,“大学先修班会课程”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科技实验班的教育,定位是精英教育。而对于精英,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培养他们规划人生的能力。 “大学先修班会课程”的设立就是为了让我们的学生在高中就初步明确大学甚至未来几十年的努力方向,不至于进入大学后变得迷茫而不知所措。

我们的学生进入清华北大等顶尖名校后,应当仍然是奋发向上的佼佼者,而不是某些目光短浅的教育训练出来的,进入大学后就丧失人生目标的颓废的青年。这个班会的目的,套用一句我和他们开的一个玩笑来总结:“如果仅仅只是为了把你们送到清华北大,那么华师一和其他学校又有什么差别?”

这些班会课大多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接下来,我们将以《“早恋”?这件小事~》这节班会的设计和实施过程,具体解释如何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ICT能力

每次设计班会前,对于班会主题,我们都要问自己四个问题:1、是否了解现在学生的想法;2、是否了解学生家长的想法;3、是否了解已毕业的清华北大等优秀学生回头看的想法;4、是否了解社会上的普遍价值观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我们为什么问自己这四个问题?因为如果不了解学生的想法,班会的针对性就不强或者说没有群体教育效益;如果不了解家长的想法,我们的教育可能就得不到有效的支持;如果不了解已经毕业了的优秀学生的想法,我们的班会的出发点可能就是错的;如果不了解社会普遍价值观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我们教育的引导方向可能就错误了。当然对于“早恋”这节班会,我们还额外问了自己两个问题:早恋对精英学生是否一定是负面影响?行为型早恋思想型早恋有什么区别?行为型早恋是指有各种身体接触的早恋,比如牵手、拥抱等;思想型早恋是指学生仅仅只是思想上相互沟通、相互倾诉压力、相互关心等。)

在设计这节班会之前,我们查阅了很多早恋班会的教学设计。比较经典的有丁如许老师的《四季有常,不可逾越》、网传的《二中老师给早恋男生的一封信》,看后,感觉都不大适合精英班的学生情况。因为这些班会,基本思想都是对“早恋”的否定和批判,区别点只是程度的不同而已。

对“早恋”的否定和批判这一教育思想总体是正确的,但我们却觉得可能不完全适用于“精英学生”。因为在我们调查的大量已经毕业了的“清北名校”的学生样本中,回头再谈他们当初对“早恋”的真实想法,部分学生的想法可能和我们老师不是完全一样。

在强手如林的华师一里,我们的精英学生,可以说是长期处于高强度的脑力劳动、高压力的心理状态下。紧张的学习之外,他们需要缓解和释放。但精英又往往是孤独的,他们的释放可能并不一定能找到合适的伙伴,而精英们又往往有着强大的自制力,所以“可控”的“早恋”(特别是思想型早恋),其实是他们学习、生活的促进剂,而并非我们所想象的“洪水猛兽”

基于这个认识,班会的设计逐渐成型。首先,班会的题目是“早恋?这件小事~”。起这个名字的用意在于,首先让学生思考什么是早恋(也包括行为型早恋和思想型早恋),第二是对这个并非敏感的话题,我的态度是“小事儿~”。(个人觉得在学生心理疏导中,有些事情,你不把它当个事,它就真不是个事;你越把它当个事,它就越是个事,而且甚至成为一个具有严重破坏力的事。当然这只是说一个大概情况,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基于对早恋的看法,我们和学生决定将这节班会设计为“素材型”班会(王家文老师的班会就是素材型班会),把同学、家长和老师的所有声音和看法来了一次大集合。正如那句“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来一次全景式的呈现,不同观点的碰撞,更能促进学生们的思考,也增加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当然,在关键地方还是要注重引导。

班会的流程如下:(详见PPT

Part1:早恋的定义(高老说了这是重点)

Part2: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离我们有一丢丢远哪)

Part3:我们一砖一瓦盖起的楼(有你们期待的采访哈)

Part4:家长们如是说

Part5:师父,您怎么看?(我不会告诉你是有花絮滴,也不会告诉你花絮有多么精彩)

Part6:其实我想最后罗(啰)嗦几句,高老还有话说呢

PS:表现得好咱们看花絮!

实际上,班会课到这里并没有完全结束,还有后续教育。周三的天天唱唱,学生们学唱了王中秋老师推荐的张学友的《她来听我的演唱会》,这是一首讲述人生不同阶段情感经历的歌曲,看起来唱的是爱情,其实有着浓浓的人生况味,非常容易激发共鸣。让学生、特别是女生,更深地去思考她们未来应该如何对待情感,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不要忘了自尊、自重和自爱

这里要简单介绍一下我们班的班会组织形式。我们班的班会是按照小组来组织,6个小组一个循环后进行评比。教师负责班会题目和内容的审核,其他的全部交给学生完成。小组全体学生共同搜集素材、设计班会形式、组织、主持班会。在这个过程中,很自然地就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创造创新能力、有效沟通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ICT能力。所以我认为,班会课除了是思想教育的主战场外,也应该是我们培养学生“4C+ICT”能力的主战场之一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