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 校园新闻 >> 正文内容

《恩施日报》:凤城书香分外浓

作者: 编辑: 来源: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19日 点击数:

                               ——探访华中师范大学•来凤校县合作实施教育托管改革

 

 

华师一附中教师培训来凤教师(唐孔琪摄)

 

恩施日报(记者 黎芳 周洁)11月的初冬,漫步华中师范大学来凤附属中学校园,兰亭古木美丽如昔,质朴操场依旧灵动,双人雕塑仍然昂扬,亦如薪火相传世代不老的青春;不同的是,教室书声更琅琅,师生步伐更矫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76年前,来凤一中在凤城先辈们的憧憬与期许中破壳诞生。数十年的风雨砥砺,培育万千桃李,造就了武陵山区这颗“民族教育的明珠”,骄人成绩当地人民引以为荣。

成绩已然过去,美好未来更需继续开创,教育辉煌还需引入源头活水。

2014年,承载着33万来凤人民对未来的远大抱负与信心,来凤县委、县政府毅然让来凤一中华丽变身,华中师范大学来凤附属中学(以下简称华师来凤附中)横空出世。华中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华师)于824日正式启动对来凤一中的托管。

托管两个多月以来,管理新团队带领着华师来凤附中全体教职工,承袭“引领师生共同成长,服务民族和谐发展”的传统办学理念,更以破土而出的勇气和顽强生命力,朝着同一个方向和目标,锐意改革,除陋革新。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学校变化日新月异,发展气象势不可挡,改革成效有目共睹。

 

仰望星空,壮志凌云梦飞扬

“一所学校,一定只属于学生……少年心事当擎云,作为来凤最优秀的学子,有什么理由不去大胆追求和实现自己的梦想?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但鸿鹄又何曾想过燕雀的伟大梦想……”在金秋开学典礼上,年轻的新校长宋涛意气风发,发表了《自信演绎责任》为题的讲话,一番鼓舞人心寄予厚望的话语,涤荡着每一位学子纯真心灵,激励着每一个梦想驰骋飞扬。

820日,曾经支援新疆教育的宋涛正在华师一附中处理校务时,突然接到学校改派他到来凤附中担任校长的委任通知;23日,临危受命的他和常务副校长束华山如期到达来凤。

华中师范大学与县市合作办校尚属首次。根据合作协议,双方要把来凤一中办成“高品质、高质量、特色明、创新型、国际化”的现代品牌学校。3年内教育教学质量进入全州先进行列,5年内进入武陵山片区同类学校先进行列,10年内进入湖北省同类先进学校行列,成为武陵山片区现代教育改革创新基地、教育科研实验基地、教师教学培训基地。

蓝图绘就,梦想启航。教学管理经验丰富的宋涛非常清楚,用短短10年时间,在相对落后的贫困山区造就一个全新的省级名校实属不易。但来凤是国家级扶贫攻坚示范区,尽快完成一个本应漫长的名校之梦,意义深远,责任重大。

一到学校,宋涛便展开调查:巡校,走遍每一个角落;巡课,了解师生最真实的课堂状态;回避其他教师,集体约谈学生代表,了解学生对未来的展望,体察他们最真实的内心……一个月下来,他不仅对校情了如指掌,而且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甚至不能姑息的问题和现象:很多教师在台上讲得多,学生思考得少;有的学生不听讲,在台下各行其事;有的学生成绩差,看似升学无望,个别教师便视其为累赘;“填鸭式”课堂枯燥,学生缺乏兴趣;课堂运行欠管理、评价与督查,教学效果没有较好的配套考核及激励机制;学校一些部门职责不清,工作被动,服务意识不强……事无巨细,宋涛详细地把这些情况记在校务日志中。

教育的真谛是“为学生终身发展铺路、为教师职业发展搭台、为学校科学发展奠基”。在宋涛看来,每个学生背后都有一个家庭甚至是一个家族,一个学生的成功可能就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所在,一个学生的失败可能意味着一个家族希望的破灭。然而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成功也是多元多样化的,没有任何理由放弃任何一个孩子。

宋涛首先从更新教师理念、提高教师“精神海拔”、强化教师责任入手,直接针砭时弊,除陋革新。无论是学校教代会、党员大会等集体会议上,还是平常工作中,宋涛总是向教师们传导“以人为本,发展为先”的管理理念,极力让清晰、科学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转化为全体教师的共识和行动。他说:“为人师表,绝不能混同于普通市民,要有教育的良知,要延续和坚守一中人的教育情怀和教育操守,向人民群众展示一片教育的净土、求知的圣地。”

本学期,校园宣传橱窗悄然增设青年志愿读报栏;校园广播播报的不单是各处“拿来”的文稿,还有师生互动式访谈。潜移默化中,莘莘学子不再埋头于书山,“沦陷”于题海;葱葱校园,既闻得风声雨声读书声,也能听家事国事天下事。

在华师大“崇尚科学,追求卓越,创造美好未来”的精神中,拒绝平庸。在宋涛“人本”理念的天平上,一端是学生,另一端是教师。教师同样也需放飞绚丽多彩的梦想。

因此,在新理念、新管理团队的结合引领下,华师来凤附中不断创新机制,实施多项管理改革,鼓励、推动教师以开放的心态在开放的舞台绽放才华和魅力。

 

脚踏实地,内涵发展添动力

“做的每一件事学校都看在眼里,每位教职工都各有其位,肩上担子更重了。现在,大家的干劲都很足!”高三年级的青年语文教师陈雪萍深有体会。从教仅两年的她通过竞聘,今年升为副班主任。她在做好本科目授课之余,还要辅助班主任做考试分析、组织高考报名、巡查学生宿舍和学生就寝等工作。同管理经验丰富的中年男班主任不同,副班主任多为年轻女老师,同学生的距离感更小,便于对学生尤其是女同学进行心理疏导帮扶。同时,班主任外出时,副班可以立刻顶上,实现“无缝管理”,为年轻老师创造磨练和能力提升的平台。

为让梦想真正照进现实,华师来凤附中新学伊始便实施了“五个一”工程,即一脉优良的文化、一支优秀的团队、一套优化的制度、一体优质的课程、一种优异的质量,并遵循德育为首、教管并重、教研并重、全面发展的基本理念,加强和完善民主管理、科学管理、精细管理、严格管理,增添学校内生动力,气象焕然一新,内涵式发展渐入佳境。

托管后的学校导入华师管理评价考核体系,打破“终身制”藩篱,实行全员聘任、全程目标考核和全员评价机制,严明教职工工作纪律,实施绩效奖励。以竞聘、层层筛选的方式,由学校聘任年级管理团队,学工处聘任班主任,教务处聘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年级组聘任教师、副班主任、工会小组长。此外,每个年级增设两名年级副主任,减轻了年级主任的压力,提高办事效率;各个班级增配一名副班主任,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储备人才。根据职务提高待遇,增加课时工资,按照“能者多劳”的原则,对优秀教职工进行奖励,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管理重心下移、推行扁平管理,强化职能部门服务意识,年级负责制步入正轨,管理效率大为提高。学校和年级签订目标任务书,既对年级实施统一管理和安排,又充分引导年级自主发展权。“现在年级组的权力更大,责任也就更大了,老师的积极性不仅提高了,教研主动性也大为提升,各年级逐渐彰显个性特色!”高二年级主任覃黎介绍,高二年级正在试行各科定时考试制,即各备课组指定教师自主出卷,集体进行质量分析、综合评审等,相比购买外地成卷,实用性和针对性更强,还能促进教师水平和能力的提升,提高教学质量。此举得到学校管理团队的肯定,计划机制一旦成熟,便向全校各年级推广。

加强教师法制法规学习,德育教职队伍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班主任对《班主任管理条例》进行再学习。加大课程科研力度,鼓励各年级老师撰写论文。每月定期召开各年级组工作会议、班主任工作会议,每学期还专门针对教学工作、德育工作召开专题研讨会,拓展学校集思广益、教师互相取长补短的渠道。

“现在不仅是有制度,关键是细化了、落实了制度,袪除了制度流于形式的弊端,这对于学校管理非常重要!”校党总支副书记成书军说。仅在党建方面,该校便依据学校工作特点,重新按年级设置党支部,规范落实党内各项活动,加强党员教职工管理。

学工处主任易厚顺老师介绍,除了抓各科成绩外,该校还形成以年级组为核心的常规教育、课堂教育、学生自我教育的三线德育网络,强化德育教育。开展寝室文化建设,年级组配合生活老师加大值班力度,强化生活管理。

短短两个月,学校开展了教师节表彰先进、慰问困难退休教师,举办教师篮球友谊赛、组织教师体检等一系列活动,无不体现了学校对教师的“人本”关怀。

此外,该校加强对外宣传,组建宣传队伍,及时更新校网,还安排了校园网改版、开通学校微信,及时通报校内重要活动、教育政策、考试考务等动态信息,既让社会更加关注学校,引导家长配合学校,参与学生学习管理,形成家校教育合力;同时,也主动争取了社会各届对学校进行舆论监督,反推学校进步。

各部门各司其职,党建、安全等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在新的内生动力下,“多干事、能干事、干好事”已成全体教职工共识,学校很快就像一套复杂而崭新的机械系统,高速地运转起来。

 

不负光阴,高效课堂显活力

 “现在每节课少5分钟,我上课注意力更集中了。还可利用晚自习查漏补缺,因此数学和物理成绩提高很快!”高三学生向志龙说,这学期变化真不少:老师的教学方法明显不同,以前的题海战术变为单题类推,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原来晚上两节课改成自习课,同学们可以酌情自行安排复习或预习,随时可在教室或办公室向老师请教。在班级黑板报上,班主任还会贴上自习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巩固提高。

本学期起,为让师生双方彻底摆脱“学生基础差——老师不断增加课时——学生依赖老师讲解、自我思考时间减少——成绩得不到提高——老师更不放心,讲得更多——学生更不自信、依赖性更强”的恶性循环,新的管理团队果断决定,将每节课由45分钟调整为40分钟,并且打破上午4+下午3+晚上4节的课时安排传统,调整为上午5+下午4+晚上2节自习课。这样,减少教师直接授课,增加学生自主思考复习时间,同时安排各科值班教师进行自习辅导,负责答疑解惑,真正践行了“把时间留给学生,把方法教给学生”的科学教育方法。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实现“高效课堂”目标,学校依托华师教育资源,加强教师培训和师资认证,增加教师交流学习机会。两个月以来,已累计有10余位华师教育专家、名师前来传经送宝,50余名教师分四批赴华师一附中、华师海口附中,进行全天候、全方位、近距离蹲点学习。互助教研、教学观摩、考察交流等活动已成常态,广大教师深受启迪。

学校大力推行集体备课磨课活动,强化备课检查,评选优秀备课组。个人备课后,在小组“说课”、再由小组评“说课”、上课、总结反思,由此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开展“教学质量月”“讲一听十”活动,实施师徒结对、青蓝工程,校长不定时“推门听课”,敦促教师自主优化教学,提高授课质量。

“集体备课避免了过去单打独斗的备课方式,能够更准确地抓住教学重点,也能在讨论中博取众家之长。”教务处主任杨维琼说,学校计划23年形成各科精品课堂,强力促成优质教学。

 在杨维琼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叠用于学生评教的满意率调查表。他介绍,学生评教、月考成绩、备教考辅检查等环节共同构成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考评成绩同教师年终绩效挂钩。全体学生每个月从教学语言、讲授方法、师生互动等方面,对各科教师教学进行无记名打分。教师教学的优势弱势一目了然,便于教师自主改善薄弱环节。

此外,师大为创新基础教育,正在打 造 联 合 (connection)、合 作(cooperation)、创新(creation)“3C”计划网络平台,将整合各方资源,综合利用各类手段,突出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特色,促进合作区域内的教育改革,最终实现学校、附校、合办校、联盟校的共建、共享、共赢。

“我女儿现在思想见长了,也更健谈了。”有着18年教龄的赵艳丽也是一位高二学生的母亲。无论作为教师,还是作为家长,她都深刻感受到“高效课堂”带来的可喜变化。

 以前上课总是走神发呆,下课爱打闹的高三学生杨豪算得上是不折不扣的“后进生”了。这学期也“幡然醒悟”,成绩进步明显,并将报考编导专业。

 梦在远方,路在脚下;理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风景这边独好:充满活力的华师来凤附中暨来凤一中正踌躇满志,奔赴在自信复兴的征途中。

 


【字体: